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說「商女不知亡國恨」,商女是什麼人?

2021-03-01 趣談歷史奇聞

杜牧,出生於世家大族,連續十幾代都是達官顯貴、社會名流。杜牧因此對自己的家世特別自豪,他曾寫詩炫耀說:

舊第開朱門,長安城中央。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家集二百編,上下馳皇王。

大家可以見識一下,什麼叫「炫」。

「你們那些150平的房子弱爆了,我老杜家在帝都最繁華的地段有一棟豪華大別墅,俺家別墅可不像那些土豪那樣裝修得花裡胡哨的,我們家有文化,裝了一別墅的書啊!光家裡的族譜家書就好幾百本,大多是皇帝大人作的序。」

這麼會裝,思聰在杜公子面前也得甘拜下風吧!

杜公子不僅比王公子會裝,而且比王公子還會玩,「十年不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就是他多年出入高檔會所的一句總結。

就是這位杜公子,前十年燈紅酒綠,後十年憂國憂民。

金陵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過城中流入長江,兩岸酒家林立,是當時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享樂遊宴的場所。唐王朝的都城雖不在金陵,然而秦淮河兩岸的景象繁華卻不輸長安。

正因此,「秦淮」也逐漸成了奢靡生活的代稱。

那一夜,曾經的公子哥杜牧在夜行的船上,悠悠蕩蕩,正好泊於秦淮河岸邊的一處酒家,杜公子本想找一片清靜之地,卻不想亂入一片旖旎,迫近金陵的脂粉之氣。眼見燈紅酒綠,耳聞葷歌豔曲,歌聲從岸邊,帶著打情罵俏,帶著脂粉花暈,撲面而來。

此情此境,不禁讓杜公子觸景傷懷,他想到唐朝國勢日衰,皇子王孫們昏庸荒淫,感慨萬千間,酒入愁腸,化作憂思淚,於是寫下了這首《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首詩寫得比較通俗,大體意思很好理解,迷離的月色和輕煙籠罩著寒水和白沙,夜晚我的船停靠在秦淮近岸的酒家。商女不懂什麼叫亡國恨,隔著江水仍在大聲高唱李後主寫的《玉樹後庭花》。

唯一字面不好理解的是「商女」是什麼意思?商朝的女子?還是做生意的女子?或者是商人的女兒?

從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出,「商女」在這根本不是商朝的女子,也不是做生意的女子,更不是商 人的女兒。商女在這裡其實特指歌女,就是古代賣唱為生的歌女。

肯定有好奇寶寶會問,歌女為什麼會被稱為「商女」呢?

原來在唐朝時,歌伎、女伶都被通稱為「秋娘」,也稱為「秋女」。有詩句為證,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這句的意思是,我彈奏的曲子很好聽,讓老師都連連稱讚。我化的妝容也很好看,每次化完妝周圍的藝伎都嫉妒我美。從這句詩來看,這裡的「秋娘」指的就是她身邊的姐妹,彈琴唱歌的歌女。

接下來我們看看「秋娘」怎麼又被稱為「商女「了。

由於古人對音樂的理解方式跟現代人不一樣,古人使用的是五聲音階,用宮、商、角、徵(zhi)、羽來表達,大致相當於現代音樂簡譜上的1(do)2(re)3(mi)5(sol)6(la),從宮到羽,按著音的高低排列起來,形成五個音級,商是第二級。商調通常被作為主音階來使用,樂調哀怨悲涼是其最大特色。這種音調傳達出的氣氛跟秋天蕭殺、悽涼的氣候特點十分相近,於是,人們逐漸把「商調」跟「秋韻」聯繫在一起,便有了「商秋」的說法。

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編鐘用實物無可辯駁地表明,在公元前五世紀,中國已經有了多聲音階,商就是其中一個音節。後世逐漸把商這個五音之一的字作為歌女為這個族類的別稱。

「商」字是一個會意字,最早是表示幾個人在一起商量、討論,也因此引申為交易、商業的意思,也就是以物易物。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從古代開始,就有點討厭商業,重農抑商,對商業一開始就沒有好臉色。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們唱什麼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可見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據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後主所制的樂曲,這靡靡之音,早已使陳朝壽終正寢了。

國家都已經滅亡了,那群沒良心,沒有愛國心,不知廉恥的歌女、戲子居然絲毫不感到難過,傷心。仍然在唱哪靡靡之音,唱那亡國之音。,這個商,應當是商人的商,有一層貶低的意思。

