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保險互助本源,e互助大愛同行!

2020-12-23 春哥探保

e互助的誕生

泛華在保險行業耕耘多年,清楚的了解當社保報銷比例不足,商業保險覆蓋深度不夠的時候,老百姓們未必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這樣的風險。

為了讓大眾解除重災重病的後顧之憂,讓他們面臨困難的時候,有一個能幫助他們的有效途徑,在創始人胡義南的引領下, 2014年7月,泛華的e互助誕生了。

截止2020年4月,已經有超過340萬的會員擁有了保障,超過3810個遭遇癌症或意外的家庭得到了幫助,籌集資金超過6.5億元,每位會員獲得的平均互助金超過22萬元,行業最高,我們一直在延續這份愛與責任的守護。

「做好人就會有好報」是e互助的核心理念。每位會員都是先選擇成為一個幫助別人的好人,同時獲得一個大家給予的承諾,那就是未來有困難,也會得到幫助,會員之間基於一個契約,一個規則,結成了相互守護的具有強大力量的社群。

(圖片來自e互助官網截圖)

從上面兩張圖,我們清楚看到受助人群非常廣泛,連高風險職業人群都可以加入互助;

每年預計互助支出150-200元,連普通的低保家庭都能夠承受,切實普惠;

癌症保障互助金高達50萬元,意外互助金高達20萬元,這筆互助金可以作為風險抵禦的基石。

---

那麼e互助的產品到底有什麼與眾不同的特色呢?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以e互助抗癌互助計劃中青年版為例,2019年中青年計劃全年累計捐出互助金1.85億元,幫助了1543位符合申請互助條件的受助會員,平均每一位受助會員獲得接近23.22萬元互助金。

對比其他平臺,

e互助是互助行業中人均受助金額最高的平臺,高出行業平均數近50%,互助通過率超過60%。踏踏實實為每一個會員提供真實保障。

聽到這裡,大家對e互助是不是有了全新的認識呢~可能有的小夥伴們會有疑問,e互助和保險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春哥現在就來告訴你!

---

保險通俗的講,就是我們通過保險公司支付一定數額的保費而獲得保障,使我們規避未來風險的工具。

互助,作為一種傳統的保障模式,所有會員基於「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原則和契約,共同構成一個共擔風險的大社群,互幫互助,在這個過程中,會員每花費的每一份錢,都是直接用在受助會員身上。

所以,互助和保險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互助有哪些特點呢?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互助是眾人均攤原則

從本質上來說,互助是眾人均攤原則,所有會員基於「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原則凝聚一起,分攤風險,互幫互助,而保險是保險公司與投保人間「1對1」的關係,投保人支付保費而獲得保障,轉移風險。

(2)互助是會員間公開的契約關係

從公開透明程度上來說,互助是會員間公開的契約關係,所有會員共同遵守一套相同的互助規則,這個規則都在平臺上清晰公開,接受全體會員監督,每個會員都享有相同的權益,而保險合同則是保險公司與投保人間籤訂的私密合同,根據投保人自身情況可以進行「定製」,如非標準健康體的加費投保等。

(3)互助是後付費模式

從交費方式上來說,互助是後付費模式,每年支出費用不固定,只有當受助案例發生時,全員才需要參與共同均攤,而保險則是先付費模式,投保人向保險公司每年交付一定數額的保費(每年費用基本是固定的)就能享受保障。

(4)互助是公益非盈利

從公益性上來說,互助是非盈利的,會員花費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幫助其他會員渡過難關,真正實現做好人獻愛心,而保險公司則是商業盈利性機構,保費收入則是他們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

通過以上對比,大家感受到保險和互助的不同了嗎?相對保險,互助有這麼高的性價比,是不是加入了互助就不買保險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

互助保障範圍有限:

e互助保障範圍只覆蓋了癌症和意外身故,對於癌症以外的重大疾病,意外醫療等無法覆蓋。

互助保障次數有限:

互助每個人只能參加一份獲得互助一次,不像保險一樣可以根據經濟情況購買多份。現實生活中往往生過病的人,對保險的需求度更加強烈,但已經無法購買。隨著科技醫療技術的進步,人生罹患多次重疾的概率增大。

互助保障無法定製:

保險的核心作用,轉移家庭財產損失風險,每個家庭收入情況不同,經濟結構也不同,相對應的風險因子也是會不同的,所以如何量體裁衣,因人而異的構建保障是保險的專業體現。而互助保障就如均碼的衣服,無法達到「合適、合身」的要求。

---

我們簡單總結一下:

e互助的誕生是為了讓大眾解除大災重病的後顧之憂,讓他們面臨困難的時候,有一個能幫助他們的有效途徑。

e互助是互助行業中人均受助金額最高的平臺,高出行業平均數近50%,互助通過率超過60%。

e互助和保險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我們剛剛講到的四個原則)

