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哲人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
謹以此歌獻給雖面對世事浮華但仍胸懷虔誠和敬畏的濬縣人民!
正月
這是一場中國式的狂歡
也是咱們老百姓的盛宴
鑼鼓從初一一直響到今天
尖嘴號是對祖宗的呼喚
初九早上我們來到東山
再大的風雪也擋不住每一張歡顏
三歲的孩童到七十的老漢
一代代相傳從來無悔無怨
舞龍 舞獅 高蹺 武把兒
秧歌 背閣 臺閣 旱船
大頭娃娃小頭妞
還有二鬼搬爹看不厭
這是中國的一個小城
他的名字叫做濬縣
這裡的廟香火燃燒了幾千年
流淌著中國才有的人煙
正月十六我們來到南山
十五的晚上在街上徹夜不眠
北風呼嘯燈火搖曳心裡溫暖
只為能搶到新年的第一柱祈願
旌旗招展直到超越了視線
一心得虔誠胸懷一年的夙願
朝拜的不止山上的神仙
更是心裡對這片熱土的眷戀
圈圈火燒 焦嫩的子饃
甘草莊的麻蝦榆皮餄絡
楊記屯咕咕一吹就響
路邊大油鍋現炸著麻糖
這是中國的一個小城
他的名字叫做濬縣
這裡的廟香火燃燒了幾千年
流淌著中國才有的人煙
這是中國的一個小城
他的名字叫做濬縣
這裡每年的正月那一個春天
是我們老百姓新年的狂歡
敬我們的家鄉鶴壁濬縣
敬我們的正月
敬我們的過年
敬我們中國人對祖先的那份虔誠和敬畏
用充滿荷爾蒙的金屬搖滾來演唱濬縣正月廟會
其實
我覺得濬縣廟會就是中國式的硬核搖滾樂
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濬縣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社火表演的隊伍穿過縣城到會場從大伾東山大佛到浮丘西山的雲霞仙子延綿近十裡。各地前來趕廟會的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這裡的民俗表演具有豐富的民族特色,有許多古裝戲是根據古代的典故演義而來,有些傳統節目據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尤以正月十六最為盛大,早上7點鐘至下午18點,社火表演不間斷演出,被譽為華北第一大古廟會!在世界上被稱為--中國的狂歡節!
身為濬縣人的我們,每年都被我們的千年古會感動而驕傲著!從而誕生了我們的新歌《正月》,在正月十六濬縣盛會最巔峰的這一天我們和CCTV7頻道共同記錄了這一個正月!希望他能夠更長一些!更久一些!
濬縣正月古廟會能夠傳承千年,民間信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民眾自發、自願、自主舉辦廟會,期間熱鬧非凡,周邊省市乃至華北地區的善男信女紛至沓來,形成了著名的正月古廟會!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濃厚的感恩意識,知恩、感恩、報恩是代代相傳的人生理念。一方面,濬縣正月古廟會給人們提供了感恩的機會和場地,人們通過祭拜感恩、還願;另一方面,廟會上的各種活動,又強化了人們的感恩意識。
這是千百年來的民間信仰,不能簡單地歸於「迷信」。祭祀祖先,祭祀中華民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都不能叫迷信。它是老百姓表達感情的方式,是凝聚人心、弘揚感恩意識和家國情懷的儀式。不弘揚感恩意識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沒有家國情懷的民族必定是一盤散沙。
濬縣正月古廟會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其所具有的宗教信仰、文化娛樂、商業貿易、社會交往等傳統功能依然存在。它是宗教信仰的載體,是民間藝術的載體,是道德說教的載體,正是作為不同的載體,古廟會濃縮著濬縣人民的精神氣質、文化風格、社會價值、審美情趣和人生追求。
這就是信仰的永恆,不變的傳承!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聯繫:15670071888
微信公眾號:農民兄弟樂隊
歡迎轉載,感恩分享!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農民兄弟樂隊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