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關之時,八旗子弟留下了汗馬功勞,那麼普通子弟有什麼特權

2020-12-28 趣學歷史

以往的歷史影視作品,我們能看到或者稍微熟悉一點的大部分都是清廷劇。這就讓我們對「八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作為一個普通的八旗子弟會有什麼樣的特權。拋開統治階級,說一下普通人大家能對他們擁有的特權更加了解。分析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從政治、經濟、社會這三點進行出發。

從政治方面來分析,首先清朝在入關之時,由於在短時間內佔領了大量的財富、土地。所以,會按照階級的高低來進行分房。在這個時候也出現了一種另類的方式「跑馬圈地」。但是這種方式很快就遭到了廢止,但是即使廢除這種方式,清廷還是會按照人丁多少來分配給八旗子弟。這種形式就跟當下的「福利分房」政策一樣,所以普通八旗子弟還是會得到每人一兩間房子。不過由於八旗的普通子弟並不擅於經營,故到了清中葉,很多八旗子弟的田產和土地已經悉數典當出去了。

另外一點我們看一下「雙標」治理方式,簡單的就是說滿漢的法律制定不一樣。當時的旗人如果犯罪之後並不會直接由當地的來進行審判,而是必須經由旗人管理地方一塊審理。當然除了這些,在量刑上也會有一些差別。特別嚴重的罪行並不是殺頭而是流放五千裡或者充軍。不是很嚴重的罪行,僅僅的是進行木棍打或者罰做苦力,流放也有但是死刑甚少。這樣看起來,八旗子弟在這點上還是有相當不錯的特權。

另外我們在看下八旗子弟的社會福利。首先,八旗是當時統治的根本,從雍正開始就制定了各個八旗子弟各種階層不同的紅百事補助條例。最普通的士兵,據記載也是紅事給四兩,白事給八兩。

另外其他的特權也無外乎參戰的補助,參軍或者傷殘都是有補助的。未成年的旗人在成年後也會有很多機會補上起旗內兵丁名額,並且待遇要比那時候的漢人綠營好上很多。

綜合這幾點看來,作為一名普通的的八旗子弟雖說不是有什麼大富大貴,但是同普通的老百姓比起來還是有相當過的特權的。

這樣的方式持續了很久的一段時間,也是一些歷史愛好者津津樂道想要調查的趣事。畢竟越小的事情,給我們直觀上的感覺就不同。有時候喪失的這些東西,如果真正的研究它們也是告知後人,什麼才是正確的路線。

