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為什麼那麼多佛弟子讚嘆印光大師?他有多偉大呢?

2020-12-24 每日一首佛歌

南無阿彌陀佛,師父、各位法師、蓮友們,大家好。本月主學的書籍是《靈巖遺旨》,我演講的主題是《 「不尋常的人」走不尋常的路 》。我們經常會從師父的講法中,聽到師父對印光大師的讚嘆。而且師父每次一講到印光大師,眼神裡都是滿滿的崇拜,透著一種敬仰的光芒,特別精神,臉上也非常喜悅。就像《大經》中形容佛「諸根悅豫,影暢表裡」。

本人之前對印光大師不了解。除了去年冬天,師父帶著我們學習《靈巖遺旨》中的「自述行誼」章之外,從來沒有讀過印光大師的文著。所以我搞不懂師父為什麼會那麼讚嘆大師。這些痕跡,從師父所編排的《靈巖遺旨》中就看得出來。師父不僅花大量的時間在龐博的文鈔中查找資料,還得把書信中觀點相同、相似的文章進行梳理、分類、編排,包括內容之間的銜接和次第編排等,可謂披瀝肝膽,嘔心瀝血。

真是前人植樹,後人乘涼。讚嘆師父的同時也非常感恩師父辛苦的付出!下面來說說讀《靈巖遺旨》的感受。看到印光大師的德像,感覺印光大師是很威嚴肅穆的這麼個人。但是從文鈔書信回覆中看到印光大師不僅嚴肅,而且還很可愛;不僅僅是對佛教八大宗派教理教義通達,而且還懂得經商,甚至還是一位心理學家,不愧為菩薩的化身,慈悲與智慧的結合體。

為什麼這麼說?我舉幾點說明來增加大家印象。在《悲化有情深信因果》這一章,第20頁,書信的標題是於此等人 敬而遠之。印光大師說,世間有些唱高調的人,你跟他說因果報應的事以及修持解脫的方法,他以遮懶惰、懈怠的心,把一切皆空,一切不著當作護身符,不以真修行為重要的事,喜歡空談理論爭高下。

印光大師便說,等到他業報成熟的時候,閻羅王當會以最上供養,來敬這種一切不著,一切皆空的人。還勸寫信的那個人說,你最好離這種人遠一點,免得也共同受閻羅王的最上供養。不知道你們笑了沒有,反正我是看幾次笑幾次。印光大師說話用詞犀利,甚至帶著棒喝的語調讓人印象深刻。

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沒有辦法,所以要應機施教。如弘一大師讚嘆印光大師所說「折攝皆具慈悲,語默無非教化」,不僅喝斥你,還要讓你醒悟。在《悲化有情·老實念佛》的第133頁,標題為「不求往生 是為破戒違法」中的第二段,回復楊居士說:「你要想皈依,必須求生西方,若不求生西方,決定不許皈依」。

大師為人皈依不是白皈依的,還要和對方談條件,這不是懂經商之道嗎?「絕對的不吃虧」。我就想到我們跟印光大師也有相同的地方,有時去菜市場買菜,買好了,要對方念佛,對方不念佛不給錢。印光大師面對大量的書信回復,內容涉及面非常廣泛,真的就像一個心理學家,在為眾生調理心理疾病。剩下的明天再講

