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瘟疫:所有的塔樓都被屍體填滿

2021-02-13 紅庫編客

2020年2月3日,美媒《華爾街日報》發了一篇保守派外交學者沃爾特·盧瑟爾·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文章,題為《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

通篇「唱衰」中國,滿是西方殖民色彩的專有名詞,清晰折射出老牌種族主義者的優越感,

遭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痛斥,痛斥其言論「傲慢、偏見和無知」

華春瑩的痛斥何其好啊!

因為米德身為學者,確實「無知」到了不知公元以來人類所經歷的三大瘟疫流行,第一次不在中國,而是發生在542年至543年,人稱查士丁尼瘟疫。

查士丁尼瘟疫突起於地中海地區,持續了一年時間,平均每天死人幾百個,最多的一天,甚至過萬,弄得查士丁尼一世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查士丁尼一世,與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大帝一樣,是羅馬帝國晚期最重要的皇帝之一,也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帝王之一。

因為他為拜佔庭帝國打下了穩固基礎,所以拜佔庭帝國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延續了近千年之久,一度成為亞歐大陸西部文明世界碩果僅存的火種。

然而,成也查士丁尼,敗也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畫像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瘟疫,通過商船,通過遠徵軍的行軍路線,從君士坦丁堡傳向整個東羅馬帝國及其周邊地區,席捲整個歐洲,一下子滅了幾十萬人,以致這一場大瘟疫都以查士丁尼的名字來命名。

正因為查士丁尼瘟疫的爆發太過突然,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所以一批批人的接踵倒下,尤其是一個人正在跟你說話,說著說著就倒地不起;

抑或彎腰撿東西,身子剛一俯下就平躺地上,嗚呼哀哉;

甚至口中還在咀嚼食物,人已窒息咽氣;

