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天星對妹妹的愛來自哪裡?是負罪感嗎?

2020-12-27 網易

2020-12-02 06:46:28 來源: 野老頭

舉報

  韓新月有個幸福的家庭,除了媽媽顯得不是太好親近外,爸爸韓子奇是國家幹部,把她視作掌上明珠,且知識淵博,見識豐富,又為人謙和;姑媽從小將自己帶大,視如己出,對她生活的照顧的無微不至。另外,韓新月還有一個哥哥天星,這個悶不作聲的哥哥對她的愛甚至超過父親。

  韓新月對自己的身世是一無所知,對所有人的愛都甘之如飴。但天星不一樣,這個小姨帶回來的妹妹到家時,他已經10歲了,什麼都知道。雖然朝思暮想的爸爸終於回來了,但媽媽卻從此臉上沒有了笑容,他知道是妹妹和小姨搶走了爸爸,還讓整個家沒有了歡樂和幸福。

  

  但他對妹妹的愛卻如此強烈,甚至有種愧疚,書中並沒有交代為什麼。

  天星第一次出場的時候,妹妹過生日,同時也決定了要考大學。木訥的哥哥給了妹妹半個月的工資——嶄新的四張五元錢,同時鼓勵妹妹一定要考上大學,並送上了最好的祝福。

  書中說「新月摸摸底撫弄著手裡的那四張嶄新的鈔票,心裡也不是滋味兒,雖然她明白哥哥對她考大學僅僅是羨慕,而並不是妒忌。她不知道哥哥是由於什麼原因只上完初中就早早地終止學業參加了工作,是不是因為她影響了哥哥在家裡的位置、耽誤了他的前途……」

  

  妹妹破壞了他的家庭幸福,影響了他的學業,間接影響了他的人生……已經懂事,什麼都清楚的天星應該「恨」妹妹才是。

  這與理不通的安排不能用妹妹純潔、善良、漂亮來解釋。

  在韓新月生命的最後時刻,媽媽都沒有任何去醫院看一看的意思。有嚴重心臟病的韓新月會那麼快的死亡,也跟媽媽有關係。

  

  在知道韓新月經不起刺激,楚雁潮成為她唯一的生存希望的時候依然毫不猶豫地出手阻止他們的交往。在楚雁潮答應不和韓新月深交,只為給她生的希望的情況下,她依然要去韓新月正告她不許楚雁潮再來看她。

  「不害臊」,韓太太憤憤地推開她,「虧得你病成這樣兒,心還這麼花哨!哼,想嫁人?那好哇,要是為主的能給你這條命,我就快快地找個回回人家打發了你走,倒也省了我的心了!」

  媽媽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是冷的,是硬的,沒有任何迴旋餘地,連半點憐憫都沒有,更別說母愛了。

  

  韓新月剛想反抗,媽媽拋出的話更加絕情。

  「我寧可看著你死了,也不能叫你給我丟人現眼!」韓太太厲聲說,「我就不信,在這個家能反了你?」

  更狠的話在後頭。當爸爸說「孩子病著,什麼話都不要說!新月經不起……」媽媽反而暴怒了。

  「我受了你一輩子,還要接茬受你女兒的嗎?我倒是造了什麼孽?讓她這麼銼磨我,什麼時候是個頭啊?病病殃殃的,全家伺候著都不行,還沒忘了犯賤!這是從哪裡傳下的賤根兒啊?」

  這話是說到頭了,也直接讓韓新月心底十幾年的疑問有了答案:「她肯定不是我親媽。」

  

  書從韓新月17歲生日寫起,到他沒滿20周歲,兩年多的時間裡並沒出現這樣的場面。從韓新月2歲時進入博雅宅,到她記事起,肯定有很多比這還要惡毒的話從他媽媽的嘴裡出來。

  起初,天星肯定也怨恨眼前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但是對比媽媽表現出的對妹妹的厭惡和嫌棄,他的恨顯得微不足道。相比之下,這個沒有了媽媽的妹妹更可憐,而妹妹卻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即便韓新月懂事了,天星看見妹妹叫著不是媽媽的媽媽,試圖親近卻總被嫌棄的時候,心理的恨早就沒有了。他不認同媽媽的做法,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加倍對妹妹好,算作補償。

