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似不列顛的鄭國:先發優勢不及地緣不利,一招棋錯難免步步皆輸

2020-12-28 顧道驚城

前文我們說到:鄭國之所以會在鄭莊公去世之後變得沒落,鄭莊公身後事安排得不妥當只是其中一個次要原因,主要原因則是鄭國的國際關係和地緣問題。

在鄭莊公時代,鄭國的戲份非常多,鄭莊公本人也被看做春秋初期的第一主角。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事,自然與鄭莊公超強的個人素質有關係,但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解讀,鄭莊公之所以能夠在春秋初期實現「小霸」,主要還在於他的雙重身份。

鄭莊公的第一重身份是鄭國國君。

說起春秋時期的幾個強國,無非晉、楚、齊、秦,範圍放寬些還可以加上吳、越。

但在春秋初期,秦國始終將重心放在蠻族身上,這一境況直到秦穆公時期才算得以解決。

晉國的情況也不好,曲沃和翼城的大宗小宗鬥得不可開交,更抽不出時間來攻略天下,大宗小宗鬥完之後,晉獻公諸子又開始鬥,這一境況直到晉文公時期才算得以解決。

楚國的內部情況相對穩定,但此時的楚國被「漢陽諸姬」圍個水洩不通,他們的主要目標還是收拾這些周邊小國,沒有餘力幹涉中原事務。

四強之中齊國的形勢最好,鄭莊公在位時期的齊國國君是齊莊公(前莊公)和齊僖公,這兩代齊國國君同樣留下了「莊僖小霸」的美名,並不遜色於鄭莊公時期的「莊公小霸」。

至於吳國和越國,春秋初期根本沒他們的戲份,不提也罷。

在這種背景下,出挑的鄭國得以與齊國並駕齊驅,成為當時最著名也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之一。

鄭莊公的第二重身份是周朝卿士。

所謂周朝卿士,意思就是周天子的大管家。鄭莊公的爺爺(鄭桓公姬友)是周幽王的叔叔,並與周幽王一同戰死在驪山腳下,而鄭莊公的父親(鄭武公掘突)則一直是周平王(周幽王之子)的堅定支持者,鄭莊公和周平王平輩。

二歲,犬戎殺幽王驪山下,並殺桓公。

由於有了這樣一層關係,所以鄭國一直就是周天子的天然盟友,鄭莊公成為周朝卿士理所當然。

可在鄭莊公時代,他與周天子的關係卻一直比較微妙,雙方的矛盾開始凸顯。

基於周天子的利益,他希望藉助鄭國的力量,維持周王朝的尊嚴,甚至使周王朝得以復興。在這個設想中,鄭莊公應該扮演類似於周公旦的角色,鄭國也要處於輔助地位。

基於鄭莊公的利益,他希望藉助周王朝的影響,使得鄭國的影響和地位更上一層樓,自己甚至帶領鄭國開疆拓土,成就大國偉業。在這個設想中,周王朝應該扮演類似於後世漢獻帝的角色,雙方的聯盟由鄭國主導。

核心利益的不同,註定了周天子與鄭莊公註定同床異夢,雙方撕破臉皮是早晚的事。

到了後來,雙方暗戰不斷,但規模都不大,就好像兩個背地裡互相看不順眼,表面上又要維持和睦的鄰居:今天你砸我家一塊玻璃,明天我掀你家一塊瓦,給各諸侯國帶來了不少歡樂。

久而久之,周平王有些煩了,他決定設兩個卿士職位,虢國國君忌父為右卿士,鄭莊公為左卿士。

春秋初期講究以左為尊,左卿士的地位還在右卿士之上,周平王的做法既給鄭莊公以警告,又為他保留了面子,但鄭莊公依然非常不高興。

鄭莊公找到周平王,陳述自己水平不夠,無法做好周天子的助手,希望能夠辭去左卿士的職位,周平王好說歹說,鄭莊公都執意如此。

眼看鄭莊公不依不饒,無奈的周平王只能說:「你要是再這樣推卸重任,我得不到你的幫助,就只能把兒子送到你們鄭國,每天接受你的教誨了。」

鄭莊公表示自己沒有能力,無法教導周天子的太子,周平王則一再表示,自己非常看重鄭莊公的能力,兒子能到鄭國學習幾年,對他的成長有好處。

鄭莊公推讓不掉,於是順勢說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周天子這裡來,也給周天子學一學為人之道。

就這樣,周王朝和鄭國互相交換太子,史稱「周鄭交質」。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

到了這個時候,周平王多少已經有些顏面掃地了:堂堂周天子的接班人,竟然要被送到諸侯國當人質,這叫什麼事呢?

