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真的好可惜!好好的家庭劇,變成了俗氣瑪麗蘇

2020-08-18 埃及藍的書影人生

《以家人之名》剛開播的時候,我連刷了六集,根本停不下來。

開頭開得真是好。兩個爸爸帶著三個孩子過日子,設定很新奇。

凌爸和李爸,霸道所長和家庭煮夫,這對cp演繹了最好的夫妻相處之道。你主外,我主內。你是「受氣包」,我「豪橫不講理」。你給我揉肩,我安然受之,順便嗑嗑瓜子。

在經營家庭這個方面,兩個大男人,甚至比很多夫妻做得都好。

兄妹三個人的感情也很有意思。

先說李尖尖和凌霄。

李尖尖是凌霄的小太陽,是她把他從爭執不休、無人照顧的原生家庭中拯救出來。

「吃飯」這個細節做得非常溫馨。凌霄爸媽吵架的時候,他餓著肚子,躲在樓梯間看書。李尖尖邀請他一起吃飯,剛開始他沒有去,因為自尊心重、好面子,所以不好意思。

李尖尖故意在他面前吃東西,吃西瓜吃豬排,引誘他肚子裡的小饞蟲。最終,凌霄那點搖搖欲墜的「好面子」,被難纏的李尖尖面前轟然倒塌。一到飯點,聽到李尖尖蹬蹬蹬跑過來的聲音,他的嘴角就開始上揚。

凌霄的心,一開始是很冷的。一方面是由於妹妹的死,他覺得是自己的過錯,內疚的心理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所以他持續做噩夢。另一方面是由於媽媽,她陷入抑鬱的漩渦出不來,她不好過,她也不讓家裡人好過。仿佛化身要拖人入地獄的惡鬼。

媽媽丟下凌霄走掉,這對於他來說,反倒是好事。

李尖尖問凌霄媽媽:「你不要凌霄哥哥了嗎?你不要,我要了。」從那一刻開始,凌霄那顆寒冷的心臟,一點點被李尖尖捂熱。

賀子秋和李尖尖的感情線,也很有趣。

賀梅和李爸相親,李尖尖是不同意的。媽媽雖然去世了,但是無人可以取代媽媽的位置。

賀梅和賀子秋,對於李尖尖來說,是危險的入侵者。

賀子秋剛進她家門的時候,她是不樂意的,嘴巴嘟得老高。三番四次把賀子秋的行李拖出去,從臺階上一腳踢出,伴隨著一聲輕快的「走你」,行李從高處一路下滑。賀子秋蹬著兩條小短腿,一次次把行李撿回來。

賀子秋在這個家裡,地位最低,凌爸說到底不是他親爸,生母賀梅丟下他一走了之,還捲走了凌爸的錢。賀子秋長大後還說過要找到賀梅,把欠李爸的錢拿回來,說明他內心一直覺得虧欠李爸。

二姨對賀子秋說過:「你和凌霄不一樣,凌霄是給了錢的。你要好好對李爸,要孝順,要尊重人。李尖尖是大小姐,你要讓著她。」

二姨說這些話是出於對子秋好嗎?不見得。她是出於卑微和推卸責任的心理。她出生貧窮,在李爸爸面前,自覺低人一等。她養不起子秋,生怕子秋做了什麼事情惹李爸不高興,要是李爸棄養,她承擔不起養活子秋的責任。