只有讓底層的民眾看到希望才能永遠的維持整個大體的平衡發展。

相關焦點

  • 清朝的八旗子弟不僅可以分到房,還能減免刑罰,這是為何?
    一六四四年,清王朝建立,每一代皇帝都不虧待八旗子弟,還供養他們。有人說,許多八旗子弟濫用職權,招致不少憤慨,首先不說地位高的八旗子弟,只說一個普通的八旗子弟,他到底享有什麼特權?先來看看他們的「不動產」,清朝剛入關時,就出現了「馬圈地」現象,王公貴族子弟騎著馬在規定時間內跑,能跑多遠就能跑到哪裡去。
  • 清代普通的八旗子弟是如何上學的,教育方式與漢人又有什麼不同?
    八旗官學,顧名思義,就是清朝專門為八旗的平民子弟設立的一類特殊學校,它隸屬於國子監,並專門聘請了助教和教習來上課。八旗是清朝統治者十分倚重的階層,因而清朝十分重視八旗子弟的教育,以從中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八旗子弟。 清朝時期八旗官學的發展經歷幾個階段,下面簡要述之。
  • 俗話說清朝成也八旗,敗也八旗,那普通八旗子弟能享受什麼待遇?
    這種制度一直伴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始終,對於我國現在行政機構有很大的先導作用。漢人在建立了等級性的行政機構管理龐大國土的時候,一些漁獵民族也沒閒著,建立了相對應的管理制度,其中代表性的,就要數清朝的八旗制度了。 八旗制度起源於女真人的狩獵活動,狩獵講求的是互相配合,整個狩獵的團隊被稱為牛錄,指揮者成為牛錄額真,女真人在後來的對外戰爭中也使用這種隊伍形式。
  • 晚晴不可一世的八旗子弟究竟有多麼腐朽?
    八旗子弟崛起於白山黑水,由弱變強,以幾萬之眾,最後蛇吞象一般佔領了大江南北,建立了大清王朝。時人誇耀說,「滿洲兵至萬,橫行天下無可敵」。怎麼才過了兩百多年,當年的鐵騎就變成草包了呢?  這都是旗人咎由自取。當年,清朝全靠八旗鐵騎南徵北戰,才奪的江山,王朝建立後還得依靠八旗軍隊控制天下。入關後,清朝規定八旗子弟專事武裝,不得從事其他行業。
  • 電視劇全是騙人的,這才是晚清真正的八旗子弟
    圖為無憂無慮的八旗子弟。 凡是八旗子弟,7歲就有俸祿,大清朝廷每月都要給他們發放賞銀,所以這些人從小就知道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圖為坐在洋車上的八旗子弟。
  • 滿朝被八旗子弟敗成什麼樣了?只顧吃喝玩樂,缺錢就把兵器賣廢鐵
    八旗是清朝才有的一種體制,起初最開始是用於打獵定下的制度。滿人常年身在北方,非常擅長騎馬狩獵,但單獨打獵畢竟不如一起圍獵,因為圍獵可以捕到更多的獵物。但人一多就容易亂,所以他們就做出了各分工項規定,使得能有序的狩獵,慢慢的就衍生出了八旗的制度。 清朝能在中原建立統治,八旗子弟起了很大幫助,因此入關後就被大加封賞,而且爵位可以世襲。在這樣的一種制度下,他們不僅一生富貴,而且還擁有特權,即使犯法也是從輕處罰。但這樣存在極大的隱患,很容易讓人墮落。
  • 清朝八旗子弟的真實生活,驍勇善戰到驕奢淫逸,後人依然保留傳統
    現如今很多人都有「不勞而獲」的想法,但是這樣的想法並不好,每個人都應該靠勞動付出收穫。反觀封建時期,歷朝歷代的皇親國戚都過著這樣的生活,尤其是清朝,八旗子弟都是吃著朝廷的俸祿。雖然這樣的生活是比較好,但是容易讓人廢掉,慢慢喪失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從而淪落成一個驕奢淫逸之徒。
  • 清朝滅亡,滿人改漢姓,這幾位明星都是八旗子弟的後裔
    清朝滅亡,滿人改漢姓,這幾位明星都是八旗子弟的後裔八旗子弟改漢姓並非清朝衰亡後才開始。據史料記載,在唐朝靺鞨/渤海時期、金朝中後期,都曾出現過「改漢姓潮」。1912年2月,溥儀宣告退位,「改漢姓」再次興起,民國初期尤為盛行。
  • 八旗子弟今何在?和珅的後代在黑龍江種田,至今保留祖先的傳統
    例如在電視中,我們看到了到康熙時代的盛世境況,也了解到和珅是個貪得無厭的大官,在講述清朝歷史故事的電視劇中,我們還經常聽到「格格阿哥」這樣的稱呼,自然也聽過「八旗子弟」這樣的詞語,知道他們是清朝時候的勳貴子弟。如今新中國已經成立了,不知道這些曾經的八旗子弟們,如今又流落何處呢?
  • 清朝八旗你懂多少
    其實,我們首先得知道一件與認知差異極大的奇特事實,那就是清朝的"奴才",地位可是比"臣"還要高呢!因為當時的八旗制度,使得漢臣與滿臣有所區別,臣多半是漢臣的自稱,滿臣則自稱"奴才"。"奴才"聽起來雖然像是低賤的奴僕的稱呼,但實際上它的社會地位卻比漢臣高,故自稱為奴才,可要覺得很光榮呢!那麼,什麼是"包衣"呢?包衣,全稱為"包衣人",又稱"包衣佐領管領下人"。
  • 平史 | 被慕洋犬吹上天的羅馬帝國統治者,實則連晚清的八旗子弟都不如!
    以上這些,連西方的歷史學家也不敢輕易否認,而我們的一些慕洋大V卻還在恬不知恥地大張其詞,可見其用心之叵測。(荒淫無度的羅馬公民) 不過,今天筆者想告訴讀者朋友們的還不止這些,筆者還要帶大家去認識一下羅馬帝國土地上的那幫「洋八旗子弟」——羅馬公民。 我們都知道滿清有一幫享有特權的「八旗子弟」。
  • 八旗子弟今何在?和珅後代在黑龍江種地,至今仍然保留祖先傳統