但是,到底是誰不知廉恥呢?還不是那群尋歡作樂的富家子。作者用在這裡的「商女」,其實是作者的曲筆,實則指那些食用國家俸祿,卻無所事事,歌舞昇平,不問民生,腐敗昏聵的達官顯貴、商賈名流、公子王孫。

相關焦點

  • 「商女不知亡國恨」一詩流露出詩人怎麼樣的情感?
    「商女不知亡國恨」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歌《泊秦淮》,意思是以賣唱為生的歌女不知道什麼是亡國之恨。全詩描述了詩人夜泊秦淮河岸時因眼見燈紅酒綠之景,耳聞淫歌豔曲之聲而生出的亡國之情。詩人杜牧的心中對當時百孔千瘡的唐王朝充滿憂慮,觸景生情,於是寫下了寫下了這首《泊秦淮》。
  •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商女是歌女還是商人婦
    前言前幾天回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商女不知亡國恨」,為什麼叫商女?有人說是歌女、有人說是商人的妻子,到底是哪一種呢?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泊秦淮》古人商、秋互用。古以五音配四時,所謂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
  • 【詩詞鑑賞】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泊秦淮杜牧 〔唐代〕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商女:以賣唱為生的歌女。後庭花:歌曲《玉樹後庭花》的簡稱。南朝陳皇帝陳叔寶(即陳後主)溺於聲色,作此曲與後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所以後世稱此曲為「亡國之音」。
  • 「商女不知亡國恨」,道德捆綁,可嘆可憐!
    泊秦淮唐·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每天學一首詩,這首詩裡的商女就是歌妓女伶。04商女何來亡國恨?「奴婢賤人,律比畜產」在唐代的法律上,已經將「奴婢賤人」歸屬於畜產,可以任由主,人處置,無論買賣還是贈送他人都是被允許的。無論是官妓、私妓還是家妓,她們的法律身份都是屬於「奴婢賤人」之類。在國家還不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封建時代,亡國,會讓統治階層的地位一落千丈,而對於下層民眾,包括那些歌妓,亡不亡國都很難改變他們的身份。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跟著詩詞去旅行NO.174《泊秦淮》
    泊秦淮杜牧(唐)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秦淮河,是我國長江下遊右岸支流,古稱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之後,就在秦淮河畔長幹橋頭建起了「越城」,這是南京建城將近2500年歷史的開始。
  •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那年天下大亂,舊朝覆滅,江湖裡人來人往,亂象紛呈。金陵城外驟起暴雨,秦淮河上漫起一層水霧。男主自北方來,站在船頭,同行者都紛紛躲入船艙,唯有他還冒雨望天。他說,這是上蒼在為河山淪喪而哭,我要陪這場雨祭奠死去的時代。次日,遂病。
  • 商女不知亡國恨?楊紫代言辱華品牌,賺錢賺瘋了?
    楊紫一直以來都是因為很受大家歡迎的女明星,因為她出道也算是很早了,還曾經是一個同性,在她還是童星的時候就已經備受關注了,畢竟《家有兒女》也算是一部大家都很喜歡的電視劇,是很多人的童年。而且,她身邊的人以及她還曾經請教過中戲的一些前輩,都勸她好好學習,不要進娛樂圈,因為楊紫的長相可能還算是不錯,但是並不算是驚豔,在娛樂圈非常普通,沒有什麼優勢。畢竟娛樂圈都是看臉的。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隔江猶唱,玉樹後庭》文:扎西次仁絳秋「風塵之地,自然成為最初的讀者」/01/一曲後庭花,沾染了幾分亡國之音,那個姓陳的後主,賦予它的或許本不是禍害或有那麼幾人,每逢思心纏繞,攜一杯薄酒,燒幾疊紙片,安然站在狹小得墳前,訴說曲折的一生。古時的風塵女子,非貪於錢財者,必定有著不堪回首的往事,或家道破落,或被人拐賣,或世道蒼涼,再無生還的機緣,不得已踏上不歸的路。她們大多精通音律,善於歌詞,深入風塵,卻有著可貴的堅守。
  • 華為小公主娛樂圈出道,這是「商女不知亡國恨」?
    之前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她是因為2018年的巴黎名媛舞會,這個舞會基本只邀請名門貴族富豪明星的後代,全是一堆生在終點的人。想來,賭王家都要拉著奚夢瑤一心擠進娛樂圈賺錢,那人家華為公主怎麼就不能吃娛樂圈這碗飯?
