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事件下的如涵控股:網紅經濟的敗退?MCN龍頭如涵的估值變化是?

2020-12-18 騰訊網

本文根據如涵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和近期新聞,對原有文章【網紅電商第一股,MCN如涵控股如何估值?】的分析和模型進行了更新。

事件發展

News

近日,一條微博攪動整個網際網路圈,知情人士稱博主老公是天貓總裁蔣凡,在阿里管理層擔任數個要職,一度被稱為阿里的「太子」和「接班人」。

而微博中被@的女主人公張大奕,曾是李佳琦、薇婭走紅之前的第一代淘寶網紅領軍人物,創造過28分鐘賣出1個億的驚人戰績。從一個小小的淘寶模特到網紅店主,再到上市MCN公司如涵控股的第二大股東,她曾是業內神話般的人物。

可這桃色事件一出,後果可謂慘烈。截止4月20日上午,阿里巴巴-SW(09988.HK)早盤股價下跌近2%,報203.6港元。截至上周五港股收盤,阿里巴巴股價為207.6港幣,今日開盤阿里股價205.4港幣,按照開盤價來算,阿里港股市值跌去472.16億港元。

阿里隨後啟動對蔣凡個人的調查,因為如涵控股是阿里巴巴集團唯一入股的MCN機構,公司懷疑蔣凡與如涵存在非官方渠道的交易。

張大奕背後的如涵控股也遭遇股價連連跳水,截止本文發稿,如涵控股市值已被抹去超過1.5億人民幣。據悉,張大奕持有如涵13%的股份,意味著她本人的身價也跌去超過2000萬人民幣。

本期文章將介紹MCN公司是怎樣的運作的,以及號稱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控股該怎樣估值。

MCN是什麼

What is MCN

MCN的全稱是Multi-Channel Network。最初是從Youtube上拓展出來的行業模式,做為橋梁/中介,保證穩定得輸出優質的PCG內容,在平臺上實現商業變現。而MCN在現在也成為連接品牌、平臺、網紅之間的橋梁。為平臺帶來了更加多元的推廣渠道,相當於是一種新穎的品牌營銷渠道。

一個標準的運營模式如下:

1. 品牌方選定MCN 公司

a. 品牌方公司出資清MCN 幫助進行商業投放

b. MCN 公司幫助定製投放內容

2. MCN 公司找到KOL(上遊)

a. 與KOL籤約包裝推廣,或者直接使用旗下KOL

b. KOL負責直播內容或者其他推廣方式,ie 軟文

3. MCN 與平臺合作

a. 平臺提供設施基建以及服務

b. MCN提供KOL以及內容

4. 平臺對接消費者(下遊)

a. 平臺向消費者內容播放

b. 消費者付費打賞

截至2018年底,國內MCN機構有5000餘家,90%以上的網紅被MCN公司收入囊中,整體內容佔據主流社交平臺的60-70%左右的流量。

小馬在之前關於虎牙的深度報告裡也提到過這個概念,並介紹了具體直播行業的產業鏈是怎樣構成的,具體請看【【小馬深度報告】小象牽手大鵝,虎牙和鬥魚還會遠嗎?從虎牙看泛遊戲直播平臺的估值】

MCN

變現方式和商業模式

MCN liquidity and business model

MCN的收入來源大體包括三大類:廣告、直播和電商。大多數MCN以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現在抖音和快手上的頭部MCN機構月廣告流水大概在2000-3000萬元。

對於有些MCN來說直播收入也是重要收入來源。目前靠電商盈利的MCN比較少。MCN與KOL的分成比例取決於甲乙雙方在優勢地位,一般是相互商榷後決定。

如涵控股公司發展歷程

History

2014年獲得軟銀賽富A輪融資

2015年獲得聯想君聯資本數千萬B輪融資

2016年,獲得阿里巴巴3億C輪融資

2016年8月,掛牌新三板,主營業務為紅人經濟、營銷推廣和電商業務。

2016年GMV超過10億,估值31億

2018年新三板摘牌

2018年如涵控股已經計劃開始非交易路演。本次赴美IPO擬募資1.5億美元至2億美元

2019年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國內首家赴美上市的網紅孵化營銷MCN

如涵的商業模式

RUHN’s business model

自營模式:第一種是全服務模式,相當於自營電商,賺取的主要是出售商品的利潤。

平臺服務模式,也可以看做是明星經紀公司。網紅帶的主要是品牌方的貨或者提供營銷廣告服務,如涵賺的是服務佣金。

(來自如涵控股FY2020 Q3 Investor Presentation)

