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影視界又來啦!我是每天帶你看影視劇,為你排雷避坑的新影視界,關注我不迷路哦。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張藝謀導演的經典之作——《金陵十三釵》,這絕對是老謀子上好的電影作品,快來看看吧。
1937年,日軍入侵南京,戰火中,六朝古都化為廢墟,眾多中國軍民被困城中。一支十數人的國軍德械教導隊餘部在長官李教官(佟大為飾)指揮下,從日軍手中救出了一批教會學校女學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喪失了出城的機會。
倖免於難的書娟(張歆怡飾)等學生返回文徹斯特教堂,隨她們一起來到的,還有受僱遠道至此收斂神父遺體的美國人約翰·米勒(克裡斯蒂安·貝爾飾)。
此時的南京城中,逃難的人們蜂擁進安全區和教堂尋找庇護,十四名風塵女子強行進入教堂避難,其中精通英語的玉墨(倪妮飾)希望藉助約翰的身份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護。
教堂的牆壁,並不能阻擋日軍的鐵蹄,教堂內的人們,將面臨孰生孰死的選擇 。
而後有一名日軍大佐率領著一群日軍強行闖入了這塊避難之所,他們以慶祝聖誕名義,要唱詩班女生到軍營為他們獻唱。
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一條受盡屈辱的死路,是一個陷阱,但在這時以玉墨為首的一群&34;挺身而出。
即使知道前路必死,他們還是義無反顧。誰說戲子無情,婊子無義?此時此刻的她們大義凜然,挺身而出。
這就是商女們的大義!讓你我都為之欽佩的家國大義。
電影中描寫的故事在&34;離開南京,妓女和喬治去了軍營之後戛然而止,留給了觀眾一個想像空間,也避免讓觀眾看到過於悲慘的結局,不得不說老謀子的用心。
其實金陵十三釵是有原型的,只不過在真實故事裡並不是13個人而是21個人。
而為什麼小說中是十三個人,有一種說法是13是一個不祥的數字,這也恰恰說明了十三個人最後的悲慘結局。
真實原因無可考究,但是就我個人來看,除了上面說的一種可能之外,還有就是十二個妓女再加上一個小男孩喬治是為了加強故事張力,增加故事的戲劇衝突。
你認為原因是什麼呢?為什麼原著小說寫的是十三釵呢?歡迎在下面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金陵十三釵》背後的真實故事是在南京淪陷期間,明妮·魏特琳的身份是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育系主任兼教務主任。這是一所教會學校,位於安全區範圍內,相對比較安全。
魏特琳冒著生命危險挺身而出,讓大批的婦女和兒童進入她所在的校園,幫助她們躲過劫掠。
魏特琳在日記中提到了一批幫助其他&34;們逃過日軍強暴的&34;那是1937年12月24日,魏特琳被叫到辦公室,與日本某師團的一名高級軍事顧問會晤。
對方要求魏特琳從1萬名難民中挑選出100名妓女,他們認為,如果為日本兵安排一個合法的去處,這些士兵就不會再騷擾無辜的良家婦女了。
當天的結果是,對方最終挑走了21名婦女,這21名女子就是金陵十三釵的原型。
她們被挑走之後無非就是軍妓或者送去軍營當慰安婦,據南京大屠殺慰安婦倖存者稱,她們懷孕了有的直接被日軍處決,有的就是拉走了,不知道下落。然後有人自殺,有人反抗被殺掉,馬上就有新的婦女來替補。
她們所經歷的都是非人道的,就算最終倖存下來,其心理生理創傷用一生的時間也不能撫平。
日本侵華期間,在南京的肆意屠殺,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應該忘卻的歷史,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人們,我們更應該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努力完成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歷史是沉重的,我們要做的不是沉浸在歷史的悲痛中,而是將悲痛化為力量,銘記歷史,奮力前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我是新影視界,為你排雷避坑的小可愛!趕快點個關注吧,點關注不迷路哦。
每天帶你圖文看電影,帶你了解優質影視劇,躲避影視劇雷區喲,我是新影視界,歡迎你的關注、評論、轉發和點讚呦。你還想看什麼電影?快在下面的評論區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