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小的地方,管轄起來是比較容易的,管理機構非常的簡單。但是一旦地盤擴大,管理起來就比較麻煩了。比如說周時期,由於各種條件的不成熟,各地諸侯基本享有高度的自治權,直接導致了諸侯強過天子的局面。
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個全新的管理制度——郡縣制出現了。這種制度一直伴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始終,對於我國現在行政機構有很大的先導作用。漢人在建立了等級性的行政機構管理龐大國土的時候,一些漁獵民族也沒閒著,建立了相對應的管理制度,其中代表性的,就要數清朝的八旗制度了。
八旗制度起源於女真人的狩獵活動,狩獵講求的是互相配合,整個狩獵的團隊被稱為牛錄,指揮者成為牛錄額真,女真人在後來的對外戰爭中也使用這種隊伍形式。由於戰爭調動的人數比較多,於是他們便將很多的牛錄組合在一起,以旗幟為號令,成為一個更大的作戰單位,稱之為「固山」,漢語稱為「旗」
後來,由於區別,各個固山使用的不同顏色的旗幟做區別,最後演化為黃、白、紅、藍四旗,一直到明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已經吞併了很多的部落,兵力達到了五六萬,於是他為了管理,便增設了新四旗,這個時候,八旗制度正式形成。在軍隊裡實行八旗制度,在生活中也使用八旗制度管理滿人。
等到滿人進了山海關,佔據原來明朝的天下之後,滿人便成為統治者。要知道,古代的統治者是有特權的,滿人進了關之後也是有特權的,不但有,而且很大。
滿人在穩固政權之後,曾經搞過圈地運動。和英國的那個用途不一樣,但是本質一樣,都是為了趕走農民,將土地霸佔。滿人在大片的土地上,在規定的時間內用馬跑出一個範圍,這範圍內的土地就都是跑馬者了,這種方法對漢人的壓迫是在太大了,不久之後就被廢止了。
雖然這樣,但是滿人的名下還是有很多土地的,是自己的嗎?不是,是漢人百姓的。在滿人入關之後,對八旗子弟的稅務採取減免的政策,所有就有一些漢人將土地停靠在滿人的名下,躲避稅賦,當然自己要上交稅給滿人。
除此之外,滿人在地位上稍微比漢人高一點。就拿做官的來說,清朝的朝廷大員基本都是滿人,漢臣很少有能當大員的,配享太廟的更是只有一個漢臣。而且漢臣在見滿臣的時候,要行禮,同等級也要行李,但是滿臣卻不用。
而且在法律的判罰上,滿人和漢人也不一樣,漢人犯法,一律按照《大清律》處理,絕不姑息。但是滿人犯法的時候,官員不能擅自處理,要和當地的滿人組織商量處理,判的刑罰都是比較輕的。流放一般都改成戴枷收押,死刑也改成監禁,被處死的滿人非常的少。但是也正是這種八旗制度,讓原本兇悍的八旗士兵喪失了戰鬥力,晚清的時候孱弱務不已,保家衛國都是扯淡。
俗話說「成也八旗,敗也八旗」,滿清以八旗制度建立部隊,形成了非同一般的戰鬥力,成功的建立政權。但是也因為八旗制度而丟掉了國家,落下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