  天星對妹妹的愛,是因為負罪感,這種負罪感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媽媽。

  當她最後看見媽媽竟然用如此惡毒的話對待妹妹,只能兩手抱著腦袋,發出憤懣的、誰也聽不懂的悲鳴:「完了!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穆斯林的葬禮》:比愛而不得更好的選擇是活在當下
    美滿幸福的愛情固然人人嚮往,可生活不能時時處處如人所願,愛而不得也是人生常態。面對無奈,有時候與其固守執著,不如順勢而為,選擇當下,努力過好每天,讓歲月的美好彌補心中的缺憾。《穆斯林的葬禮》中的韓天星就是這樣一位看似痛苦,實則結局在所有人中最完美的角色,身上閃現著最樸素的人生智慧。
  • 【名作中的愛情】叢子鈺|愛,死亡與異教徒——重讀《穆斯林的葬禮》
    但是哪裡還能找到一個容顏,它的每一個線條,甚至每一處皺紋,能引起我的生命中最強烈而美好的回憶?」瓦氏緊接著評論道:「這位革命巨人也是愛情上的巨人。」這個例子立刻讓我想到了馬克思的相關論述:「愛者在十分衝動時寫給被愛者的信不是範文,然而正是這種表達的含混不清,極其明白、極其顯著、極其動人地表達出愛的力量徵服了寫信者。」
  • 《穆斯林的葬禮》:還記得那場寸斷肝腸的葬禮嗎?
    敲下《穆斯林的葬禮》這幾個字時,新月那場寸斷肝腸、撕心裂肺的葬禮依然使我潸然淚下。第一次讀這本書還是在十幾年前,故事情節基本忘完了,甚至不記得作者的名字,只記得這是一本描述少數民族穆斯林幾代人命運的跌宕起伏以及未能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
  • 愛恨情仇,這場葬禮是情葬——讀《穆斯林的葬禮》
    很多人始終逃不出那個「情」字,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的一場場繁雜盛大的穆斯林民族葬禮寫滿情起情滅,究竟是誰的葬禮呢?葬穆斯林民族的過往,葬玉,葬情?我不知道,但是我明白的是情是故事的一座墳,葬著的更多是未亡人。這裡面,有「回回」對穆斯林傳統的信奉,有韓子奇等人對玉的情有獨鍾,有親情,友情,其中更多的情是那所謂的苦澀的禁果——愛情。
  • 3分鐘讀懂《穆斯林的葬禮》,幸福和苦難都是人生必經的道路
    ----摘自《穆斯林的葬禮》前段時間,有位朋友問我,能不能給他推薦一本可以讓人哭得稀裡譁啦的書。我想了一下,就給他推薦了《穆斯林的葬禮》這本小說。今天,我們也花三分鐘來讀懂這本優秀的小說。01《穆斯林的葬禮》是霍達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書中主要講述了男主人公韓子奇去朝聖路過梁亦清的玉器店,因不小心摔碎了梁亦清的玉碗而留下做了學徒。梁亦清有兩個女兒,梁君壁和梁冰玉,他是一個回族的手工匠人,多年來靠製作玉器經營著奇珍齋。
  • 《穆斯林的葬禮》:夫妻感情是如何一步步毀掉的?看梁君壁就知道
    《穆斯林的葬禮》中有一對很悲催的夫妻梁君壁和韓子奇,他們曾經度過了最艱辛的歲月,卻沒能熬過婚姻十年。隨著韓子奇與妻妹梁冰玉相愛並生下女兒新月後,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算全完了,直至生命的盡頭。而梁君壁經歷了三次流產,才終於生個生命中唯一的孩子天星。故事到這裡,應該是比較完滿的:韓家有錢、有蒸蒸日上的玉器生意,也有郎才女貌的夫妻情深,只不過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隨著戰爭的爆發,為了保住玉器韓子奇帶著妻妹梁冰玉踏上了英國的徵程,這也為韓家日後的悲劇拉開帷幕。
  • 《穆斯林的葬禮》:人生是一場悲劇美
    三天,我讀完了霍達的小說《穆斯林的葬禮》,卻仿佛跨越了一個世紀,見證了三代人的悲歡離合。這部被譽為「最具生命力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展現的是浩瀚的歷史長河裡,一個個生命個體痛楚的命運與艱難的抉擇。小說的題目是穆斯林的葬禮奠定了悲涼的情感基調又帶有肅穆而神秘的宗教色彩,第一代家主梁亦清為心中的夢想,過勞而死,死的悲壯。韓子奇因為命運的磋磨,心力交瘁,死的蕭索。韓新月因為心臟病離去,帶著楚雁潮的愛和眷戀走向天堂,死的悽美。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人生際遇,最終都走向了一樣的人生歸宿。
  • 穆斯林的葬禮001、002、003
    《穆斯林的葬禮》是霍達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曾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穆斯林的葬禮》著眼於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融衝突,在中國社會和世界格局的大歷史背景下以小見大,通過講述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以及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融宗教信仰與現實生活,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人性之美與價值之美於一體,折射了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回族既有保持其阿拉伯民族的 文化淵源的一面,又有與漢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一面。
  • 《穆斯林的葬禮》梁君壁:只看到我的後半生,你沒資格指責我