(1)互助是眾人均攤原則

(2)互助是會員間公開的契約關係

(3)互助是後付費模式

(4)互助是公益非盈利

目前,比較知名的互助平臺有支付寶的「相互保」、泛華保險的「e互助」,希望大家在購買商業保險之前都先加入一下,真正的慈善和愛心是從互助開始,而非各種「籌」。

相關焦點

  • 跌宕六年:中國網絡互助發展簡史,看e互助從問世到立世
    網絡互助發展簡史 2014年7月,泛華保險發起e互助,國內首家網絡互助平臺成立以下是e互助關於惡性腫瘤的除外保障,可以看到甲狀腺癌並沒有排除在外:
  • 什麼是互助?2018年互助平臺有哪些?互助的含義是什麼?
    互助所有會員均自願加入和自由退出,秉承著『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念進行捐助式互助,健康時利用幾元零錢去幫助有需要的會員,當自己患病時則及時獲得他人的回饋幫助,現在小編所知道的互助平臺有:橙心互助、水滴互助、輕鬆互助、e
  • 愛心幫助他人,e互助會員患病收到182697.22元互助資金
    7月16日,家住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金春梅收到了來自e互助平臺募捐的182697.22元互助金。迄今為止,金春梅已經加入e互助平臺抗癌互助計劃(老年版)765天,最初,金春梅只是想為自己有一份保障,但是隨著加入,她為自己能夠奉獻愛心而驕傲。
  • 壁虎互助確認新浪投資 網絡互助軍備再升級
    新浪保險由曹湛領軍,此前曾擔任華夏人壽和百年人壽總裁,是保險業資深的高級管理者。至此,新浪已經完成壽險牌照、保險經紀公司、保險科技及網絡互助的全面布局。網絡互助發端於2015年,抗癌公社、e互助、壁虎互助和夸克聯盟被並成為原生互助平臺的老四家。
  • 大病籌款、互助計劃和保險有何區別,怎樣選擇?
    遇到這種情況,不由引人深思:面對大病風險,是事先做好準備,選擇保險或互助計劃,還是在重疾降臨、無力負擔時才考慮籌款?你會如何選擇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大病籌款、互助計劃、保險誰最靠譜?這三者又有何區別?| 大病籌款、互助計劃、保險如何選?
  • 從蜂巢互助到好車主互助,回首塗志清的創業歷程
    據此前螞蟻金服研究院發布的《網絡互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網絡互助平臺的實際參與人數為1.5億人,預計2025年將達到4.5億人,覆蓋中國14億人口的32%左右。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種各樣的互助計劃或互助保險相繼出現,在車險互保這一細分領域當中,如「好車主互助」這樣的平臺,也在近期吸引來了不少有車一族的關注。
  • 怡富保險代理上線車損互助,業內:流量小成本高做好並不易
    當下,「保險+互助」模式風靡,但主要集中於大病互助領域,此次又有保險中介選中車損互助領域,或意味著網絡互助搶灘升級。事實上,車損互助平臺早已出現,但並未像大病互助一樣蓬勃發展,多家平臺已停運。業內人士向藍鯨保險表示,除了監管對車險及相關業務較為謹慎外,目前,車損險市場滲透率較高,會擠壓到車損互助市場,同時,車損本身屬於高頻事故,成本損失較高。
  • 網絡互助,如何不變成割韭菜的新刀
    百度「燈火互助」退出網絡互助,引發廣泛關注。因為成員數不足50萬,運營不滿一年後,「燈火互助」宣布於9月9日下線。從2014年,第一家網絡互助平臺——e互助開始落地運營開始,到2016年以前,全國的網絡互助平臺不到10家。而到了2018年年底,網際網路巨頭開始入局後,網絡互助迎來高光時期,平臺數量激增,最多時候超過百家。
  • 堅持精準扶貧,e互助粉紅絲帶月下鄉送保障
    近日,由e互助發起的e互助「粉紅守護,村村互助」幫扶鄉村女性正式啟動,讓粉紅絲帶活動進一步深入鄉村,為關愛鄉村乳腺癌患者拉開了序幕。e互助發起這一活動,是基於e互助一直以來倡導的「老牌互助,給你更多」的理念,同時,作為一家有責任心、有社會擔當的企業,一直以來堅持在全國各地鄉村扶貧,搭建「互助村」,進行互助下鄉,幫扶貧困群體。
  • 成都市民關注的問題有了解答:詳解大病醫療互助補充保險
    「大病醫療互助補充保險」保什麼?答:大病醫療互助補充保險的「大病」並不是特指的某一種疾病,它是成都市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基本醫療保險報銷以後,符合基本醫療保險報銷範圍的個人自付部分就進入到大病醫療互助補充保險報銷範圍。
  • 網絡互助爭奪保險牌照!水滴「夢斷」安心?
