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了 人氣旺了(總書記來過我們家)

2020-12-27 人民日報

  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貧的重要保障。這個兜底作用很關鍵。

  要把工作往深裡做、往實裡做,重點做好那些尚未脫貧或因病因傷返貧群眾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醫保、醫療救助等相關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體系保障貧困群眾真脫貧、穩脫貧。

  ——習近平 

  

  山高,雲霧間群峰連綿;坡陡,盤山路時隱時現。小河溝上方,半山腰三間老瓦房,是譚登周住了大半輩子的家。

  回家的路,是一條長長的石階,遍布青苔,狹窄陡峭溼滑。只要天氣不錯,75歲的焦光潤就會出門,去下面的菜地看看。看著妻子回家時手拄腰、喘粗氣,譚登周卻沒有力氣扶一把。

  這裡,是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2018年3月,譚登周幹活時失足墜落。這一摔,讓剛脫貧的老譚夫婦因病返貧。2019年4月15日,老譚夫婦一直念念不忘——習近平總書記踏著溼滑的石階登上陡坡,從屋外看到屋內,詳察細問,殷殷囑咐……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又快過去一年了。譚登周夫婦的病都好些了嗎?他們的生活有沒有好起來?

  渡過難關信心足

  「人一輩子難免遇上個『三病兩苦』,這麼多幹部沒日沒夜下力氣幫,還不求啥子回報,我們挺知足的。」

  土黃色的牆上貼著一副對聯:「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兩苦有醫保」,橫批 「共產黨好」。這是2019年春節,譚登周專門請文化人寫的,但詞都是自己想的。

  「從七八米高的地方摔下來,眼前一黑,就啥子都不曉得了。」譚登周睜開眼睛,已是10天之後。

  住院4個月,花了近16萬元,這對老譚家可是天文數字。「這麼大的病,自家只出了1萬多元,所以說現在政策好呢。」氣色漸好的老譚,說話比以前有力氣多了。

  譚登周在縣醫院住院,醫保報銷比例是90%,而且享受「先診療後付費」。「要是等籌到錢才救人,那我可能早就不在了。」老譚說。

  出院了,還得養病。顱腦損傷、骨折、肺挫傷……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重體力活兒,譚登周都無力承擔。患有風溼、高血壓等慢性病的老伴,也扛不動這個家。

  「他們是典型的因病返貧。對這樣的家庭,政策得兜底。」幫扶責任人、華溪村駐村工作隊第一副書記羅風華說,村裡給老譚安排了生態護林員的崗位,又為老兩口辦了低保,再加上土地入股分紅、養老保險等,老兩口年收入能到2萬元。

  「人一輩子難免遇上個『三病兩苦』,這麼多幹部沒日沒夜下力氣幫,還不求啥子回報,我們挺知足的。」譚登周很感恩。

  在中益鄉,如今還未脫貧的64戶人家中,有25戶是因病返貧。戰勝「三病兩苦」,擺脫貧困,政策兜底給譚登周們增添了信心和底氣。

  脫貧不脫好政策

  「我活了這麼大歲數。現在雖然得了病,卻過上了最好的日子。現在的願望,就是再多活幾年。」

  海拔高,山上冷。譚登周招呼我們到廚房圍著火爐坐,又給灶膛裡加了幾把柴。火苗躥起,照得老譚的臉紅撲撲的,爐子上的小鍋也「咕嘟咕嘟」冒起了水汽。

  「鍋裡是啥?別煳了。」記者問。

  譚登周把鍋端開,「摔了以後,胃一直不好,羅書記跟市裡的醫生給我搞來的中藥。」

  鄉衛生院的醫生每月都來家訪,「治未病」。縣裡醫院和市裡的醫院聯動,讓患大病的村民能得到及時救助。

  脫貧不脫政策。再次脫貧的老譚家依然享受政策扶持。只要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家都有免費家庭醫生。

  看病不愁,衣食住行也不愁。打開冰箱,冷藏室冷凍室都有肉。走進臥室,被褥整潔,還有臺不錯的電視機。

  「我活了這麼大歲數。現在雖然得了病,卻過上了最好的日子。現在的願望,就是再多活幾年。」焦光潤順帶著還打趣老伴,「今天中午蒸了渣肉。我能吃肉。他呀,吃肉消化不了,有福享不著。」

  來年日子盼紅火

  「政策好,也不能一天到晚躺著要。我想讓媳婦也回來,開個農家樂、賣點農家菜。來年你們再來看,我家的日子就紅火啦。」

  和譚登周一樣,小兒子譚弟海不善言辭。父親摔傷後,他第一時間辭工回鄉照料。沒了工作,家裡有出無進,他心裡也急。

  「來村裡旅遊的人多起來了,我和媳婦買了個冰櫃回來,放在爸媽家賣飲料。」譚弟海說,自己沒有一技之長,但有一把子力氣,撿白果、採蘑菇,收些山貨來賣,沒承想小掙了一筆。

  「政策好,也不能一天到晚躺著要。我想讓媳婦也回來,開個農家樂、賣點農家菜。來年你們再來看,我家的日子就紅火啦。」譚弟海右手指著小院東側畫了一個圈,「這裡建個新廚房,自己燒菜,能放七八張桌子呢。」

