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鄭」,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鄭氏網」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鄭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鄭氏宗親交流。網聚天下鄭氏,傳承鄭氏文化,傳播鄭氏正能量。
一、桓公
公元前806一前771年在位,周厲王少子,宣王庶弟,姓姬名友。周宜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庶弟友於鄭(陝西華縣東),稱鄭伯,是建立鄭國的第一代國君.謐號桓公。桓公三十三年,周幽王任命他為司徒,掌握教化國民。他努力使周朝百姓和睦相處,黃河、洛水流域的人民都思念他。第二年,因幽王寵幸褒擬,朝政日益荒廢,問題積重難返,有些諸侯背叛了幽王。桓公見王室日非,聽從了太史令的建議,於周幽王十年(前772),將他的族人遷移到洛水東部,居住在虢((今河南密縣東南)、鄶(今河南滎陽北)獻出的10座城邑,.成為後來鄭國的基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追殺於驪山之下,桓公在保衛戰中為國殉難,在位35年。姚陳、馬,生子掘突、岌、清。
二、武公
公元前770-744年在位,桓公子,名掘突,鄭國東遷的開拓者。他與晉文侯輔佐周平王遷都河南洛陽,建立了東周,因功繼任司徒之職。武公以京城為鄭國首邑.先後消滅了鄶國、鄶國。後又將周圍的8個小國納入鄭國版圖,政治、經濟、文化逐漸繁榮,使鄭國成為春秋十二大國之一,史稱《武公之略》。後因周平王收回虎牢之地,在鄶國故城交流砦地方另建新都(今河南密縣東南),從京城遷入鄭國的第二個都城。夫人武姜,生子寤生時難產,後生子叔段時順產,十分喜愛。公元前744年,武公病.夫人求立叔段為太子,武公不聽,立寤生為太子。當年,武公逝世,在位27年。
三、莊公
公元前743年-701年在位,武公長子,名寤生。莊公元年,封弟叔段於京城,號大叔。叔段到京城後,整頓軍備,與母武姜密謀襲擊鄭都。公元前722年,叔段發兵攻鄭,被鄭莊公打敗。京城人民又背叛了叔段:他逃到鄢.邑百姓潰逃,叔段逃亡衛國。莊公把武姜遷徙到穎城,發誓說:「不到黃泉,絕不見母也。」一年後,莊公後悔,想念母親。他聽從穎考叔的計謀,掘地至泉,遂與母相見如初。莊公繼武公為周平王的卿士,掌握朝政。平定叔段叛亂後,內部穩定,國力漸強。他「不供王職」,並侵犯周室畿地,取其禾。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陳、蔡、虢、衛討伐鄭國。莊公領兵還擊。大敗桓王軍隊。鄭將祝瞻射中桓王手臂,並要繼續追擊桓王。莊公阻止說:「侵犯長者尚且要遭到責難,何況欺辱天子呢?」莊公深夜派上卿祭仲去探桓王箭傷。莊公娶夫人鄧氏、雍氏,生子四:忽、突、子亶、子儀。公元前701年5月,莊公逝世,在位43年。
四、昭公
