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鹿博士」:看好大陸前景 紮根廈門 打造「精緻鹿場」

2020-12-27 央廣網

央廣網廈門6月21日消息(記者郭婕妤)近日,在廈門從事養鹿行業的臺商戴連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5月29日,農業農村部正式公布《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簡稱《目錄》),首次明確了家養畜禽種類33種,梅花鹿、馬鹿、馴鹿被列為特種畜禽,這對養鹿行業無疑是一劑發展的「強心針」。

廈門集美區後溪鎮的一處山谷中,山清水秀,叢林茂密,金門人戴連春在這裡盤了50多畝地,經營一家名為「廈門鹿博士」的農牧公司,現今共飼養了數十頭梅花鹿。

身為金門養鹿發展協會理事長,戴連春飼養梅花鹿已有25年的經驗,最高峰時在金門養了300多頭梅花鹿,帶動了金門養鹿行業的發展。而今,戴連春把事業重心往廈門傾斜,看中大陸龐大市場,打造精緻農場,飼養梅花鹿,經營生鮮現採鹿茸。

「養鹿是精緻農業非常好的項目,經濟效益高,雖然現在在大陸只養數十頭鹿,但每年的產值可觀。」戴連春告訴記者,隨著2001年廈金「小三通」開通,經常到廈門海滄、同安、集美等地考察,那時候就規劃來廈門養鹿,直到2015年才在集美後溪正式落地休閒農業項目。

戴連春說,過去這四五年來,他是做好養鹿人的本分,採用臺灣專業技術,從飼養到採集,把好品質關。他特別提到,與大陸不同,臺灣養鹿行業多採「產銷一體化」,從生產質量把控,到深加工技術積累,再到客戶服務,「一站式」全部把控,能代代傳承。戴連春希望把臺灣的這種模式在鹿博士農場堅持下來,鹿茸採取提前訂購、現場採收的方式,讓鹿茸血保持原有活性和新鮮度。

牧養梅花鹿是特許經營行業,不是能隨便養的。戴連春持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獲準養殖梅花鹿。5月29日,農業農村部正式公布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首次明確了家養畜禽種類33種,開出了畜禽養殖的正面清單。原本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梅花鹿,也被收錄其中。

「此次梅花鹿被列入畜禽養殖正面清單,既讓消費者不再顧慮梅花鹿野生的問題,又可以規範行業管理」。戴連春十分高興對記者說,《目錄》明確畜禽種類,實現了畜牧生產用畜禽與野生動物的嚴格界定,特種動物養殖終於重新被行業明確,可以合法飼養,邊界更加清晰,這將有助於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

「因為疫情,大家的健康意識提升了,從過年後到現在,我們的業績不斷上升,今年業績比去年同季增加了50%。」抓住休閒觀光與大健康商機,戴連春將廈門鹿博士農牧有限公司以休閒觀光展示服務為重點,積極求新求變,獲得2019年度尋找福建「最具創新」農牧公司評選大賽季軍。

「臺灣農業講究的是『精緻農業發展』,屬小農經濟,大陸的經濟形態跟臺灣完全不同,大陸更注重資本操作跟市場運營,這值得好好學習。」戴連春表示,如今已在大陸市場站穩腳跟,他的養鹿產業還登陸了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臺資板」,接下來計劃繼續開拓牧場"版圖",打造他理想中的農業創業園。

