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命不長,禍害遺千年?

2020-12-23 楊牧漁

無論看書還是看生活,我們總會在其中發現一種境況:好人命不長,禍害遺千年。

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弱肉強食越來越明顯的社會中,對這句話的篤信者似乎越來越多了。

在這裡,我們不討論哲學問題,所謂「好人」與「禍害」我們只按世俗定義來界定。

好人大多性情和善,為人耿介,甚至是捨己為人。這種人的人際關係通常不會差,往往招人喜歡。沒辦法,跟這種人相處總是輕鬆愉快,且「有好處」。從經濟學上看,這種人是「有價值」的。

顯而易見的壞處是,這種人通常過得很累,他們將責任,苦楚……都丟給了自己。就像夜深人靜時,緊皺的雙眉,微抿的嘴唇,繚繞的煙霧,以及眼眸的孤寂。留給他人的,往往是陽光明媚,清風和煦,就像陰雨後的晴空,風浪後的平湖。

長期身心疲憊之下,自然是要出問題的。

我想但凡有點人性的,都會喜歡好人的。即便小人也會喜歡這樣的好人。所以,生活中常常看到好人被小人坑的事,翻翻歷史,好人被小人坑死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再此不做贅述。

那我們看看「禍害」。這種人的顯著特徵便是自私自利,專門利己毫不利人,至於偶爾從指縫間漏出的善意,也往往是為了更多的利益。這種人活得往往比較「滋潤」,至少比好人活得輕鬆,活得輕鬆的人自然容易命長,這個從醫學上也可以得到解釋。

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那我們,是不是就不做好人,專做「禍害」呢?

當然不是。

人是極複雜的,人情世故也極其複雜。

前段時間看書,看到一段話,大概意思是世界上絕大多數資本家的第一桶金都是血淋淋領的。許多大成功者,捋他的一生,他一定不是世俗意義上的好人,多是毀譽參半的。電視劇《康熙王朝》裡的一句臺詞,我至今印象深刻,場景是帝師伍次友對著康熙評價孝莊太后。那句話是「歷史上的偉人,哪一個不是譽滿天下,謗滿天下」。

所以,絕對的好人和絕對的壞人是不存在的,絕大多數人不過順應時務而已,基本都是灰色的,不大壞也不大好,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平常人。

其實,好壞的得失,我們不妨把時間線拉長一點,視野延展寬一些來看。

《易傳》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意思就是說,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慶,作惡的人家,必多禍殃。它闡述的是一種事物循序漸進,慢慢積累,最終量變引起質變的現象。

無論是一個家庭還是一個組織,一個好人的影響往往是潤物無聲且長遠的。即便好人逝去,他的事跡對後人同樣是極大的教育和薰陶,沒有比以生命為代價的教育來得更猛烈了。這樣的家庭或組織中,後人往往走正途並發憤圖強,因為他們心中永遠有座精神的豐碑,一時的困難辛苦失敗從來不會壓垮他們。

反之,一個惡人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後輩或旁人學習並養成習慣的話,自然會引來禍殃。用簡單的邏輯來說,壞人將好人坑害了,他的親人或後人自然是要來報仇的,世事變換。壞人是不可能長久地保持自身或族群「好運不斷的」。即便強大如帝王,似乎也不行。或許,這也是人世間不斷上演各種愛恨情仇的根源之一。

而且,做了虧心事的,往往不欲人知,惶惶不可終日之下,也不是長壽之道。反之,坦蕩磊落的好人,學會將那些壓力和委屈排解和落下,自然也會得到安樂與幸福。

所以,我們把眼光放寬一些,長一些來看,做個好人還是很有必要的。

最後用曾國藩書中的一句話做結尾,與諸君共勉。

「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為子孫做富貴者,十敗其九,為人做善方便者,其後受惠…………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唯恐人知」。