平臺對於KOL進行精細化管理,如涵將旗下網紅分為三個等級:頭部網紅、成熟網紅和新興網紅。分別根據帶貨能力進行分類。

下圖是prospectus裡面對於KOL的分類:

首先是Top Tier KOL

接著是Emerging KOL

大家看看其中有沒有自己關注的網紅哦。

但是相比張大奕,大家是否對李佳琦、薇婭的名字更為熟悉呢?

在張大奕最春風得意的2016年,淘寶剛推出「淘寶直播」平臺,張大奕創造了2小時成交額近2000萬元的淘寶紀錄,隨後更是不斷打破記錄。她的微博粉絲從三十幾萬暴漲超過1100萬,年收入過億,如涵控股也成功赴美上市。

隨後幾年,直播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除了淘寶,京東、蘑菇街,甚至抖音、快手都紛紛加入賽道。可張大奕卻沒有抓住泛直播行業這個風口,被李佳琦、薇婭等後來居上,再難翻身。

如涵公司本身也不少問題,一來公司營收受頭部網紅影響過大,過於依賴張大奕的個人影響力,據公司披露,截至2019年3月31日,如涵公司籤約網紅128名。其中一年創造GMV超過1億元的大網紅只有3人;3千萬到1億元的網紅為8人;剩下的117人一年GMV值均在3000萬以下。這樣的結構導致如果這次事件使張大奕被輿論擊垮,公司將面臨巨大災難。

再者,美國資本對這位網紅似乎並不買帳,上市五天就慘遭腰斬,進入2020年之後就幾乎一直處於在波動中下跌的狀態,這次打擊對如涵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如涵公司應該怎樣估值

How to value RUHN

我們根據投行研究報告及最新披露的公司年報數據,搭建DCF模型,主要截圖如下:

