「握雞蛋!」
「握饅頭!」
「握石頭!」
鋼琴老師第一節課一上來就叫孩子握這兒握那兒,孩子握得手都發抖,家長在一邊看得起勁,
「這老師真是個好老師.記住!以後彈琴手都給我握起來!」
真的是這樣嗎?
可隨著學習的深入,不同的音樂風格還得配以不同的手型,不同音樂家的作品需要不同的表現方式。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演奏家,他們的手型都是比較自然的,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會呈現「握雞蛋」的狀態
彈琴的力量並不只是單依靠手指,而是通過身體的協調,力量從腰到背到大臂到小臂到手腕到指尖,形成一個整體
也有人認為,演奏家是經歷了長時間的打磨後才練成自然的手型的,對於剛學琴的孩子來說還太難做到,所以只能用「握雞蛋」這種方法去練習
但很有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
◆ 握雞蛋、握饅頭、握石頭的表述都不夠準確,孩子都是具象思維,雞蛋可能太小,而饅頭又太大,會出現實際操作的偏差
◆ 部分老師理解問題的角度錯了,把手型的教育看成是一板一眼的東西,一方面正確的手型需要逐漸成長成型,不可一步到位,若一開始直接要求外形正確,是本末倒置;另一方面當老師自身水平不足,對手型的樣子的想像有部分的誤解和偏差,會直接作用在孩子身上
◆ 部分理解正確卻依然如此嚴格要求的老師,在和學生進行手型拉鋸戰的過程中心力交瘁、浪費時間,同時由於過於嚴格影響孩子學琴的積極性和興趣。
你可以說鋼琴手型沒有絕對正確的標準,可一定有錯誤的手型
他的問題在於,一旦在學習中出現了硬性的錯誤而沒有得到即使的糾正,這些錯誤的習慣會導致將來錯誤的手型
比如折指問題一開始不改,很有可能以後彈什麼曲子都是折指狀態
由於習慣是自我鞏固並且難以消除的,未來要進行調整會非常困難,即使在慢速彈音階中能夠改過來,一放回熟悉的曲子裡,又變成一塌糊塗的手型。
所謂正確的手型,應該是最初的演奏者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驗證
總結出來的一套性價比最高的,可以覆蓋任何音樂內容表現形式的、同時又最輕鬆和科學的發力技巧和姿態形體
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為了適應各種新的音樂形式風格,彈奏時的手型又會不斷地優化調整。
手型的處理是需要成長的,無法一步到位的
在不斷學習更高程度的曲子的過程中,為了表達更好的音響效果,我們的手型會不斷的調整、優化、進步
在這個角度去理解手型的意義,是比較科學的思路
把手型直接理解為一種或者幾種固定的模板,按照這個模板去學習、或者硬生生地向學生灌輸這些模板的樣子,這種「正確的標準」,就沒有那麼科學,容易根據老師水平的高低和理解,出現各種各樣的偏差
霍夫曼(Josef Hofmann)提出
「手和手指處於自由的和舒適的狀體,當手鬆弛地落到琴鍵上時,首和手指的自然狀態」
就是正確的手型
3、彎曲不能過大,如果彎曲過大了,也是在用力的狀態
「握雞蛋」的說法不是非常準確,因為「握雞蛋」的感覺是向內用力,而彈鋼琴時放鬆最重要
在彈奏的時候用力的部分是哪裡呢?
第三關節,也叫做掌關節。而第一關節和第二關節始終保持一定彎曲的狀態
下鍵過後力量要儘快放鬆,不要緊緊地按著鍵盤,因為鋼琴鍵盤在彈下去過後施加的任何力量都是沒有效果的,琴槌已經敲擊琴弦了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這兩種情況,毫無疑問,這是必須糾正的!
