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有人問我,你家鄉怎麼樣?我除了說「好!」,還會找機會讓人嘗一下家鄉的特產。
家鄉的歷史、文化、街道、韻味,這會兒全都融在那口特產裡,吃了,就好像親身去過一樣。
它不一定是最高級精緻的,也沒什麼複雜的工藝,但帶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就好像上海的生煎包、武漢的熱乾麵、陝西的肉夾饃...光說給本地人聽,就能流口水。
我在上海遇到一對日本夫婦,丈夫是地道的大阪人。像普通大阪人一樣,熱情,幽默。
去他們家做客,別的不說,章魚燒是必不可少的。他說,在大阪幾乎每家都會做章魚燒,一般都是女孩子做。
我瞄了一眼在他旁邊的妻子,她迅速用調皮而不太流利的中文說,我不是大阪人,請你做。
(攝影 by 美香)
一個隨身的瓦斯爐上架一個章魚烤盤,把準備好的麵糊倒進模具裡,等底部稍稍凝結,用竹籤把丸子翻個身,好讓之前露在上面的麵糊一道煎熟。
丸子有沒有煎好,主要看竹籤挑的時候會不會破裂。一個完美的丸子外脆裡嫩,表面稍稍泛黃但帶著香氣,裡面則香滑柔軟。
把丸子挑出來,放在盤子裡,澆上照燒汁、沙拉醬,撒上海苔碎、柴魚片,怎麼好吃怎麼來。
(攝影 by Micco-H)
據說大阪有好多種燒,以牛筋和蒟蒻為代表的傳統章魚燒,加了蛋黃口感更柔軟的明石燒,各種蔬菜和面的煎餅御好燒(也叫大阪燒)...
丈夫很謙虛地說,我只會做章魚燒。妻子說,今天謝謝你,我吃到了家鄉的味道。
於他們,讓朋友吃到家鄉的東西,是款待,也寄託著思念;
於我,吃到來自朋友家鄉的小吃,好像真的和那座城建立了奇妙的聯繫,光聽名字就異常親切。
沒有機會走遍天下,找機會吃遍美食也是好的。
想吃的心有多大,想走的路就有多遠。
——《寓食記·章魚燒》
#章魚燒#
在家做章魚燒要等天冷了才好,暖和;不然,你會被烤成章魚的。
備料:低筋麵粉、泡打粉、雞蛋、章魚粒、捲心菜粒、食用油、山藥
1、山藥打泥,和麵粉、雞蛋加清水、泡打粉拌勻,並過篩一遍,靜置;
2、章魚汆水切粒,捲心菜和洋蔥也切粒備好;
3、燒熱模子,轉小火,往裡倒麵糊,不必倒滿, 再往裡面撒章魚粒和捲心菜粒,等底部凝結後用竹籤挑著丸子翻轉,讓上面的麵糊流下去;
4、再翻身,上面的麵糊也開始凝結後,丸子成型,之後繼續讓丸子保持翻轉,讓丸子受熱均勻,至上下金黃即可;
5、把丸子挑出,撒上自己喜愛的風味,像照燒汁、沙拉醬、海苔碎、柴魚片,都是章魚燒的經典搭配。
(圖片來源於美食天下 芹意)
每種食物背後,都藏著一個自己的故事。
我是講故事的人。這裡有我的故事,那麼你的呢?
歡迎來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