Income Statement

Balance Sheet

PP&E and Debt Schedule

Cash Flow Statement

Discounted Cash Flow

根據模型測算,如涵控股股價為 4.2USD,與現在市場價 3.72 USD相近。

獲取跟誰學做空報告完整版和完整版估值模型模型

END

面向零商科背景的同學,把應對投行券商求職的核心知識提煉在12小時的投行券商入門基礎課當中,節約求職者寶貴的準備時間;請諮詢課程顧問了解更多課程內容。

各種模型搭建方法會在我們的估值建模課程-標準班中進行介紹,需要了解課程的同學可以添加下方海報中課程顧問諮詢詳情。

相關焦點

  • 如涵控股宿命論:網紅命薄?
    來源:易簡財經易簡財經輸了陣的張大奕,帶不動的如涵控股?自己投資時常有走眼的王思聰,對如涵控股(NASDAQ:RUHN)當初上市的判斷卻是相當精準。頂著「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阿里巴巴唯一入股的MCN機構」等名號的如涵控股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這三年,一點也不「網紅」。
  • 「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瀕臨退市 成也張大奕敗也張大奕
    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30日訊(趙芙瑤)2019年4月3日,淘寶頭部網紅張大奕所屬公司如涵控股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發行價12.50美元。敲鐘當天的張大奕,激動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並在微博上與自己的粉絲一起分享了這歷史性的時刻。
  • 如涵控股助推網紅經濟發展,頭部網紅張大奕創驚人銷售業績
    6月3日,總部位於杭州、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如涵控股公司發布了2020年財報。作為中國網紅經濟第一股,一直以來備受大家的關注和重視,而網紅張大奕不僅是如涵控股的頭部網紅,更是如涵控股的首席營銷官。相關數據顯示,如涵控股2020財年GMV一舉突破40億元整數關口,達到40.358億元,同比增長41%。
  • 如涵:網紅經濟同樣信奉長期主義
    可見,如涵控股的平臺收入已經成為公司發展的重要引擎。在這樣以平臺的服務收入為主的模式下,如涵籤約的網紅數量從去年的 133 人增長到了 174 人;粉絲數量從去年的1. 73 億增長到了今年的2. 631 億。這說明以平臺服務收入為主的業務體系,降低了網紅考核的壓力增強了他們的積極性;同時,由於推薦了很多優秀的產品,粉絲的數量也在不斷的攀升。
  • 網紅孵化器如涵控股上市破發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4月3日,如涵控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12.50美元,總發行規模約為1.25億美元。上市後如涵股價一路下滑,截止北京商報記者發稿,收於11.68美元,跌幅6.56%。如涵控股創始人、董事長馮敏表示,如涵團隊有超過10年的電商運作經驗,憑藉網紅生態系統已成為網紅孵化器,是零售品牌的理想合作夥伴。對股東阿里,馮敏也表示了感謝,稱阿里為實現如涵開創的網紅生態體系提供了電商基礎設施。根據招股書,如涵控股的業務包括三大塊,分別為紅人經紀、營銷推廣及電商業務。
  • 打造網紅的如涵:一年利潤竟不如一輛跑車
    我們現在要說的是另一個蒼南人,如涵控股董事長馮敏,也是1981年的,和林奇同齡。對於喜歡在淘寶上買買買的年輕女性來說,張大奕、大金、左嬌嬌等網紅的名字應該不陌生吧?她們經營的店鋪,實際上都屬於同一家公司——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馮敏獨創了網紅電商閉環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先花錢打造網紅,然後讓網紅開店賺錢變現。
  • 「第一網紅」張大奕光環不再,如涵控股考慮私有化
    來源:鈦媒體APP11月25日晚,隨著如涵控股私有化公告的發出,旗下頭部網紅張大奕的網紅生命周期仿佛也告一段落。上市一年半,走下坡路的如涵呼應了王思聰在朋友圈的點評,「如涵的網紅電商、網紅孵化、網紅營銷模式沒有驗證成功,也沒有培養新的KOL」從2019到2020 ,隨著淘內規則的轉變,直播紅人李佳琦、薇婭成為絕對頭部,張大奕錯失了直播風口,同時如涵控股也到了重新思考「網紅電商」模式的時候。
  • 網紅張大奕的財富應許之地:如涵控股溢價73倍收購其公司
    如涵控股也因為早在2015年開始網紅營銷,期間一度獲得君聯資本、阿里巴巴等資金的追捧,估值水漲船高,2019年4月赴美上市成功,如涵控股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作為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除了張大奕外,還有150餘名網紅,不過真正的頂級網紅只有3位,他們為如涵控股的網紅店貢獻6成多收入,而其中張大奕貢獻最大,幾乎佔到總收入的半壁江山。根據披露的數據,張大奕在2017-2019財年,為如涵控股帶來的收入佔到50.8%, 52.4%和55.3%。
  • 如涵「躺槍」張大奕 網紅依賴症難解
