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張大奕的財富應許之地:如涵控股溢價73倍收購其公司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網易財經

作者:劉培

網紅,常常意味著頂級流量加持背後的資本青睞,但也時常因為網紅個人名譽深陷泥潭,觸發資本機構的公關危機。

被譽為「中國電商第一網紅」的張大奕,近期因為天貓總裁蔣凡的夫人隔空喊話,疑似陷入「小三」緋聞,儘管張大奕對外表示純屬「誤會」,但隨後事態逐漸發酵,牽扯出兩大資本力量的輿論危機。

其一是,由阿里系高管蔣凡的個人私德引發的阿里系公關危機,其二為張大奕所在美股上市公司如涵控股(NASDAQ:ruhn)在美股的股價震蕩。而阿里系旗下投資的唯一一家MCN公司便是如涵控股。

這種微妙的資本關係疊加上述緋聞將事態引向另一個方向——阿里巴巴即將對此進行調查——蔣凡身為天貓、淘寶總裁期間,是否利用職務之便,讓阿里巴巴與這個同樣誕生杭州的如涵控股存在利益輸送。

無論結果如何,如涵控股都將因為捆綁網紅「張大奕」,陷入尷尬。如涵控股的股價在事發當天應聲下挫10%。

網易清流工作室梳理如涵控股的年報以及招股書發現,這場資本盛宴背後,張大奕作為如涵控股的頂梁柱獲益匪淺,其在2017-2019財年,從如涵控股獲得的服務費收入以及股息就高達上億元,年均收入超過4000萬。張大奕持股公司更是高溢價73倍被如涵控股收購,張大奕也藉此成為如涵控股的重要股東。

溢價73倍收購張大奕公司

如涵控股的前身為模特出身的張大奕和馮敏(即後來如涵控股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於2014年7月合作開創的第一家淘寶KOL店——吾喜歡的衣櫥。

藉助「張大奕個人」在社交平臺的影響力,這家淘寶店在2015年成為淘寶雙十一第一家銷售過億的店鋪,2016年的雙十一中,該店更殺入了淘寶平臺女裝行業熱銷店鋪前十。2017年的雙十一,吾喜歡的衣櫥雖排名滑落,但依然創造新高。其微博曾以通紅的海報張貼,宣告一連串的令人振奮的銷售數字:3分鐘銷售破5000萬,30分鐘破1億元,全天銷售突破3億元。

如涵控股也因為早在2015年開始網紅營銷,期間一度獲得君聯資本、阿里巴巴等資金的追捧,估值水漲船高,2019年4月赴美上市成功,如涵控股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

作為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除了張大奕外,還有150餘名網紅,不過真正的頂級網紅只有3位,他們為如涵控股的網紅店貢獻6成多收入,而其中張大奕貢獻最大,幾乎佔到總收入的半壁江山

根據披露的數據,張大奕在2017-2019財年,為如涵控股帶來的收入佔到50.8%, 52.4%和55.3%。

不過如涵控股也為張大奕帶來更多的權益保障和收益。短期來看,作為股東兼CMO的張大奕從如涵控股獲利最大,遠超過如涵控股的董監高成員們薪酬之和的10倍之多。

網易清流工作室根據財報披露數據,作為如涵控股的「當家花旦」,其在杭州如涵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成立以來的三年時間裡,從如涵獲得收入至少就超過1億元。

僅統計張奕(張大奕本名)全資控制的兩家公司——大奕(上海)影視文化工作室和上海修西文化傳播工作室,三年就從如涵控股獲得1.1億元收入。

根據如涵控股披露數據,2017-2019財年,如涵控股僱傭大奕(上海)影視文化工作室提供KOL服務,服務費分別是552萬元、4211萬元和2138萬元。

截至2019年3月31日,如涵控股聘請上海修西文化傳播工作室提供KOL服務,其中服務費高達4244萬元。

上述之和累計約1.1億元,而2018、2019財年,如涵控股及其子公司共向11位董事和執行官支付了總計約420萬元人民幣和470萬元人民幣的薪酬和福利。

這裡統計還不包括張大奕從杭州大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杭州大奕」)獲得股息收入和其他收入。杭州大奕為張大奕和如涵合資成立公司,是張大奕早期網紅店鋪如「吾喜歡的衣櫥」的運營主體。

