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4.23越南戰爭正式結束,數百萬南越民眾投奔怒海

2021-01-10 越南古與今

1975年1月8日開始北越在休整以後,又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春季攻勢,北越這次做好了苦戰兩年的準備,一共投入了20個師共50萬人。但是沒想到戰爭如此順利,當戰役進行到4月的時候,雖然有些南越軍隊頑強抵抗,但是大多數驚慌失措奪路而逃。北越已經進逼著南越首都西貢,而北越希望能在5月前拿下西貢滅亡南越,所以將最後攻打西貢的行動代號是「胡志明戰役」。

美國總統福特4月7日呼籲國會重新考慮援助南越,對南越進行緊急支援,但是國會並不同意。這一次,南越人只能靠他們自己了。不過南越總統阮文紹卻對美國人說:「你逃開了,留下我們去完成那些你無法完成的工作。」隨後南越內部要求南越投降下臺,期望以此換取北越撤軍,迫於壓力阮文紹4月21辭職。

阮文紹辭職時眼含淚水

1975年4月23日,美國總統福特這邊無法說服國內,最後宣布越南戰爭正式結束。

沒有了美國的支援,南越政權上上下下被悲觀的情緒籠罩著,崩潰看起來只是時間問題了。南越內閣在無法與北越取得和平談判後有宣告集體辭職,代總統陳文香唯有重新任命內閣。北越顯然不會因為阮文紹的辭職而放棄消滅南越的好機會,最終北越西貢周邊重兵保衛,西貢人心惶惶。

南越首府西貢(今胡志明市)陷入一片混亂,人心惶惶。當時市民紛紛跑到美國大使館要求美國人帶走他們,當時美國大使館人滿為患。 

自4月22日起,每天都有20架C-141和20架C-130運輸機降落到新山一來輸送人潮去克拉克空軍基地。

南越政府的倒臺,加之南越軍隊的潰逃,立即引起了極大的恐慌。南越人擔心受到打擊,立即起逃難。數百萬人的大逃難正式拉開帷幕。

一直到4月30日上午10點24分,北越部隊發動總進攻拿下西貢,僅僅在位兩天的南越總統楊文明宣布對北越無條件投降。正午時分,數輛北越坦克撞開總統府大門,持續整整二十年之久的越戰正式宣告結束。

