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有道理嗎?
大家都知道,相較於城市,我國農村很大程度都是傳承了一些傳統思想,一些以往的文化,其實真正能見到的也只有農村了。比如一些俗語,這些話,其實也只有從農村老一輩口中人們還能聽到了,大多是一直傳承下來的。比如「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有道理嗎?
這句話大家一聽就知道,其實就是罵人的話了,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明顯聽起來就不符合邏輯,做好事的反而短命,做壞事的反而長壽,感覺就是恨天不公。這也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一些時候文明程度不高,壞人當道時,做好人反而難以有好下場,老百姓深感上天不公。
不過某種程度上,其實在古代某個時期,確實有類似的真實寫照,做人難,做好人更加困難。這也意味著,好人可能需要付出更多,他們心心念念的總是記掛著別人,幫助別人度過困難,踏實幹著自己的事業,勞心勞力。那麼自然壽命要短很多,甚至如果壞人當道,那麼還有被迫害的可能。比如嶽飛就是如此,為國為民奉獻一生,卻遭到秦檜的迫害。
反觀壞人,如果在壞人當道的時期,他們往往好逸惡勞,偷奸耍滑,甚至為了一己私利見風使舵迫害好人,讓好人家破人亡,僅僅只是為了自己獲利。過著好日子,其實大多是通過不擇手段,建立在好人的痛苦之上。比如抗戰時期的一些漢奸就大多如此,讓百姓痛恨不已。
當然這是古代文明度不高時才有的現象了,如今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人們文化程度也更高,壞人當道是不可能了。一些好逸惡勞的人,逐漸也在社會越來越難生存,更別提壞人了,而好人反而廣結善緣,從而八方聚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