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關係兩年培訓第3期即將結束,我們已經從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的基本理論來到了被譽為客體關係理論之母的梅蘭妮·克萊因提出的與弗洛伊德不一樣的俄狄浦斯情結。
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結,通常被認為是人類心靈最主要衝突的核心,他認為在3-6歲的時候,男孩是閹割焦慮,女孩是對陰莖的嫉妒。但是克萊茵認為俄狄浦斯情結在生命的第一年就已經開始,嬰兒在乳房上的受挫(特別是在斷奶時期所經驗到的挫折),使TA轉向父親的陰莖,並同時意識到三角情境的存在。
盧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兩個女兒都在媽媽身邊玩耍,這時姐姐到了上網課的時間,媽媽要求姐姐去做作業,姐姐非常的不願意,姐姐的拒絕和憤怒讓媽媽感到很焦慮,媽媽一直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同時孩子跟學習也沒有建立很好的關係,同樣覺得學習是非常苦惱的事情。不過很快,當媽媽察覺到自己的焦慮,她告訴妹妹,姐姐要去上課,要去跟同學、老師在網上交流,這時妹妹很快說到:我也要上課,姐姐立刻開始上課,並且拒絕了妹妹。媽媽用讓妹妹對姐姐產生了嫉妒想要競爭的方法,降低了姐姐的攻擊性,降低了姐姐感覺到被驅逐在外的俄狄浦斯期的張力。
小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結
弗洛伊德認為男孩在他們心理髮育的某個階段普遍感到害怕被閹割,它來源於戀母情結,男孩渴望母親的關注,對父親懷有隱隱約約的敵意,擔心早年對母親身體的攻擊以及對父親體內陽具的攻擊會被報復,這讓男孩無法處理早期發展階段的焦慮。
克萊茵則認為,男孩和女孩的俄狄浦斯期發展是有區別的,在她看來,早期的男孩女孩的俄狄浦斯是一樣的,無論是男嬰兒還是女嬰兒,都非常渴望母親的身體, 母親的身體裡充滿了TA渴望的各種客體,比如奶水、溫暖、嬰兒以及父親的陽具,嬰兒非常嫉妒同時又非常渴望擁有母親的身體,對母親的身體有很多的攻擊。克萊因將男嬰認同和渴望母親的軀體的過程叫做男孩的女性情結,在她看來男孩早期也是希望擁有母親的外在特徵,尤其是包括了各種各樣的東西的母親的軀體,也包括母親體內父親的陽具,這個時期的女嬰兒也是同樣的。小男孩特別的渴望,但又得不到,當他意識到母親的身體是屬於另外一個人而不屬於他,他會充滿了嫉妒,充滿了攻擊。早期的口腔攻擊,例如咬乳房、抓或者去佔有母親的身體,通過攻擊母親獲得了攻擊性的滿足,同時又非常恐懼得到母親身體的報復,比如母親的愛減少,母親的身體變得僵硬,乳汁減少,克萊茵不同於弗洛伊德的一點是她特別強調嬰兒也擔心母親身體裡父親的陽具的報復。這種對於母親身體的攻擊以及競爭的意識,就構成了小男孩早期的俄狄浦斯情境。小男孩體會到這種被報復的恐懼,和對攻擊性的恐懼,在他看來母親是擁有父親的陽具的,他很快會轉向對父親的攻擊性,這是克萊茵認為的早期小男孩的狀態。
克萊茵將俄狄浦斯期分為早期和晚期,小男孩早期的焦慮分為兩種,一種是他將母親的軀體外在的看做是充滿了危險的地方,另一種是內化了一個壞的客體而使他充滿了攻擊性,這種攻擊性讓嬰兒自己也很不舒服,又由於外在現實的挫敗感,導致了嬰兒另外的一類焦慮,這兩種焦慮讓嬰兒的內在和外在都感覺到了焦慮和危險,充滿了威脅的,被報復的或者被淹沒被消滅的恐懼。所以嬰兒非常的不好過。
在克萊因看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區別是,小男孩會注意到他特別的東西,就是他有陰莖,通過陰莖去排尿,所以他將很多的東西投射到他的陰莖,陰莖會讓小男孩感覺到他是不同於別的嬰兒的。他在處理焦慮和攻擊上,有很多的洋洋得意,這是他發展他的陽性器具很重要的部分,他會將俄狄浦斯情境從內部置換到外部,所以小男孩更多的是投射到外界,跟外部客體去戰鬥。小女孩則不一樣,因為她沒有陽具,會更多的將她的排洩物看做是全能的,很多的焦慮是通過糞便等排洩物出去的,所以她在這個時候更多的會是在意識裡,跟內部的客體去戰鬥,小男孩更多的是投射到外界,跟外部客體去戰鬥。