  • 靈魂擺渡·君再來:誰說商女不知亡國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因為結界,冬青他們從精神病院裡出不去,機緣巧合冬青穿越到了1937年時的精神病醫院,邂逅了被日本人關在醫院的歌女大雪,大雪看到冬青後,追出去問:「中國人?」冬青說是,大雪告訴了冬青她本是歌女,日本人騙她說要捧她做電影明星,結果是騙她過來給日本人唱歌的,然後告訴冬青這間精神病院的秘密。
  • 杜鵑啼血,夜鶯嘶鳴;商女亦知亡國恨
    ·商女亦知亡國恨,單身赴會空悲切· 順著某個軌道滑入一個黑暗的大洞穴,將紛擾的生活狠狠扔在外面,與世隔絕堂而皇之的做起白日夢,這種洞穴人們通常管它叫電影院。魯迅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玉墨一行在危難的時刻放下個人的生與死,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我姨媽書娟沒有親眼看見趙玉墨一行的離去。後來是聽法比說的,她們個個奪目。
  • 泊秦淮 杜牧(唐詩欣賞縱橫談)
    尾聯,再寫人、聲音,商女不知,不知者不怪,詩人對商女還是寬宏大量,但是對聽到亡國之音,詩人還是忿忿不平,憤恨在懷,感慨萬千的。細釋:首句既可當互文理解,也可不作互文解讀;首句既可說提前,應該在夜泊秦淮之後,也可說在煙籠寒水月籠沙的情形下,再夜泊秦淮,這些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
  • 蒙曼: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在唐朝的詩人裡,杜牧最當得起「雄姿英發」這個詞,之所以雄姿英發,是因為他有三個好處,無人能及。第一好是出身好,杜牧出身名門望族,京兆杜氏。這個家族從西漢開始就赫赫揚揚,人才輩出。唐朝貞觀年間的賢相杜如晦就是京兆杜氏出身。所以當時還有一個說法,叫「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 商女不知亡國恨
    「姐妹們聽說了嗎,長鳴將軍在冀州自立為王了,你們說咱們冀州是不是有護佑了?」坊中幾個姐妹圍坐在一起,說話的名為青寧,年紀是坊中最小的。「這世道,護或不護又有什麼區別,且不論一城一池的命不是我們說了算的,就算是這冀州安全了,我們就能無憂嗎?若不能依靠著什麼達官顯貴,我們的命啊,就如同浮草飄零。」
  • 商女不知亡國恨?家國大義她們也不缺席,英雄不問出處
    《金陵十三釵》,商女的大義!1937年,日軍入侵南京,戰火中,六朝古都化為廢墟,眾多中國軍民被困城中。一支十數人的國軍德械教導隊餘部在長官李教官(佟大為飾)指揮下,從日軍手中救出了一批教會學校女學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喪失了出城的機會。
  • 杜牧「隔江猶唱後庭花」中「後庭花」是什麼?為何大詩人都忌諱它
    筆者的回答是:說難也難,說易也易,一切要看大家遇到的是什麼樣的詩人。遇到像白居易這樣「平易近人」的,那就容易,畢竟詩魔一生寫詩追求的就是好懂,為了寫出通俗易懂的作品,人家經常念詩給不識幾個字的老人聽,對方若是聽不懂他便改。若是遇到像辛棄疾這樣愛「顯擺」的,那就難,詞中之龍以好用典故著稱,當年他的一首《破陣子》,共6句用了6個典故,沒點水平要讀懂是真的費勁。
  • 商女亦知亡國恨,教堂絕唱秦淮景
    一支十數人的國軍德械教導隊餘部在長官李教官(佟大為飾)指揮下,從日軍手中救出了一批教會學校女學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喪失了出城的機會。倖免於難的書娟(張歆怡飾)等學生返回文徹斯特教堂,隨她們一起來到的,還有受僱遠道至此收斂神父遺體的美國人約翰·米勒(克裡斯蒂安·貝爾飾)。
  • 「隔江猶唱後庭花」詩句中的「後庭花」,到底指的是什麼?
    這句詩是出自唐朝詩人杜牧的《夜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是晚唐詩人,他所在的時代,唐朝已經開始衰敗,很多藩鎮擁兵自重,而中央無能為力。杜牧雖然非常關注政治,可是也無能為力。
  • 杜牧的《江南春》,看似寫春天,實則滿心想法不得說
    杜牧在等待時機,杜牧也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理想沒有忘記關心政事。在揚州的這幾年,看似浪蕩閒散,其實他內心有太多憂傷,太多沉淪的悲愴。這不是大飛魚老師說的,是杜牧自己在後來的詩作中說的。我們今天要學的《江南春》就是他在揚州時寫的。江南春唐 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 泊秦淮·杜牧
    作品賞析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後半段抒發感慨,借陳後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這首詩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響的,那兩個「籠」字就很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