相關焦點

  • 1975年越南統一戰爭百姓戰亂中一路南逃,最後紛紛乘船投奔怒海
    1975年1月北越撕毀了《巴黎協定》,北越數十萬大軍一舉南下,進行武力統一越南的戰爭,當時由於已經進入現代社會,電視映像拍攝下當時亡國時的南越百姓。1975年1月北越破壞巴黎協定重新對南越展開攻擊,而當時南越總統阮文紹指揮失當,導致南越在中央高原控制達樂、昆嵩、百裡居三省和廣治省多地都被百越佔有。
  • 「投奔怒海」40年:美聯航也拖不走的越南裔「美國夢」
    到了1975年,越戰結束,越南南北統一。還在讀小學的理察憧憬著未來的人生,他父親的米店的經營卻難以為繼。「父親本來還對新政權有所期待,但是當越來越多的朋友和鄰居被送往勞動營之後,我父親在1978年義無反顧地用家裡存下的金條買了船票,帶領全家投奔怒海,」 理察·周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當時的價格是每個人要兩根金條。我爸媽把所有的積蓄都給了船老大。」
  • 童年時國滅投奔怒海,他伊戰曾衝鋒陷陣,後成美國首名越南裔將軍
    梁春越,美國首名越南裔將軍。1965年,他出生於南越共和國邊和省,父親是名南越低級軍官。1955年,在美國支持下首相吳廷琰發動政變,廢黜了越南國保大皇帝,建立了越南共和國(南越)。1961年,美國為幫助南越對抗胡志明的北越,發動了"特種戰爭",從而挑起了越南戰爭。
  • 《投奔怒海》:劉德華劇中慘死,現實中好運不斷
    1975年,北越解放了西貢,打垮南越政權,越南完成了南北統一。統一後的越南並不太平,北越對南越軍民進行一系列迫害,數萬名南越官員被處決,無數南越平民被強迫做苦役,更有一百萬越南人及華人逃出越南。香港電影《投奔怒海》由許鞍華執導,由林子祥、劉德華、馬斯晨 、繆騫人等主演。影片主要講述日本記者芥川在越南統一後的峴港現場採訪,途中認識了琴娘一家,並了解時下越南人民真實的遭遇。
  • 越南統一戰爭:北越是如何滅亡南越的?
    二人之所以獲獎,是因為他們在巴黎長期密談、最終籤訂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簡稱「巴黎協定」),此後,美國從越南撤軍,越南戰爭結束。不過,黎德壽拒絕領獎,理由是:越南還在戰亂中,和平尚未到來。
  • 橡樹 | 常風行動,越南戰爭的句號
    在現當代英語中,這個名詞特指在越戰最後,從西貢逃離出來的的越南的那群人。他們之中,很大部分都是華人。1982年,Boat People這個名詞,也成為許鞍華導演,林子祥、劉德華主演的港片《投奔怒海》的英文名。繼續越戰:常風行動——最後的撤退。
  • 《投奔怒海》,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銀幕中的自由
    電影《投奔怒海》的最後一幕,林子祥飾演的攝影記者芥川汐見試圖轉移越南公安的注意力,為阮琴娘和弟弟文郎爭取更多乘船離開的時間,另選一條路拔足狂奔,隨身帶著的柴油桶被子彈擊中,燒成一團火球。一個完全可以拍拍衣袖瀟灑離去的局外人,為了局內人的自由而付出生命代價,即便這個結局成為了電影最明顯的劇情漏洞——柴油的燃點低,不會因為中彈而燃燒——依舊為《投奔怒海》劃上了沉重的句號。
  • 劉德華的處女作《投奔怒海》
    《投奔怒海》是1982年10月22日由許鞍華執導,由林子祥、劉德華、馬斯晨 、繆騫人等主演的中國香港劇情片,主要講述了1975年越共解放越南,日本記者芥川在峴港現場採訪當時實況
  • 越南統一戰爭雙方實力對比:北越武器全靠中蘇支援,南越軍力強大
    1975年春季戰役發生在福龍14號路,這是一場具有偵查戰略意義的戰爭,在國際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同時這場戰役也展示了美國和越南的較量。1975年春季總進攻戰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西原戰役(3/4-3/24),順化峴港解放戰役(3/21-3/29)以及最後的戰役是胡志明戰役(4/4-4/30)。在這三大戰役中又有許多區域性解放省,市的小戰爭。
  • 視聽丨殺戮旗兵:香港電影中艱難求生的在港越南戰爭難民
    《賭神1》一、投奔怒海《賭神1》中,高進在上山宏次的住處第一次見到龍五,有這樣一段對話:——越南人?——華僑。——當過兵?——阮民兆時期南越特種部隊十九連上尉。阮民兆即阮文紹,南越政權總統,1975年4月21日發表辭職聲明後,逃亡臺灣,後往美國,丟下他所有的平民和軍隊。一周之後,北越政權統一越南,越戰結束。龍五就是被阮總統拋棄的南越軍民中的一個。
  • 越南統一戰爭此戰役最為重要,此地一失守南越潰不成軍,最終滅亡
    越南統一戰爭其實是偶然一次戰爭,當時北越軍隊並沒有打算短短數月就能拿下西貢,迅速滅亡南越。當時北越只是計劃攻取南越北部,利用幾年時間滅南越,不過南越軍隊在西原一戰不堪一擊,北越迅速佔領南越戰略要地。1975年4月春祿之戰是北越軍對南越展開的春季攻勢其中一場重要戰鬥,也是越戰最後一場大規模戰役之一,該戰役關乎南越興亡,北越將西貢屏障春祿拿下後最終一舉攻入西貢。在距離越南共和國首都61公裡處有一個春祿市,這座城市是南越西貢政權的最為重要一道屏障,可惜南越最終還是沒能堅守住這最後一道屏障,在1975年的4月21日,南越開始進入了亡國倒計時階段。