福建省鋼琴協會會長楊弋夫教授,針對孩子初學琴時折指、塌指、掌關節塌陷等問題,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編寫了一套準確訓練五指獨立性的教材
包括如何訓練手的穩定性,手指的靈活跑動,對聲音的正確概念及掌控能力,通過多種練習,行之有效的解決廣大琴童,家長,鋼琴教師,鋼琴愛好者關於鋼琴彈奏的手指獨立性的問題
很多人大概都聽過楊弋夫教授的名號
他是「聲音概念」教學法創始人
福建省鋼琴協會會長
德國漢諾瓦語言中心榮譽教授
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多次擔任全國性鋼琴比賽的評委及德國柏林、美國費城、新加坡、韓國、臺灣、奧地利、香港等國際藝術節鋼琴大賽評委
▲上下滑動圖片查看更多
(楊弋夫老師所獲獎項及證書)
還有等等一系列的榮譽,就不一一贅述,總之,這就是一位十分權威的鋼琴教育家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楊老師與國際著名鋼琴家合影)
楊教授在從業的38餘年間,發現很多人學鋼琴但是並不愛鋼琴,不愛音樂的人又怎麼能彈出優美動人的旋律呢?
為了讓每一個學琴的孩子、成人都能愛上音樂,他開創了「聲音概念」教學法,幾十年間,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國內外的各家頂級音樂學院,都遍布了他的愛徒,也獲得了國家教育部、文化部、中國音協、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省音協、市政府的多次表彰
曾經有一位媽媽,她的女兒每周都會上楊教授的課,她每次都在旁邊旁聽。
原本她是有一點鋼琴基礎的,在上大學時有跟著學一些鋼琴,但僅僅是皮毛。但是,長期旁聽下來,有一天她嘗試著彈一彈,竟然比之前進步了許多。
楊教授笑著說:你知道了什麼樣的聲音好聽,自然會彈得更好。
在楊教授的鼓勵下,這位媽媽也跟著女兒一起學習鋼琴,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練習,沒多久,她的鋼琴水平就大幅提高。
她對楊教授非常感激:「女兒還沒學成呢,我就先出師了。」
楊教授平時也經常舉辦公益性的講座以及師資培訓班,每一期的師資培訓班都有數十上百名老師從天南地北趕來,就為了上楊教授的課
楊教授的培訓對象都是專業的年輕鋼琴老師,他說:每個老師都是一顆種子,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開出花兒來
中國的鋼琴教育還是得看這些年輕老師們,只有他們教好了,孩子們才能學得好。在楊教授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孩子接受了「聲音概念教學法」的教學,從原來的沒有體系的教學慢慢變得系統化
楊教授堅信:學習鋼琴就是學習藝術學習文化,在教學中提高對音樂的感悟與熱愛才是最重要的
楊弋夫教授針對孩子初學琴時折指、塌指、掌關節塌陷等問題,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編寫了一套準確訓練五指獨立性的教材,包括如何訓練手的穩定性,手指的靈活跑動,對聲音的正確概念及掌控能力
第一節課就是「重量彈奏」
我們知道,如果過分的追求手型反而會導致發力不正確導致整個手臂緊張,經常性出現手臂疼痛,而觸鍵不正確,則會導致彈奏不均勻,彈不出好的聲音
所以,利用手臂的自然重量下垂彈奏是最放鬆的方法
在彈奏時,我們要求手指要緊靠在琴鍵上,並且儘量縮減到最短距離,讓手腕和手臂保持在一种放松的狀態
在彈奏時,肩膀到手掌儘可能地形成一條直線,將手臂的重量放在指尖上,從而減少肌肉的緊張感,使得彈出的聲音圓潤有質感
彈奏樂曲時,指法安排是否恰當,會直接影響到演奏的效果。只有指法安排合理,樂曲才能彈的清晰流暢。尤其是在學新樂曲之時,合理安排好指法是至關重要的
由於每個人的手指條件差異,以及受彈奏技巧的影響,每個樂句的指法安排會有好幾種
但首要條件是:必須保持樂句的完整、連貫,還要考慮到樂句的最高音和最底音,使五個手指得到充分發揮。
這些內容在楊教授的課中都有詳細的講解,大家可以點擊專欄進行系統性的學習
23節系統課程+永久學習+直播指導教學
平時有錢也請不起的楊弋夫教授
現在
線上課程23節
課程總價:689 元!
