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同居懷孕人工流產,分手時女方向男方主張賠償法院支持嗎?

2020-12-23 合肥律師劉志漢

我們在進社區活動中,接待了一件戀愛同居糾紛的諮詢,事情情況是這樣的:鄭某某與肖某某是同一個單位同事,相識互有好感,幾個月後就同居生活,同居期間肖某懷孕,鄭某某以他們條件不成熟,連勸帶哄就帶肖某某去醫院做了流產手術,隨後鄭某某與肖某某提出了分手,肖某某認為鄭某某騙了她,要求鄭某某對懷孕流產給予賠償,她問起訴到法院會支持嗎?

我們先藉助百家號合肥律師劉志漢的平臺,分享一個真實案件的判例(案號2014巢民初字第00833號),對同居期間懷孕流產,主張賠償的訴求,看看法院是如何判決的。

●趙某某、楊某某告於2012年10月份相識,趙某某隱瞞自已已有家庭的事實,謊稱自已已經離婚,不久雙方同居生活,2013年7月份,楊某某懷孕,雙方協商楊某某做人工流產,趙某某一次性賠償原告所有費用四萬元,2014年2月17日楊某某在醫院做了引產手術,並發生醫藥費12099.21元。楊某某引產手術後向趙某某索要補償款40000元未果,於是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開庭審理後,認定雙方同居行為違反婚姻法禁止性規定,同居期間補償協議雖能反映一定的意思表示,但補償協議不能作為債權發生的依據,但本案楊某某因與趙某某同居懷孕引產造成經濟損失是客觀事實,因此應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最終法院判決由趙某某承擔其中的醫藥費12099.21元。

★★★★★劉律師說法★★★★★

★第一,民事責任承擔的依據。民事責任承擔的判斷通常,是按照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無過錯責任原則來確定,對於戀愛期間懷孕後人工流產,不屬於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戀愛同居關係不同於夫妻關係,彼此負有相互扶助義務,戀愛期間同居發生關係,系雙方自願即使造成了損害後果,因不具有侵權行為要件,對於損害賠償或精神賠償,目前人民法院都不予支持。

★第二,什麼樣情況下損失法院才會支持呢?根據法律規定,只有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失,符合侵權行為要件的,法院才予以支持,譬如戀愛同居期間雙方發生矛盾爭吵,至動手毆打致傷,受害方有權要求賠償;另外就像上述案例那樣,男方隱瞞自己已婚事實,並以結婚為目的與對方交往,造成女方懷孕流產,女方可以男方的過錯為由,主張男方賠償所造成的損失,法院通常會給予支持的。