在小男孩的俄狄浦斯期晚期,閹割焦慮和修復的傾向開始啟動,小男孩開始發展出他的客體關係,去克服他的施虐的特質,我們知道在俄狄浦斯早期,俄狄浦斯情境是有很多的攻擊、強烈的施受虐性質的,小男孩的俄狄浦斯期晚期如果發展正常,他可以慢慢的克服他施受虐的性質,對母親體內陽具的恐懼就會減少。當一個人施虐的性質下降時,他的焦慮就會減低,超我的嚴厲程度也會減低。嬰兒會擔心母親對TA身體的報復,比如母親的扣留、母親的愛減少、母親的愛消失,或者母親死掉,這種攻擊性會傷害到母親,同時TA也擔心父親的陽具的攻擊,TA覺得父親的陽具被母親所有,TA要消滅這個東西。在克萊因看來,嬰兒最恐懼的不是母親的報復、母親的還擊或者父親陽具的還擊,而是Combined parent(結合的父母),在TA 看來結合的父母是最恐怖的,嬰兒的恐懼到了極致。
如果這個時候小男孩的俄狄浦斯是正常的,客體關係建立,攻擊的施受虐性質下降,超我的嚴重程度下降,他才轉向弗洛伊德認為的俄狄浦斯期的閹割焦慮,而且閹割焦慮的性質是比較低的。那麼小男孩如何來克服他的閹割焦慮呢,男孩子的閹割焦慮有兩個來源,一個是他對父親的由於俄狄浦斯情結的敵意,另一個是他早年對母親身體的攻擊以及他體內危險的父親的陽具的攻擊,擔心被報復。到了俄狄浦斯期,因為客體關係的建立,俄狄浦斯情結的力量開始慢慢減弱,小男孩的閹割焦慮開始下降,同時還有一個力量,就是小男孩對於父親的愛以及攻擊父親產生的愧疚感,這些都幫助了小男孩去克服了他的閹割焦慮。在克萊因看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小男孩這時候越來越認為父親是一個愛和保護的力量,父親是一個獨立於媽媽之外的保護的力量,小男孩會向父親尋求保護和指導,他們也建立這種朋友的關係,開始認同父親這樣一個有力量的、獨立的、保護的男性形象。比如小男孩會對媽媽說:媽媽我來保護你。這時,男孩俄期發展的過程就完成了。
小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
在早期,克萊因認為男孩女孩都是一樣的,母親的軀體是包含所有美好的東西,有著佔有他們的願望的客體,包含著奶水、嬰兒、溫暖、所有的全能的東西,也包括父親的陽具。小女孩在早期也和小男孩的女性心態一樣,她更多的是渴望得到、佔有,當女孩受挫時,她會感覺到非常的嫉妒、憤怒,就產生了強烈的攻擊的欲望。克萊因認為小女孩在攻擊了母親的身體後,她想掏空母親體內所有好的東西,她也擔心母親會來掏空她體內的所有東西,小女孩更多的是要面臨自己的這種喪失的焦慮,而不是閹割的焦慮,有時候因為早期的焦慮沒有解決,喪失的焦慮會讓女性的發育延及她的一生。這樣的女性非常擔心喪失、感覺到很耗竭,總是抱怨別人要從她這裡拿走好的東西,同時又很嫉妒別人擁有好的東西。這種喪失的恐懼讓她非常想去掏空母親,佔有母親,同時又擔心母親會報復她,來掏空她,導致她喪失她自己所有內在的東西。
在早期的小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中,陽具並不是具有性意義的,而是跟乳房對等的,具有支持、滋養、涵容的功能,所以對於小嬰兒來說,父親的陽具跟母親的子宮、乳房一樣是能給予滋養的客體,小嬰兒同樣渴望去佔有,更多的是通過口腔的吸允去滿足自己。當小女孩感覺到嫉妒時,在她的想像中母親已經吞併了父親的陽具,她就會嫉妒母親,想要去掏空母親的身體,將母親已經吞併了的陽具佔為己有。我們在小男孩、小女孩長大的過程中,看到他們會更多的邀約他們的父親,想要跟父親結盟而把母親推開,想要得到父親的支持,或者從父親那裡獲得一些東西。
來自母親的口腔挫折也刺激女孩子更多的性器地帶,比如她的尿道、其他的性感帶、生殖器等, 克萊茵認為這個促進了女孩性的發育,但是不同的是,女孩因為沒有陽具,她會把她的排洩物作為全能的攻擊的力量。例如尿和糞便等排洩物在小孩子生氣的時候常被當做攻擊毀滅的武器,而當她高興、喜歡的時候又被當成禮物。當小女孩感到罪疚而促使她想修復時,「好的」排洩物在其心智中,變成了可用來修復被她那「危險的」糞便所造成的傷害的工具。克萊茵談到有一個升華的機制,女孩開始去認同母親,在攻擊母親的身體時,她是有盜走母親身體裡的嬰兒以及陽具的幻想,當她啟動修復機制時,可能有把父親和嬰兒還給母親去維護母親的願望。克萊因認為在這種修復的作用下,孩子會認同自己是幫助母親去涵容嬰兒、涵容父親陽具的人,比如保姆、護士、醫生這樣的職業,她認為這是一個修復的反應,是一個升華,同時認同自己有這樣的能力去涵容一個男性的陰莖並且擁有自己的BABY,這樣就完成了俄狄浦斯期的發展。
小朋友們常常會玩過家家的遊戲,通常男孩子會扮演爸爸,女孩子會扮演媽媽,在這樣的遊戲中鞏固自己的性別角色,以及性別角色在家庭中的發展,而且也會看到扮演兒子的小朋友會氣呼呼的回去說:我要扮演爸爸媽媽他們不讓,我不跟他們玩了……通過這樣的活動也會讓孩子去認同自己的性別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