杭州大奕由張大奕持股49%,如涵控股持股51%。雙方還籤訂《合資協議》,約定張大奕擁有股息分配的權利。

2018年6月,杭州大奕電子商務公司發布股息分派計劃,其中張大奕從從中獲得股息1700餘萬元。

此後不久,2019年3月,如涵控股從張大奕手中收購杭州大奕剩餘49%的股份,作價6.56億元,折算成如涵控股的4417萬份股票。截至2019年3月,張大奕持有13.2%的如涵控股股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大奕作為如涵控股旗下少數盈利的子公司,在如涵控股2019年3月收購之前,49%的杭州大奕的帳面價值為負909萬元。這導致此項收購虧損6.65億元。

這也意味著,如涵控股收購此筆交易溢價73倍。如涵控股並未對外解釋高溢價收購的原因。

網店銳減

曾遭美國維權律師集體起訴

儘管依靠網紅經濟的快車,如涵控股曾一路扶搖直上,備受資本力量的青睞,最終於2019年4月登陸美國資本市場

但是如涵控股的自身卻一直未能盈利。根據如涵控股遞交美國證券交易所的文件,雖然收入保持一定增速,表現在2017-2019財年淨收入總額分別為5.78億元、9.48億元和的10.93億元,但三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分別虧損4014萬元、8995萬元和8492萬元。

如涵控股自2019年4月美國上市以來,如涵控股的股價接連下滑,已由上市發行時的12.5美元/股下跌到4月21日的收盤價3.73美元/股,市值蒸發70%。

股價的一路下跌還曾在2019年10月觸發美國10餘家律師事務所的集體訴訟,並聲稱將對如涵控股進行調查尋求索賠。

根據媒體公開報導,其中美國一家律所懷疑如涵控股的招股書中遺漏了重大不利事實,造成了如涵控股股價的下跌。

譬如,如涵控股由網紅經營的網店數量是否發生下滑而未在招股書中披露出來。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如涵經營的網紅店數量一直上升,從2017年3月31日的57家,上升到2018年12月31日的91家。而如涵控股創始人、董事長馮敏在2019年6月13日的財報會議上披露,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的網店數量已降至56家,低於此前聲稱的86家。

美國投資者質疑的理由是,如涵控股於4月提交招股書上市,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的網店數量已降至56家,如果網店數量發生大幅下滑,在4月披露招股書時是否已經存在下滑跡象?

網店的多少被認為是衡量收入指標的重要因素。如涵控股的主要經營模式,是網店的銷售收入,主要包括旗下網紅的網店以及網紅為第三方平臺提供廣告營銷服務和帶貨銷售收入。如涵控股大約9成收入都來自如涵經營的網店帶來的收入。

