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柏育兒漫畫
面對熊孩子的熊,很多父母都會說「打一頓就好了!」,長輩們也信奉「孩子不打就會被寵壞」的教育理念。
有一個調查了991位父母的樣本中,35%的父母對自己1-2歲的孩子使用過體罰,94%的父母對自己3-4歲的孩子使用過體罰。
打屁股的確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行為,但是,那些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打屁股會讓孩子變好嗎?
曾經有273位母親參加了關於體罰孩子的調查,結果顯示,6%的母親不使用體罰,68%的母親打過孩子屁股,剩下26%受到過嚴重的體罰,調查結束後約六個月,研究者觀察了兒童在學校與同伴間的交際情況,並記錄了兒童對同伴的攻擊性行為,最後的得到一份每小時攻擊性分數記錄:
這個圖表說明,兒童從父母那裡學會了攻擊性行為,體罰並不能使壞孩子變得更好。
關於體罰,美國還有有一個研究,他們調查了6002個家庭,想知道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被體罰後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影響有多大,最後50%的樣本報告顯示:那些曾經受過體罰的人更可能經歷抑鬱、自殺、酗酒、虐待兒童和家暴行為。
研究表明,滿足下列條件的懲罰才是有效的:
1、迅速而短暫
例如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場所打別的小孩,當第一次出現這個行為的時候,父母就要果斷阻止,並給出明確的指令,如果孩子繼續犯錯,應給予相應的懲罰:比如玩耍時間變短等。
2、立即執行
從父母嘴裡說出來的懲罰方式,要立即實行,不然大人的威信力將大打折扣,下次你想用同樣的方法懲罰孩子的時候,他很可能就不會聽你的了。
3、懲罰強度上要有所控制
例如你想限制孩子使用ipad的時間,從以前一天看1小時直接縮減到堅決不讓看,這樣的強度,孩子是很難適應的,最好是循序漸進,如:從每天減少二十分鐘開始。
4、懲罰孩子的行為,而不是針對孩子本人
告訴孩子某個錯誤的行為需要糾正,不要給孩子貼負面標籤。
5、充分考慮孩子犯錯背後的原因
例如孩子撒謊,最好別不管三七二十一對著孩子劈頭蓋臉一頓罵,要考慮孩子為什麼會撒謊,搞清楚背後的隱情,和孩子充分溝通後再酌情考慮。
6、物質懲罰好過皮肉之苦
如果罰款就能起到效果,那為什麼還要讓孩子承受皮肉之苦?
打孩子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之所以有那麼多父母推崇打屁股的教育手段,主要因為打孩子的效果立竿見影(哪個孩子不怕疼呢?)因為效果好,父母打孩子的行為不斷被強化。但「短期的收益,必然造成長期的痛苦」,父母應該對孩子多一點耐心,用更加理智的手段達到矯正孩子行為,已達到孩子長期發展良好的目的。
(本文參考文獻:津巴多《心理學與生活》)
END
一分鐘認識我:我是柏柏BJ,親子漫畫家,自由漫畫人,坐標帝都,多家報刊和雜誌漫畫專欄作者,多家母嬰網站最具影響力作者,專注育兒漫畫和簡筆畫教程,已出版手繪漫畫作品《小萌娃養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