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學派、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柏拉圖孕育西方人文主義萌芽

2020-12-25 心心說歷史

引言

對於人類的來源死亡以及大自然中變幻莫測的神秘力量,古人無從知曉,他們將這種無法解釋的東西寄託於神靈,於是有了許許多多動聽的神話故事。在早期的人類社會中,人們對於神的敬畏和崇拜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圖騰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自然崇拜等都是早期人類對於萬物生靈已知和未知的一種認識方式。

在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人們就開始用石頭製成的碑牌來紀念死去的人們。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學者,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和關注從神轉向人間,試圖在現實生活中根據實際探究宇宙萬物的奧妙,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聯。

圖一:早期的圖騰崇拜

公元前5世紀,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臘城邦中,隨著工商業的發展以及"多山、多島、多海港、少耕地"的自然環境,奴隸制經濟日益繁榮,城邦民主政治文明高度發展,社會環境相對寬鬆。小國寡民、相互獨立的城邦中公民們積極主動參與社會政治生活,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顯著。勇於探索、善於思考的古希臘學者們將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點集中在了"人"本身,孕育了西方早期人文主義思想的萌芽。

智者學派——人是萬物的尺度

希臘的城邦政治制度使得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積極性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於是產生了一群能言善辯、文化素質較高的人群。他們以雅典為中心,週遊希臘各個地方,對當地的居民以及青年傳授辯論、演說、修辭技巧,教授他們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

他們的工作是有償的,所以這些職業教師自稱為"智者",形成了"智者學派"。有人認為智者學派成天胡言亂語、不務正業、假冒智慧,反對他們的思想和教授內容,稱其為"詭辯學派"。第一個收取學費並稱己為智者的是普羅泰戈拉。

圖二:智者學派相互討論的場景

以普羅泰戈拉為代表的智者學派最早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將對世界的關注點轉移到人類和人類社會身上,強調個人的價值、注重個人的主觀感受,否定了神的意志。他們主張以人的眼光和思維去認識探索人類社會,注重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結構、組織體系、風俗習慣和倫理道德等。

智者學派反對封建迷信,強調個人自由,認為一切政治、法律不是神明的主張與意識而是人類思想的產物,充分肯定人的存在與價值。但是這種過分以人為中心的思想滋生了主觀隨意性和極端主義思想的產生,產生了一些道德淪喪的現象和風氣。

蘇格拉底——通向至善至美之路

智者學派主張過分的個人專斷主義與隨意性導致社會風氣日益敗壞,產生了一些道德淪喪、倫理敗壞的社會問題。針對此現象,蘇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識,有思想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他指出善是人的本性,這與孔子的"人性本善"的理論是相似的。人之所以作惡是出於無知,通過教育可以使人認識到自己的美德與善良,強調了教育對人的重要性。

圖三:蘇格拉底雕塑圖像

蘇格拉底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公民家庭,父親是一個雕刻家,母親是一位助產婆。蘇格拉底相貌平凡,獅子鼻,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讓他並不怎麼出眾。但是他矮小的身體中卻藏著神聖的能量,眼裡純良、面目和藹、語言質樸給人特別的親和力。他一生勤儉節約,不拘生活的小節,他將畢生的精力都投放在科學哲學、倫理學之上。

蘇格拉底將自己與國家的關係比作牛虻與駿馬。認為當時的雅典是一匹膘肥體壯的駿馬,由於過於肥胖和懶惰變得反應遲鈍快要昏昏欲睡過去,而作為一直牛氓便是要時刻叮咬它,在它周圍勸說它,使它保持頭腦清醒、煥發光彩。

蘇格拉底治學教授從來不收費,他弟子眾多,喜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隨時講學。在繁華喧鬧的大街上、在絡繹不絕的人群中、在朋友夥伴的家裡都是他講學的場地。他的學生在當時隨處可見,男女老少、有錢人、窮人、農民、貴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對象,不分男女、不論貴賤、不論是誰,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熱情施教。