相關焦點

  •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但也有人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前後的矛盾反差也大了點,到底哪個更有道理一些呢?要我說,都對。但是,一定要仔細釐清其中的細節才可。首先來說,好人,什麼叫好人?扶貧濟弱,悲天憫人的人算不算好人?敬天敬地,言如春風的人算不算好人?是不是都算?一般生活中,這些人,都應劃歸到好人的範圍。我想,大家一定也會認同。
  • 李遠哲「萊豬對健康影響小」網怒嗆:禍害遺千年
    對此說法,網友憤怒回應「練肖話他第一名,請你家的子孫多吃一點」、「禍害遺千年」。 據報導,李遠哲今天受訪表示,目前當局所做的萊豬管制措施,做到這樣相當不錯。而日本核災地區食品,若檢驗出無核廢料汙染,也是沒問題。李遠哲指出,不一定所有的萊豬都不好,只要在安全標準內,都可以吃。
  • 佛教: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看佛陀是怎麼說的
    但是,對於這麼一句話,卻有不少人存在質疑,若真的是因果有報,如影隨形,又該如何解釋「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呢?所謂「因果通三世」,我們現在看到的「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真的是全部的因果嗎?當然不是,世人生命有限,所看到的圍度和寬度,也僅僅是局限在一個片段而已。
  •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不可不知,看完你就明白了!
    其實,還有句話叫「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是對一些因勞累致死好人的感嘆。究其原因:好人不計報酬,樂意助人,辛苦勞累、身心疲憊最多,最易因身心過度透支誘發疾病死亡。而禍害人間之輩都是養尊處優、自私自利之徒,相應身心舒暢,壽命就會較長。所以就會有「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的現象出現。
  • 農村俗語:「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有道理嗎?大家都知道,相較於城市,我國農村很大程度都是傳承了一些傳統思想,一些以往的文化,其實真正能見到的也只有農村了。比如「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有道理嗎?這句話大家一聽就知道,其實就是罵人的話了,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明顯聽起來就不符合邏輯,做好事的反而短命,做壞事的反而長壽,感覺就是恨天不公。這也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一些時候文明程度不高,壞人當道時,做好人反而難以有好下場,老百姓深感上天不公。
  • 俗語: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經過數千年的洗滌,依然那麼有道理。農村有一句俗語:「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真是令人氣憤,同時也表達了世界的不公。 好人不長命,禍害活百年。對於一些因疲勞而死亡的好人來說,這是一個感嘆。原因是好人願意為別人提供幫助,而不管他們的報酬如何。
  • 好人真的不長久,禍害就真能遺千年嗎?
    我相信好人一生平安,禍害也是不能遺千年的!為什麼這麼說?好人有好報,我們要知道好人應該是善良勤勞同時也是聰明智慧的。好人都是要心地善良的人,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事情和人。他們感同身受同樣為了生活奮鬥而辛苦勤勞的人。
  • 「人好命不長,禍害遺千年」:聽聽修佛人怎麼說,原來是這個道理
    但總有很多人見到一個現象就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會讓他們懷疑這是否符合因果循環,甚至否定因果循環。其實啊,不是這樣的,善惡有報是需要一個時間去積累的,並不是一步到位的,一開始便說了,沒有人能脫離得了因果循環,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而已。就像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醞釀過程,這些事情也不會例外,但就具體而言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看修佛之人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 「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對不對?看完你就豁然開朗了
    有句話叫做「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生活中,有些人看到一些行善的人,生活諸多磨難,而一些做惡事的人,卻活得好好的,於是便會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產生質疑,覺得這都是騙人的。其實,這是眾人對因果之道的了解不多,而產生的誤解。
  •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位江蘇老人用行動反駁
    近些年來,網絡上經常流行一些負能量的事件和言論,例如「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遺骸」、「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等等,負能量滿滿。但是我一直相信受聖人之道教化千年的中國社會不會就此走向自私自利的可怕境地,畢竟以「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為治國理想的道家文化一直都被主張世界大同的孔孟之道壓制。據江南晚報報導,12月3日,江陰市84歲的陳杏妹老人,跳入河中救起鄰居家3歲孩子。