相關焦點

  • 畜禽養殖開出正面清單,臺灣「鹿博士」大陸發展注入強心針
    此外,他身為金門養鹿合作社主席,還推動金門養鹿生產運銷合作社和金門酒廠合作,研發生產「金門高粱鹿茸酒」,成為在地伴手禮新名片。而今,戴連春把事業重心往廈門傾斜,看中大陸龐大市場,打造精緻農場,飼養梅花鹿,經營生鮮現採鹿茸。「養鹿絕對是精緻農業非常好的項目,因為經濟效益高。」
  • 毛博士美學植髮廈門升級開業,打造鷺島純正臺灣技術植髮機構
    ▼11月18日,毛博士美學植髮(廈門分院)升級開業典禮剪彩儀式隆重舉行。臺灣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長曾漢棋派遣代表出席開業典禮。毛博士醫生集團總院長徐志堅表示,未來,毛博士醫生集團和臺灣美容醫學醫學會的交流將更加緊密,臺灣更先進的植髮技術、優秀的植髮專家將會被引進到毛博士,同時,毛博士的醫生也將到臺灣的專業醫療機構交流、學習,通過這些措施,努力將毛博士打造成為具有純正臺灣技術的專業植髮機構。
  • 讓臺灣看見真實的大陸——訪臺青、廈門啟達海峽雙創基地負責人...
    東南網12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2016年我們創立了臺青基地,去年我們又成立了『龍天下』新媒體公司,企業事業版圖進一步擴大,離不開心中的一個理念——讓更多臺青看見真實的大陸。」在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上,廈門啟達海峽雙創基地負責人範姜峰見到了許多兩岸媒體老朋友。
  • 「他們說我像令狐衝」 邱毅看好統一前景
    ——邱毅據《廈門日報》報導,在記者前往酒店拜訪之前,邱毅發微博向粉絲透露自己人在廈門,生在高雄的他還稱美麗的廈門為「我的老家故鄉」。他寫道:「這個城市的環境質量特好,在中國大陸應是名列前茅的宜居城市,好玩地方超級多,閩南美食特具風味。」
  • 臺灣經濟前景堪憂 在滬臺生看好大陸就業
    (記者陳曼儂攝)華夏經緯網5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其實我們不在乎蔡英文520演講說什麼,做什麼才重要!現在完全看不出他們要怎麼提升臺灣經濟。」大陸目前有超過1萬名就讀大學的臺灣青年,不少都打算畢業後留在大陸工作,他們也很無奈,若留在臺灣的年輕人選擇不看、不懂、不屑大陸,兩岸就成了死循環,臺灣的損失更大。
  • 臺灣第二大銀行「合作金庫」北京「登陸」 前景看好
    「合作金庫」北京「登陸」 前景看好
  • 在廈門「寶島夢工廠」逐夢的臺灣品牌與臺青們
    中新社廈門5月1日電 題:在廈門「寶島夢工廠」逐夢的臺灣品牌與臺青們  中新社記者 陳悅  「五一」假期到來前夕,身著賽德克族民族服飾的阿智,在被稱為「寶島夢工廠」的海峽兩岸旅遊集市,和十多位夥伴們認真排練臺灣少數民族的民族舞蹈。  這個活潑愛笑的大男孩來自臺灣臺中,此前在臺中已經有五六年導遊從業經驗。
  • ...看見真實的大陸——訪臺青、廈門啟達海峽雙創基地負責人範姜峰
    東南網12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2016年我們創立了臺青基地,去年我們又成立了『龍天下』新媒體公司,企業事業版圖進一步擴大,離不開心中的一個理念——讓更多臺青看見真實的大陸。」在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上,廈門啟達海峽雙創基地負責人範姜峰見到了許多兩岸媒體老朋友。
  • 「80後」臺灣青年紮根大陸:「臺二代」不止步於接班
    臺灣青年黃元澤(右)向參訪者介紹他的文創作品。 張金川 攝中新網漳州12月25日電 (張金川 龔雯)「作為『臺二代』,接力家族傳統企業不只是守成,需要慢慢轉型成長;同時大陸機遇廣闊,可以朝外部很多相關行業發展。」加入紮根大陸的家族企業12年,黃元澤近日向中新網記者道出了自己的切身體會。
  • 《兩岸一家親 共築中國夢》臺籍醫生:紮根廈門 譜寫人生新篇章
    說起與大陸的緣分,呂元博從臺灣中山醫學大學畢業之後,2003年選擇到北京大學醫學部繼續深造,因此看到了一個更真實的大陸,並切實感受到了大陸的快速發展。他說,廈門很像臺灣的高雄。
  • 臺灣影視從業者攜優秀作品來展演 希望培育相關創業項目