賀子秋,是一個棄兒。被最親的人遺棄。被毫無血緣關係的李爸收養。

他心裡完全不自卑嗎?不可能的。深夜在廁所裡洗衣服。給每一位家人舀湯。這些細節都證明他把自己在家裡的地位放到最低。

在這樣的心理環境下,他還能養成一副開朗快樂的性格,李尖尖的功勞可不小。李尖尖從心裡把他當哥哥,讓他對這個家有歸屬感。

被家人遺棄的他就像浮萍,無依無靠。雖然李爸把他當兒子養,可是如果李尖尖一直不接受賀子秋,那麼他的心就會一直無所依靠。

李尖尖的接納,對於賀子秋來說,是安全感,是心之所往。

李尖尖驅散了凌霄心裡的冷,也給了賀子秋安全感。

兩個男孩子一開始都是受恩於李尖尖,所以,他們會反過來對李尖尖好。

兄妹這條線,前面幾集都挺好。兄妹長大後,劇情就開始崩了——國產劇的老毛病,好好的家庭劇硬生生轉向瑪麗蘇劇。

其實我很想說,一共40集,如果是演三兄妹如何打打鬧鬧,一家五口的家長裡短,我倒是很樂意看完的。這個題材非常新鮮。而且歡樂。

但是!!沒辦法。這部劇就是披著家庭劇的外衣,裡面還是俗套的瑪麗蘇。

為了給幾個主角的感情增加難度,硬生生製造了車禍、死亡。

凌霄媽媽出了車禍,她現任老公還被編劇寫死祭天了。凌霄為了照顧媽媽,跑去國外讀書。這個決定真是「感天動地」。可惜觀眾都不買帳。

要是你媽在你五歲那年就丟下你走掉,你成年後真的會心甘情願去伺候她嗎?

再說了,凌霄媽媽不是富太太嗎?想要找一個照顧她的人,還不容易嗎?

為了讓凌霄非走不可,編劇還創造了一個工具人——凌霄的妹妹小橙子。她的功能就是:死纏著哥哥不放,一定要把他拽到新加坡。

在電視劇的前幾集,呈現了一個非常好的觀點:「家人」不一定要用血緣來定義。情感才是更深的羈絆。在長久的歲月裡互相陪伴的人,也是家人。

可惜幾集之後,這個觀點又被硬生生地推翻了。

「她畢竟是你媽。」一句話就讓凌霄打包行李,麻溜跑去新加坡。

強硬製造分離。強硬製造男女主之間的心結。

9年後回國的愛情線,其實也沒有太多新鮮感。

凌霄和賀子秋,成了為了李尖尖而活的工具人。因為李尖尖喜歡吃甜食,又經常鬧牙疼。於是凌霄成了牙醫。賀子秋成了甜品師。

真是感天動地的愛情?