關於蘇格拉底之死,是讓每一位受他感染之人都痛心的。他善於說教、明辨是非,那些自認為知識淵博的元老經常被他嚴密的邏輯與明辨的說理所徵服,在廣大青年人之中有極高的威信和地位。

圖四:蘇格拉底之死

本以為他可以在眾人的敬仰之中安度晚年,但是,天妒英才,最後卻以煽動青年、污衊雅典之神的罪名慘死於民主派貴族的手中。在接受死刑那天晚上,他衣衫襤褸、散發赤足但是神情顯得尤為鎮定自若。

他將自己的妻子和女兒支開,陪伴他的是自己的一群亦師亦友的徒弟。最後留給徒弟們一些自己的希冀,希望他們能夠將自己的教導始終銘記於心,這樣他便死而無憾了。說完便起身洗浴,喝下了毒酒,在弟子面前中毒身亡。

柏拉圖《理想國》以及愛情觀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自從蘇格拉底死後,柏拉圖很傷心,對雅典的民主制度徹底失望。他關注的焦點仍然是人類社會,他認為由於個人利益的存在,人們是不可能真正地認識到真理。存在於人類的靈魂之中理念是萬物的本源,所以柏拉圖是早期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

在《理想國》一書中闡明了自己對於人類社會的看法。他根據智慧品德將每個人明確分工,國家應該由有正義感的哲學家來統治,而不是以貴族的出生來分配社會角色。哲人們負責治理國家、武士們負責保衛國家、農民們則負責國家的生產,大家互不幹擾、各司其職、和諧相處。每個人、每個群體都有其特殊的分工和職能,為的是極大範圍內滿足社會運行的需求。

他還主張男女平等,擁有共同治理國家維繫家庭的權利和義務。在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發生衝突時,要優先考慮公共利益,在必要時,政府為維護公共利益可以向公眾撒謊欺瞞。

生活在國家體制內的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為集體利益、公共利益、國家利益做出妥協和讓步。大家和睦相處,不為個人的一己私利而產生紛爭,這種做法是醜陋的低俗的。但他忽略了許多社會問題與社會矛盾,完全意義上的平等是不可能存在於奴隸制國家中的,他所描繪的是一個理想的烏託邦王國。

圖五: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對於愛情,柏拉圖也有一番自己的認識和見解,他認為真正的愛情是精神上的溝通與交流,肉體上的結合是骯髒的不純潔的。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一個女人,便不會產生想和女人發生肉體關係的想法。他推崇一種精神戀愛的自由,不管是同性還是異性之間,他們只要有靈魂上的相似、情感上的共鳴與精神上的相似,愛情便產生了。

愛情是聖潔的、崇高的、超凡脫俗的,它是神交而非性交,堅固的愛情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在當時婦女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教育,這也是柏拉圖偏男性之間愛情的原因。人們將其稱之為"柏拉圖式愛情"。

亞里斯多德——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

亞里斯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他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師,但他說:"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他在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人文主義。亞里斯多德是歷史上少有的能夠對多個領域產生巨大影響的人,他研究範圍廣闊、涉獵廣泛,在政治學、邏輯學、生物學、神學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貢獻和建樹。

圖六:亞里斯多德以及希臘先哲們參加學

他認為物質是由土壤、空氣、水、和火還有以太構成的。在地球上任何事物都在不斷變化著,而天界是永遠不會變得;他還證明了地球是球形,因為在一次月食時,他偶然地發現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邊緣處是有弧度的;作為一名生物學家,他發現了500多種生物並且將他們分類,他還注意到海豚是有胎盤的,所以將其歸類為獸類而不是海洋類生物;對於生命的繁殖與延續,他認為雄性提供的是形態或靈魂,而雌性賦予靈魂以生命。

結語

從現代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世界是永恆發展的。從人類的起源到對世界的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論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還是形上學唯物主義都是當時思想家以及先哲們對於世界的最初的認知。他們的研究成果給予後人以啟迪和啟示,予以後來的社會重大而深刻的影響,他們是智慧的化身、是早期文明思想的指向標。

