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減肥的基本知識很多人可能覺得很奇怪。
為什麼有些人胖一胖就胖在臉上,而有些人胖一胖就是肚子鼓起來,還有的人一胖就是屁股和腿上堆積了很多肥肉。
是不是我們什麼生活方式導致的這種情況呢?
比如說我們老坐著,是不是就會肥到屁股上去了呢?
其實這是一個關於脂肪分布特點的問題,答案是我們胖會胖在什麼地方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基因。
比如說很多研究都發現近親屬之間,比如父母和子女之間脂肪的分布特點非常相似。
更加類似的情況,出現在同卵雙胞胎之間,研究著的領養的同卵雙胞胎,發現即便一對雙胞胎中的一個被領養出去了兩個孩子不是在環境中長大的生活習慣差別很大。
但是他們的脂肪分布特點仍然非常的相似,要胖都泡在同樣的位置上。
所以首先人的脂肪分布有很明顯的個體差異性,這是基因說了算的。
基因讓我們有些人腰腹部更容易堆積脂肪有些人則是四肢更容易堆積脂肪,不管是,哪種脂肪分布特點。
這些事都是我們無法改變的。
因為基因我們是改變不了的,除了基因會決定我們的脂肪分布,還有以下幾個因素和脂肪分布有關,性別、年齡、種族。
這是非常有意思我一個一個跟你說。先說性別方面,女性特別容易出現下肢,肥胖所謂的梨形身材,上身不胖但腿部和臀部,脂肪比較多。
男性則多數表現為,上身肥胖所謂的中心性肥胖,大肚子,腰圍很粗但腿可能並不粗形成一種蘋果型身材。
而且,男性肚子大,往往是啤酒肚,又圓又鼓感覺硬硬的。
但女性如果肚子大,很多時候是松糕肚肚子外面呢肉好幾層松垮,鬆軟實際上她所謂的啤酒肚是內臟脂肪較多的表現。
也就是說肥肉在肚子。所以從外面看肚子是鼓鼓的硬硬的,而所謂的松高度是腹部的皮下脂肪比較多肥肉在外面,所以從外面看的很鬆軟。
會有很多層女性在絕經之後往往也容易出現啤酒肚,內臟脂肪的比例增加這個主要是雌激素可降低雄激素,優勢上來了造成的,再來看年齡方面,年齡越大內臟脂肪的比例一般也越大,內臟脂肪跟皮下,脂肪越不成比例。
而種族方面呢,白種人跟我們黃種人相比整體脂肪比例要小一些肌肉量更大,而且內臟要更低一些。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觀點認為生活方式跟脂肪的分布也有一些關係,比如有些研究認為,經常熬夜容易讓內臟脂肪增加,胖在肚子上經常過量飲酒或者喝含糖的飲料也可能會導致腹部肥胖。
這些觀點雖然,還不能夠特別明確,存在一些爭議。
但是至少熬夜跟肥胖之間一般還是有關係的,熬夜容易讓人出現飲食失調導致肥胖。
所以大家最好不要熬夜養成早起早睡的習慣,同樣酒精和含糖飲料也要儘可能地遠離我們的飲食,戒律也是嚴格限制這些東西。
至於說經常坐著就會胖屁股這完全是無稽之談,非常滑稽,脂肪不會因為某個地方不活動,就囤積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