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影「代言人」:電影收割者
華語電影第十二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87)
華語百強電影:雖然中國電影在國際影壇的位置並不如人所願,但在它漫長的一百多年歷史中,亦曾產生許多可以令我們國人自豪的電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那些曾經觸動心靈的電影,那些曾經讓人回味悠長的電影,那些曾經得到世界影壇讚譽的電影。(排名不分先後)
電影收割者奉行:電影是場人生的旅行,願你的人生,一路風景。
豆瓣評分:8.7
經典指數:楊德昌最好的作品,長鏡與敘事完美相結合的力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87)》青春物語,社會悲歌。理想揮刀刺向現實,從此身陷囹圄。大到歷史沉浮,小到生活點滴,它包羅萬象,又纖毫畢現。壓抑觀看欲望最久的電影,在超高的預判下仍然對得起這些年來的每一份期待。修復版面世即閱,卻至今仍寫不出滿意的評論。失語,往往代表著我對一部作品最高的敬意。
本片講述: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年上映,根據臺灣真實事件改編,如實反映了60年代初臺灣的面貌。
年僅14歲的張震是電影主演,他在電影裡的角色也叫張震,小名叫小四兒,那時候的張震遠沒有《春光乍洩》裡驚豔,但從他清澈無辜的眼神裡也可預測日後的英俊模樣。電影裡的小四是個有點陰鬱的人,他有喜歡的女孩子小明,他有自己的原則,他想改變別人,改變這個世界,卻被女友說成是一個自私的人,他其實一直記得父親對他說的一句話,「如果人要為自己沒有做錯的事低聲下氣,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只要努力,就會有自己的未來。」
所以後來小四不承認自己作弊結果被記大過,看不慣老師對父親的趾高氣揚拿棒球棍打老師結果又被記大過,不認同小明的一句話而連捅她7刀。我還記得他對電影導演說的一句話,「自然?你連真的假的都分不清楚還拍什麼電影?你拍的都是什麼玩意?」 他很認真,他有理想,但他偏偏走上這樣一條偏激的道路,他最不想被這個世界改變,但偏偏這個世界傷他最深。一審死刑,二審15年,他的人生,應該到此為止了吧。
小明,和各種男生糾纏不清,她一開始是臺灣黑幫老大Honey的女友,後來又跟滑頭在一起,與小四互相傾心,又在小四被退學後和小馬好上了,同時還和醫生保持著曖昧的關係,用「水性楊花」來形容她一點也不為過,但其實她何嘗不是一個被生活逼成這樣的人,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她必須要更加的圓滑世故,她也直接對小四說過,「我不像你,得罪那麼多人。」她不想別人對自己做出任何改變,她寧願「沒出息」。
Honey是這部電影裡我很喜歡的一個人,也是最帥的一個(比當時的張震帥多了),他是臺灣黑幫老大,穿著中華民國海軍的制服和喇叭褲,很有些「俠」氣。Honey的戲份並不多,但是存在感很強,用「驚鴻一瞥」來形容他絕不為過。
電影裡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人,愛唱歌的小貓王,講義氣的小馬,英文好的大姐,圓滑的汪狗,討人厭的訓導主任,還有飛機,滑頭,方太,三角褲,小虎,小翠,他們都在牯嶺街,彼此的青春相互纏繞。
但是沒有一個人比小四更加不快樂了,父親遭到冤枉,小明跟自己最好的兄弟小馬好上了,受到訓導主任不公正的對待,被退學,他發覺自己是如此的無力,尖利的刀,鈍重的聲響,仿佛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一切就都已經結束了。世界原來真的不會改變的,但是,真的不會改變嗎?
印象尤為深刻的是電影的最後,小貓王拿著自己唱的<A Brighter Summer Day>去送給小四,卻被看守隨手丟進了垃圾箱,歌聲還在唱著,」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Do you missme tonight?」,但是小四永遠都不會聽到了。他們的青春,就這樣倉促的結束,讓誰不黯然神傷?
小四殺人的那一節,儘管之前已看過很多評價,還是沒想到會那麼平靜隱忍。日本匕首一次次平靜地捅進去,你看到的卻只是心疼——終於,他被逼到這一步了。他說「不要臉,沒出息」,原來是與父親教育二哥時候的口吻一樣的。青春期的孩子們容易反抗家庭,卻無法拒絕家庭教育在他們身上產生的巨大作用。14歲的張震在本片中表現出色,熟悉了他的成熟再來看那時的青澀,倒也有趣。有多少人能那麼幸運看到自己青春時候的形象被無數人記住呢,不過這對本人來說是不是幸運,也未可知。片中的父親就是張震的父親張國柱,小妹則是賴聲川的女兒賴梵耘。
分享臺詞:你不要感到孤單,我一直在關心你,不要再懷疑我,讓神帶給你力量好不好?你是不是太跟別人計較,你是不是經常只想到自己。基督為了我們的罪,奉獻了自己的生命。連哥都可以為了袒護你替你受爸爸的懲罰,你要感激別人替你做的一切啊。你何曾替別人作過奉獻呢?你應該懂得這個道理。
▼
關注百家號電影收割者
分享經典,經典的搬運工
華語百強電影特別專輯
每日更新一趴
經典華語電影
排名不分先後
精彩不斷,分享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