  「總書記來過以後,各家各戶的精氣神可高了。路通了,人氣旺了,像譚弟海這樣回來的外出務工人員,可不少。」羅風華介紹說,前段時間組織大家去對口幫扶的山東學習,回來後不少人開了竅,以前村裡就兩家農家樂,現在已經有近20家了。

  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勞動能力還有待恢復的老譚夫婦沒閒著:養5箱蜂,餵15隻雞,2分地的菜園子從沒荒廢過。「政策兜了底,致富還得靠自己。」

相關焦點

  • 重慶石柱華溪村譚登周家:路通了 人氣旺了(總書記來過我們家)
    ——習近平  山高,雲霧間群峰連綿;坡陡,盤山路時隱時現。小河溝上方,半山腰三間老瓦房,是譚登周住了大半輩子的家。  回家的路,是一條長長的石階,遍布青苔,狹窄陡峭溼滑。只要天氣不錯,75歲的焦光潤就會出門,去下面的菜地看看。看著妻子回家時手拄腰、喘粗氣,譚登周卻沒有力氣扶一把。
  • 總書記來過我們家:古老鄉村的小康圖景
    穿長廊,過工坊,記者慕名尋訪,既想看看總書記關心的事有啥進展,也想聽聽韓家人的所喜所盼。  「總書記來過後,村裡又有幾戶裝修民宿,準備開業。」韓光瑩說,現在都是按照總書記說的,把傳統村落改造好、保護好,不搞大拆大建。「不想要牛糞滿街、房屋破敗的村,也不想要看似氣派、千篇一律的村,想讓老村看上去沒變化,走進來變化可大了。」
  • 總書記來過我們家:回訪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永茂圩自然村洪家勇家
    洪家勇說:「總書記來我們家一晃五年多了,這樹是沒變,咱村裡人的生活可變化不小!」  在寬敞明亮的客廳裡坐定,看著牆上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2月13日來到小院時的一組珍貴照片,洪家勇和老伴楊松華娓娓講起他們這五年多的變化。  照片裡全是歡喜事  「總書記一進院就來看廚房,開冰箱,揭鍋蓋,看得仔細,問得親切。
  • 小康生活有力度,「組組通」開啟茶場村幸福路
    嶽麓區融媒體中心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策劃,將聚焦產業旺、聚焦生活美 、聚焦組織強等多方面,記錄嶽麓區百姓紅火向上、有成色的小康生活。長沙市嶽麓區西湖街道茶場村成立於1976年,東靠嶽麓山風景區,佔地約3000畝,其中山林面積約2690畝,有6個村民小組,774戶、2257位村民,居住分散,開車入村,道路環山狹窄,複雜陡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條路,通往幸福
    如何脫貧致富,讓村民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來元古堆村時,殷殷叮囑:「我們一起努力」,總書記走後,村委會馬上就幹起來了,想要富,先開路。從中央到地方,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元古堆村集中整合財政、扶貧、信貸、企業、社會幫扶等各類資金1.1億多元,全面實施水、電、路、房、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保障。通村公路、通社公路、串戶道路先後動工,一條條真正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門口。
  • 星星市集刷屏 雲宵路特色街人氣旺
    星星市集商戶 王昭:特地為星星市集準備的一個星星的胸針,為了呼應星星市集的主題,我們還做了一些跟聖誕有關的一些主題,也沒有完全照搬聖誕的一些題材,只是採用了聖誕的一些顏色的搭配。星星市集商戶 赫爾穆特:我來青島八年了,來星星市集已經五年了,我們德國人都喜歡聖誕市集,希望這個市集越辦越好。
  • 家好路通產業興 村民臉上展笑顏——聽青川縣涼水鎮曙光村村民講述...
    「我們通過與綿陽農科院、江油付子基地合作社對接交流,綿陽農科院農業技術專家每月定期來到村裡對烏藥種植方面提供技術支持,江油付子基地合作社給我們提供烏藥種子補貼,在他們的支持幫扶下,村裡的烏藥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
  • 周樓包子店 這家人氣旺
    周樓包子店 這家人氣旺李志傑周樓紅綠燈向北二百多米,路東,有家叫「可口美食早點世界」的早餐店,賣乾絲、麵條等,包子尤其好。「可口美食早點」店也是近幾年開的,雖然離集鎮中心遠了一點,但處於嘶華線要道邊,附近又是工業園區,人氣極旺。每天一大早,天麻麻亮,店裡的幾位婦女就忙開了,早點店門邊的幾摞高高的蒸籠熱氣騰騰。小鎮的每一天,就在尋常的煙火氣中拉開序幕。
  • 「總書記,我們彝家脫貧了」昭覺歡慶脫貧後第一個彝歷新年
    每年11月20日,是一年一度的彝歷新年,而今年的彝歷新年有著特別的意義:這將是彝家兒女脫貧後的第一個新年,這不由得讓當地群眾特別興奮,過年第一件事:「要首先向一直牽掛我們的總書記報告:我們彝家脫貧啦今年五月,她家從阿土列爾村搬遷到昭覺縣城周邊安置點的沐恩底社區。以往,她要寒暑假或者放長假的時候才能回家見到父母,而現在,她每個周末都能回家了,這是她最開心的事。
  • 家門口免費健身房人氣旺