    《寒單》以臺東民俗「炸寒單」為背景,該片導演黃朝亮表示,「炸寒單」的習俗是從福建傳到臺灣的,目前只有臺東保留完整,「我希望這個民俗文化藉由這部電影,傳回大陸」。黃朝亮介紹說。  臺灣霹靂集團帶來的霹靂布袋戲電影《奇人密碼》《聖石傳說》也頗受歡迎。該集團第五代接班人黃亮勳介紹說,霹靂布袋戲的發展前景廣闊,在大陸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他們也積極創新拓展合作渠道。
  • 臺灣牌照小車開進廈門 大陸牌照車有望開進臺灣
    臺灣牌照小車開進廈門 大陸牌照車有望開進臺灣臺灣牌照小車開進廈門 大陸牌照車有望開進臺灣臺灣牌照小車開進廈門 大陸牌照車有望開進臺灣臺灣的樓先生為了能來大陸體驗自駕遊活動,率先實現兩岸自駕旅遊「個案互通」據透露,這是臺灣自駕遊車輛首次「登陸」,也是廈門加快推進和落實臺灣車輛在自貿試驗區與臺灣之間實行更加便利進出境政策的有益探索。廈門正致力於打造成為中國最佳自駕旅遊目的地城市。知情人士透露,該活動中,一輛車往返運費約4000元人民幣。
  • 看好民宿「藍海」 臺胞「築夢」大陸美麗鄉村
    後來,在當地政府和村委會的幫助下,賴嶽軍將果園改建成農場,並把周邊的閒置民居打造成以崇明特產小山羊為主題的民宿。香朵開心農場創始人、臺胞賴嶽軍正在給農場裡的小山羊餵食。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2017年6月,香朵開心農場開門迎客。
  • ...可以在大陸放飛,擼起袖子幹吧!」——臺灣青年暢談大陸創業機遇論
    新華社廈門9月19日電(記者鄧倩倩、褚萌萌)3年前隻身來大陸的臺青薛穎穜,如今傳媒事業已落地開花;「臺青大家長」鄭明嘉以12年大灣區打拼經驗,搭建起臺青「登陸」橋梁;來大陸二次創業的朱慧寧,在廈門成為擁有20萬粉絲的網紅主播。
  • 臺灣「文創博士」林昆範在大陸:我看「變」與「辨」
    日本大學藝術學博士、臺灣中原大學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創建者、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漳州科技職業學院文旅設計研究院院長——這些身份,濃縮了臺灣「文創博士」林昆範在產學研領域的跨界與整合。
  • 「紮根在大陸 助力奔小康」:臺灣父子涼山深處種出成片橄欖綠
    為了反映他們融入、奮鬥的圖景,《海峽新幹線》去年特別製作播出了7集專題報導——《紮根在大陸  助力奔小康》,今天帶您來回顧第七集:《臺灣父子涼山深處種出成片橄欖綠》。1991年,林春福從臺灣來到大陸開廠,從事工藝品生產,並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工藝品製造商。作為一位曾有一萬兩千名員工的老闆,他卻在可以退休安享晚年的時候,跑到了大陸⻄南的大涼山當起了農夫。
  • 臺灣青年在大陸,找到價值看到希望
    來自臺南的青年鄭明嘉在開營儀式上說,2106年與在穗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共同成立廣州臺灣青年之家,落戶天河區眾創五號空間,積極推動臺灣青年來穗實習、就業、創業與青年交流活動,目的是讓臺灣本島青年認識大陸、了解大陸、喜歡大陸、紮根大陸。
  • 進入三伏天,臺青在廈門打拼「消暑」事業
    「85後」臺灣中醫師林書安與前來貼三伏貼的民眾分享消暑小妙招;遊泳達人王駿廉與孩子們在泳池裡快樂教學玩耍;有著咖啡夢的青年吳書維則打造特色咖啡館,每日前來喝冰飲的客人並不少。海西晨報記者 潘薇攝 進入「三伏天」以來,來瑞來春堂中醫館就診的患者日漸增多,來自臺灣彰化的「85後」小夥林書安,每天都在醫館裡忙碌著。他出生於臺灣中醫世家,是第七代傳人,一直嚮往著能和父親一樣,落地廈門發展中醫事業,於是等到學業有成後,他就決定紮根大陸。
  • 大陸首創 首批在廈門臺灣青年入住公租房
    大陸首創 首批在廈門臺灣青年入住公租房 2018年03月30日 14:19   來源:福建日報
  • 擔任廈門社區助理,臺灣年輕人積極「統戰」大陸,蔡英文也害怕?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對廈門臺籍社助判決,在臺灣一片「反中」主流氛圍下,為社助們說了句公道話。一位資深社助表示,很開心、很感動,在臺灣累積十多年小區營造經驗,帶到大陸落地發芽,自己的信念始終純粹。過程中遇到各種善與惡,如今看來都是養分,也感謝自己撐過來,堅持住,腳步未曾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