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施洗約翰傳道(下)

2020-12-26 每天學習身體好

繼續解讀第3章第一段,施洗約翰傳道。

第2-6句說那時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裡,神的話臨到他。他就來到約旦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所記的話,說,

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

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凡是血氣的,都要見神的救恩。

馬可福音寫正如以賽亞書寫的話,其實裡面一句是引用瑪拉基書3:1,另一句是引用以賽亞書40:3。為什麼他要引用兩處,是因為他要用到瑪拉基書3:1說的那個意思:神先派一個使者來預備道路,然後再派立新約的使者來,這兩個使者在他的書裡分別說成是施洗約翰和耶穌。但是在介紹那裡,如果說「正如瑪拉基和以賽亞書中所記」就略顯得有點囉嗦,並且讓小先知排在大先知前面他可能覺得也有點不好,於是就乾脆簡而略之,說「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所記」。

可能馬太福音的作者發現了馬可福音這句話中的「錯誤」,在他的版本裡就把引用瑪拉基書的那一句給去掉,他估計沒有細想,他把瑪拉基書的那句話去掉,就把馬可福音中一個重大的用意給改沒掉了。

路加福音的作者雖然文採更好,也比前面兩人都更熟悉舊約,但是他好像也沒看出馬可福音引用兩句話的用意,他只是覺得馬太福音將瑪拉基書的話去掉之後有點單薄,於是就將引用以賽亞書的話由一句改成三句。另外他還將原話中「崎崎嶇嶇的必成為平原」改成「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耶和華的榮耀必然顯現,凡有血氣的,必一同看見」改成「凡是血氣的,都要見神的救恩」,也許他看到的版本就是那樣的,也許他按自己的想法稍潤色一下。這幾句話是路加福音裡少數顯明的方式引用舊約的話,在大多數時候,作者都是賣弄文採,要不著痕跡地引用,而不屑於這種方式引用。

我們在解讀以賽亞書的時候說過,雖然新約引用這些話,歪曲成預言施洗約翰和耶穌,但是作者的原意根本不是這樣。

以賽亞書其實並不是一個作者所寫,而是由三個或以上不同年代的作者寫成。第一以賽亞應該是生活在巴比倫王的時候,他主要寫神對猶大及各國的懲罰,及對神拯救的幻想。第二以賽亞大約生活在居魯士的時候,那時巴比倫被滅亡,很多被擄的以色列人得到自由,可以選擇回到故土去,這個作者寫的作品主要是呼籲被擄的以色列人回去。第三以賽亞是波斯後期的人,他的祖宗多代之前已經在故土生活,但是他們以色列人並沒有像前面的作者寫的那樣得救,所以他到最後對故土已經失望,就幻想出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

以賽亞書第40章是第二以賽亞所寫,當時他主要的想法是告訴以色列人,爭戰已結束,他們的神揀選了居魯士,讓他統管列國,並且善待以色列人,他們的神要拯救以色列人,讓他們都響應神的號召,回到以色列去。以賽亞書40:1-2說神要安慰耶路撒冷,他爭戰的日子已滿了,意思就是說現在和平了,40:3-4說有人預備耶和華的路,大小山崗都削平等等,就是告訴以色列人,不要怕路途遙遠和艱難,神會把你們的道路都準備好,路好走得很。

這首詩一方面是作者忽悠以色列人回去,另一方面也是作者自己美好願望和幻想的體現,總之不管怎麼樣,都不是預言幾百年後新約時期的施洗約翰和耶穌。再說我們也知道,實際上並沒有人真的可以依靠根本不存在的「神」預言將來之事。

第7-9句說約翰斥責那些出來受他洗的人,說他們是毒蛇的種類,不改改的話就結不出好果子,而結不出好果子,神就要把他們砍了丟在火裡。

這幾句話是抄自馬太福音3:7-10的,不過在馬太福音裡,這些話是對來施洗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說的,而不是對所有來受洗的眾人說的。路加福音這點改得看起來相當不合理,怎麼能說所有來找他施洗的人都是毒蛇的種類呢,不過這其實也深得舊約中先知書的傳統。我們知道,我們以前也經常說,在猶大滅亡的時候,「神」並不分好壞、善惡和是否公義,國被滅亡,傾巢之下,所有人都一起遭殃。所以先知書有時雖然痛罵權貴和富人欺壓凌掠窮人,但是說到那個大災難的時候,是所有猶大人都一起罵的,別的不能罵,就罵他們離棄耶和華移情別戀去崇拜各種外神偶像,說他們通通都是大壞蛋,所以他們被殺被擄都是罪有應得。