相關焦點

  • 如涵控股騷操作
    根據公告,如涵收到的私有化建議書價格為每股0.68美元(轉換成ADS,為 3.4美元),相較當天交易日的股價僅溢價10%。對比過往中概股私有化,暢遊溢價57%,搜狗溢價56.5%等,如涵三位創始人給出的僅溢價12%的收購方案,顯得缺乏足夠誠意。更關鍵的是,如涵在納斯達克的表現,可以說,是一出投資者的「血淚史」。
  • 如涵的網紅故事講不通
    根據公告,如涵收到的私有化建議書價格為每股0.68美元(轉換成ADS,為 3.4美元),相較當天交易日的股價僅溢價10%。對比過往中概股私有化,暢遊溢價57%,搜狗溢價56.5%等,如涵三位創始人給出的僅溢價12%的收購方案,顯得缺乏足夠誠意。更關鍵的是,如涵在納斯達克的表現,可以說,是一出投資者的「血淚史」。
  • 張大奕背後的如涵控股擬退市,「網紅電商第一股」何以至此?
    這也意味著,「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擬將退市。 這距離如涵控股赴美上市,還不足兩年。如涵控股主營業務為孵化網紅做電商,是「網紅電商」模式最早一批的探索者,2019年4月3日,如涵控股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價為11.5美元。彼時,因為坐擁網紅張大奕,如涵控股迎來了其巔峰時刻。
  • 「第一網紅」張大奕光環不再,如涵控股考慮私有化
    來源:鈦媒體APP11月25日晚,隨著如涵控股私有化公告的發出,旗下頭部網紅張大奕的網紅生命周期仿佛也告一段落。據美股上市公司如涵控股昨晚發布的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價格(每ADS 3.4美元)將公司私有化。2019年,如涵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網紅電商第一股」。相比2019年上市時12.5美元的IPO價,私有化價格僅為3.4美元,如涵控股市值縮水72.8%。
  • 「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瀕臨退市 成也張大奕敗也張大奕
    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30日訊(趙芙瑤)2019年4月3日,淘寶頭部網紅張大奕所屬公司如涵控股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發行價12.50美元。敲鐘當天的張大奕,激動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並在微博上與自己的粉絲一起分享了這歷史性的時刻。
  • 如涵控股私有化遭冷遇 網紅電商風口不再?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如涵控股私有化遭冷遇 網紅電商風口不再? 在納斯達克上市不足兩年的「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於日前宣布啟動私有化後,市場対之報以6.17%的股價重挫。在經歷了年初的風生水起之後,網紅電商的風口還能否延續?股價「上市即巔峰」據如涵控股的公告,公司已收到3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將公司私有化。目前,公司董事會已成立由3位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對該提案所涉交易進行後續的評估和審議。
  • 網紅電商如涵將退市:張大奕不靈了?
    而在財報發布後不久,如涵控股便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來自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提案。提議以每股0.68美元的價格(約合3.4美元每股ADS),以現金收購的方式實現公司私有化。董事會已成立特別委員會,評估和審議相關交易。
  • 張大奕所屬公司如涵控股收到私有化提案
    11月25日,被稱「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控股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已接到公司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買方集團)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每ADS 3.4美元)的價格將公司私有化。
  • 股市不歡迎網紅:張大奕、羅永浩、辛巴「上市」翻車記
    12月8日,主營業務為整合營銷的A股上市公司元隆雅圖發布公告稱,擬斥資2.7億元收購知名網紅「原來是西門大嫂」背後的有花果傳媒公司60%股權。此次交易溢價高達52倍,引發市場廣泛質疑。該網紅本名張馨心,在有花果傳媒公司持股比例為45.8%,交易如果達成,張馨心將套現約1.24億元。
  • 如涵控股現狀怎麼樣 張大奕既是股東也是聯合創始人
    11月27日 ,美股上市公司如涵控股(RUHN.US)宣布,公司董事會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沈超以及 各自關聯公司(買方團)發出的非約束性初步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每 ADS 3.4美元)的價格 收購 公司所有流通的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以 私有化 該公司。
