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中式
君語
+
人言吾懶,吾謂之閒。懶者,病也。閒者,性也。二者有恙,若為閒病可原,則此閒心莫不是閒時候,閒則能讀書,閒則能著書。
明末湯君傳楹貧而樂,早賦玉樓,然觀其間而有餘,苟以東坡「無事此靜坐,一日似兩日」之說準之,後逢甲申之變,鬱郁二十四之壽盡此生,以兩日為念而作四十八觀矣。然人如其言,性情率真,偶有神來之筆,可謂千古,引一閒餘筆話話以為觀。
一日之間,人各有有。有各有時,時各有宜。養德宜操琴,練智宜彈棋。遣情宜賦詩,輔氣宜酌酒。解事宜讀史,得意宜臨書。靜坐宜焚香,醒睡宜嚼茗。體物宜展畫,適境宜按歌。閱候宜灌花,保形宜課藥。隱心宜調鶴,孤況宜聞蛩。涉趣宜觀魚,忘極宜飼雀。
幽尋宜藉草,澹味宜掬泉。獨立宜望山,閒吟宜倚樹。清談宜剪燭,狂笑宜登臺。逸興宜投壺,結想宜欹枕。息緣宜閉戶,探景宜攜囊。爽致宜臨風,愁懷宜佇月。倦遊宜聽雨,玄悟宜對雪。闢寒宜映日,空累宜看雲。
寄歡宜拾釵,揮憤宜擊劍。遭亂宜學道,臥病宜參禪。療俗宜避人,破夢宜說鬼。識此意者,一遊一賞,悠然自得,何憂不合時宜耶?若予心慵手懶,身外俱空,無乎宜也。無乎宜,是以無乎不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