    將規劃建商場的安置公產改建為「黨建+」社區鄰裡中心,下黃社區引進健身器材,傳承體育文化,服務社區民眾——  家門口免費健身房人氣旺  經歷過水患的居民生活平安,社區幹部分發「平安」果。 湄洲日報記者 楊怡玲 攝
  • 臨沂人氣最旺的請客飯店!你絕對去過至少一次!
    琥珀,現在似乎成為了年輕人的聚集地,很多人下班後或者玩耍玩就直奔琥珀餐廳,這家店的定位非常精準並且火起來的速度特別快,快不說,還一直人氣很旺!只能說人家的運營團隊很厲害吆港式餐廳,你值得去一次!在臨沂,沒有吃過高第街56號真的是一個失敗的吃貨,他們家的菜品很好,(小編沒去過香港也沒去過廣東,不知道港粵到底是什麼味道算是正宗)評價很高,味道不錯!
  • 路通了,我省這個深度貧困縣變化好大~
    路通了 出得去10月28日下午,陽光明媚,空氣清冽。記者從245省道的柏油路面左轉,沿著一條平整乾淨的水泥路來到了康保縣二號卜鄉水鄉村,沿路小超市、飯店、藥店一應俱全。「以前,這條路都是土路,路上坑坑窪窪,回趟縣裡需要一個多小時。我們鄉鎮幹部平時只能住在鄉裡,有時候一兩周才回一次家。
  • 湖北紅安:從貧困村「變成」美麗新村旺家田村
    中國發展網訊 如黛的遠山、乾淨整潔的水泥通村路、整齊劃一的路燈、彎彎曲曲便民小道……這是近日,筆者走進紅安縣八裡灣鎮旺家田村看到的景象。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旺家田村在扶貧 工作隊的帶領下堅持扶貧與扶智、扶志並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壯大產業發展規模、拓展村民增收渠道,使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強村之基」 旺家田村距縣城40公裡,產業單一。
  • 2015 總書記和我們在一起
    習總書記詢問我們吃飯怎麼辦,有沒有領取補助,新房要怎麼修,主要收入來源是什麼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還摸了摸我家棉被,問「被子暖和不暖和?」我說:「謝謝總書記的關心,被子很暖和!」臨走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又和我們一一握手告別。 習近平總書記能夠在百忙之中來看望我們災區人民,並強調「堅決打好扶貧攻堅戰,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這使我們受災群眾感到非常溫暖。
  • 「暴力衝擊,路永遠不會通」——專訪香港人氣市民「黑超哥」
    中新社香港9月7日電 題:「暴力衝擊,路永遠不會通」——專訪香港人氣市民「黑超哥」  中新社記者 龍曼  「我生活在香港30多年,不想香港變成這樣!香港人的事情應該香港人自己管,不應該由任何外國勢力幹預!」8月3日,在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門外,一位帶著墨鏡的香港青年許先生面對鏡頭,直斥美國政府粗暴幹預香港內部事務。
  • 魔都的人氣麵館你去過幾家?
    2.如果你有想知道的西點做法請在後臺直接回復我們,你想看到的文章我們會儘快推送哦!雅俗共賞的魔都有著超多的人氣麵館!霸氣的人流,你去過幾家?大腸面的店面比較小,但生意極其火爆,所以經常大排長龍!他們家的大腸洗的超乾淨,不愛吃大腸的人都覺得這家味道嗲的不得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總書記點讚過的這個施茶村,更美了!
    2015年起,通過引進石斛產業,施茶村因地制宜探索出「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致富路。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施茶村考察,對施茶村產業發展和黨建引領等工作給予點讚,在結束考察時總書記表示,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並希望這裡的老百姓生活更幸福。
  • 【舌尖上的洛杉磯】人氣最旺的10家日本風味餐廳
  • 風從海上來·自述|浦東老居民:這裡的人氣越來越旺
    那時候我們家裡沒有衛生設施、也沒有煤氣,用的是煤球爐,電話也是公用的。因為江邊到處都是「滾地龍」的簡屋棚戶,環境也不好,馬路很小,路邊還有臭水溝。先前買東西不方便,要去嶗山新村和東昌路才有商店。公交車也少得可憐,陸家嘴這片只有81路和82路。81路從陸家嘴碼頭開到高橋鎮,82路從浦東南路開到周家渡,也就是現在的世博園區附近。
  • 總書記剛剛來過這裡丨運河三灣, 未來更美
    圖片來源:新華社 古老運河煥發現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到揚州來考察,這讓我們感到極大的振奮和鼓舞!」揚州市委書記夏心旻告訴記者:「在兩塊展板前,我們向總書記介紹了大運河揚州段沿線生態修復與文化保護、古運河三灣片區環境治理與規劃建設。總書記看得非常仔細,一張圖一張圖地看。他非常重視運河功能的發揮,以及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