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思北的網紅小吃店,三周年上新啦!阿公阿嬤都認可的古早味!

2020-12-21 城市觀察員

原文標題:79.8元雙人餐!藏在思北的網紅小吃店,三周年上新啦!阿公阿嬤都認可的古早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廈門鏡子小姐,ID:xiamen717】

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SPRING

勞春先森

MADE IN XIAMEN

老店更名是出於一些無奈,但重新出發的勞春先森將環境也修繕一新,簡約大方的白金配和精緻的陳設讓大家眼前一亮。

萌物皮卡丘的入侵也如同新派的ins風裝潢一樣,給老店帶來了不少青春活力。

菜品好環境佳,甚至自助的百裡香檸檬水,不同款的餐具、紙巾,都有根據反饋做調整。這次三周年上新品,又帶來了諸多驚喜!

鹹蛋黃春卷

萬物皆可鹹蛋黃,春卷也不例外。口感層層疊疊,在舌尖綻放,一卷兩三下就會被消滅。

攔腰折斷,滿滿的料溢了出來,每一口都能吃到薄嫩的春卷皮、鹹香的蛋黃和甘甜的蔬菜

榴槤春卷

喜精選新鮮貓山王榴槤肉,百般苛求,只為這一口。果肉金黃,厚實香濃,相得益彰,甜味和口感的細節,更加分明。

榴槤與春卷內陷的交融,構成夏天迷人的味道。

招牌小食塔

吃不飽的法式下午茶若不能滿足肉控,那不如來試試勞春的招牌小食塔吧~

= 酥絨炸雞腿 =

蒜香味的雞腿在炸制前就切開了一部分方便雞腿肉熟透入味,外皮帶著蒜香和鹹蛋黃香,輕輕一撕就能看到讓人垂涎欲滴的雞肉汁,好吃到吮指。

= 紫米奶酪熱吐司 =

紫米和奶香恰好的融合在一起,再不吝嗇地撒上許多杏仁片,不是很膩但奶香濃鬱。

= 醇豆花厚芋泥 =

芋頭控不能錯過這款甜品!酥鬆的檳榔芋頭被打成細膩的芋泥,豆花的綿軟和芋泥的香濃不斷挑逗味蕾~

野茴香拌豬肝

繼野茴香豬肝沿後,勞春又請來了它的鄰居——野茴香豬肝。淡淡的茴香味討喜又去腥,點綴的羅勒、芝麻增香解膩。

豬肝被片成薄片,卻不粉不澀,柔嫩入味,喜歡下酒菜的人一吃就會愛上~

油潑辣子醬扁食

健激發味蕾,麻的舒服又辣的透徹。扁食皮薄餡多,柔嫩鮮美,湯汁微辣濃香。油亮紅火的一整碗不斷散發出致命誘惑。

招牌拌鴨腸

用秘制蒜香小米椒醬汁淋上白灼過的鴨腸拌在一起,鮮嫩爽脆。

招牌拌鴨胗

每片鴨胗厚薄均勻,辣度溫和而妥帖,口感緊緻爽脆卻又極為鮮嫩,越嚼越帶感。

泡菜花生醬拌麵

復古的花瓷盤裡盛著聽起來像黑暗料理的創新菜,是擅長新老結合的勞春先森帶來的新驚喜。

手作的扁面,面香十足,濃鬱的花生醬和清甜的泡菜完美融合,再加上脆脆的黃瓜絲,口感和味道都能打120分!