    回顧如涵控股的發展史,依靠張大奕的網紅帶貨能力,從線上服裝品牌華麗轉身成為了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卻成為了少有的與公司CMO高度捆綁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一周年之際,如涵控股遭遇了此次事件,不禁讓人再次提問,強調自己轉型為MCN機構的如涵控股,如果失去張大奕的經營支撐,是否還可以繼續網紅電商第一股的神話?
  • 如涵控股騷操作
    網紅主播張大奕在上市敲鐘現場,沒忘了開啟直播,品宣自家企業的股票:ruhn(如涵控股股份代碼)。彼時滿屏的ruhn彈幕飄過,直播間高達30多萬的熱度,還被推上了熱搜,是如此的狂歡盛宴。但一年後的現在,如涵這個所謂的「網紅帶貨第一股」,在納斯達克的上市之旅或將戛然而止。
  • 公司:國內電商網紅孵化平臺如涵
    如涵控股是國內最大的電商網紅孵化與營銷平臺,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已在紅人孵化數上穩居行業TOP1並與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於為更多品牌實現品效合一。
  • 《2020網紅經濟企業TOP100》發布 國內第一網紅服務商如涵位列13
    2020年初,一篇《為什麼60家上市公司抵不過一個網紅?》分析了數字經濟下生產與組織方式的轉變。轉眼間2020年第一季度已經過去,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網紅經濟也迎來了新的發展,趨勢或格局已初露端倪。再加上疫情期間,電商服務出新出彩,新型消費加速湧現,直播帶貨、線上團購、雲旅遊……這些線上消費新業態展現出強大生命力。
  • 張大奕背後的如涵控股擬退市,「網紅電商第一股」何以至此?
    這也意味著,「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擬將退市。 這距離如涵控股赴美上市,還不足兩年。如涵控股主營業務為孵化網紅做電商,是「網紅電商」模式最早一批的探索者,2019年4月3日,如涵控股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價為11.5美元。彼時,因為坐擁網紅張大奕,如涵控股迎來了其巔峰時刻。
  • 如涵的網紅故事講不通
    網紅主播張大奕在上市敲鐘現場,沒忘了開啟直播,品宣自家企業的股票:ruhn(如涵控股股份代碼)。彼時滿屏的ruhn彈幕飄過,直播間高達30多萬的熱度,還被推上了熱搜,是如此的狂歡盛宴。但一年後的現在,如涵這個所謂的「網紅帶貨第一股」,在納斯達克的上市之旅或將戛然而止。
  • 天貓總裁蔣凡遭除名阿里合伙人 張大奕和她的如涵控股怎麼樣了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天貓總裁蔣凡遭除名阿里合伙人來源:第一財經、上觀新聞、21世紀經濟報導蔣凡今日,阿里巴巴公布了蔣凡事件的調查處理結果,取消蔣凡阿里合伙人身份。據悉,調查組就阿里集團對如涵電商的投資,以及張大奕所有淘寶、天貓店鋪的入駐、活動、引流、交易等做了全面的內、外部調查。確認:阿里在2016年投資如涵電商的決策與蔣凡無關;蔣凡對如涵電商、張大奕所有淘寶、天貓店鋪的經營活動並無任何利益輸送行為。此前,蔣凡妻子在微博上點名如涵控股張大奕,將家庭問題公開化。
  • 出海記:金融界帶你一文讀懂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北京時間3月6日,中國網紅電商如涵控股(簡稱:如涵)正式向美國證劵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首次公開招股)招股書,計劃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3日登陸納斯達克全球市場,證券代碼為「RUHN」。IPO發行價確定為12.5美元,發行1000萬股美國存託股,募集1.25億美元。如涵控股的上市也將成為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
  • 如涵控股私有化 「張大奕式」成功難再複製
    在此之前,藉助頂流網紅張大奕強大的圖文帶貨能力,如涵控股依靠服裝網店的經營快速崛起,並於2019年4月成功在美股上市。但在此背後,虧損、業績依賴單一網紅等問題也始終明顯。目前,如涵控股股價距離發行價已經跌去七成以上。
  • 如涵退市,都怪張大奕?
    這是如涵控股官網最新一篇媒體報導的結束語,透露著掙扎在轉型路上努力保持存在感的如涵的無奈,也透露出如涵對於未來的期待。從未認識,何談遺忘2014年,如涵控股成功孵化出初代網紅張大奕,憑藉對張大奕私人流量的引流,打造出當時淘寶的「現象級」店鋪——吾歡喜的衣櫥。2014年也因此被廣泛認為是「網紅經濟元年」。
  • 如涵退市 都怪張大奕?
    從未認識,何談遺忘2014年,如涵控股成功孵化出初代網紅張大奕,憑藉對張大奕私人流量的引流,打造出當時淘寶的「現象級」店鋪——吾歡喜的衣櫥。2014年也因此被廣泛認為是「網紅經濟元年」。隨後兩年,如涵控股在張大奕的影響下,享受到網紅經濟第一波紅利。
  • 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欲私有化:如涵,成也大奕,敗也大奕?
    文:呂笑顏、石丹ID:BMR2004作為網紅第一股的如涵控股,原本有望在資本市場上如魚得水,不過,近日,繼張大奕風波、新財報發布後,如涵控股宣布私有化。是故事講不下去了嗎?赴美上市一路走來,如涵一直因依賴頭部網紅尤其是張大奕,廣受市場爭議。如涵控股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底,如涵控股共有113個籤約網紅。但僅張大奕一人,便貢獻了半數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