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靈光一閃,腦海中浮現的有趣創意,會在一片紛雜商界中開闢出新的藍海,爆發性的匯聚財富,在明裡暗裡地推動下成為熱點,但這可能是曇花一現,逐漸沉寂無聲;也可能常駐永清,成為新興市場。這都說不準,在變異來臨之前,任何的延伸變化都讓人捉摸不透。換言之,能在變化之前看透本質,你就會成為推動經濟革新的一員。
就像馬雲,一個阿里巴巴身後的商人,說是傳奇也不為過,憑一己之力打開電商貿易市場,拽火了網購和快遞公司,在馬雲初步創業時,誰能知道淘寶會成為電商巨頭呢?
他的成功讓他站在了人前,成為了商業新秀,與之相悖的是那些瞬息之火,不得長久、沒有始終。例子之一便是胡瑋煒,一位女企業家,她的故事並不悲情,卻足夠可恨。
只因她是——摩拜單車創始人。
失蹤的摩拜押金,失蹤的信賴感
提起摩拜單車,更多人是心疼自己199元的押金。提起蛋殼,更多人心疼自己成千上萬的押金和房租。都一樣,都是自己的血汗錢,哪個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2018年,由騰訊推動的美團以37億美元收購了摩拜,其中37億美元包含10億美元的債務。
坊間傳聞,以胡瑋煒當初9%的持股比例進行計算,預計套現15億元。
尤其可氣的是,這些幕後推手拿著錢拍拍屁股走人,剩下一堆平民百姓吃糠咽菜,等待下一個陷阱。
一些抱有僥倖心理的人等來等去只能等到摩拜下架的消息。
據摩拜最新消息,摩拜應用及其微信應用將於2020年12月14日23:59停止服務和運營。
美名其曰「美團相見 陪伴不變」,但是大部分人已經感受不到其中的安慰,取而代之的是被欺騙的陰影,現在摩拜單車已經不常見到,就算能見到也不太敢騎了,誰知道還有沒有別的問題。
有那金錢和時間選擇美團單車、青桔單車、哈羅單車,它不香嗎?
人們現在「貪小便宜」,也得用腦子思考一下這裡面是不是有坑,經濟的發展帶來信任感的消失,提前支付的血盆大口,已經吞噬了不少人。
靈感最終會有人買單
為這種感覺推波助瀾的胡瑋煒,也算是有商業前瞻性的優秀女青年。這種優秀是事業層面的,不涉及道德。
在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聞系學生畢業後,她進入《每日進行經濟社會新聞》經濟部成為汽車方面的記者,後來又供職《新京報》《商業企業價值》和《極客公園》等做科技研究報導。
沒有一個有野心的人,願意屈居人下。利用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她創辦了科技媒體極客汽車,並擔任CEO。
後來,mobike因為她而誕生。當時胡瑋煒回到杭州,騎行因無法辦卡而失敗,在瑞典哥德堡也經歷了租用公共自行車的難題。於是,胡瑋煒從車友圈拉了一個團隊成立了摩拜項目,結識的人脈和大佬,在這方面推了她一把。
最重要的大佬便是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他並非等閒之輩,在北大讀書時就開始辦公司創業,在美國市場有兩家上市公司。
2020年11月,李斌以266.2億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第133位。後來他出錢、出創意,讓胡瑋煒當創始人。
商人的世界更多的是利益紛爭
2015年,胡瑋煒帶著團隊和李斌投資的146萬元初始資金,開始對摩拜的研製。
一年後,摩拜單車正式上線,並在上海投入運營,後進入北京。
在國內搶佔市場後,摩拜單車登陸英國曼徹斯特,並同步進入毗鄰曼徹斯特的索爾福德。
在此之後,摩拜董事長王興和創始人胡瑋煒通過內部信宣布新的組織調整,胡瑋煒出任摩拜CEO。
同年,她入選《福布斯》雜誌以及亞洲「25位亞洲作為新銳企業女性榜」。
之後的摩拜入不敷出,玩起了失蹤。市場最終歸於哈羅、美團、青桔三家共享單車名下。當初那看似勃勃生機,實則混亂不堪的共享單車市場,終於回歸平靜。
說到底,這個世界還是資本大鱷的。買它、買它、買它,對他們而言,沒有什麼他不能買的,哪怕是一個概念。摩拜的出現不過是其中之一,對商人來說,資本市場只有棋子,對消費者來說更多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