優惠後總價僅需:199 元!
就能解決折指塌指等手型問題
總共23節課
從零到一的過程
你將輕鬆擺脫手型問題
跟著楊弋夫教授
學會鋼琴從不是妄想
長按下方二維碼
立即訂閱
今日加入,總價689元的課程
現僅需
特惠199元
1、訂閱成功後加入學習打卡群,老師在線答疑
2、獲得楊弋夫教授線上直播指導機會
3、堅持學習23節,徹底擺脫鋼琴手型問題
課程適用於:
鋼琴入門
鋼琴初學兒童
鋼琴愛好者
鋼琴老師
1、專業鋼琴教授,全程教學實錄,可以反覆無限次回看學習
2、專業教師團隊指導教學,同學互相監督打卡,讓你進步看得見
為了督促你學習不懈怠,成功發揮自己的能動性,我們充分鼓勵大家加入我們的學習打卡群,互相監督每日練琴
團隊老師會對群裡有學習疑問的學生進行解答,大家也可以上傳自己的練習視頻,讓老師們幫你查缺補漏
課程一共有23節課,從第一節的重量彈奏慢慢進階,解決你彈琴手型的所有問題
如果你已經學習了一段時間,完全可以根據楊教授的課程再繼續打磨,讓你的基礎更加紮實
無論你是初學琴的幼兒、剛學琴的成年人,還是決定學琴的老年人,你都能從楊教授的課程中找到學習鋼琴的意義。
楊弋夫教授從事鋼琴教學工作三十八年,培養了眾多傑出的鋼琴人材在國內外重大的鋼琴比賽屢獲佳績,其中最突出的有:
青年鋼琴家莊園曾獲」星海杯」全國鋼琴比賽一等獎。
著名青年鋼琴家王淳博士曾在:「李斯特國際少年鋼琴比賽」、俄羅斯「通往大師之路」國際比賽、烏克蘭「克萊涅夫」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南美「維拉羅伯茲」國際大賽、西班牙哈恩國際鋼琴大賽均榮獲第一名。
楊赫多次獲得國際華人藝術節鋼琴大賽特別金獎。
2018第三屆美國國際鋼琴大師節鋼琴比賽中,林葉晟獲得一等獎、 陳懿獲第四名(二等獎)、周唯獲三等獎。
2018年盲人學生林鈺寧參加維也納國際鋼琴大賽榮獲高校組第一名。
2018年8月,九歲的學生施和楨、林洛軒應著名國際鋼琴家、國際鋼琴大賽評委、頂級大師阿勞先生的關門弟子費舍爾女士的邀請,參加瑞士第29屆Blonay國際鋼琴音樂節並且音樂會上表演
23節系統課程+永久學習+直播指導教學
平時有錢也請不起的楊弋夫教授
現在
線上課程23節
課程總價:689 元!
優惠後總價僅需:199 元!
就能解決折指塌指等手型問題
線下鋼琴課程一期都要20000+
而線上鋼琴課程一套起碼也要1000+
但這套學了就能輕鬆掌握的課程
一頓火鍋都吃不了的錢
你就能靠它擺脫鋼琴手型問題!
Q. 購買後就馬上可以學習嗎?
A:是的,購買後馬上可以學習。課程共 23 個課時,永久保存,課程學習不限時間、不限次數,可反覆觀看學習.
Q. 購買後如何開始學習?
A:方法 1,關注微信公眾服務號 「音樂生活館」,在菜單 「我的已購」 中能查看到你購買過的課程,打開課程隨時學習。
戳「閱讀原文」,掌握這門炫酷又實用的技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