相關焦點

  • 以案說法|什麼情況下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事故發生時,房某已經懷孕在身,為治療右股骨骨折需要,醫生建議進行人工流產術,不得已,房某隻好選擇進行人工流產,因而失去了腹中的胎兒。因雙方就賠償金額未能達成一致,房某一紙訴狀將李某及李某車輛投保的保險公司告至法院,要求李某及保險公司賠償各項損失20多萬元,其中因流產造成的精神損失費5萬元。
  • 戀愛時叫人家小甜甜,分手了又取走我的錢
    請你嫁給我熱戀期土味情話、海誓山盟,分手後硝煙四起、對簿公堂。情感破裂,財產糾紛要如何解決呢?今天,小編分享的這起案件中,女方在熱戀期將工資卡的密碼告知男方,銀行預留手機號碼也設為男方的手機號。分手後錢被男方取走,男方提出這筆錢用來償還戀愛期的醫院檢查費,女方的錢能要回嗎?
  • 婚後女方不願意生育孩子,男方在離婚時可以主張損害賠償嗎?
    那麼,婚後女方不願意生育孩子,男方在離婚時可以主張損害賠償嗎?網友諮詢:婚後女方不願意生育孩子,男方在離婚時可以主張損害賠償嗎?上海信思法律師事務所彭詠梅律師解答:根據《婚姻法解釋(三)》第九條的規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 已婚男駕車撞殘懷孕情人 阻止他人搶救致8級傷殘
    已婚男鄧某與單身女徐某同居並致其懷孕,鄧某要求其做人工流產遭拒。鄧某酒後駕車將孕期中的徐某撞傷,導致徐某流產並構成八級傷殘。徐某訴至法院,索賠醫療費、傷殘賠償金等共計87萬餘元。近日,一中院經審理,最終判決鄧某賠償33.17萬餘元。  單身女士徐某與已婚男士鄧某戀愛後同居。2012年6月初,徐某懷孕,鄧某要求其做人工流產,遭到徐某拒絕。
  • 廣西女子6次流產後和男友籤《愛情保證書》,分手後昔日愛侶對簿...
    在兩人交往的一年間,羅莉已經兩次懷孕,但全部被打掉。由於感情出現了裂痕,雙方最終徹底分手。本以為只是一次「被小三」經歷,孰料這事竟還有後續。2019年,馮勇與其妻子離婚,又與羅莉聯繫。舊情難忘的羅莉最終還是原諒了他,在兩人交往期間,羅莉多次懷孕。然而,無一例外,馮勇並沒有想要留下孩子的想法,羅莉只得選擇繼續打掉。
  • 情侶定分手協議:違約就跪榴槤1小時!男方籤了,結果……
    一對小情侶分手了,女方起訴了前男友,要求補償費,提供的證據是一份分手協議,但是協議上有一條比較有意思,如果男方違反女方要求,男方需罰跪榴槤1小時!也就是說,女方的意思是希望法院將這一條「制約條款」也一併支持了,要求前男友依此履行。浙江寧波象山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國慶節前收到這樣一份郵寄立案信,後來法官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 婚前同居,男方為女方花的錢,能否要回?
    比如男方在戀愛期間贈送了禮物給女方,或者女方直接為男方花了很所錢,在分手後,可以要求對方返還嗎?同床異夢基本案情:小明最近和女友分手了,分手前兩個人一起同居了三年,兩個人共同生活所支出的開銷基本都是男方在承擔,此外這三年期間女方曾多次找他要錢,買車、
  • 訂婚同居四年女方提分手 男方要求退彩禮錢
    經人介紹認識男友,不久便訂婚同居,還與他們全家去東北做生意。原本以為覓得良人,卻因為幾年沒有懷孕,被準婆婆多次辱罵,男朋友不但不幫她,還一同數落她。而當她受不了責罵提出分手,男方把她起訴至法院,要求退還訂婚時的彩禮錢。近日,永州道縣人民法院審理了這起婚約財產糾紛案。
  • 網絡女主播遇到知心愛人意外懷孕後,愛人竟玩失蹤!
    一個案件中,網絡女主播遇到知心愛人意外懷孕後,愛人竟玩失蹤。另一個案件中,大齡男子追求心儀女神,付了彩禮才發現對方是有夫之婦受傷的身體和錯負的真心又該如何賠償?可劉宇卻聲稱二人都是成年人,同居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的事情,而懷孕只是個意外,他不應該為此承擔責任。那麼張曉麗的訴訟請求會得到法律的支持嗎?我們來看一下本案的法律點,男女雙方分手,在什麼情況下沒有過錯的一方可以獲得精神撫慰金。
  • 意外懷孕遭遇渣男玩消失,能讓對方賠錢嗎?
    2018年年底,原告李某與被告吳某通過手機聊天軟體結識,2019年1月見面後迅速發展成為戀愛關係,後造成原告意外懷孕,由於雙方年齡尚小,2019年3月,被告陪同原告做了人工流產手術。
  • 離婚時無過錯方獲得損害賠償的機會有望增加
    ,但是法院並未支持其訴求,理由是:王女士提交的證據雖然證明男方與第三者發生婚外性行為,但是王女士並不能夠證明男方與第三者長期、穩定的共同居住,不符合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與他人同居」情形。從法理角度來說,法律明確規定「與他人同居」的定義為「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上述法院依據該定義和婚姻法第46條規定不支持王女士關於損害賠償的訴求也無可非議。但是,從情理角度來說,長期與第三者發生婚外性行為(包括與固定第三者以及不固定第三者之間發生婚外性行為,如賣淫、嫖娼行為)對配偶造成的傷害,有時候並不亞於與他人同居所造成的傷害。
  • 法院判了:妻子要賠償
    這起離婚糾紛案件近日在龍崗法院進行了審理,據悉該案也是龍崗法院適用《民法典》的首案。法院最終判決,男女雙方離婚,並首次適用民法典總則編支持了無過錯一方的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的行使,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支持了無過錯一方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行使。
  • 因不願跪榴槤,一男子被女友告上法院!
    也就是說,現在女孩的意思是希望法院將這一條「制約條款」也一併支持了,要求前男友依此履行。浙江寧波象山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國慶節前收到這樣一份郵寄立案信,後來法官又是怎麼處理的呢?現在立案形式很多樣,除了直接到法院,還可以郵寄材料,或者網上立案。工作人員說,民事類案件民間借貸、婚姻家庭的比較多,這樣要求分手補償的很少很少。因為一般情況下,分手補償很難獲得法院支持。像這起案件,關鍵是女方提供了證據,一份由男女雙方籤署的分手協議。這對小情侶很年輕,從立案材料上看不出兩人談了多久。不過聽說是異地,男方在象山,女孩在杭州,所以郵寄立案材料。
  • 法院:不予離婚。男方逼迫女方向親戚借款17萬元,女方被迫離家
    (書寫君對其中涉及的姓名、具體地址、日期等信息進行了處理,其中拗口的句段進行口語化調整,便於大家閱讀) 原告:女,漢族,住山西省晉中市。 被告:男,漢族,住山西省晉中市。 原告(女方)與被告(男方)離婚糾紛一案,法院立案後,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審理。
  • 江西女子嫁給惠來男子,離婚後回老家遇初戀同居懷孕,生子時不幸身亡…
    離婚後回老家奔喪時,偶遇初戀產生感情,同居懷孕分手,孤苦無依的她想生下小孩抱養給別人,便冒用她人名字生孩子,但不幸的是她和嬰兒雙雙身亡,醫院因有過錯一審被判賠償約50萬元。2月5日,記者採訪獲悉,她家人不服,認為醫院賠付過少,打算提起上訴。
  • 本案同居關係該如何解除
    女方則辯稱其正在懷孕期間,男方不得對其提出解除同居關係的起訴。 【分歧】 針對該案該如何處理,在以下兩個法律問題上出現不同觀點: 首先,劉某主張與陳某解除同居關係的請求,法院是否該立案受理。 其次,現陳某正在懷孕期間,是否該適用《婚姻法》第34條之規定,對男方提出解除同居關係的請求不予支持。 【分析】 筆者認為,首先應當對劉某與陳某之間的法律關係予以確定。
  • 女子遭家暴,起訴離婚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獲法院支持​.
    被告對原告實施家庭暴力,給原告造成了身體損害,還造成了精神損害,原告作為無過錯的一方有權依法主張相應的損害賠償。經法院查實,原告的損失包括醫療費、住院夥食補助費、醫療費、營養費、交通費等9037元。原告主張精神損失2萬元,法院綜合考慮被告侵權的過錯、損害後果、經濟能力、當地生活水平等因素判決被告支付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