莊公長子,名忽。公元前701年5月即位。因莊公夫人雍嬉為宋國人,有寵於宋莊公,欲立其子突為國君。9月,宋莊公將鄭國相國祭仲誘騙到宋國扣留,說:「不立突,將死。」並抓了突,索取賄賂。祭仲與宋人結盟,擁戴突回國,立為厲公。昭公聽說祭仲與宋國結盟,要立其弟為國君,遂逃往衛國,在位僅3個多月。厲公即位後,祭仲專權。厲公四年(前697),厲公謀殺祭仲事件暴露,出逃蔡國。6月,昭公復入鄭國為國君。昭公為太子時,曾反對立高渠為卿。及至昭公復立為君,高怕昭公報復。公元695年10月,高渠彌與昭公出獵,乘機將昭公殺死,立昭公弟子亶為君。昭公前後兩次在位不到3年。夫人雍氏、方氏,生子宏。
五、子亶
莊公三子,名子亶。公元前695年10月,高渠彌殺了昭公後,與祭仲二人不敢接納厲公,改立昭公弟子亶為國君。子亶元年(前694),齊襄公大會諸侯於首止,邀子亶赴會。齊襄公在做公子時,子亶曾與相鬥,雙方結仇。祭仲勸子亶不要去赴會.子亶不聽。祭仲稱疾不行,渠彌相從。子亶到了首止,又未向齊侯道歉,齊侯很生氣,就設下伏兵殺死了子亶,在位不到一年。
六、子儀
(《史稱》記載子嬰)公元前693-680年在位,莊公四子。原在陳國做人質。子亶被殺後,高渠彌從首止逃回,與祭仲計議,把昭公最小的弟弟子儀從陳國請回,擁立為國君。公元前682年,祭仲去世。他與高渠彌兩人弄權害國,使鄭國四公子互爭王位。子儀雖然在位14年,但無所作為。公元前680年6月,大夫傅瑕與逃亡在棟邑的厲公結盟,殺死了子儀和他的兩個兒子,厲公從棟邑回國即位。
七、厲公
公元前701一前697、前680一前672年在位,莊公次子,名突。厲公四年,祭仲專權,厲公使其婿雍糾殺祭鍾。糾妻知道,問她的母親說:「父與夫孰親?」母說:「人盡夫也,父一而己,何可比也!」糾妻遂告知祭仲。祭仲即殺死雍糾,棄屍於市。是年夏,厲公出逃於蔡國。9月,移居鄭國邊邑棟(今禹州市)。公元前680年6月,厲公誘哉鄭國大夫傅瑕,與之盟誓。傅瑕被釋放回國後,殺死鄭子儀及其二子,迎厲公回鄭國即位。厲公遂即殺死傅瑕。厲公執政後,整頓內部,除奸治俊,弘揚正氣,唯尊一君,為後世文公的統一中興,打下了基礎。公元前675年,周王室發生王子頹政變,周惠王被趕下臺。翌年夏,厲公迎周惠王居於棟地。厲公與歌叔出兵攻打周王子頹。第二年(前673)取得勝利,殺死王子頹,迎入周惠王』「元「672秋,厲公病逝,先後兩次在位共11年。批呂、李、沈.牛子三:孺、捷、頑。
八、文公
公元前672一前627年在位,厲公次子,名捷。他一生最大的功績是遷都新鄭,其次是團結臣民,眾志成城,守業45年,使鄭國能過幾十年的和平日子。遷都的原因,一是原來的都城為鄶國故城交流砦,地方太封閉;二是對權臣的打擊。鄭文公態度堅決,方法靈活,終於在公元前672年把國都遷到新鄭,使鄭國中興,史稱「文公徙鄭」,又稱「新鄭」,即今滎陽之「鄭韓故都」遺址。鄭國處於王畿之地,是秦晉齊楚南北爭霸的要衝。鄭文公以練兵固國,結盟排敵,在政治、軍事、外交上取得一系列成績,使鄭國立於不敗之地。文公三十六年時,晉國公子重耳經過鄭國,文公沒有以禮相待。重耳在晉國即位後,文公又背棄晉國與楚國結盟,晉、秦二國發兵進攻鄭國。燭之武前往秦軍陳說利害,使得秦國退兵。這時公子子蘭在晉國為人質,晉國要送回子蘭為太子,鄭國允許,晉國亦退兵。夫人楊氏,妾燕嬉,生子8人。太子子蘭,為燕嬉所生。公元前627年4月,文公逝世。在位45年。
九、穆公