就被一些人驚駭記錄為上天的懲罰,有意跟查士丁尼一世過不去。

由於年代久遠,真正的原始記錄並不是太多。

譬如普羅柯比,長期追隨名將貝利撒留南徵北戰,親身經歷了那些發生在北非、西西里和義大利的戰事。

他的《戰記》就曾寫到查士丁尼瘟疫全面爆發於542年春季,起初只是死者比往常多些,很快就發展到每天有5000人暴斃。

到了單日死上10000人,那就埋葬屍體成為一大難題。各城市只能在周邊挖掘大坑,用來集中掩埋死者。

但死亡數字還在劇增,直至活著挖坑的人再也趕不上死去埋進坑裡的人,直至君士坦丁堡內外再也沒有空地來埋葬死者。

所有的塔樓都被屍體填滿,然後再把屋頂封上。君士坦丁堡曾是國際上最為繁華的大都市。

現在,到處是空無一人的街道,沒有一家商鋪開門迎客。

跟身處君士坦丁堡的普羅柯比不同,教士埃瓦格裡烏斯一直居住在東羅馬帝國的東部邊陲敘利亞。

據他記載,東部邊陲的疫情爆發得更早於帝都君士坦丁堡。隨著查士丁尼瘟疫的大發作,埃瓦格裡烏斯失去了孩子、妻子、親屬、僕役。

瘟疫的大發作使得皇宮裡的查士丁尼一世本人也一度患病。

查士丁尼一世病倒期間,有軍官蠢蠢欲動,陰謀政變。

儘管政變陰謀,隨著查士丁尼一世的康復而流產,但包括名將貝利薩留在內的一批高級將領還是受到牽連。

貝利薩留出生於色雷斯,早年擔任查士丁尼一世的侍衛,529年升任禁衛軍長官,第二年任德拉總督,擊敗4萬波斯—阿拉伯聯軍,名聲大振。

558年,君士坦丁堡復發瘟疫,再次波及西裡西亞等地。

562年,貝利薩留被指控參與謀反,鋃鐺入獄。

563年,貝利薩留獲釋出獄,卻未平反。

565年,貝利薩留去世,享年61歲。

同年末,查士丁尼一世逝世。享年83歲。

第一季《被瘟疫推倒的王朝》

長按以下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全揭秘」

讀乾貨、聊歷史、尋線索、辨真偽

了解多一點

謎團少一點


相關焦點

  • 戛然而止的復興霸業:拜佔庭帝國的「查士丁尼大瘟疫」
    在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的大瘟疫,每一次瘟疫的發生都造成了沉重的災難,有的大瘟疫甚至可以改變了人類歷史的走向,其影響一直持續到了今天。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發生在公元6世紀拜佔庭帝國的「查士丁尼大瘟疫」。舊羅馬的榮光公元536年12月,東哥特王國羅馬城的教皇和居民獻城投降,東羅馬帝國名將貝利撒留率領軍隊入城。
  • 回顧查士丁尼大瘟疫:一場永無休止的鬥爭,自然與社會的雙重因果
    查士丁尼大瘟疫作為一場規模空前的瘟疫幾乎波及到當時歐洲所有的著名國家,正如普羅柯比所說的那樣:"這是一場幾乎使人類全部被滅絕的瘟疫……它不只是降臨到世界的某個地方,也不只是降臨到某些人的頭上,而且不論一年中的任何季節都可能發生,它流傳到世界各處,吞噬著所有人的生命,儘管其爆發的慘烈程度有所不同。"透過這些當時史學家的描述,我們可以對於這場瘟疫有一種比較清晰的認識。
  • 堪與查士丁尼、宇文泰比肩的波斯雄主,為何竟鮮為人知|文史宴
    這樣的話,如果染病死去,他們損毀變形的屍體就能被活著的親人認領。」瘟疫的倖存者以弗所的約翰(John of Ephesus)說道。 君士坦丁堡的腺鼠疫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帶來的,這些老鼠隨船從一個碼頭到另一個碼頭。
  • 瘟疫肆虐與天使降臨:永恆之城的「末世」記憶
    教宗知道這預示著瘟疫的結束,事實也的確如此。此後,這座城堡就被稱為聖天使堡。——《金色傳奇》(Aurea Legenda),46查士丁尼瘟疫與「世界末日」的記憶中世紀流行的聖人傳記集《金色傳奇》中記載了公元6世紀查士丁尼瘟疫帶給羅馬的災難以及天使降臨結束瘟疫的故事。
  • 自然之惡:瘟疫肆虐下東西羅馬帝國,與之產生的巨大社會影響
    第一次記載於塔西佗的《編年史》:「公元65年,羅馬城裡大批的人死於致命瘟疫,房屋裡堆滿了屍體,任何人都不能避免成為傳染對象。」塔西佗詳細描繪了當時這場瘟疫的可怕,可惜因為醫療條件有限,並沒有辦法確定這是什麼病。
  • 永恆的瘢痕——人類歷史上的致命瘟疫
    …過去舉行的傳統儀式和葬禮都被取消了,他們把屍體摞到一起,一起焚燒了...…..」 文.修昔底德《歷史》 公元前五世紀下半葉,一場大瘟疫在非洲大陸的埃塞阿比亞悄然降臨,並通過商旅船隊依次流傳到埃及、利比亞以及波斯帝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公元前430年在希臘世界的重鎮雅典驟然爆發,而當時正是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的第二年。
  • 《瘟疫傳說:無罪》值得注意的8個細節
    在遊戲的前十三個章節中,我們的「投石索戰神」阿米西亞可以使用的攻擊手段無非是投擲石塊,投擲一些點火器,或者是製作一些迷藥和耀光劑等等,這些物品都還在人類的常識之內,不過阿米西亞的技能輪盤始終缺著一塊,按照常理來說,這裡會出現一個更高級的物品可以製作,但事實正好相反。
  • 拜佔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的演員皇后