第10-14句是路加福音自己添加上去的,說各種人問約翰應該怎麼悔改,然後約翰教他們怎麼做。

首先是眾人問,也就是普羅大眾問的意思,包括窮人本身。約翰說如果有衣裳和食物「多餘」,要分給那些沒有衣裳和食物的人。其實這些也沒什麼新意,舊約裡也都是這麼寫的。

接著稅吏來問,約翰就說讓他們除了規定的稅之外不要多取。我們前面說過,稅吏當時被百姓形容為盜匪,他們來過之後,就像被盜匪搶劫過一樣,在可以多取的情況下,多取是一定的。另外,因為古代稅負重,就算不多取,對窮人來說,也相當於多取,只是我們從本句話可以看到,那時的窮人也不敢奢望減少稅負,只希望不要多取就好。另外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其實並沒有神,要是有神的話,不是應該把不公平的稅全減去嗎,不多取,這個要求未免太低了。

最後說兵丁來問,約翰就說不要強暴和訛詐人,自己有錢糧就當知足。這正是顯示當時的兵丁就是既會強暴人、又會訛詐人的。

作者寫的這些話當然不是施洗約翰真的這麼說過的。這些話只是作者按照自己的心願編出來的,他知道這些同時也是那個時代以色列人的心願,他寫出這些話,肯定容易引起以色列人的共鳴,說不定能給自己的書多拉一些讀者,另外也給自己的教派多拉一些信徒。

不過這些話實際上只是願望,說著好聽而已。窮人是希望別人能那麼做,希望有錢人和權貴能體諒和幫助他們窮人,但是在古代,真正能那麼做的人簡直就像鳳毛麟角那樣不可尋覓。有兩件衣服的人,覺得兩件衣服還是太少,肯分一件給別人的已經不多,要稅管和兵丁不貪汙不強暴,那幾乎是沒有。儘管古時候不管哪裡的人基本上都信神,每個「神」都說要給人公平和公義,都說要幫助窮苦人,但是實際上不管信耶穌的、信真主的、信佛的、信各種神仙的,沒有一個神做到這一點。只有近代科學發展起來之後,人們依靠自己積累起來的真正的知識,漸漸使糧食、衣物等各種物資豐富起來,然後真正的民主和平等思想發展起來,窮人才脫離古代時做牛做馬還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可惜的是,有很多人還想不明白,以為現在的好生活都是他們信仰的「神」賜給他們的,或者說,他們因為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在迷信之後,就以為古代窮人比他們的生活還好,其實古代人的困難和麻煩比現代的人多多少都不知道,信神除了心理安慰之外,對他們並沒有任何幫助。

第15-17句說百姓期盼彌賽亞,以為施洗約翰就是彌賽亞(中文版和部分英文版翻譯成基督),然後約翰說自己只是用水給大家施洗,後來的一位能力更大的,自己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和火給大家施洗,並用簸箕揚他們,麥子收進倉裡,糖就用火燒掉。

這幾句話基本上照抄自馬太福音3:11-12,只不過他把原話中說的「給他提鞋也不配」改成「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不過這個翻譯也許有點問題,作者的原意可能是想說「給他脫鞋子也不配」,很明顯解下鞋帶就是脫鞋子的意思。

第18-22句說約翰向百姓傳道,然後小希律因為娶兄弟之妻希羅底這件事把約翰收在監裡,相當於把馬太福音第14章第一段的故事簡略轉在這裡。我們在解讀馬太福音的時候說過,這其實只是一個民間傳說而已,實際上小希律是因為約翰傳教有不少人跟從,小希律擔心他造反,先下手為強抓了他並將他處死。馬太福音的那一段從故事來講是一個挺好的故事,路加福音雖然在很多地方跟馬太福音反一下,但是也抄了不少其它的故事,為什麼這個故事他卻不抄呢,或許作者也知道這個故事其實不靠譜吧。