公元前627一前605年在位,文公長子,名子蘭。文公賤妾名燕嬉,夢天與之蘭,曰:「餘為伯修,餘爾祖也。以是為而子,蘭有國香。」嬉將夢告訴文公,後生子,名蘭。文公內忌太重,群公子有的被殺,有的早亡。子蘭奔晉,曾隨晉文公伐鄭,具有統帥三軍的能力。並從小經過了艱難的磨鍊,靠晉國力量被立為太子。公元前627年12月,穆公即位不久,秦穆公派出的孟明等三帥襲鄭。愛國商人弘高詐稱奉國君之命,用12頭牛搞勞秦軍,使鄭國有了充分的準備,又使秦軍為晉軍所滅。穆公實施以守為主的策略,不求大的發展,但也在一定時候藉助外力進行擴張。鄭國夾於大國之間,因怕大國來攻,分別向楚、晉求好。晉靈公復會諸侯時,怨恨鄭國首鼠兩端,拒穆公於門外。隨行的大夫子家陳述鄭國居大國之間,不得不委曲求全的道理,方得到晉靈公的諒解。公元前606年,穆公逝世,在位22年。夫人方氏、朱氏,生子18人.太子子夷。
十、靈公
公元前605年在位,穆公子,名子夷。是年春,靈公正在進食覺黿羹時,公子子家、子公進見。子公的食指顫動,對子家說,往日我的食指動,必嘗珍異食物。及至人見靈公,子公笑道:「果然如此。」靈公問子公為何發笑.子公告以原因。靈公叫子公過去,卻不給他喝黿羹。子公很生氣,用手指染一下黿湯即出去。靈公發怒,欲殺子公。夏,子公與子家商定,先下手為強,殺死了靈公。鄭人想立靈公的弟弟去疾為國君。去疾謙讓說:「一定讓賢能的人即位,而我去疾無才能;一定按長小順序即位,那麼公子堅比我年長。」於是國人立子堅為國君。姚王.生子一贊淪。
十一、襄公
公元前604一前587年在位,穆公子,名子堅。襄公即位後,要把殺死靈公的子公繆氏家族全部斬殺,被去疾所阻止。繆氏又都被任命為大夫。是年,楚國攻打鄭國,因而鄭國與晉國親近,後又在郡陵結盟。公元前600年.楚國又進攻鄭國,晉國救助鄭國。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發兵討伐鄭國,包圍鄭都三個月,鄭國獻出國都投降楚國,鄭襄公脫光上衣牽羊向楚莊王請罪。莊王退兵30裡後,又撤軍渡過黃河。公元前587年.襄公逝世,在位18年。夫人王氏。生子二:費、侖。
十二、悼公
公元前586年即位,襄公長子,名費。許靈公派人到楚國惡意攻擊鄭國,悼公讓其弟侖去楚國申辨。楚國不聽申辨,囚禁了侖。於是悼公與晉國講和,兩國言歸於好。侖與楚國子反有交情,子反說情把侖放回鄭國。公元前585年,楚國攻打鄭國,晉軍前來救助。是年,悼公逝世.在位二年.鄭國立侖為國君。批相、吳。
十三、成公
公元前584-571年在位,襄公三子,名侖。初立時,楚軍攻擊鄭國,諸侯來援,擊敗楚軍。公元前582年,楚共王派人來鄭訂立盟約,成公暗中與之結盟。但這一消息被晉國知道。秋,成公拜晉國時,晉國逮捕了成公,並派兵攻打鄭國。公元前581年春,鄭國立成公的哥哥儒做國君。4月,晉國聽說鄭國又立了新國君,就放成公回國。鄭人殺死了儒,迎接成公。公元前575年,鄭國背叛了晉國,與楚國結盟。晉厲公派兵進攻鄭國,楚國出兵救鄭。晉楚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交戰,楚軍失敗。後晉國再合諸侯攻鄭,成公不背楚盟,堅守不降,晉兵終於撤退。公元前571年,成公逝世,在位14年。夫人姚氏,生子名惲。
十四、釐公
即鄭僖公,公元前570-566年在位,成公子,名惲。公元前566年,相國子駟朝拜釐公,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十分生氣。子駟就叫廚師用毒藥毒死了釐公,卻向諸侯報喪說「釐公患了急症病故」。並立年僅5歲的釐公之子子嘉為國君。鄭釐公在位5年。姚李,生子:嘉、僖。
十五、簡公
公元前565-530年在位,釐公子,名嘉。簡公元年,鄭國公子商議殺死相