後來,周平王去世之後,這位尚在鄭國當人質的周天子接班人(王子狐)匆匆趕回國內,沒過幾天就去世了,據說是因為長期遠離父母,抑鬱成疾。

王子狐去世之後,他的侄子王子林成為新任周天子,史稱周桓王。

周桓王上臺之後,對鄭莊公是橫豎看不順眼: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為鄭莊公的所作所為,實實在在地打了周王朝的臉,更害得王子狐慘死,周桓王有足夠的理由恨鄭莊公。

在周桓王上臺後沒多久,就找個理由罷免了鄭莊公的卿士職位。鄭莊公覺得窩火,於是悄悄前往周桓王的領地,把當地的麥子給割了。

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雙方就這樣你來我往幾個回合,摩擦越來越大,最終周桓王忍無可忍,親自率軍討伐鄭國,要給鄭莊公一點顏色看看。

面對全副武裝的周桓王,鄭莊公也沒慫,他帶著鄭國軍隊勇敢反擊,最終擊敗了周桓王,鄭莊公的部將還用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

三十七年,莊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陳、蔡、虢、衛伐鄭。莊公與祭仲、高渠彌發兵自救,王師大敗,祝聸射中王臂。

這員部將原本還想趁勝追擊,乾脆把周桓王給抓過來,但最終被鄭莊公制止了:人家是天子,不是你面前的菜,更不是想夾就能夾的。

祝聸請從之,鄭伯止之,曰:「犯長且難之,況敢陵天子乎?」乃止。

面對周天子的大軍,有人不但敢反抗,居然還敢傷害周天子,周邊的諸侯國該怎麼辦呢?

按照禮法所說,有人敢傷害周天子,大家就該群起而擊之!但實際上,有人傷害了周天子,也就那麼回事吧。

周桓王的爺爺周幽王,就是因為類似的原因被人當場幹掉,還被扣了一個「烽火戲諸侯」的大帽子。

周幽王的爺爺周厲王,也是因為類似的原因被人趕出帝國都城,最終客死異鄉,也沒人表示過遺憾之情。

一旦實力不足,名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也整天被人欺負得慘兮兮,這一點都不奇怪。

這件事情過後,鄭莊公把表面功夫做了個十足:先是派手下重臣登門道歉,另外奉上禮品,表示鄭國永遠都是周天子的臣子,絕不敢有其他想法。

夜,鄭伯使祭足勞王,且問左右。

但誰也無法否認的是:自從鄭莊公擊敗了周桓王之後,鄭國與周王朝的聯盟就徹底破裂了,這也意味著鄭國的輝煌到此為止。

中原(河南)是一個開發較早的地區,春秋初期已是強國林立,鄭國和周王朝想突圍,就必須抱團。

可一旦鄭國和周王朝鬧起了內訌,他們憑藉自身力量,就無法再度突圍了。

等到秦、晉、楚、齊這四個佔據地理優勢的強國成功崛起之後,無論是鄭國還是周王朝,都只能淪為他們的棋子。

從這層意義上說,中原地區的幾個國家想要擺脫淪為周邊大國棋子的命運,就必須及早組建一個共同體,否則以河南部分地區的體量,是很難與陝西、山西、湖北和山東等地相抗衡的。

在我看來,鄭國很像工業革命之後的英國:大家都說這是老牌的日不落強國,但當北美、東歐和東亞崛起之後,英國也必須加入歐盟抱團取暖,否則它根本無力對抗上述三大地緣強國。