    在我國歷史上,有兩個朝代是由少數民族統治的。一個是元朝,另一個則是清朝。清朝時期,我國是由滿族人統治,而提起滿族,就不得不說到滿族八旗。其實,八旗最初是滿族的一種生活軍事制度形式,而且最初只有六旗,發展到後期,又有一部分蒙古人和漢人被編制進來,擴充成了後來的八旗。所以很多人認為的八旗即為滿族人的想法是錯誤的。
  • 八旗子弟今何在?
    「八旗子弟」,多指八旗旗人的後人。滿淸的八旗,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是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制制度。其中正黃,鑲黃,正白為上三旗,當年由努爾哈赤親自統帥。八旗軍曾經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一支軍隊八旗人的後代稱八旗子弟八旗子弟憑血統關係,憑祖宗福蔭過著驕奢閒逸的生活,官二代終至於爛得不成樣子。滿
  • 電視劇中常說的八旗子弟究竟是什麼?為何會讓紈絝引以為豪
    清宮劇中,人們總會看到有些紈絝非常得意地向別人亮出他們的身份並炫耀:我是八旗子弟! 那麼,八旗子弟究竟是什麼,為何會讓紈絝引以為豪呢?
  • 別對「八旗子弟」這個名稱持有偏見了,在大清朝那是正規軍呢
    清代近三百年的歷史,一百多萬平方公裡的疆域,全是由八旗子弟保衛的。如果沒有八旗子弟,大清王朝能夠存在嗎?何為八旗子弟?清代八旗制度是軍政合一、兵民一體的組織,是清王朝立國、維護國家政權之本。清代八旗包括滿洲八旗、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其在旗者統稱為「八旗子弟」。清代的滿族都在旗,都是八旗子弟。那些在旗的漢軍旗人、蒙古旗人,也是八旗子弟。所以,籠統地說「八旗子弟」如何如何,還要注意到這一點,否則打擊面就會太大。1583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其勢力不斷擴大。
  •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全都改了漢姓,你知道哪幾個呢?
    而在我國歷史之中,清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但是滿族的人口,卻並沒有我們心裡想的那麼多。根據這些年人口普結果的計算,目前滿族的總人口,也就有一千萬人左右,在我國的其他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之中,也是位居第二的。但是在現實之中,很多時候我們卻很少能發現那些清朝八旗子弟的後代,這是為什麼呢?
  • 晚清老照片:圖2八旗子弟醉生夢死抽鴉片,圖4清朝最後一位劊子手
    晚清老照片:圖2八旗子弟醉生夢死抽鴉片,圖4清朝最後一位劊子手! 大戶人家的孩子和父母在拍照,有錢人家的孩子像塊寶,被媽媽捧著懷裡。富人家的孩子從小不愁吃不愁穿,養得白白胖胖的。曾經讓滿清引以為傲的八旗軍,到了清朝末年,八旗子弟貪圖享樂,早已失去戰鬥力,甚至連戰馬都不會騎,遛鳥、喝茶、瞎溜達成為日常習慣,不少八旗子弟迷戀上抽鴉片。圖中就是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正在醉生夢死地抽鴉片。受西式訓練,這是一個連,看來那時候一個連大概不到20人。鴉片戰爭後,由于洋務運動的影響,他們都用的是洋槍,在靠著腿放著,仔細看可以看到。
  • 飛鴿傳書運送考題,八旗子弟大鬧貢院,解讀乾隆朝的順天府院試案
    八旗子弟,是清朝獨有的一種軍事和民用組織制度,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創建,分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共八旗,又因為旗下民族不同,也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八旗軍的子孫後代被稱為八旗子弟,也叫旗人,他們中大部分都是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
  • 滿清八大姓氏,如今都叫什麼?進來看看,也許你是八旗子弟!
    進來看看,也許你是八旗子弟!八旗最初源自於女真族,是清代的根本制度,比如說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等等。每一個都代表著不同的身份地位。後來也逐漸發展成了各種姓氏。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滿清八大姓氏,現在都變成了什麼?說不定你就是八旗子弟。打開百度App,看更多美圖一、愛新覺羅愛新覺羅是清朝皇室的姓氏,是八旗之中最顯赫的。
  • 八旗後人今何在?和珅後人在下地種田,乾隆後人留髮辮召百官祭祖
    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迫溥儀籤下退位詔書,從此清朝滅亡,結束了276年的統治歷史。一夜之間,昔日的王公貴族、八旗子弟變成平民百姓,失去了所有的特權,轉眼間100多年過去,那些八旗子弟的後人而今在何處?從事什麼行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