國子馴的計策,被子馴發覺,眾公子反而全部被殺。子馴怕被害,在第二年與晉國結為盟好,後又與楚國訂立盟約。公元前563年,子駟想自立為國君,被子孔派尉止殺死,子孔為相國。但子孔又想自立為國君。子產說:「子釐自立是不行的,所以你殺了他,今天你又仿效他,這樣,內亂就沒有平息的那一天了。」子孔聽從了子產的意見,仍做相國。這個時期,晉、楚相繼攻伐鄭國,腹背受敵。為圖存,鄭國與晉、楚二國結盟,一年之中嘗夏朝晉而冬朝楚。公元554年,簡公對相國子孔專攬大權很憤慨,殺死了子孔,封子產為上卿。依賴子產的賢能,鄭國才得以生存。公元前547年,簡公把6個邑封給子產。子產辭讓。只受3邑。公元前541年,鄭國派子產到晉國探望平公的病情。子產用深搏的議論說明了平公之病與山河神和日月星辰神沒有關係,是飲食哀樂女色所致,得到平公的稱讚。此後,鄭簡公在子產的輔助下,與晉國和好,又與楚國結盟,國勢由亂而治,由弱而強。公元前530年,簡公逝世,在位36年。夫人徐氏,生子二:寧、宇。
十六、定公
公元前529年-514年在位,簡公長子,名寧。定公元年,楚平王想在諸侯中行仁義道德,把楚靈王時侵佔的鄭國土地還給了鄭國。公元前524年,鄭國發生火災,定公想祭禱消災。後聽從子產之說,修行德政。楚國太子建逃到了鄭國,受到定公熱情接待。公元前520年,太子建與晉國商議,襲擊鄭國。定公殺了太子建,建的兒子逃到吳國。公元前519年,定公到了晉國,協助晉國殺死周王室作亂的臣子,送周敬王回國。公元前514年4月,定公逝世.在位16年。夫人徐氏,生子名蠆。
十七、獻公
公元前513一前501年在位,定公子,名蠆。公元前504年1月獻公派遊建帥師消滅許國。2月魯定公進攻鄭國。翌年秋,獻公與齊侯在滷鹹結盟,諸侯始復聯盟。公元前502年秋,晉國士鞅領兵侵略鄭國,並攻打衛國。冬,獻公與衛侯在曲濮訂立盟約。公元前501年4月獻公逝世,在位13年。在公當政的13年,北方列國忙於交易君主,徵伐較少,鄭國是平安渡過的。獻公夫人王氏.生子二:勝、醜。
十八、聲公
公元前500-前463年在位,獻公長子,名勝。聲公在位期間,晉國六卿強盛,侵奪鄭國土地,鄭國於是衰落了。公元前496年(聲公五年),鄭國相子產逝世,鄭國人民都放聲哀哭.象自己的親人一樣悲悼他。公元前493年晉國的範氏、中行氏反判晉國,鄭國幫助了他們,因而,晉國派趙鞅攻打鄭國,鄭罕達率兵與晉軍戰於鐵,被打得大敗。在此之後,晉國與鄭國結怨愈來愈深,多次出兵進攻鄭國,侵奪土地。公元前465年,晉國發動突然襲擊,傾全師進攻鄭國,奪取了鄭國的9個城邑,鄭國的領土突然縮小,僅靠幾縣交界的山區憑險而居。公元前463年,聲公因兵敗地失而憂憤成疾,一病不起,是年逝世,在位38年。夫人張氏,生子名易。
十九、哀公
公元前462-455年,聲公子,名易,在哀公執政期間,正處於從春秋進戰國的劇烈變革時代,形勢急劇變化,王旨不行,霸令自專;韓、趙、魏瘋狂地攻擊弱小國家,擴大地盤。魏國把主力集中在鄭國的啟封(今開封地區)一帶,強佔鄭都新鄭以東地區。韓國把國家的基礎建立在鄭國的本土上,強佔汜水、虎牢、棟邑等地。鄭哀公由於弱國強臣,國家的大權掌握在六卿手裡,國勢衰弱下去,而強臣欺君的情勢卻發展起來。公元前455年,由於君臣意見不合,哀公被國人殺死,在位8年。姚李、吳、王、錢。
二十、共公