    在霍達的筆下,有這樣一個女子,她前半生瀟灑,後半生市儈,眾人對她褒貶不一,但她始終用自己的方式演繹著屬於自己的人生,她就是《穆斯林的葬禮》中梁家長女梁君壁。         她的一生告訴我們:女人不只是男人的附屬品,也可以擁有獨立這項能力。
  • 《穆斯林的葬禮》| 最美的樣子,你都有
    今天,我將為大家做一個總結性的回顧,來看看《穆斯林的葬禮》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這部五十餘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的心路歷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
  •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穆斯林的葬禮》文字質樸,內容真切闊大,通過一個玉器世家幾代盛衰,唱出一曲人生的詠嘆。梁亦清的死悲壯淋漓、令人震撼。他將一生都傾注於雕玉,每一件都精緻無比。他就像一個永不停息的鐘,恪守祖訓將一生奉獻給玉。最終也倒在了刻玉過程中。本書是以韓子奇為核心而展開,他是一個準備跟著巴巴去到麥加朝聖的回回,因在梁家對玉器產生興趣,便留了下來。玉器梁這一稱號也是在他手下熠熠生輝,成為人們歌頌的對象。
  • 《穆斯林的葬禮》為什麼被稱為最名不副實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在《穆斯林的葬禮》裡,有兩個人物最為單薄,一是梁冰玉,二是楚雁潮,但這兩個人物太關鍵了,是故事的主線人物,而他們還是悽美愛情的主角。也正是因為此,讓整部作品顯得有些單薄。有人說,《穆斯林的葬禮》是最名不副實的茅盾文學獎作品,大抵也是因為此。
  • 活著,笑著,愛著,也折騰著——《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書評 第一次聽說這書名時,深信這是一本外國著作,後來得知是中國人寫的小說,心中揣摩著可能是一位中國作家以外國生活經歷作為基礎寫的故事。
  • 穆斯林的葬禮
    在親人無常之後應該做的:  穆斯林對喪葬都遵循以下基本過程﹕一、殯禮前:1、一個人停止了呼吸﹐並且獲得了死亡的確認﹐首先幫助他把雙眼閉上﹐用毛巾把他的下巴託起合上嘴,有鬍鬚者要把鬍鬚捋順。然後幫助他脫去平常的衣服﹐把身體放平﹐雙腿順直﹐用白布把「埋體」(屍體)蓋上。
  • 《穆斯林的葬禮》開頭20字俘獲人心,冰心:如同走進一個新奇世界
    ——《穆斯林的葬禮》這本《穆斯林的葬禮》一上映就榮獲茅盾文學獎,也迎來了不少名人的誇讚。比如 冰心老師評價這本書 : 就如同走進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這本《穆斯林的葬禮》在高中時期語文老師就推薦過,當時讀完後感覺很悲傷,兩個相愛的人為什麼就是不能在一起,每一個年齡階段讀起來都是不一樣的感覺,以致於再次重溫這本書的時候,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 【名著連播第43集】《穆斯林的葬禮》
    《穆斯林的葬禮》是女作家霍達所著長篇小說,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穆斯林的葬禮》全書五十餘萬字,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盪氣,餘韻繞梁!今天,讓我們一起收聽霍達的經典著作:《穆斯林的葬禮》。
  • 《穆斯林的葬禮》一部飽受爭議的文學名著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長篇小說,它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代人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這本書向人們展示了穆斯林的生活習俗與習慣,也塑造了許多悲劇人物,讓人們深陷其中,被各種人物的悲慘命運所打動。
  • 穆斯林的葬禮:為餘拋棄妻兒,與妻妹疏遠的愛情
    讀《穆斯林的葬禮》總是對人物念念不忘,他們或多或少都是悲劇性的,無論是在韓寒的亦主亦僕姑姑,還是冷若冰霜梁君璧,無論是在戀愛中卻不是韓天星,還是韓新月,他們的結局和經歷都是悲劇性的。然而所有這些悲劇的根源都是一個人,即韓子奇被稱為玉王。
  • 《穆斯林的葬禮》:開頭僅20字俘獲人心,經典永不褪色!
    ——《穆斯林的葬禮》開篇《穆斯林的葬禮》一書與《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一些偉大巨著一樣獲得了茅盾文學獎。被稱為「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冰心先生說「看了《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就如同走進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覺得它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
  • 【聽名著】李慧敏&徐濤《穆斯林的葬禮》(43)
    《穆斯林的葬禮》是女作家霍達所著長篇小說,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今天,讓我們一起收聽霍達的經典著作:《穆斯林的葬禮》第43集。他現在在哪裡啊?船繞過南葉門的尖角,駛進了狹長的紅海,撫著右舷看去,就是沙烏地阿拉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