  • 越南統一後華人境遇如此悲慘!
    從1955年到1975年,越南國內進行了長達二十年的民族統一戰爭,最終由中蘇支持的北越政府戰勝了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南越政府,勝利後的北越政府是如何對待南越政府的了?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是法國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聯盟(越南共產黨)在向法國宣布獨立,於1945年9月2日在河內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在此之後的1949年4月27日,流亡中的前越南皇帝保大在法國的支持下在西貢建立了越南臨時政府(南越)並就任國家元首。
  • 劉德華入行的第一部電影《投奔怒海》,林子祥主演,周潤發推薦,兩岸遭禁
    劉德華擔任重要角色的第一部電影是1982年的《投奔怒海》,因為電影對越南共產主義的深刻批判,這部電影始終不能在大陸上映。周潤發推薦,劉德華接拍《投奔怒海》劉德華1981年考入第10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1982年開始參演電影。
  • 越南統一後華人遭殃 被迫投奔怒海 淪為船民
    這其中包括中越邊界的難民收容和香港的越南船民問題。從19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越南驅逐了中越邊境含華人在內的少民,要求華人離開越南,在越南國內剝奪華人工作權、強迫華人籤署「自願離境書」、取消華人的越南戶口與口糧。在1979年中越戰爭爆發後,還進一步以「前往新經濟區勞動」的威脅使華人出境,越南北部許多華人被迫進入中國,成為現在中國境內的越南難民。
  • 香港如何成越南難民的「收容港」
    [摘要]自1975年至2005年,香港共接收了23萬多名越南難民和船民,其中安排14多萬名越南難民移居海外,遣返6.7萬多名越南船民,並永久安置了近1.6萬名越南難民,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收容港」。電影集中反映越戰結束後越南民眾的曲折命運,也反映了香港社會對這一問題的關注。自1975年至2005年,香港共接收了23萬多名越南難民和船民,其中安排14多萬名越南難民移居海外,遣返6.7萬多名越南船民,並永久安置了近1.6萬名越南難民,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收容港」。為何是香港?
  • 夏夢為何會在1982年投拍了《投奔怒海》這部經典電影?丨香港往事
    記者後來問起這段綺麗的往事,文化界的老朋友都支吾以對,只有倪匡最老實,說:「是追過夏夢。」這段情愫以「襄王有意,神女無夢」告終,但我們今天不是說這件事,而是來說說一直在左翼愛國電影公司的夏夢女士,竟然在1982年拍了一部充滿了政治隱喻的電影《投奔怒海》,這段歷史說起來還是蠻有趣的,或許今人讀來還蠻有以史為鑑的意味。
  • 中國援助越南戰爭打了20年,為何戰爭一結束,越南就翻臉?
    據說,給越南的這些援助,足夠裝備一支200萬人的軍隊,可以說,越南戰爭能堅持20年,中國功不可沒。 除了物資,中國還有17萬志願軍投入這場戰爭,1146人犧牲,6萬多名戰士受傷。 為什麼翻臉?
  • 南越首都,大逃亡
    12月,北越人民軍和越共聯手攻下了越南福隆省,為南越政權淪亡拉開了序幕。隨後幾個月的戰事如風捲殘雲一般,南越軍節節敗退,1975年4月北越軍已兵臨西貢城下。從3月份開始,北越的瘋狂進攻已經讓國際社會清楚地看到了戰爭的結局。到3月底時,已經出現了第一波美籍僑民逃離越南的高潮。從西貢離開越南的機票一票難求,機場大廳、航站樓當中擠滿了求購機票的人群。逃離越南的狂潮在4月份達到高峰,美軍在越最高機構——美國駐南越國防武官辦事處開始將非必要留越人員用飛機送出去。
  • 放影社#第三季第9期# 不正經推送正經片——《投奔怒海》
    影片信息導演:許鞍華編劇:邱剛健主演:林子祥 / 繆騫人 / 馬斯晨 / 劉德華 / 奇夢石類型:劇情片長:109分鐘放映信息時間:2018年4月當然,為了感恩強忍「叔叔有人在裝逼」的不適感看到這裡的你們,我決定貼心的給大家提供一點有關這個「悶葫蘆」電影的觀影關鍵詞——許鞍華,新浪潮,越南統一,回歸前香港的焦慮,恐共,擬態環境。若是時間實在有限又受夠我喋喋不休的廢話,在這裡就可以結束閱讀了,真的,我能想到的可以用來聊天or觀後裝逼的基本上都劇透給你們了!
  • 越南狠人往事:那些年,20多萬越南難民湧入香港
    ,這些元素包括但不限於越南戰爭、越南黑幫、越南殺手、越南難民等等。《導火線》劇照當然,其中最有名的還是許鞍華導演的「越南三部曲」——《獅子山下:來客》、《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投奔怒海》劇照021975年4月30日上午10時,北越軍隊的1輛59式坦克,率先衝破西貢政府總統府鐵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