如果歐盟因內訌變得四分五裂,那麼西歐就將淪為幾大強國博弈的棋盤,那麼多西歐國家也只能淪為三大地緣強國的棋子。

當然了,在英國衰弱的過程中,我們自然能從統治者的思想和能力上找出足夠多的原因,也能從統治集團的缺點和錯誤上找出足夠多的原因,但這顯然是不夠的。

這就好像英國剛崛起時,我們可以從當時統治者的思想道德、統治集團的正確選擇上找出足夠多的原因,但它也是不夠的。

地緣上的差距帶來了體量上的差距,這才是英國,也是鄭國衰弱的根本原因。

相關焦點

  • 鄭國: 疲秦終成鄭國渠
    鄭國在前,白渠在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漢代民謠。民謠真實地記載了鄭國渠、白公渠將關中變為沃野,給秦漢兩代的關中人民帶來了豐衣足食的生活。但它說的僅是秦漢兩代的景況,實則在後來歷史的長河中,鄭國渠支撐起了漢唐兩個朝代的繁榮和強盛。民謠中的鄭國,戰國時期韓國著名的水利專家,鄭國渠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 人生就如同下棋 一步走錯則步步皆輸 李雙林
    2016年高考我考上了一所211大學,家人們都很開心。今年六月,我本科畢業了。 這是外人眼中的我,我的經歷看似很順利,但自己內心的苦楚沒有多少人知道。我的家境不好,父母一直在外打工,對我的關愛極少,孤獨一直伴隨著我。我從小膽子就很小,雖然學習不錯,但是性格懦弱,小學、初中、高中都遭受過同學的精神凌霸。
  • 鄭國——小國家的大文化
    鄭莊公一開始很是被動,但他心思縝密,頗為鎮定。當手下的大臣勸鄭莊公除掉共叔段的時候,鄭莊公卻讓自己的大臣等一等,他認為共叔段遲早會「多行不義必自斃」。祭仲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實際上,鄭莊公使出了一招「欲擒故縱」。等到共叔段謀逆之心昭然若揭之時,鄭莊公果斷出兵擊敗共叔段。
  • 亞瑟王傳奇故事背後的不列顛歷史(上)
    他們既們對不列顛島這塊「新大陸」及其原住民不列顛人的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又希望借用不列顛島上的諸多事物們來幫助他們進行政治宣傳,展現自身高貴血統。亞瑟王的傳奇故事,這個流傳在不列顛的最為著名的故事也在其中這促進了亞瑟王傳奇故事的進一步發展。《不列顛諸王史》的作者傑佛利創作此書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目的便是希望藉助此書來獲得當時諾曼王朝達官顯貴的舉薦,因此他在寫作努力使此書的內容迎合諾曼貴族的口味。
  • 鄭國的外交政策:誰強聽誰的!|楚國|鄭簡公|子展|鄭國|晉國
    鄭簡公四年,鄭國與晉國結盟,而後楚國來攻,為了退兵,鄭國又與楚國結盟,因此鄭國非常擔心晉國再來攻打。大夫們聚集在一起商議說:「咱們離晉國近,順從晉國是正確的。楚國比晉國弱,而晉國也不像楚國那樣對我國充滿了興趣。如果晉國對我國十分在意,那麼楚國也就不會逼迫我國了。咱們現在怎麼樣才能讓晉國出死力攻打我們,只有晉國出動了所有力量,那麼楚國就不會出兵抵抗。
  • 平定共叔段叛亂後,鄭國和衛國是怎麼鬧掰的
    共叔段的兒子公孫滑逃到衛國,欺騙衛桓公說鄭莊公大逆不道殺弟囚母、不仁不孝云云,請求衛國出兵討伐鄭國,替天行道。 公子州籲一向與公孫滑私交不錯,是死黨,也是是一個好戰分子,力主出兵討伐鄭莊公。他倆都是典型的紈絝子弟,都是官宦之家的二代神獸。
  • 鄭國君主世系表
    鄭國,別名奠國,國君為姬姓,伯爵。春秋戰國時期重要諸侯國。
  • 楚國令尹到鄭國娶親,鄭國卻把他們拒之門外:還是鄭國有先見之明
    公元前541年,楚國令尹子圍到訪鄭國。除公事外,此行他還有私事要辦—迎娶鄭國大夫公孫段的女兒。公子圍此行的副手是大夫伍舉。
  • 地處中原的鄭國,為什麼能第一個稱霸,而後又迅速衰落了?
    他勤政愛民,儘量糾補幽王過失,史載:「和集周民,周民皆說,河雒之間,人便思之。」周幽王昏庸無道,鄭桓公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屢屢勸誡,效果甚微,他敏銳地預感到王朝將要崩潰。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打算,鄭桓公與太史伯商議後,報幽王同意,將鄭國百姓遷往今河南滎陽一帶,新建鄭國。當犬戎大軍殺入西周都城鎬京時,身為王室卿士的鄭桓公挺身而出,親率軍隊抵禦敵人,保護周幽王,直到全軍覆沒,戰歿而死。桓公太子掘突繼位,是為鄭武公。
  • 蘭之香蓋一國,春秋時期諸侯國之一的鄭國君主,世人稱他蘭草轉世