相關焦點

  • 印光大師認為:佛門弟子參與抗日救國,乃是解救眾生的大功德
    上一節說到圓瑛法師見印光大師眼睛不好,提出收到的信件多如牛毛,讓手下弟子代筆就可以。印光大師心生歡喜,放下手裡的筆,揉揉發脹的眼睛說:「印光老了,不中用啦!手下弟子倒也時常要求代勞,可我總是不放心,覺得還是自己動手好。以後切莫來信,就是來信,我也難以回信了。更不要介紹人前來皈依,讓他們老實念佛,就算我的開示。」
  • 印光大師的一件小事,為何令弘一法師敬服,說他是天下緇素之楷模
    我看他那曾經揮灑書畫彈奏鋼琴的手鄭重地夾起一莢豇豆來,歡喜滿足地送入口中去咀嚼的那種神情,真慚愧自己平時的亂吞胡咽。弘一法師……閒話休題,話說隨著年事漸高,印光大師更加熱情接待四方拜謁,給他們進行切合各自實際的修行開示,尤其注重佛學年輕人才的培養,以保障佛學事業後繼有人。到了民國14年(公元1925),大師已經65歲了。
  • 佛教:念佛也是有講究的,如何念佛才是最穩當的,印光大師開示
    佛教:念佛也是有講究的,如何念佛才是最穩當的,印光大師開示。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開示,並勸我們要念佛「阿彌陀佛」的。念阿彌陀佛,具足信願,可以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佛。所以出家人見面會互道一聲「阿彌陀佛」,在家念佛的人也會用相同的方式問候。
  • 印光大師以為:能否成為佛門弟子,並不在僧俗,最根本乃保持善根
    弟子從此收起狂妄,皈依大師座下,一心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看到皈依弟子也惶恐求情,印光大師這才心氣平靜,回過頭來接受皈依,登座開示淨土戒律,賜名「清心」。這個「清心」決心自己在家裡作一場懺悔法事,有了剛才的教訓,她不敢自作聰明了,誠懇請教用何種錫箔為好。
  • 信徒們認為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轉世,但他不承認,更勸人勿謠傳
    上一節說眾弟子問師父有何困惑,印光大師眼裡露出失望的神色道:「區區數萬,何足為喜?想我中華國民四萬萬,這區區數萬,不過是滄海一粟。而今國事艱難,蒼生饑寒交迫,何時才能實現『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祥和景象呢?沒想到這些,印光實在深深憂慮。」那些前來請教的弟子個個嗟嘆,其中一個說:「師父時刻心念蒼生,讓弟子汗顏慚愧。」
  • 印光大師開示:禮佛修行,在於內心而不在於形式,居家修行也一樣
    上一節說到很多人拜入印光大師門下,懇求收為弟子,其中有諸希賢校長和過女士。印光大師簡單詢問了諸希賢的家庭情況,便懇切地說:「諸居士,請聽老衲忠言。須知當今國民十有八九都是目不識丁的文盲,老衲時常痛心疾首。你是孝貞女,身負教書育人之重任,就應該盡心盡力教育學生。
  • 印光大師:為什麼如此的得道高僧大修行人,還得這種慘病?
    適見文殊,普賢,觀世音三菩薩降,謂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國王,惱害眾生,當久墮惡道。由汝宏揚佛法,故以此人間小苦,消滅長劫地獄之苦,汝宜忍受。大唐國有僧,名玄奘,當過三年,來此受法。戒賢論師聞之,遂忍苦懺悔,久之遂愈。  至三年後,玄奘至彼,戒公令弟子說其病苦之狀。其說苦之人,哽咽流淚,可知其苦太甚。  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將謂戒賢非得道高僧。
  • 佛教為什麼稱貪嗔痴為三毒?
    因為三毒沒斷除,他還要毒害、殺害、危害我們。誰危害我們呢?就是我們自己的家賊——貪心、嗔恨心、愚痴心。要斷除心上的三種過惡。文章來源:網絡綜合,感恩原作者的付出。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這句話是對的,這是印光大師說的大安法師:修學淨土法門,解行都要一門深入大安法師答問:善導大師的弘願門是怎麼回事?家人慾壑難填,隨順他們,末學深感無力;弟子該如何解脫?念佛的十種利益佛號的威力:念佛放光,法術失靈看了就明白:為什麼有些病需要懺悔、念佛才能治癒!
  • 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國學泰鬥錢穆親述印光大師的神通
    老陽按:印光大師,是淨土十三祖,一生弘揚淨土法門,自己的修行也有很高的成就,只不過一般人不知道罷了。關於印光大師,其實是菩薩再來,這一點,在佛教界已經毋庸置疑了。今天老陽就給大家說說印光大師的故事。宣化上人講述印光大師的來歷現在講一講印光老法師,他是陝西人,受戒之後就到普陀山去閉關,他這個閉關就是一天到晚看藏經。他看藏經是畢恭畢敬。端然正坐。
  • 佛教:世人為何要推崇佛教典籍?
    也許有人會懷疑,一切書籍都應該重視,為什麼單單推崇佛典呢?這種人就不知道文字雖然相同,但內容卻有天壤之別。如來大法,普度眾生,一切天龍八部都要信受奉行,本來就不是一切書籍可以比擬的。好象皇帝的敕命,就不能和普通文牒一樣看待。猥褻怠慢的後果如此嚴重,那麼反過來印經的功德就可想而知了。