公元前454年一424年在位,獻公次子,哀公叔父,名醜。共公即位第二年(前453年),韓、趙、魏消滅了晉國專權者知伯,三家分晉,晉君名存實亡。共公即位之日,面臨的是一個抵抗外侮,安頓人民的重任。他實行和齊楚,抗強晉,加強教育,團結民眾,發展生產的策略。共公一方面加緊練兵,補充兵員,以備戰爭的需要。一方面在新國防線上加築城堡,作好防守準備。另外,安定內部,加強團結,進行愛鄭愛家教育,使鄭國臣民在新的形勢下,抗侮保國。公元前424年,共公逝世,在位31年。夫人呂氏,生子三:己、駘、乙。
二十一、幽公
公元前423年即位,共公長子,名己。是年,韓武子進攻鄭國,殺死了幽公。鄭人立幽公弟駘為國君。
二十二、繻公
公元前422-396年在位.共公次子。名駘。編公的一生在國際國內鬥爭中,為挽救鄭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這時,七強已經侍立,韓、趙、魏強分晉國,冊立諸侯;齊國=楚燕秦各自為政,周天子已經名存實亡。塞客白去對.周天子已經名存實亡。鄭國的形勢是:趙據其北,魏佔其東,韓攻其西,楚有其南。在這種國小民弱的情況下,繻公若不艱苦奮鬥,一年也存在不下去。繻公首先採取的重要措施是加高加固長城。鄭國的長城始建於鄭武公末期,是鄭國和周王朝的邊界,也稱邊防,後來轉為守邊的作戰工事,起自今滎陽的崔廟鄉王宗店,到達密縣茶庵,全長14320米。繻一再加高加固長城,使國防線鞏固下來。其次,在軍事以上攻為守,奪取地盤,重振國威。繻公採取了遠交近攻、.避強就弱的政策,聯齊伐衛,奪取了衛國重要城邑毋丘(今山東曹縣境內),並繳獲了很多的武器、戰馬、糧食。公元前408年,韓景侯傾全力襲擊鄭國,侵佔了雍丘,國都新鄭受到威脅,繻公被迫遷都於京城。翌年,繻公誓師伐韓,襲擊了韓國的負黍(今河南登封境內),使韓國不敢輕舉妄動。經過8年休養和訓練後,公元前400年,鄭國出動全軍,攻襲韓國首邑陽翟(今河南禹州市),使韓國幾乎城破遷都。第三年,楚國因鄭國相駟子陽背叛,而攻打鄭國,鄭軍大敗。繻公為了媚楚,錯殺了駟子陽,從而引起國內譁變,君臣離心。駟子陽之黨製造輿論,結黨營私,形成了叛國叛君的暴亂集團。公元前396年,駟子陽的黨羽殺死了繻公,立幽公弟乙為國君。繻在位27年。
二十三、康公
又稱鄭君,公元前395-375年在位,共公三子,名乙。他是鄭國最後的一位國君。康公為政之初,由於內有叛君之亂,外有韓魏之攻,鄭國形勢急轉直下。康公即位第二年。被鄭國佔領的負黍人民反叛,回歸韓國。魏國也由北邊向鄭國侵略,奪去了酸棗山(今河南延津境內),建立了酸棗山城。公元前385年,韓國全力進攻鄭國,奪取了陽城(今滎陽南之浮戲山,古稱陽城山),鄭國在陽城山上的長城被攻破。這時,鄭國的土地縮小到只有滎陽的部分地區和密縣、鄭州、新鄭的一部分地區。公元前375年(康公21年),韓哀侯對鄭國發動了最後一次進攻,殺死鄭康公,滅亡併吞並了鄭國。鄭國的國土被並成了韓國的郡縣。
鄭國滅亡之後,許多鄭國公族於孫遷居陳、宋之間,以國為姓,改姬姓為鄭姓,這便是鄭姓之始。(摘自鄭維國主編《鄭氏人物誌》)
更正聲明:應鄭奇宗親要求,上期文章中鄭奇宗長容易引起誤解,特此聲明,特更改為鄭奇宗親。
歡迎鄭家宗親積極投稿,鄭氏相關的:尋根、家譜、聯誼、公益、文學、攝像、書法等均可投遞。
投稿郵箱:ipcip@qq.com
聯繫站長:鄭和猛
電話微信:13377918737
修譜 | 尋根 | 聯誼 | 公益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