對不起。

這是再俗氣不過的瑪麗蘇。

瑪麗蘇劇裡有一個惡俗的套路:男人都是為女人而活的。

仿佛他們全都沒有自我。沒有職業目標。不需要自我實現。

然而世間大多數愛情,其實是你我各自成長,你我都有各自想要實現的理想,只不過我們在走向理想的過程中有了交匯,有了陪伴。

這才有了愛情。

沒有誰是為誰而生。

我們成為理想自我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同頻的人。這才是愛情。

這部劇在開篇的時候,給了我們一個耳目一新的「家庭」,好好的劇情撐不了多久,又開始走向庸俗瑪麗蘇。

真可惜。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熱播,一部披著「家庭劇」外皮的「瑪麗蘇愛情劇」
    最近,由譚松韻、張新成、宋威龍領銜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可以感覺得出來,這部劇剛一上線,話題度和關注度都還是不錯的,特別是三位主演的陣容非常之吸引人,無論是譚松韻還是張新成亦或是宋威龍,都算是近些年非常「熱」的青春劇演員了。
  • 為什麼《以家人之名》就不能好好拍家庭戲?
    雖然在創作上沒有達到那個高度,但相比很多同類型劇,《以家人之名》算得上是這兩年來表現最佳的一部。前六集的親情線塑造得hin不錯,無論是細節、氛圍還是臺詞都非常細緻。把吃拍好,就挺好,食物承擔了太多的敘事功能。《以家人之名》每一場吃飯戲都挺真實的,有煙火味,充分助攻人物性格。難得的是,除了尖尖這一家,其他幾個家庭的塑造也沒拉胯,中國式家庭都給足了戲。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被罵上熱搜,家庭劇變瑪麗蘇
    現代女性生存指南的現象級電視劇《三十而已》拉下帷幕,《以家人之名》順利接軌,延續《三十而已》的火爆。一開始,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以家人之名》裡面的人物鮮活,各有魅力,雖然宋威龍的演技被詬病,但是不影響大家喜歡這部劇。可越往後,網上的罵聲越來越多了,《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了?
  • 《以家人之名》的高開低走:國產家庭劇為何一碰愛情就瑪麗蘇?
    《以家人之名》自從開播以來,幾乎算得上和《三十而已》這部劇的熱度無縫銜接。在某種程度上,兩部劇的集中開播後的熱度反饋,增加了觀眾對國產劇的很多信心。然而,《以家人之名》播出到後半段,竟然也沒能逃脫和《三十而已》一樣劇情「垮掉」的宿命,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8.9分,一路下滑到現在的7.2,從國產之光瞬間變成及格線邊緣。如此高開低走,從好評不斷到近期的惡評如潮,究竟是為什麼呢?
  • 《以家人之名》不過是披著家庭劇外衣的狗血偶像劇
    文/小七追劇站最近的話題都被《以家人之名》包圍了,從最開始的家庭歡樂日常,最後演變為狗血偶像劇,說這部劇可惜了不是沒道理的。從剛開播開始《以家人之名》就用極其溫暖和有共鳴的家庭故事打動了許多觀眾,兩個爸爸分別帶著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外加上一個領養的兒子組成一個五口之家。
  • 以家人之名談戀愛?家庭劇變偶像劇,這才是國產家庭劇的病根
    這種類似於《小偷家族》的充滿張力的人物設定,真的誘人。但《以家人之名》真的就能定義新的國產家庭劇?依我看,難!好的開端沒維持多久,劇情的發展就開始「畫風突變」。三人從兄妹日常的親情劇變成了青春偶像劇,大哥和小妹之間的鬥嘴、摸頭、掐臉、牽手,這哪裡是「兄妹」,明明就是披著親情外衣談戀愛。
  • 以家庭劇之名,行偶像劇之實,爆款《以家人之名》毀得一點不冤
    盤點起2020暑期檔的熱播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必須打在公屏上。這部劇一開播就以強大的演員陣容,溫情的劇情,深深吸引了一大批觀眾,並在大家心中獲得一致好評。,人物感情線也又開始向傳統的狗血偶像劇靠攏,根本就是以家人之名,行偶像之實,再加上還出現了邏輯問題。
  • 《以家人之名》本有機會成為爆款,可惜還是被狗血劇情毀了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原本講的是三個小孩遭遇原生家庭變故,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以家人的名義一起生活和成長。大家可能也不是不能接受偽骨科的劇情,而是不喜歡好好的親情和友情,9年後回來就變成愛情。這樣強行轉換關係真的令人無語,9年內兩個學霸都沒談對象,就都等著回國追妹妹了。這樣的劇情確實難以接受。
  • 翻車的《以家人之名》,真的不可惜
