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養胃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暖和和柔軟的食物,認為這些溫暖的易於消化的食物在食用之後會讓胃更舒服一些。但是有人吃了熱的食物,胃部不適的情況反而會別會更嚴重,這是為什麼呢?
一、養胃要分清冷和熱:
1. 胃寒需要吃點溫陽的食物。食物消化需要陽氣,如果缺少溫暖,就無法將食物消化完全,就會出現腹脹腹瀉。胃部的效率降低容易導致胃病頻發,造成營養不良,體弱多病。
解決方法:通常胃寒可以煲湯或者是做菜的時候加入一些肉桂、乾薑等溫暖食材。
2.胃熱吃去火的食物。胃火不足會出現胃寒,同樣胃火太旺也會出現胃熱。胃熱的患者,常常有飢餓感總感覺吃不飽的感覺,這都是胃部的工作能力過強造成的。這種情況會造成胃部消耗過多的津液,導致燥熱,常見的情況有口乾、口渴、便秘等。胃火太旺也容易引起噁心、嘔吐、發燒等症狀。
解決方法:要清熱瀉火,對於胃熱的患者來說,要適當地吃些涼性的食物,比如生菜、苦瓜、梨、西瓜等。
二、養胃這些習慣不能少
1.好腸胃要靠好的飲食習慣,有規律地飲食。每天早上7:00到9:00是胃部甦醒的時間,如果這個時候沒有食物供給身體營養吸收,就容易影響其它的器官工作。
2. 養胃應少吃鹽,多吃苦味的食物。冬季是神經旺盛的時期,多吃些苦味的食物能夠幫助去火。比如芹菜,生菜等蔬菜可以抗菌消炎,消除疲勞。
3. 多吃粗纖維食物。粗纖維食物可以幫助腸胃消化,如紅薯、新鮮蔬菜等。
4. 吃飯時要細嚼慢咽。狼吞虎咽食物會對消化道產生刺激,並且增加胃部的負擔,不論生活工作有多忙,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
5. 常按相關穴位,脾胃功能會更強。
6. 叩齒。叩齒的過程中有利於的唾液生成,隨著吞咽進到胃裡,能幫助胃消化。
7. 堅持運動很重要。通過運動可以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腸胃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