    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齊國、晉國、宋國、陳國、鄭國、衛國、魯國、曹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燕國等。鄭國是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國君姬姓,初都鄭邑(今陝西渭南華州),後遷都新鄭(今河南新鄭)。在一段時間之內,強大的齊國也對鄭國禮讓三分,曾跟隨鄭國討伐宋國,甚至求助於鄭國。莊公時代鄭國內部肅清了反叛勢力,外部滅了許國,敗了宋國,還射中了周天子桓王的肩膀,是當時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鄭莊公小霸」。
  • 漫話五千年:戲弄天子一時爽,鄭國霸業終成空
    對此,周公看不下去了,對周桓王說:天子東遷洛陽,靠的就是晉國和鄭國。對鄭國友好,就能鼓勵其他諸侯國,我們生怕人家不來,你為什麼不給人家安排五星級客棧和國君套房?看著吧,鄭國肯定不會再來朝見了。鄭莊公回去之後,為了報復周桓王,特意和魯國交換了天子祭祀泰山用的許田。
  • 鄭桓公想要搬家,被夾在中間的鄭國應該怎麼選址?如何行動?
    鄭國就在國都鎬京附近,鎬京一帶經常遭受戎人的襲擊,鎬京一出事,鄭國肯定也會跟著遭殃,不如及早選個地方,把鄭國遷得離鎬京遠一點。二是鄭國處在周天子的邦畿之內,這樣的小國伸不開手腳,發展受限。因此,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鄭桓公必須謀求一個突破。
  • 陳國史話一:奮三世餘烈而成「小霸」的鄭國,竟沒被他放在眼裡
    可是,有著這樣高光時刻的陳桓公,偏偏在對待鄭國的態度上出了問題。只不過,陳、蔡兩國確實是被鄭國放過了,但莊公仍然擔心自己在報復衛、宋之時他們會來幫忙,便向他們派出了使者,表示棄怨修好。想通過這樣的外交手段牽絆住陳、蔡兩國的手腳,阻斷衛、宋兩國的援兵。可當鄭國的使臣到達陳國後,陳桓公的態度不僅非常冷淡,還不同意講和,讓場面十分的尷尬。
  • 鄭國二十三君,你知道多少呢?(鄭國君王列表及簡介)
    一、桓公  公元前806一前771年在位,周厲王少子,宣王庶弟,姓姬名友。周宜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庶弟友於鄭(陝西華縣東),稱鄭伯,是建立鄭國的第一代國君.謐號桓公。桓公三十三年,周幽王任命他為司徒,掌握教化國民。他努力使周朝百姓和睦相處,黃河、洛水流域的人民都思念他。
  • 春秋時,五國聯盟大軍浩浩蕩蕩攻打鄭國,結局笑死人
    州籲放眼天下諸侯,這一看,就找了兩個盟友,第1個是宋國,宋國是商朝的後代,周武王取得商的天下後,為安撫商朝貴族,就把他們遷到一處,建立了宋國,並以客人的禮節相待,意思是我們是一個階層的,我們都是人類中的精英,我們都曾經被上天選擇過做天子,這是高貴的血統。
  • 關於不列顛勳章,你了解多少?
    我們經常會在網絡中看到這樣的新聞:某某歌手或者演員被授予不列顛勳章。比如,我們熟知的英國明星阿黛爾、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等都曾經獲得過不列顛勳章。英國男演員埃迪·雷德梅恩獲不列顛勳章不列顛勳章,英國授勳及嘉獎制度中的一種騎士勳章,由英王喬治五世於
  • 《步步驚心》愛恨嗔痴皆是浮雲
    他是最成功的贏家,贏得了這九五至尊的皇位,他是徹頭徹尾的輸者,他的一生幾乎都不快樂。看到他喝下毒酒含恨而死時我心裡倒也有過一絲心酸,一個人一輩子就做一件事還敗的一塌糊塗,喪命不說,連愛的人也沒能守住,帝王家的無情造就了她的直接悲劇。真是無奈也可悲!
  • 一招終結百年晉楚爭霸丨荀罌的三駕疲楚,讓楚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期間荀罌想出了一招妙計,藉助小切口、低強度的戰爭,最終打垮了超級大國楚國,一勞永逸地終結了晉楚的百年爭霸。這招妙計便是「三駕疲楚」,其提出在當時乃至後世的戰爭中,都發揮出了獨特的影響。晉楚爭霸全面戰爭還是消耗戰?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戰,是晉楚爭霸中最後一次集中主力的對決。該戰以楚共王被射瞎一隻眼睛,楚軍大敗而歸而告終。
  • 步步驚心的肉體來得太快,我穿越不及!
    這部改編自我們大天朝「穿越風」最火時期的經典影視作品《步步驚心》的劇,將原著的情節移植到了韓國歷史上的高麗太祖王建時期,全稱為《月之戀人-步步驚心·麗》。  而一提到《步步驚心》,拋開美麗又幸運的女主角不說,大家是不是立馬心照不宣的想起了那一群風流倜儻,瀟灑俊朗,高富帥中戰鬥機的皇子們?~  是的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