  • 如涵「躺槍」張大奕 網紅依賴症難解
    回顧如涵控股的發展史,依靠張大奕的網紅帶貨能力,從線上服裝品牌華麗轉身成為了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卻成為了少有的與公司CMO高度捆綁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一周年之際,如涵控股遭遇了此次事件,不禁讓人再次提問,強調自己轉型為MCN機構的如涵控股,如果失去張大奕的經營支撐,是否還可以繼續網紅電商第一股的神話?
  • 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欲私有化:如涵,成也大奕,敗也大奕?
    日前,如涵控股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已接到公司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建議書,提議以0.68美元/股(或每股ADS 3.4美元,如涵控股1個ADS相當於5個普通股)現金,收購其尚未持有的公司所有已發行的A類普通股,包括以美國存託股(ADS)為代表的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
  • 打造網紅的如涵:一年利潤竟不如一輛跑車
    公司創辦不到10年,他已經是浙江排名第46位的富豪。在《2017浙商百富榜》中,他是整個榜單中僅有的4名40歲以下的企業家之一,財富96.1億元。我們現在要說的是另一個蒼南人,如涵控股董事長馮敏,也是1981年的,和林奇同齡。對於喜歡在淘寶上買買買的年輕女性來說,張大奕、大金、左嬌嬌等網紅的名字應該不陌生吧?
  • 如涵控股私有化 「張大奕式」成功難再複製
    在此之前,藉助頂流網紅張大奕強大的圖文帶貨能力,如涵控股依靠服裝網店的經營快速崛起,並於2019年4月成功在美股上市。但在此背後,虧損、業績依賴單一網紅等問題也始終明顯。目前,如涵控股股價距離發行價已經跌去七成以上。
  • 如涵控股助推網紅經濟發展,頭部網紅張大奕創驚人銷售業績
    6月3日,總部位於杭州、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如涵控股公司發布了2020年財報。作為中國網紅經濟第一股,一直以來備受大家的關注和重視,而網紅張大奕不僅是如涵控股的頭部網紅,更是如涵控股的首席營銷官。相關數據顯示,如涵控股2020財年GMV一舉突破40億元整數關口,達到40.358億元,同比增長41%。
  • 如涵控股宿命論:網紅命薄?
    來源:易簡財經易簡財經輸了陣的張大奕,帶不動的如涵控股?自己投資時常有走眼的王思聰,對如涵控股(NASDAQ:RUHN)當初上市的判斷卻是相當精準。頂著「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阿里巴巴唯一入股的MCN機構」等名號的如涵控股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這三年,一點也不「網紅」。
  • 股市不歡迎網紅
    12月8日,主營業務為整合營銷的A股上市公司元隆雅圖發布公告稱,擬斥資2.7億元收購知名網紅「原來是西門大嫂」背後的有花果傳媒公司60%股權。此次交易溢價高達52倍,引發市場廣泛質疑。該網紅本名張馨心,在有花果傳媒公司持股比例為45.8%,交易如果達成,張馨心將套現約1.24億元。
  • 如涵私有化 「網紅電商」的故事如何講下去
    如涵退市11月25日晚間,有著「網紅電商第一股」之稱的如涵控股公布了退市計劃,而此時距離其上市還不到兩年。如涵發布的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已接到公司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買方集團)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的現金,收購買方集團尚未持有的公司所有已發行的A類普通股,包括以美國存託股(ADS)為代表的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
  • 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破發背後:成敗都在張大奕?
    有著「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稱號的如涵(證券代碼:RUHN),終於如願赴美上市,然而它的「首秀」卻並不如意。當地時間4月3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如涵控股開盤就告破發,其IPO發行價確定為12.5美元,發行1000萬股美國存託股,募集1.25億美元。如涵控股開盤價為11.5美元,低於此前IPO發行價格12.5美元。
  • 黑天鵝事件下的如涵控股:網紅經濟的敗退?MCN龍頭如涵的估值變化是?
    本文根據如涵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和近期新聞,對原有文章【網紅電商第一股,MCN如涵控股如何估值?】的分析和模型進行了更新。而微博中被@的女主人公張大奕,曾是李佳琦、薇婭走紅之前的第一代淘寶網紅領軍人物,創造過28分鐘賣出1個億的驚人戰績。從一個小小的淘寶模特到網紅店主,再到上市MCN公司如涵控股的第二大股東,她曾是業內神話般的人物。可這桃色事件一出,後果可謂慘烈。截止4月20日上午,阿里巴巴-SW(09988.HK)早盤股價下跌近2%,報203.6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