紅薯炸雞

選用超厚去骨雞腿排,肉質新嫩多汁。外酥內脆,辣味溫和,口感柔中帶脆,味道鮮香。

自製酸蘿蔔

古早味手作酸蘿蔔絲,白醋醇香的酸味與白蘿蔔在醃製中滲透,經過7天的浸泡,把美味的精華醞釀到位。

帶上三周年上新福利,再來一杯解膩又解渴的飲品,豈不爽哉~

相關焦點

  • 阿公阿嬤節十年回顧(下)
    每年元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民間發起的阿公阿嬤節,邁入第六年的阿公阿嬤節的活動主題為-【祖孫就愛「衣」起來~阿公阿嬤服裝搭配賽】,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希望藉此可以讓大小孫子關心自己阿公阿嬤,就從噓寒問暖的「衣」開始。◣ 第七屆 ◥
  • 臺灣舉行「阿公阿嬤節」
    臺灣舉行「阿公阿嬤節」  2010-01-11 08:57     來源:新華網     編輯:張蕾  新華網臺北1月10日電(記者徐群 劉剛)臺灣第五屆「阿公阿嬤節」慶祝活動10日在臺北舉行,今年節日倡導大人和孩子多回家陪老人共享天倫之樂。
  • 七夕,請接收阿公阿嬤的愛
    今年夏天,雲山的設計師35在高黎貢山認識了阿公和阿嬤,她決定將相親相愛的他們融入文創之中。襪子是設計師系列的首發產品,是幾乎每天都陪伴我們的必需品,也是記錄阿公阿嬤愛情的襪子。天行長臂猿飛躍在樹林中間,我們在城市裡穿行探索。
  • 九九重陽節,庭龍寫給阿公阿嬤媽媽的歌
    或許有些人的阿公阿嬤媽媽還康健,或許有些人的阿公阿嬤媽媽已不在……對待長輩,讓陪伴多過思念……祝老年人們身體康健,兒孫滿堂皆孝順
  • 徵老兵 阿公阿嬤限100人
    弘道基金會今年再度推出「不老戰士夢」,讓阿公阿嬤一圓當兵夢。東南網7月27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去年推出「不老戰士夢」,讓阿公穿起軍服回憶軍旅榮耀,迴響熱烈;沒想到今年接到不少阿嬤來電,表示她們也想體驗當女大兵。因此今年特別開放招募100名阿公阿嬤「作夥來做兵」,上演「老兵日記」。
  • 佳作 | 阿嬤的「古早味」
    每逢年兜的到來,媽媽都能接到阿嬤熟悉的電話。大舅就立馬開車載著我和媽媽奔向南安羅東阿嬤家,今年也不例外。一路上,往年的記憶隨之在腦海中不斷發酵……心中想著,便對阿嬤的碗糕湧現出期盼。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鄉下阿嬤家。一進門,客廳裡,炸排骨、醋肉、菜粿、五香卷等早擺了一桌。我飛奔進廚房,看到身體還硬朗的阿嬤已經在大鍋灶旁忙開了,我們幾個趕緊打起下手。
  • 阿公阿嬤籃球秀 八旬聾啞阿公球技不錯特別專注
    海都記者一聲喊,大家都樂了。  參賽阿嬤和大明星同名,瞬間讓比賽氛圍歡樂起來。這歡樂就像上了發條,讓活動從頭到尾滿是掌聲和歡笑。  昨天,泉州市區江南街道霞洲社區的籃球場,第一次聚集了這麼多打籃球的阿公阿嬤!看,59歲的林阿姨第一次投籃就拿了個第二名,89歲的蔣阿婆也來運球,一分鐘還運了117下,不少比她更年輕的「阿嬤」們都比不過她呢。
  • 刷爆抖音的網紅阿嬤古早味現烤雞蛋糕來青州泰華城啦!吃一口就知道是媽媽的味道
    抖友是幸福的因你見過那麼多高顏值的阿嬤蛋糕抖友也是幸運的你想找的網紅蛋糕其實就藏在這裡.
  • 潮汕老物件之:阿公阿嬤遺留的油紙傘
    這是我阿公阿嬤用過的油紙傘。它雖然平凡,卻穿越了近百年的風風雨雨,無聲地講述著一段塵封的愛情故事——這把油紙傘骨架已經不完整,傘面更是被時光的風風雨雨衝刷得千瘡百孔,傘面曾經的精美圖案、昔日那淺褐色的散發著濃鬱香氣的熟桐油,都隨著油紙傘在為主人遮風擋雨的千千萬萬個日子裡慢慢消磨,以至不復存在。
  • 廈門網海報丨阿公阿嬤阿伯阿嬸 這些要點要記牢
    廈門網海報丨阿公阿嬤阿伯阿嬸 這些要點要記牢
  • 8月26日是阿公阿嬤節日——臺灣祖父母節見聞