    最近的《以家人之名》,我們是一步步看著它在走下坡路。◐◐除了這兩個主要的媽媽角色,《以家人之名講真,《以家人之名《以家人之名》實際上就是借各種壞媽媽工具人來成就所謂的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這樣看來,《以家人之名》的翻車可惜嗎?
  • 《以家人之名》名副其實,好哭,好劇。
    在當下國產劇囿於沙雕偶像劇的今天,但凡眼神清亮的製片都明白,扣準「現實題材」就扣住了大眾,《都挺好》、《安家》、《三十而已》皆是如此《以家人之名》的開頭無疑也在把大家往這條路上引。「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
  • 《以家人之名》「高開亂走」可惜好了演員
    前12集特別喜歡,家裡親情與瑣碎又默契的日常,幾個經歷離別、拋棄的人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互相溫暖與治癒太感人了。小演員們的眼神和表情都很到位,性格如何清楚可見,小孩間的喜歡、接納、團結太可愛了,可惜只有兩集意猶未盡。
  • 《以家人之名》可惜了一個好題材
    《以家人之名》是國產劇裡設定很新穎的一部劇。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加兩個各司其職的爸爸,讓人一看就覺得「呦,有故事!」劇裡一次又一次的出現他搶著幹活、讓著李尖尖的情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加上身邊還有親人、街坊不斷地直接或間接提醒他:你有可能會再次被拋棄。於是,恐懼的心情和勤勞的行為不斷循環。凌霄背負的則是妹妹的生命之重。當母親嘶吼「是你害死妹妹的」,他的傷口就再也無法癒合,想起一次就撕裂一次。
  • 《以家人之名》翻車,我們拍不好家庭劇?
    《以家人之名》,繼《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之後,又成為一部高開低走的國產劇。本來大家被劇中的親情戲吸引,現在大有凹成偶像三角戀的趨勢。《以家人之名》的故事,煎寶再回顧一下:兩個單親爸爸,各帶著一個女兒(李尖尖)一個兒子(凌霄),還另外收養了一位小男孩(賀子秋),一家五口人搭夥過日子,三個異性孩子成為兄妹一起長大。
  • 《以家人之名》陳婷:成功把一部家庭片變成恐怖片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是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等主演的青春成長治癒劇 ,講述了兩個爸爸帶著沒有血緣的三兄妹,組成了一個家庭以後,發生的有關親情和愛情的故事。 眼瞅著電視劇就要大結局了,陳婷這個大BOSS終於還是來了,陳婷一出現,真是無風也起浪。
  • 《以家人之名》的口碑越來越差,是因為他們以家人的名義戀愛
    《以家人之名》剛開始播的時候,好評如潮。吉吉也覺得終於等到一部好看的親情劇。結果,好看不過三集,一下就變成了愛情劇。任何影視劇中都有愛情,打著親情的名義談戀愛,就相當於職場劇中的瑪麗蘇。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的口碑下滑。
  • 《以家人之名》親情變愛情,家庭劇變三角戀,你還看的下去嗎
    導語:《以家人之名》是最近非常火的一部電視劇,可以說全網都在追這部劇,題材新穎、選角討喜,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但是越往後看,劇情的走向越令人迷惑,說好的「以家人之名」互相溫暖,互相治癒呢?怎麼變成「以家人之名」談戀愛了?
  • 劇中沒有愛情,《以家人之名》就不香了?這部佳作才是榜樣
    作為影視劇必爭的暑假檔,《琉璃》《且聽鳳鳴》再次捲土重來,然而這次古裝劇沒能延續輝煌,現代家庭劇《以家人之名》意外火了。然而從12集之後,隨著三人9年後的再次重逢,《以家人之名》的劇情開始轉向三人之間的&34;。
  • 《以家人之名》終究走向了狗血,果然,啥也擋不住國產劇談戀愛
    《以家人之名》剛開播的時候,仿佛看到了《請回答1988》的影子。所以,本以為《以家人之名》是一部家庭劇。當我為這感人的親情留下眼淚時,想不到,那猝不及防的愛情線來了。什麼?這部劇的重點難道不是「家人」嗎?
  • 《以家人之名》評分還會下跌?三大缺點難挽回,親情變味惹反感
    《以家人之名》已經播出過半,在同檔劇中的收視率一直名列前茅,劇中主演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這段時間也是在各大熱搜上頻繁刷臉,但是從現在說《以家人之名》成功了還為時尚早。就像網友吐槽,這部劇就是「以家人之名,行不軌之事」。
  • 《以家人之名》評分下跌,家庭劇為什麼非要拍成三角戀?
    《以家人之名》開播評分是8.6,20集以後評分竟然跌到了7.8。這事兒還上了熱搜榜第一位,編劇該哭還是該笑呢?想看溫馨家庭劇的朋友心都碎了,要演愛情偶像劇多角戀情可以,但別取個《以家人之名》的劇名來迷惑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