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張大奕所屬公司如涵控股收到私有化提案

2020-12-18 騰訊網

11月25日,被稱「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控股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已接到公司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買方集團)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每ADS 3.4美元)的價格將公司私有化。

目前,如涵公司董事會已成立了一個由獨立董事Cecilia Xiaocao Xu, Junhong Qi和Tina Ying Shi組成的特別委員會,以評估和審議擬議的交易。

至於如涵未來是否回A股,前景又將如何,不禁引人深思。

網紅營銷模式虧損欲退市

如涵,主要是給網紅(KOL)提供專業培訓,增加網紅粉絲群的公司。2004年,如涵控股成功孵化張大奕,從此走上了「網紅營銷」的商業模式。

據統計,公司籤約網紅數量由2019年9月30日的146個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180個,增加34個;總粉絲數量由2019年9月30日的1.888億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2.953億。

擁有網紅和粉絲,如涵通過產品銷售和服務業務兩部分業務運作。產品銷售業務就是為電商平臺上開設自己的店鋪,通過籤約網紅入駐店鋪,為產品的帶動銷售增長;服務業務就是以籤約網紅為第三方店鋪商家提供營銷服務,帶動其他店鋪的銷售增長,並從中收取服務費用。

據其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如涵控股第二季度總淨營收為人民幣2.485億元,同比下滑9%。歸屬於如涵的淨虧損為3120萬元人民幣,上年同期淨虧損為5010萬元。2020財年(2019.4~2020.3)如涵營業收入12.96億元,同比增長18.51%;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虧損為0.9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8.29%。

據透露,長期虧損在於公司產品銷售和營銷費用、履行費用等項目的支出較多,2020財年在產品銷售和營銷費用的開支為3.05億元,然而在收入增速放緩,市值自今年年初,除了偶爾回升,多數都處於下跌之勢。

為此,如涵也有了退市打算。公司董事會接到初步非約束性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的現金,收購買方集團尚未持有的公司所有已發行的A類普通股,包括以美國存託股(ADS)為代表的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

如涵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如涵成功孵化出了張大奕,並由此開創「網紅營銷」新商業模式。但同時它也面臨著無法複製第二個張大奕的狀態,那麼公司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據了解,從如涵現在的兩條腿走路,就能看出,如涵也一直想擺脫依靠頂尖網紅的效應,意圖從銷售自主產品的自營模式,轉向包含了代銷、廣告等平臺模式。但是在2020財年,產業銷售服裝這一塊的營收,就佔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的91.57%,而服務業務方面增速呈現下滑態勢。

如何提高代銷、廣告這一塊的收入,還需要公司把注意力從頭部KOL放在其他KOL身上,加強2B服務業務。

據統計,截至2020年9月底,如涵擁有年度帶貨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頂尖KOL8人,合計粉絲7420萬;年度帶貨金額300萬元到1000萬元的KOL人數為24人,合計粉絲數6610萬人;年度帶貨金額120萬元到300萬元的新興KOL人數為21人,合計擁有粉絲數6770萬;年度帶貨金額低於120萬元的小的KOL人數為127人,合計擁有粉絲數8730萬人。