相關焦點

  •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今天在微信群上與朋友第二次語音分享了哲學,講的是智者學派、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以下就是講稿整理而成。
  • 「美德即知識」:蘇格拉底還是柏拉圖?
    >「美德」與「知識」的關係問題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小蘇格拉底學派哲學中的一個重要話題。再次,我們知道柏拉圖是堅持將「善」作為一種「理型」②,而試圖從形上學知識論的層面來進行定義的,那麼他的這種觀點與蘇格拉底有什麼樣的關係呢?這種理解也無法解釋為什麼與柏拉圖同出一門,甚至在思想上更加忠實於蘇格拉底本人的小蘇格拉底學派與蘇格拉底、柏拉圖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如此大相逕庭呢?許多小蘇格拉底學派哲學家反對以知識來處理道德價值的問題,更多地主張從人的感性實踐方面來規定「善」。
  • 教育學萌芽之柏拉圖
    教育學在萌芽時期的發展我們可以從中國和西方兩個方面來了解,其中西方所涉及到的人物包括古希臘三哲以及古羅馬的昆體良,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第二個人——柏拉圖。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著有《理想國》、《法律篇》等,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有大量著作流傳下來的人。1.
  • 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在教育學的漫長發展立場中,經歷了萌芽階段,創立階段和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很多的人物以及觀點的出現,那麼在萌芽階段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涉獵多個領域的哲學家,因此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他就是——亞里斯多德。
  •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
    蘇格拉底,生於公元前469年,將一生獻給了「愛智「事業。一位典型的述而不作的思哲人,我們只能通過其學生(克賽諾封、柏拉圖)以及其學生的學生(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來了解他的思想。蘇格拉底以牛虻自詡,針砭時世、探索真理。但是,最終卻以「褻瀆神明「和「腐化青年「的罪名被判死刑。
  • 關於智者學派的十個小知識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智者學派。關於智者學派,你應該知道這十點知識。第一,智者學派不是一個統一的哲學派別。以傳播知識與辯論術為職業的一批古希臘哲學家,被人們稱之為智者。因為這些學者只是在思想上有共同之處,並沒有理論體系,所以智者學派不是一個統一的哲學派別。第二,不同時期的「智者」有不同的含義。公元前5世紀,智者泛指聰明並具有某種知識技能的人後來自然科學家、詩人、音樂家,甚至政治家統稱智者,而公元前5世紀後期「智者」多指傳授知識獲得報酬的人,有商業性質。
  •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生死觀
    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在《斐多》中記錄了蘇格拉底生命最後一天的言行,成為西方哲學史上關於生死問題最經典的著作之一,《斐多》可以說是蘇格拉底的生命絕唱,當中的很多內容都是柏拉圖自己在蘇格拉底言行基礎上的進一步闡釋。
  • 柏拉圖︱被騙了!他的愛情觀竟然是「同性戀」?
    本篇文章就為您還原一個真實的大思想家——柏拉圖。 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學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賢」或「希臘三哲」。
  • 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思想對後世影響深刻
    在兩位先哲智者的影響下,亞里斯多德取得重大成就 作為古希臘城邦時期,智者群體的重要代表之一,亞里斯多德的成就,可以說具有承前啟後的偉大意義。
  • 曖昧的修辭,曖昧的柏拉圖
    數十年來,修辭重新成為了學術界的熱點,由於柏拉圖的影響而被貶低的智者學派(sophists)也已被「平反昭雪」(例如2001年出版的頗具影響的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也緊隨潮流,以智者學派代表人物Gorgias of Leontini作為西方文論的發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柏拉圖本人的修辭觀念和修辭策略做一番梳理,就顯得非常必要。
  • 柏拉圖
    這本《柏拉圖》是一個美國人寫的,歡快幽默,他說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代言人。
  • 為什麼蘇格拉底非死不可?