    新華社臺北8月26日電(記者何自力 林甦)26日——8月的第4個周日,是臺灣阿公阿嬤的節日「祖父母節」。數百名年輕的志願者充當起「臨時孫子」,在多個火車站為老人家抬行李。感恩的心從北到南,串成了愛的旅途。    「需要幫忙嗎?幫你抬行李。」年輕的志願者高舉著口號牌,向來來往往的老者發出溫馨的問詢。即將升高一的邱合興拎著老人家的行李在樓梯上上下下,忙得不亦樂乎。
  • Lulu唱出阿公阿嬤的雋永戀情〈上美麗的情歌〉今首播MV
    Yes娛樂9月29日訊 在製作個人全新專輯《29》時,Lulu黃路梓茵就希望能夠收錄一首臺語歌,因為她一直都很喜歡唱臺語歌,小時後,當裡長的阿公辦社區裡民大會時,Lulu都會上臺唱臺語歌,上大學的時候也在臺語電臺打工,每天都在聽臺語老歌;所以才接了跟蕭煌奇老師共同主持的臺語歌唱節目
  • 阿公阿嬤擔心狗孫冷,結果上演裹棉被出門的真實戲碼!
    網友陳宜伶家裡飼養了一隻超可愛的米克斯犬「居妮(Genie)」,這天阿公阿嬤擔心狗孫會不小心著涼,決定準備厚厚的毛毯+繩子,上演「裹棉被出門」的真實戲碼!只見狗狗被長輩們包得緊緊的,模樣看起來十分暖和,超有愛畫面萌翻一票網友!阿公和阿嬤表示,「還來不及買衣服,先將就一下啦吼!」
  • 磁灶「紅馬甲」:進村入戶教阿公阿嬤使用「健康碼」
    昨日上午,晉江磁灶鎮磁灶社區農貿市場大門口來了一群「紅馬甲」,逢人就介紹「健康碼」的使用方式,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群體,一個都不落。  這群「紅馬甲」有個統一的名字,叫做晉江市晉愛志願服務隊,是以磁灶延澤社區義工服務隊為基礎,新近更名成立的。目前,服務隊有來自磁灶、內坑、安海等地的會員3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隊員中,安家在磁灶的「新晉江人」佔到近三分之一。
  • 飯飯之交|阿嬤,難忘高雄的古早味
    記憶中的臺灣,蒼茫多雨,燙著一頭捲髮戴著圍裙的阿嬤,推著小車賣著蚵仔煎和茶葉蛋,穿梭在頗為老舊的屋房小巷。對於這些年過半百的老嫗,總有種久違的親切,或許是她們的年歲與我過世前的奶奶有幾分相像。每次路過,總忍不住停下駐足多望上幾眼,買上一份小食,心存私念,或許能找回那遺失已久的祖母的影子。
  • 我的阿嬤(一)
    阿嬤是潮州話裡對奶奶的稱呼。是的,我是廣東人,這是從小阿嬤就一直對我們三個孩子強調的。在阿嬤的內心深處,或許對兒子遠離家鄉在異地工作是十分無奈的,所以,阿嬤教我們講潮州話,給我們做傳統的潮州小吃,放假時帶我們回鄉下,……。很長時間裡,我都會十分認真地跟人說「我是廣東人,不過,在江西出生的。」
  • 七夕|阿嬤的《牡丹亭》
    縱使歲月讓阿嬤的聲音不再那般驚豔,但正是這種柔軟的東西,卻能深深觸到心的深處。 前段時間,阿公去世了。我整理整理行囊,去看看仍在故鄉的她。 阿嬤住的是家中的老院子,她說住的久了,都有了感情。而我知道,這裡有著阿公的溫度,有著她和阿公度過的點滴歲月。人,最捨不得的往往是心中最柔軟的。其實,阿嬤捨不得阿公。
  • 慈濟訊息:番石榴阿嬤 承諾丈夫
    一顆顆不起眼的番石榴,含藏著阿公對阿嬤的疼惜;番石榴阿嬤守著小攤位,守著一分對先生、對大地的承諾……(畫作:陳舜芝) 一顆顆不起眼的番石榴,含藏著阿公對阿嬤的疼惜;番石榴阿嬤守著小攤位,守著一分對先生、對大地的承諾
  • 到思北路口吃土筍凍,這裡很有古早味,廈門本地人常來買涼菜!
    在中山路附近有一條思明北路,在思北路口有一個BRT快速公交站,不遠處有一家老二市口土筍凍也是老廈門人的古早味之一,在廈門已走過了90多年的歲月。老二市口土筍凍最早的店並不在這個位置,而是位於早期時的廈門第二市場,如今那個市場已不復存在,雖然在幸福路口也有一家檔口型的,但更多時候我可能會願意推薦思北路口的這家。主要原因有幾點,一是它靠近中山路,遊客尋味方便。二是它的店面環境舒適,有著寬敞的室內空間。坐在店裡,一份土筍凍、幾盤涼菜加上冰可樂,似乎成了這裡最完美的組合。
  • 阿公阿嬤晚上愛看的《戲說臺灣》,原來都是這樣編出來的…
    阿公阿嬤晚上愛看的《戲說臺灣》,原來都是這樣編出來的…首先很抱歉,用這個標題,引起很多小美女小帥哥的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