可以看出,真正有潛力的是頭部以下的中小KOL,粉絲數量也大,如果將這部分資本利用起來,才是如涵未來生存的解決之道。

相關焦點

  • 「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瀕臨退市 成也張大奕敗也張大奕
    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30日訊(趙芙瑤)2019年4月3日,淘寶頭部網紅張大奕所屬公司如涵控股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發行價12.50美元。敲鐘當天的張大奕,激動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並在微博上與自己的粉絲一起分享了這歷史性的時刻。
  • 如涵控股私有化 「張大奕式」成功難再複製
    來源:中國經營報如涵控股私有化 「張大奕式」成功難再複製本報記者/鍾楚涵/蔣政/上海報導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一年半之後,如涵控股有了退出資本市場的打算。近日,如涵控股表示,已經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的建議書,提議將公司私有化。
  • 網紅電商如涵將退市:張大奕不靈了?
    而在財報發布後不久,如涵控股便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來自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提案。提議以每股0.68美元的價格(約合3.4美元每股ADS),以現金收購的方式實現公司私有化。董事會已成立特別委員會,評估和審議相關交易。
  • 如涵私有化 「網紅電商」的故事如何講下去
    本報記者 戈清平11月25日晚間,如涵控股發布公告稱,收到來自公司3位創始人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提案,提議以每股0.68美元價格將公司私有化。這是繼新浪、搜狗開啟私有化進程後,又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開啟私有化進程。不過,與新浪、搜狗上市多年後再私有化不同,如涵上市還不足兩年,它的退市讓人們重新審視網紅電商孵化模式,也對「網紅電商」這樣的故事有了更多新的理解。
  • 如涵控股現狀怎麼樣 張大奕既是股東也是聯合創始人
    11月27日 ,美股上市公司如涵控股(RUHN.US)宣布,公司董事會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沈超以及 各自關聯公司(買方團)發出的非約束性初步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每 ADS 3.4美元)的價格 收購 公司所有流通的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以 私有化 該公司。
  • 「第一網紅」張大奕光環不再,如涵控股考慮私有化
    來源:鈦媒體APP11月25日晚,隨著如涵控股私有化公告的發出,旗下頭部網紅張大奕的網紅生命周期仿佛也告一段落。據美股上市公司如涵控股昨晚發布的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價格(每ADS 3.4美元)將公司私有化。2019年,如涵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網紅電商第一股」。相比2019年上市時12.5美元的IPO價,私有化價格僅為3.4美元,如涵控股市值縮水72.8%。
  • 張大奕背後的如涵控股擬退市,「網紅電商第一股」何以至此?
    ■ 撰文/譚麗平 ● 統籌/張喜斌 2020年11月25日晚間,如涵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於當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價格(每ADS 3.4美元)將公司私有化。
  • 如涵控股私有化遭冷遇 網紅電商風口不再?
    股價「上市即巔峰」據如涵控股的公告,公司已收到3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將公司私有化。目前,公司董事會已成立由3位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對該提案所涉交易進行後續的評估和審議。
  • 如涵退市,都怪張大奕?
    這是如涵控股官網最新一篇媒體報導的結束語,透露著掙扎在轉型路上努力保持存在感的如涵的無奈,也透露出如涵對於未來的期待。從未認識,何談遺忘2014年,如涵控股成功孵化出初代網紅張大奕,憑藉對張大奕私人流量的引流,打造出當時淘寶的「現象級」店鋪——吾歡喜的衣櫥。2014年也因此被廣泛認為是「網紅經濟元年」。
  • 如涵退市 都怪張大奕?
    從未認識,何談遺忘2014年,如涵控股成功孵化出初代網紅張大奕,憑藉對張大奕私人流量的引流,打造出當時淘寶的「現象級」店鋪——吾歡喜的衣櫥。2014年也因此被廣泛認為是「網紅經濟元年」。然而,這些奇蹟都歸屬於張大奕。張大奕紅得發紫,背後的如涵卻鮮為人知。她的個人IP太過突出,在為如涵帶來數年豐厚的收益同時,也為公司之後的危機埋下伏筆。直到今年4月,如涵控股因為某事件進入大眾視野,人們才知道張大奕背後有一個龐大的團隊,而這個團隊有一半以上的收入都來自張大奕。如涵創始人馮敏當然不滿足如涵淪為張大奕的私人工作室。
  • 一年市值暴跌75%,如涵宣布退市,曾經的第一網紅張大奕為何掉了隊?
    2019年4月,如涵CMO張大奕與如涵創始人馮敏站在C位,迎來了如涵上市的鐘聲,同時如涵也成為「網紅電商第一股」。2020年11月,如涵控股宣布收到來自三位創始人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申請,提議將公司私有化。也就是說,如涵在納斯達克上市僅過去一年半, 可能要退市了。
  • 如涵控股騷操作
    11月25日晚,如涵控股宣布已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將公司私有化。消息一出,很快引發了市場的廣泛熱議。雖說近兩年受資本環境變化影響,不少中概股公司都展開了私有化動作,但如涵此次私有化,一來,上市時間極短,僅一年半。二來,私有化價格相對偏低。
  • 直播電商大火,如涵為何要逆勢退市?
    文|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森淼11月25日,如涵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三位創始人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將公司私有化。如涵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排除如涵未來有考慮A股上市的打算。當今直播電商大火,上市僅一年半的「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為何在此時選擇退市?
  • 如涵逆勢私有化:業績疲軟、市值蒸發超七成,「頭部紅人依賴症」有...
    來源:藍鯨財經在發布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後僅僅兩天,「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突然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沈超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每ADS 3.4美元)的價格將公司私有化。
  • 市值暴跌75%,如涵宣布退市!那些年,張大奕錯過的暴富機會
    簡單來說,就是如涵可能要落寞退市了。要知道,如涵控股上市那一天可謂轟轟烈烈:2019年4月3日,張大奕一身白色西裝,與創始人馮敏站在C位。隨著上市的鐘聲敲響,人群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漫天的禮花從空中落下,眾人的臉上都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一切都是這麼充滿希望。
  • 如涵控股:收到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提案,提議以0.68美元/股將公司...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王鑫     每經AI快訊,中概股如涵控股(NASDAQ:RUHN)周三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三位創始人Min Feng, Lei Sun和Chao Shen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
  • 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欲私有化:如涵,成也大奕,敗也大奕?
    來源:如涵官網當今直播電商大火,上市僅一年半的「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為何在此時選擇退市?是對資本市場的擔憂,抑或是強監管承壓所致?私有化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未來是否會選擇回A或者港股上市?就在公布收到私有化要約的兩天前,如涵控股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 圖說財經丨如涵退市 一場緋聞引發的資本血案
    近日,如涵控股宣布已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於當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的價格(每ADS 3.4美元)將公司私有化。 從敲鐘時指點江山的意氣風發,到現在無可奈何的私有化,如涵的境況固然讓看客們唏噓不已。網紅的美貌徵服不了華爾街,網紅電商第一股的故事也講不動了。 而就在去年4月3日,張大奕一身白色西裝,與創始人馮敏站在C位。
  • 留給張大奕和如涵的時間不多了
    一則公告讓如涵控股再次走到輿論風口。11月25日,如涵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來自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提案。據《中國證券報》報導,接近如涵高層的知情人士透露,如果順利,如涵將在2021年夏天完成私有化進程。而私有化提案距離上市只過去了1年零7個月。
  • 創始人擬私有化如涵控股 「網紅電商第一股」的故事還能講下去嗎?
    來源:金融界網站11月25日,如涵控股(NASDAQ:RUHN)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價格(每ADS 3.4美元)將公司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