    拜佔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最偉大的皇帝是查士丁尼大帝(527-565年在位),最出名的皇后是提奧多拉(約500-548年)。這位拜佔庭皇后在歐洲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提奧多拉出生於公元500年,父親叫阿卡基烏斯,是一個馬戲團裡的馴獸員。母親遺傳給女兒姣麗容貌和優美的身姿,不管長相或身材都無可挑剔。
  • 人類史上最嚴重的4大瘟疫,哀鴻遍野,比冠狀病毒更可怕!
    雅典鼠疫襲擊了整個古希臘和羅馬,是一種毀滅性的傳染病,兩千多年過去了,瘟疫對一個精心設計的文明城邦的破壞仍然令人記憶猶新。這場災難是由一位倖存的學者修昔底德記錄的。從那時起,人類瘟疫的編年史就從這裡開始了。
  • 伊斯蘭教如何應對瘟疫?
    Elliot Smith)▼除了通過宗教經典了解有關瘟疫的故事,6世紀的阿拉伯人也曾切身體驗過瘟疫的巨大威力:阿拉伯人的隔壁鄰居——拜佔庭帝國自541年起遭遇查士丁尼大瘟疫的折磨,此次瘟疫據後世考證為鼠疫,可能源自中亞,在帝國境內首發於尼羅河三角洲,在短短數年內便席捲了整個拜佔庭。
  • 史上三次瘟疫大流行來自中國?
    一場可怖的瘟疫降臨在美麗的佛羅倫斯。這座曾經繁榮的義大利城市一下變得十室九空,人心惶惶。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大批屍體運到全市的教堂去,教堂的墳地再也容納不下,只好在周圍掘一些又長又闊的深坑,把後來的屍體幾百個幾百個地葬下去,直到裝滿才用土封起來。
  • 外媒盤點:歷史上瘟疫改變世界的啟示
    遠程醫療、遠程工作、社交距離、避免身體接觸、網上購物、數字銀行等諸多方面都體現出生活方式的改變。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0月24日報導,美國麥卡萊斯特學院的政治學教授安德魯·萊瑟姆認為,瘟疫流行往往會從三個方面改造人類社會習慣:首先,可以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基本世界觀;其次,可以改變基本經濟結構;最後,甚至可以影響國家之間的角力。
  • 瘟疫之後,人們會有哪些改變
    禱告、超度、墓穴的規格、陪葬品的數量,不論貧富,人們都經常把死後哀榮看得比生前風光更重。能讓人輕視葬禮的東西實在不多,而瘟疫就是其中一種。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瘟疫面前,所有的文明儀式都不值一提。541年的查士丁尼瘟疫,加速了東羅馬的崩潰。
  • 水中的塔樓
    就這樣,我開始了《水中的塔樓》這組專題照片的拍攝。邊拍攝,邊研究。從歷史開始,從文化入手,還對青島老樓上的塔樓做了一些理性的分析和研究。他們在設計中,把西方公共建築中常見的一種附屬建築----塔樓也融進了青島的歐式建築中。這些帶有塔樓的歐式經典建築,從整體造型設計到塔樓的細部裝飾,都具體地代表了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歐洲大陸的建築流派與建築藝術,成為那個時代的寫照。
  • 買了塔樓後悔死了 塔樓和板房的區別 高層塔樓為什麼不能買
    2、私密性不同由於塔樓和板樓的戶型結構有所差異,因此私密性也是不一樣的。塔樓一層居住的人多,中間戶的人家門前,來來往往都有很多人,因此隱私得不到保障。 3、通風不同對於塔樓來說,中間戶能多達五六家甚至七八家,因此這些住戶的家中是很不通風的。
  • 世界上十大最恐怖病毒和十大最慘烈瘟疫
    沒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當神經症狀出現後幾乎必然死亡,通常的死亡原因都是由於中樞神經(腦-脊髓)被病毒破壞,最終死於自主神經系統受損導致的臟器衰竭、呼吸衰竭。傳染源主要為狗,其次為貓、狼等。狂犬病可以通過注射疫苗來預防,如果不小心被犬、貓、狼等動物咬傷、抓傷,破損皮膚或黏膜被動物舔過,都必須注射疫苗。
  • 瘟疫史上誕生的藝術
    卡法城內,人們慶祝著戰爭即將勝利,卻迎來城外敵軍投石機的攻擊——投進城牆的不是石頭,而是一具具得瘟疫而死的屍體。這些病死的屍體卻造成了歐洲的一場大災難。因為部分死者死後受到老鼠的啃食,屍體上攜帶鼠疫病毒,飛入卡法之後,鼠疫就慢慢開始傳播。而卡法城有大量熱那亞商人,經常往來歐亞之間進行貿易,於是鼠疫開始傳入歐洲。而歐洲人也因為這件事情,將中國人視為「黃禍」。
  • 中國最大的瘟疫之一,三國時期的人都熬過去了,我們還怕什麼?!
    但是,你要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你要相信人民的力量,特殊時期,犧牲或許是避不開的,但是所有的犧牲不是讓你惶惶不可終日,而是讓你能夠挺起胸膛,大膽且謹慎,信心且小心的面對之後的發生一切。瘟疫總是戰勝不了人,自古以來便是如此,人們和細菌的病毒不是第一場,也不會是最後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