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別名奠國,國君為姬姓,伯爵。春秋戰國時期重要諸侯國。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周厲王幼子友於鄭(今陝西華縣的東方),史稱鄭桓公。
周幽王時期,鄭桓公身為周王室的司徒,看出西周馬上就要滅亡。於是,在太史伯的建議下,於桓公三十三年(前774年)將鄭國財產、部族、宗族連同商人、百姓遷移到東虢國和鄶之間(今河南嵩山以東),號稱新鄭(今河南省新鄭一帶),這是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遷移。桓公三十六年(前771年),犬戎殺死周幽王和鄭桓公,桓公之子武公即位。繼位的鄭武公攻滅鄶和東虢國,建立了實際獨立的鄭國,定首都為新鄭。武公在位二十七年去世,兒子莊公登基。
鄭武公和鄭莊公都是周平王手下的卿士,很好的控制了自己屬下卿大夫的勢力,在春秋初年,鄭國非常活躍。甚至,一段時間之內,強大的齊國也對鄭國俯首稱臣,跟隨鄭國東徵西討。莊公時代鄭國內部肅清了反動勢力,外部滅了許國,敗了宋國,還射中了周天子桓王的肩膀,是當時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鄭莊公小霸」。莊公在位四十三年去世。兒子厲公驅逐太子自立為君。厲公在位及之後的二十八年間,鄭國大亂,因此從此鄭國日益衰落,齊國逐漸取得有利地位,開始控制周邊小國。
厲公下傳兩代到了繆公,以後鄭為晉、楚兩國威逼,幾乎年年不得安寧。繆公下傳兩代到襄公時期,楚國曾攻佔鄭國,襄公忍辱存國。襄公下傳四代到簡公時,鄭國任用子產為相執政,鑄造刑鼎,發展經濟,救助百姓,因而鄭國重新富強。簡公下傳四代到哀公時,晉國韓、趙、魏三家強盛,鄭國再次衰弱。哀公之後的幽公時期,韓武子攻佔鄭國,殺害了幽公。後來幽公之弟儒公復國,多次與三晉發生戰爭。繻之後的康公時,韓國再次強盛。康公二十一年(前375年)韓哀侯率軍再次攻佔鄭國,鄭國滅亡,國土併入韓國。鄭國立國432年,歷21君。
稱號
姓名
在位時間
(西周時期)
鄭桓公
姬友
前806年—前771年
(春秋前期)
鄭武公
姬掘突
前770年—前744年
鄭莊公
姬寤生
前743年—前701年
鄭昭公
姬忽
前700年,前696年—前695年
鄭厲公
姬突
前699年—前697年,前679年—前673年
鄭子亹
姬亹
前694年
鄭子嬰
姬嬰
前693年—前680年
(春秋中期)
鄭文公
姬踕
前672年—前628年
鄭穆公
姬子蘭
前627年—前606年
鄭靈公
姬子夷
前605年
鄭襄公
姬子堅
前604年—前587年
鄭悼公
姬沸
前586年—前585年
鄭成公
姬睔
前584年—前571年
鄭釐公
姬惲
前570年—前566年
(春秋後期)
鄭簡公
姬嘉
前565年—前530年
鄭定公
姬寧
前529年—前514年
鄭獻公
姬躉
前513年—前501年
鄭聲公
姬勝
前500年—前463年
鄭哀公
姬易
前462年—前455年
(戰國時期)
鄭共公
姬醜
前454年—前424年
鄭幽公
姬已
前423年
鄭繻公
姬駘
前422年—前396年
鄭康公
姬乙
前395年—前375年
此處長按一下加入小編微信號
「本公眾號不是萬事通,什麼都知道,本公眾號會盡力收集有用資料分享給大家閱讀。」
團結中華鄭氏宗親,凝聚天下鄭氏力量
揚正氣 傳家風 鑄族魂
關注鄭氏文化公眾訂閱號,閱讀鄭氏傳統文化資源。
請用微信掃描添加關注
以上資料來自先輩口傳、族譜書籍、網絡採摘如有出錯,宗親追根考證和討論,增加宗親對宗族文化知識,傳承宗族血脈和文化的重要方式,對先祖的追根問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