  • 印光大師認為:附印佛學專著,傳播佛法,也是功德無量的大善舉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來到上海弘揚佛法,遇幾個居士,共同談論孔孟之道和佛家學說。幾天後,印光大師輾轉到了揚州,高鶴年有了經驗,不敢自作主張安排住所,聽從印光大師的意見,在萬壽寺掛單。大師知道高鶴年還有很多事情,唯恐刻經院老闆看面子在價錢上謙讓,便讓高鶴年去辦他的事情,自己再去聯繫交涉有關刻經事宜。
  • 印祖畫傳丨印光大師往生80周年特輯
    大師一邊堅持工作,一邊在空閒時專念佛號。夜晚大眾休息後,大師仍然起坐念佛。書寫任務完成後,大師眼疾也康復了。大師由此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後來自行化他,以淨土為歸,皆由此開始。公元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正月,大師告假朝禮五臺山。後仍回北京紅螺資福寺,歷任雲水堂香燈、寮元等職,又任藏主,遂得閱讀大藏經。此後三年中,念佛正行以外,兼讀大乘經典。
  • 印光大師:聖人與凡夫,到底有什麼區別?
    那聖人和凡夫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印光大師在《袁了凡四訓序文》中講得非常精彩: 「聖賢之道,惟誠與明。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 聖賢之道,講的就是「誠」、「明」二字。「誠」是真誠,是一切眾生的真心本性;「明」是智慧,也是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不是外來的。
  • 印光大師:早晚虔誠憶佛念佛,各盡所能救濟蒼生,便勝造七級浮屠
    有一天,一個來自北京的居士談及八國聯軍的暴行,涕淚交流地說:「請教法師,眼下外國人在我中華大地橫行霸道,更有不少敗類為虎作倀,使得善良百姓民不聊生,我輩佛門弟子該如何修行?」印光法師聽了,平靜的臉上顯出悲天憫人的凝重,嗓音裡透出些微哽咽,沉吟著說:「佛經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 弟子感恩篇---讚嘆、感恩淨空老法師
    十三、弟子感恩篇讚嘆、感恩淨空老法師郭迎金 其實,我們凡夫本來也沒有什麼智慧和德能來如實地讚嘆、感恩自己的老師,說幾句話來吧,也難免還有些子「情執」;不說吧,心理還想暢暢,所以呢,還是少說上幾句聊以自慰,可能會惹得有道行的同修們笑話,但即是凡夫,也就不怕別人笑了。 回憶起自己八、九十年代學氣功,搞的神乎其神。
  • 印光大師教訓完小沙彌,哽咽著說:打在你身上,其實疼在師父心裡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找到了那塊石碑,為觀音禪院正名,居功甚偉,但是他卻提出一點小要求,每日與藏經樓中看書。恰逢寺院中有一個無人管教的小沙彌,因頑劣過度,即將被逐出寺院,小沙彌的舅舅請求印光大師幫忙,印光大師欣然應允。小沙彌一聽到爹娘,禁不住抽抽噎噎哭泣起來,說爹娘死了,只有寄居在叔伯家,叔伯家人多時常餓肚子。
  • 印光大師為觀音禪院正名,他為何不居功邀賞,卻懇請去拜讀經書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答應了主持方丈,為觀音大士禪院尋找有力的證據,也是菩薩顯靈,居然很快就被他遇到了。那些洗衣的村姑村婦一個個莫名驚詫,不知他為什麼突然瘋瘋癲癲嚷起觀音菩薩顯靈的話來,結結實實被他嚇了一大跳。正想上前問個明白,誰知他突然又跳起來,一身水淋淋地朝著五臺大頂飛奔而去。那中年村婦女不解地說:「這和尚確實瘋癲!
  • 歷代高僧:印光大師與諦閒大師 修持上互相激勵
    大約在兩期閉關之間的1900年,印光大師給第一期閉關的侍者融明法師去信,叮囑他要親近淨業知識,「隨忙隨閒,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同時提到:「諦法師專修淨業,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撐持道場種種心,皆死盡無餘,念佛之心,又懇切之極。恐彼深得三昧,我尚未能一心,他日何顏見彼?故當仁不讓,又欲閉關。
  • 印光大師:不做虧心事,為什麼要怕鬼呢?
    有名稱:淨土開示內容:印光大師開示
  • 印光大師的神通:百裡之外就知曉弟子說的話
    有是念乎?不合者懺去,決不稍事容留。次日更申前請:「今萬事已畢,可能準我出家?原愈後,覺殘生均多餘者也!」師聞之,憤然作色曰:「你不能出家,你不曉得出家的苦惱!」時不敢詰,作禮而退。從此始決定我無福出家,能不能剃除鬚髮,宿世無此善報,決辦不到。寄語天下禪和,慎勿自輕自賤,惟吾師是否對人一例不許其出家呢?恐又不然。其對我之不許,乃從我的根器上,因緣上,觀察的一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