    況且,水滴集團中的互助業務,原本就游離在監管邊緣。對於網絡互助的規範,將來也是監管的一大工作重點。縱觀水滴的保險變遷作為一家擁有數億流量的網際網路平臺,水滴集團已摘得保險中介牌照,建起了自己的保險商城,希望擁有一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是水滴集團的更大「野心」。
  • 監管「點穴」網絡互助,機構回復「期望監管」,互助監管尺碼何時有?
    近日,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發表了一篇關於《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的文章,擊中了很多非持牌機構經營保險類業務的痛處,其中就包含那些曾經與保險「一線之隔」的網絡互助。
  • 兩年救助421個女性兩癌患者,e互助守護女性終身美麗
    前不久,e互助龍巖站志願者團隊隊長劉連春及隊員藍惠萍等一行十幾人代表e互助大家庭向李連娣女士送上了誠摯的慰問和祝福,並為她送來了來自e互助平臺 133 萬會員共同均攤的 30 萬元互助金。絕望之際,e互助的家庭守護計劃讓李連娣女士有了一線希望,她在平臺發起的互助申請,很快得到了平臺會員的響應,在 130 萬會員的互助下,收穫了共計 30 萬元的互助金。這筆充滿愛與溫暖的互助金讓李連娣女士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也深信好人是會有好報的。提起加入e互助的初衷,李連娣女士感慨萬千。她是在 2016 年經愛心大使馬小東先生介紹後加入的。
  • 堅持公益助人 e互助會員患病時獲得318758.05元互助金
    7月16日一早,家住廣西貴港市的甘紹延銀行帳戶就入帳318758.05元,這是來自e互助平臺募捐的互助金。在2017年加入e互助平臺抗癌互助計劃(中青年版)時,甘紹延是被e互助的「老牌互助,給你更多」的理念吸引,在眾多平臺中堅持選擇e互助。加入e互助以來,甘紹延共幫助了2215個家庭度過難關。2019年10月,甘紹延突感腰部脹痛難受,經過醫院全面檢查,最終確診是肝癌。得知患病後,甘紹延面對巨額的醫療費,趕緊向e互助平臺申請了互助金。
  • 網絡大病互助計劃怎麼「病」了?
    實際上,網絡大病互助計劃一直就存在會員數增長快但脫落率也高的問題。加入網絡互助的人群有的是一時興起加入,隨著時間推移和分攤次數增加,一些對互助機制理解有限和後續分攤費用預估不足的用戶就會退出,這種用戶特性也推動了網絡大病互助計劃加速洗牌。
  • 數家機構離場 監管「真空地帶」的網絡互助何去何從?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網絡互助發展已經進入「瓶頸期」,前期被用戶高增長帶來的低成本、低分攤等「幻覺」漸散,面向求助的困難群體獲利的商業模式矛盾逐漸凸顯,且陷入分攤變高導致用戶規模減少,使得分攤進一步升高的惡性循環。那麼,身處監管「真空地帶」的網絡互助平臺們路在何方?在上述人士看來,網絡互助模式未來兩極化發展可能加劇,需要開闢細分市場,逐漸回歸慈善本質。
  • 1500萬用戶的美團互助宣布解散,網絡互助還是個好生意嗎
    來源:慧保天下網絡互助行業再傳來重磅消息。1月15日,美團互助宣布解散,成為繼百度燈火互助後,第二家關閉的網際網路巨頭旗下的互助計劃。值得注意的是,美團互助上線於2019年7月,迄今會員數達1500萬之多,僅次於相互寶。與百度燈火互助不同的是,在公告,美團互助稱其關閉原因是聚焦公司主業。
  • 相互寶等網絡大病互助計劃怎麼「病」了?
    實際上,網絡大病互助計劃一直就存在會員數增長快但脫落率也高的問題。加入網絡互助的人群有的是一時興起加入,隨著時間推移和分攤次數增加,一些對互助機制理解有限和後續分攤費用預估不足的用戶就會退出,這種用戶特性也推動了網絡大病互助計劃加速洗牌。
  • 發展網絡互助計劃,有賴良好的市場監管
    網絡互助計劃與傳統保險不同,是互助模式,即會員互保,投保人形成一個共同體,誰患病了,就從大家的錢包裡面扣一筆錢。目前,這種模式的法律定位並不明晰,但客觀的說,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達不到普通商業保險門檻的那部分群體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
  • 拼多多砍價互助群號(免費互助)
    拼多多互助砍價群,紅包助力互助群,威信sou索【微群天天建】歌德經過了六十載的「筆耕」,才寫出了舉世聞名的《浮士德》;顧頡剛一生花了很長時間讀書、做筆記,讀書時獨立思考,然後順便進入互砍價互助力群免費,和親朋好友們一起互點紅包,一起互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