相關焦點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施洗約翰傳道(上)在什麼時候
    第3章中文版分成三段,標題分別是:施洗約翰傳道、耶穌受洗、耶穌的家譜。前兩段是改編自馬可福音,後一段是路加福音自己獨創。先介紹第一段內容:凱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丟彼拉多作猶太巡撫,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呂撒聶作亞比利尼分封的王,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作者為什麼要以施洗約翰引出耶穌
    從標題我們可以看出,在馬可福音裡,不介紹耶穌什麼家譜,也不介紹他父母是誰(6:3有寫他是馬利亞的兒子)、家住哪裡、他出生時和小時候經歷過什麼,一開場就由施洗約翰傳道直接引出已經長大成人的耶穌。耶穌出道的時候多大,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都沒有介紹,只有路加福音3:23說: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三十歲。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預言施洗約翰誕生(上)伊利莎白名字的由來
    第1章中文版分成七段,標題分別是:序言、預言施洗約翰的誕生、預言耶穌降生、馬利亞看望伊利沙白、尊主頌、施洗約翰出生、撒迦利亞的預言。這整章都是路加福音的獨創,其它福音書都沒有寫與這章相似的內容。下面先介紹第一段內容。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使寡婦的兒子復活是真的嗎
    這段話只有路加福音有,拿因這個地方也只有這裡提到。我們知道,在馬可和馬太福音裡有一個「耶穌治好睚魯女兒」的故事,很明顯,這個故事就是「路加」模仿「治好睚魯女兒」創作的。那個故事裡寫「耶穌對睚魯女兒說閨女,我吩咐你起來,那閨女立時就起來」,而這個故事裡寫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那死人就坐起,很明顯的模仿痕跡。
  • 熟讀&速讀 聖經:救贖史-路加福音
    >在路加福音中出現過這樣一個場景,即復活的主向對他復活心存懷疑的門徒講解聖經,叫他們明白。馬太福音(16:15)、馬可福音(8:29)和路加福音(9:20)這三卷書在記錄主耶穌的事時,都一致地在中間位置上提出了「你們說我是誰?」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作者為什麼寫耶穌回到加利利去
    我們前面說過,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的猶太古史記載,施洗約翰以傳道之名籠絡人心,希律害怕他帶領百姓造反,就把他抓起來。據說因為當時百姓將約翰稱為先知或救世主,希律顧及他民間聲望很大,一時也沒將他處死,所以這裡只說約翰被捕入獄,還沒有寫他被處死。他被處死的事寫在第14章,馬可福音則寫在第6章,路加福音寫在第9章。
  • 讀經默想丨《路加福音》:唯有耶穌是醫治的主
    有的聖經學者把《使徒行傳》稱為「路加後書」,把《路加福音》稱為「路加前書」,因為這兩卷書有諸多相似性,很有可能是同一位作者路加醫生所寫。疫情期間由於長時間宅在家中,有人這樣形容,「別說病人了,就是健康人也會被憋壞的」。當此時,最需要從神而來的一顆智慧和寬廣的心,像所羅門當初蒙神所賜的一樣。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跟從耶穌的婦女們 撒種的比喻
    這一段是四部福音書中路加福音獨有的。因為在路加福音裡專門有這一段介紹跟隨耶穌的婦女們,而且路加福音確實比其它三部福音書多一兩個耶穌醫治、幫助婦女的故事,所以路加福音被基督徒視為最重視婦女的福音書,又被稱為婦女福音。多的是哪一兩個呢,13:10-17「安息日醫治駝背的女人」算一個,前面7:11-17「使寡婦的兒子復活」也可以算是幫助婦女。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平靜風浪使人稀奇嗎
    第8章第五段,器皿下的燈。作者說,沒有人點燈用器皿蓋上,或放在床底下,乃是放在燈臺上,叫進來的人看見亮光。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被人知道的。所以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奪去。本段結束。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數點文士和法利賽人的過錯(下)
    這兩句話改寫自路加福音11:39-41,原話是耶穌反駁法利賽人飯前要洗手開始所說的話,指他們外面雖然乾淨,裡面卻不乾淨。路加福音11:41說「只要把裡面的施捨給人,凡物於你們就都潔淨了」,看來「路加」所說的他們裡面不乾淨的東西是指他們的糧食和財產,這些東西怎麼這麼奇怪,在富人那裡就是不乾淨的,在窮人那裡就是乾淨的。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聖靈生成的耶穌也需要受洗和悔罪嗎(下)