  • 好人有好報還是禍害遺千年?
    可事與願違,有的人忽略了生命的珍貴,導致了這樣一個悲劇,讓一個善良、陽光、溫暖、帥氣、靦腆的寶藏大男孩永遠地離開了最疼愛他的雙親、兄弟、朋友……此時,不由得想起了民間常說的「好人有好報」,可真相是:好人有好報是真的,但是俗話說得好「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好人終究是敵不過小人的陷害和算計,正應了那句「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 從古到今,「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怎麼理解?
    從古到今,我們形容一個人的時候都會以「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來表示。事實上人的壽命只有百歲之多,何來千年之久?但如果看看秦檜和和珅這樣的人,你就會明白什麼叫做壞人活千年了。這些人雖然已經死了幾百年了,但歷史上卻一直有他們的惡名,這樣的人在老百姓的心中豈不是活了上千年甚至更久呢?
  • 俗語說:「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有理嗎?好人真的難做嗎?
    俗語說:「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有理嗎?好人真的難做嗎?佛家言:「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佛家看來,是福是禍都是自己招來的,是善是惡也都是自己決定的,就像影子一樣跟隨在我們身後。
  • 《紙鈔屋 第四季》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柏林精神永不滅!
    但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東京、裡約、丹佛、巴勒莫幾個間接導致奈洛比死亡的禍害安然無恙,卻把明明已經救活的奈洛比再次槍決!編劇是真的狠,每次都專挑你喜歡的角色殺!幸好柏林在記憶中又復活啦,柏林真的是人生導師,把人性看得透透的!大愛這角色!奈洛比的死亡,最終「喚醒」教授,讓他認識到這已不是一場革命,而是一場戰爭,再次成為那個算無遺策、無所不能的領袖!
  •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好人沒有好報?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想法,老實善良的人總是得不到庇護,那些惡貫滿盈的人反而越過越好。其實大家都錯了,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佛教:善惡到頭終有報,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在佛法當中,有著這麼一句話:「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所經歷的事情,善惡到頭終有報,一切都來源於自身的感召,因為曾經做過了什麼惡業,導致有禍害的降臨,也因為行善積德,修成正果。而有一些禍害做了之後,卻導致千萬年都遺傳,這又該怎麼說法呢?今天就來解釋解釋。其實這些因果輪迴,都脫離不開自身發展,「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要想認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也沒有想像中簡單,但是我們一定要看到因果報應輪迴,是真切存在的,不是虛的,只不過一切初始,有著時間的問題。
  • 為何「好人無好報,禍害遺千年」?這三句話,讓你心開意解!
    既然「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那麼為何會有好人無好報,禍害遺千年的情況發生呢?實際上,出自《涅槃經》的「善惡有報」,其後還有兩句經文,用以說明佛門中所講的因果,並非機械的因果論,而是包含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果報」。一旦眾生造作身口意三業,只要機緣成熟,果報就會現前。下面三句話,會解開你對「好人無好報,禍害遺千年」的疑惑。
  • 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如果對,那又如何解釋「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現象呢?其實,這些話都在圍繞一個重要的定論而展開的,這個定論就是「因果」。關於因果,我們聽到的最多便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和「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這些話都是告訴我們,因果是真實不虛的,我們之所以看不到當下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因為忽略了一個時間的問題。
  • 俗語: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真是如此嗎?老祖宗智慧說透人性
    在生活我們接觸過很多俗語,小時候大人也總會用這些俗語來訓教我們,俗語來源於生活的實踐,是老祖宗用智慧得來的最佳詮釋,歷經上千年歲月的洗滌,依舊是那麼的有道理。農村就有句俗語:「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說得實在令人氣憤,同時也道盡了世態炎涼。
  • 俗語: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有道理嗎?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從古到今,我們一直能聽到一句俗語叫「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好人呀,活得命太短了,沒有幾十年就死了。而壞人呢,他們留下的臭名卻能遺害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