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一天,你的愛人或親人突然離世,通過克隆技術你可以把他(她)克隆出來,你願意嗎?
2011年一部小成本的德國電影《克隆丈夫》探討了這個問題:當麗貝卡返回祖父家的時候,她再次邂逅了自己少女時代的戀人託馬斯。這對青梅竹馬的戀人又在一起了。然而好景不長,託馬斯死於一場車禍。此時克隆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所以麗貝卡決定要複製一個託馬斯。儘管社會還不能完全接受這一事情,心意已決的麗貝卡依然堅持生下了"託馬斯"。那麼自己生下來的是兒子還是丈夫呢?
你就是你的記憶,沒有過往記憶的再生體還是原來的愛人嗎?這註定是一場自我苦欺騙的愛情期盼,除了換了一聲謝謝你給我生命外,剩下的就是一聲嘆息。
女演員伊娃·格林在其中奉獻了最精彩的演繹,這位邦女郎可是007最愛的女人,在《007:大戰皇家賭場》中的驚豔表現讓許多人記住了她,這一次她的表演則更加出色,可以說憑藉一人就撐起了整部電影,讓人難忘。
多利綿羊到兒子湯米
世界上最著名的一隻綿羊叫多利,它是只克隆綿羊,當它於1997年公開亮相時,震動整個世界,美國《科學》雜誌把多利的誕生評為當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
多利只存活了7年,當它死時各大媒體還撰文追述多利短暫而不平凡的一生。
世界第一頭體細胞克隆動物多利羊在給我們帶來振奮、困惑和爭論之後,僅6歲半的多利羊壯年早逝,為我們留下了謎團,其中一個謎就是克隆動物是否早衰,有人稱之為多利羊難題。
而多利羊帶來的更大爭論就是複製人問題。在有關複製人的爭論中,一直有一個聲音在說:未來誕生的複製人,可能像當年的試管嬰兒一樣,最終被社會平靜而寬容地接受。
當然如何克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涉及倫理道德等一系列問題,因此2005年第59屆聯合國大會法律委員會2月18日以71票贊成、35票反對、43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一項政治宣言,要求各國禁止有違人類尊嚴的任何形式的人類克隆。
現實禁止,藝術可以探討,對於複製人的展現已經不止一部電影,如《逃出克隆島》、《變種異煞》、《銀翼殺手》等,還有今年上映的《雙子殺手》都是以克隆為題材作為賣點的,和歐洲類似清新的文藝片相比,這些美國大片中克隆只是外衣,內在卻是美國式英雄情懷之類。
《克隆丈夫》雖然號稱是科幻片,除了克隆外其他和科幻沒有任何關係,有媒體評論的是:這部電影畫面冷清唯美,對白簡約含蓄,毫無科幻片的意味,反倒有幾分倫理愛情的感覺,徐緩而憂傷。
當麗貝卡的情人意外被撞死之後,她決定克隆他,面對他母親的疑惑,麗貝卡的決定是自己生下他,但是情人的母親不同意,她的理由是:人類不是養殖動物,我們接受生命的恩賜和它帶走的一切。
麗貝卡則堅持這樣做:生命也給我們這個機會,不是嗎?最終兒子湯米就這樣十月懷胎後誕生了,生下來的湯米雖然生物特徵和情人一樣,但是思想卻是後天慢慢形成的,沒有記憶的情人還是情人嗎,那麼他到底是兒子還是愛人?
生物的記憶和實際的記憶
人是既有動物性也有智能性的,知識是可以傳承的,但唯獨記憶這一項可沒辦法傳承,但是現在生物體本身是不是有傳承呢?
如著名心理學家榮格就把潛意識分為集體潛意識及個人的潛意識,而這種集體潛意識可是共性的,是屬於最深層次的意識體現。
曾經有生物學家追蹤過一群遷移的蜜蜂,這群蜜蜂每年都會遷移,而且橫跨千裡之路的遷移時每一次都精準的找到同一棵樹上建立蜂巢,但是讓人疑惑是這群蜜蜂其實在一年之類已經更新換代幾次了,可以立再次遷移過來的蜜蜂已經不是原來的蜜蜂,那為什麼能夠找到如此精準呢,讓生物學家百思不得其解,也許生物本身就有記憶也說不定。
麗貝卡掩藏了湯米是複製人的現實,但是電影中的世界克隆已經變得技術成熟,但是卻依舊不被眾人接受,電影中一個小女孩就是如此克隆出來的,女兒因為太思念逝去的母親,結果生下了自己的母親,被鄰居們認為是怪胎,不願意和她們接受,按湯米自己說的,所有人都知道,複製人有怪味,是玻璃清潔劑的氣味。不得不說是個諷刺。
電影中,當湯米長大後,談到夢的時候,夢見自己在一個罐子裡(複製人的罐子?),這也為事後遇到託馬斯的母親,也就是原身的母親突然感覺到似曾相識埋下伏筆,這算是生物性遺留下來的記憶嗎?在電影中這種記憶應該是默認的,這也讓湯米對母親的感覺很異類,他感覺到母親的與眾不同,只不過在倫理道德控制下認為對方只是自己的母親罷了。
在生物體記憶引導下,湯米感覺到了不一樣,當麗貝卡講起過往的愛情故事時,湯米疑惑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了?
從生物層面上來看,他就是託馬斯,他的長相及基因是和託馬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的思想卻不是過去的思想,而是全新的,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困惑出來,正如他小時候說的,雖然他沒有聞出來,他卻知道複製人和別人不一樣,這個不一樣就是社會對於複製人的想法和認可問題。
但是他卻對母親有了不一樣的情感,這種情感卻是和倫理道德糾結在一起,是當兒子還是情人呢?
這個問題有答案嗎,也許永遠都沒有。
俄狄浦斯情結的再現
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無意中殺父娶母的神話故事。
俄狄浦斯是歐洲文學史上典型的命運悲劇人物,是希臘神話中忒拜的國王拉伊俄斯和王后約卡斯塔的兒子,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並娶了自己的母親。
後來由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提出了一個術語,即是:俄狄浦斯情結又稱"戀母情結"。
湯米的這種情結在小時候體現更是明顯,電影中有一個場景就是湯米和母親玩遊戲時,已經長大點的湯米力氣比母親大了,當他把麗貝卡壓在身下,無意識的說出我可以任意處置你了,而麗貝卡的回覆則是:請便。
長大後的湯米戀愛了,也有了自己的小女朋友,然後當真正來臨時,他困惑了,電影中最高潮的則是最後與母親,也就是前世的情人溫存的場景,既是對自我身份認同的困惑,也是這種俄狄浦斯情結的經典再現。
不得不說,在導演的藝術處理之下,明明是一件很違背倫理的事,卻認為理所當然,麗貝卡只想著一件事,那就以前的情人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存在著,哪怕這種存在是違背倫理的,她的選擇和電影中那個女人選擇生出自己的母親其實是一樣的,因為愛所以愛,哪怕愛的人只是一個生物體,已經沒有了過往的記憶,這是一份無望而又痛苦的愛,最終解決的方案是什麼呢?
謝謝你給了我生命,這是湯米最後對既是母親又是情人的麗貝卡說的,倫理最終還是佔據至高點,在陰冷中,湯米離開了家。
這是一部唯美而憂傷的故事,你就是你的記憶,所以失去的早就已經失去,只是我們假裝它還在而已。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