    這兩句話跟馬可福音相比,也有增改。馬可福音因為沒有批評法利寒人和撒都該人,只是說後來的人會用聖靈幫他們施洗,什麼火啊、簸箕啊、糠啊,根本都沒有提。路加福音第3章也說施洗約翰的故事,從內容我們明顯可以看出他是參考馬太福音的,不過他又修改和擴充了更多的內容。比如馬太福音裡斥責法利寒人和撒都該人的話,他改成誤導眾人的話。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逾越節時無花果樹怎麼可能會結果呢
    大家如果是讀紙質版聖經,應該可以看出馬太福音中這一段對應馬可福音中的內容有11:12-14和11:20-24兩段,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馬可福音是寫耶穌在榮入聖城第二天咒詛無花果樹、第三天他們才發現無花果樹真的連根都已枯乾,馬太福音作者可能嫌馬可福音寫的咒詛第二天才起效不夠神奇,而且同一個故事分成兩段也不夠乾淨利落,所以就改成耶穌說話之後咒詛立刻就起效。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進入神國還要吃飯嗎
    馬太福音版本的這個比喻總體來說比較彆扭,前面的內容看起來雖然與其上一個比喻相符,但是後面的內容看起來跟福音書的主題意思不相符合。路加福音相似的這個故事不僅內容與其差別很大,而且位置也不一樣。另外多馬福音第64章也講了這個比喻,內容基本與路加福音的相似,只不過最後不是說請貧窮的和殘疾的人,而是說除了買賣人,別的人遇見誰都請來赴席。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出生後是放在馬槽裡還是牛槽裡
    耶穌降生的事在四大福音書裡只有馬太福音(1:18-25)和路加福音有寫,兩邊寫的是完全不一樣,除了馬利亞生了耶穌這點一樣之外,其它的描述連一點相似的都沒有。按照馬太福音,在耶穌出生後,希律想要去謀害他。
  • 主前看為大的人 路加福音1:13-17
    在聖經人物裡面,凡婦人所生的人之中最大的,且被神重用的一位,他的名字就是施洗約翰。在主面前為大的施洗約翰,透過他的一生,我們可以一同蒙恩得造就。一.敬虔父母育屬靈偉人(13)路加福音1:13:「天使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伊利莎白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諺語云:「瓜田出瓜,豆田出豆。」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的生日探討 為什麼喜信要告訴牧羊人
    這段話只有路加福音有寫,其它福音書都是沒有寫的。實際上路加福音的第1-2章都是作者自己另外創作的,雖然上一段耶穌出生在馬太福音裡也有寫,但是我們說過,他們寫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故事。這兩個完全不同並且互相矛盾的故事只是不同作者編的不同神話傳說,奇怪的是這兩個故事被納入聖經,經學家和基督徒們就認為它們說的全都是真實的。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稅吏和娼妓比他們先進神的國是什麼意思
    因為約翰遵著義路到你們這裡來,你們卻不信他。稅吏和娼妓倒信他。你們看見了,後來還是不懊悔去信他。本段結束。這個比喻應該是後來的作者加上去的,這個比喻馬可福音中沒有,路加福音中也沒有。在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都是直接寫下一個比喻。
  • 基督徒最嚮往的施洗聖地,耶穌在這裡受洗,傳講福音行神跡
    美美地睡了一覺之後,一大早我們便乘車就來到了約旦河洗禮處,大概許多人都知道基督教的傳統儀式-施洗。在《聖經》中就有相關記載,聖婦依撒伯爾和匝加利亞的兒子約翰,也就是耶穌的表兄,曾經在耶穌開始傳福音之前,便在曠野向猶太人勸勉悔改,並為耶穌施洗。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神將赦免人罪的權柄賜給人了嗎
    這段話的馬太福音版本在8:1-4,馬可福音則在1:40-45。在馬可福音裡前面已經寫過耶穌趕逐汙鬼和治好彼得嶽母的熱病,不過在馬太福音裡,這段才算耶穌正式開始向人顯示神通和給人醫病。路加福音主要以抄馬可福音為主,這些事的順序基本上跟馬可福音一樣。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比如很多學者認為,馬太福音16:19寫耶穌讓彼得掌管天國的鑰匙,這個彼得的原型應該就是埃及神話中把守天堂大門的Petra。還有醫生路加的希臘名是Lykos,這是掌管醫藥的阿波羅的別名,所以路加的原型可能就是阿波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