    雅典民主傳統是西方文明的驕傲。然而它也不是永遠寬容的。蘇格拉底的殺身成仁使得他扮演了西方言論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第一個殉道者,而且使信封倍多女神和阿戈拉奧斯神的雅典違反了自己的傳統精神和原則:以言論自由著稱的一個城市竟對一個除了運用言論自由以外沒有犯任何罪行的哲學家起訴、判罪、處死,這給雅典的民主烙上了永遠洗不清的汙點。
  • 蘇格拉底:我知道自己無知,別人卻連'無知'都不知道.
    在《西方哲學與人生》中,傅佩榮老師不僅介紹了為人熟知的大哲學家所生長的時代背景和思想背景,也用通俗平實的話語、儘可能翔實地介紹了這些大家們的主要觀點及其提出緣由。光是希臘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理念就足以讓我們對於人生、對於宇宙和世界有所思考了。哲學課可以是最令人生厭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勝的,關鍵看誰是來上這門課了。
  • 自稱「知識的產婆」的蘇格拉底
    一、 蘇格拉底是誰?1.他是柏拉圖、色諾芬的老師,是亞里斯多德老師的老師。2.他自己沒有作品留世,世人是在他徒子徒孫們的著作裡知道有他的存在的。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又稱 「理智助產術」、「精神助產術」,是後世常用教學方法「問答法」的前身,體現了啟發性教育原則。西方最早使用啟發教學的是蘇格拉底。世界上最早使用啟發教學的是孔子。
  • 教育學考點之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是教育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人物,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對於其觀點的內容往往會通過觀點反選、地位反選和多選題等形式來進行考查,需要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對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觀點加以理解和區分。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 『每日一畫』天才少年拉斐爾和他的《雅典學派》~
    2.794X6.172m 布 油彩  義大利梵蒂岡博物館名畫賞析這幅《雅典學院》(1510~1511年作),是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建的雅典學院為題,藝術家企圖以回憶歷史上「黃金時代」(注希臘時期繪畫鼎盛被西方稱之為黃金時代)的形式, 寄託他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它的主題思想,就是崇拜希臘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 這正是人文主義藝術家自己的宿願。 全畫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築拱門為背景,大廳上匯集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當世的名人。
  • 西方文明的基因,全都藏在這幅畫裡
    拉斐爾將西方文明不同時期的人集中在同個空間,古希臘、古羅馬和作者所在時代義大利五十多位的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薈萃一堂,表現自身篤信人類智慧和諧,並讚美西方文明的智慧結晶。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柏拉圖(左)與亞里斯多德(右)左側的柏拉圖一手指天,另一手中所拿的書是其晚期所著的重要思想作品《蒂邁歐篇》。右側亞里斯多德一手平伸,另一手所拿的是他學術著作《倫理學》(後來亞里斯多德的兒子尼各馬可重新注釋,這本書又稱《尼各馬可倫理學》)。
  • 丐幫哲學家:犬儒學派|哲學十二釵
    公元前5世紀末,曾經燦爛一時的古希臘城邦制度由盛而衰,它的衰敗我們可以在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一敗塗地,蘇格拉底被所謂「民主」的毒芹汁賜死,柏拉圖失望至極憤而出走西西里中窺視得一清二楚。當曾經強大的城邦已然明日黃花,當曾經自信的公民淪為臣民,當戰爭引發社會混亂道德滑坡人心不古,一群哲人開始對現實產生懷疑,他們用極端的方式表達著自我。
  • 蘇格拉底法為什麼叫產婆術?古希臘三賢由何而來?
    因此,學習就是要通過接觸感性事物,去喚醒那些被遺忘的知識,這就是柏拉圖的「回憶說」。 柏拉圖在蘇格拉底死後,對古希臘當時的政體感到失望,於是就出走了,開始在各地遊學以尋求知識。40歲時,他返回雅典創立了一所柏拉圖學校,培養了許多優秀的知識分子,其中最傑出的就是「叛逆王」——亞里斯多德。
  • 西方哲學思想的真正開創者,柏拉圖的核心思想講了什麼?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但是柏拉圖在西方哲學的影響力,一點都不亞於他們的老師蘇格拉底。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曾經說:一部西方哲學史,不過是為柏拉圖作註腳而已。那為什麼柏拉圖,在西方哲學有這麼大影響力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來講一個故事。有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