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枕》:從敘事策略、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凌叔華小說的魅力

2021-01-07 蘇米愛猜想

文|蘇米

說起凌叔華,就不得不提及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凌叔華出身於高門大戶,被稱為「高門巨族的蘭花」。是上世紀與冰心、林徽因齊名的「文壇三大才女「之一,她雖身為」大小姐「,卻接受新思想,寫盡了當代女性的無奈境遇與命運起伏。

凌叔華當年僅以薄薄一冊《花之寺》舉世聞名,小說題材多取自於女性的生存、愛情、婚姻等現狀,從而贏得了 「閨秀派」的美譽。今天就以《繡枕》為例談一談凌叔華」閨秀派「小說的魅力。

小說《繡枕》是以「繡枕「為線,描寫了一位深閨小姐精心繡出一對靠枕,完工後將其送給白總長家,可是在送出去的當晚靠枕便被糟蹋,最終兜兜轉轉流落到家中傭人手中,從而暗示當代女性悲慘命運的故事。

凌叔華在小說中並沒有大力去描繪女性命運的曲折,而是通過場景的轉換,人物的語言、神態刻畫出這樣一個溫順女性苦悶的心境和壓抑憂鬱的靈魂。

作者用委婉,細膩的筆觸道出了無數個女子的命運——在男性社會中,女人永遠是男人眼中的一件物品。為了更好理解《繡枕》的藝術魅力,本文將從敘事策略、象徵意義、及「閨秀派」小說意蘊主旨這三個方面,由淺及深為大家進行解讀。

1、純客觀敘事大量留白、場景並置的「快慢」節奏直擊人的內心

敘事策略是小說的精髓和靈魂所在,「閨秀派」小說就很注重故事的建 構 、情節的曲折 、效果的出人意料 。而《繡枕》雖然篇幅短小,但是作者將多種敘事方法相交叉,尤其是對心理的多角度描寫形成了小說獨有的魅力。

凌叔華作為女性作家,在其代表作 《繡枕》 中展示了其獨具一格的心理敘事藝術。她通過「外聚焦式」 純客觀敘事,通過大量 「空白」暗示人物心理;以 「繡枕』』和 『『看枕」的場景並置 ,將「慢節奏」和「快節奏」相對比,呈現出人物的狀態,甚至還以 「夢境」來展示人物內心。

讓人感受到凌叔華溫婉清淡的敘事風格。

①「外聚焦式」的純客觀敘事,大量留白引人深思

視角是作品中對故事內容的進行觀察和講述的角度。最為常見的就是第三人稱敘事,凌叔華在《繡枕》中就採用的純客觀敘事的手法,我們可以跟隨著作者的視角了解過去,預知未來,並且可以隨意的進入主人公「大小姐」的內心深處,挖掘她不為人知的私密。

我認為,在這裡作者使用純客觀敘事,是想與主人公保持一定的距離,從而用一種冷靜的筆觸,讓人感覺不到作者對大小姐的感情,這不動聲色的敘事,令人感到大小姐的處境更加的悽涼。

凌叔華自始至終沒有直接來寫大小姐的心理活動,而是通過張媽,以及張媽的女兒的旁白和人物細微的表情來暗示人物內心的波瀾。

比如,張媽稱讚大小姐。

「這樣一個水蔥兒似的小姐,還會這一手活計!這鳥繡得真愛死人!」大小姐嘴邊輕輕的顯露一 壺笑窩,但剎那便止。

在這裡,大小姐在聽見張媽的稱讚後想必心裡還是很開心的,為自己有這般好手藝暗暗欣喜,可是這種欣喜卻只是一剎那的。畢竟,對於大小姐來說,高超的女紅技藝並不是令她最開心的事情,她想要通過繡枕來實現她隱秘的夢想——嫁一個好人家。既然願望還沒有實現,這時候高興為時過早。這不禁令人感到一種心酸,大小姐此時的情緒是節制的但又是無處言說的。

而當張媽話興不斷,點破父親叫她繡靠枕的用意,說大小姐是紅鸞星照命主,她嘴上責怪張媽胡扯 ,同時 「臉上微微紅暈起來 」。這個細微的神態也恰當地表現出大小姐的心理狀態——她內心多麼希望通過這個繡枕成就一樁好親事,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過上幸福的,為人稱羨的生活,然而有多大的希望,便有多大的失望。這也為後文夢想的破碎做好了鋪墊。

陳平原在《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中》說 「在五四作家中真正掌握純客觀敘事技巧的,大概只有魯迅和凌叔華。」

凌叔華巧妙地運用了這種純客觀敘事技巧,通過人物的語言和神態間接體現人物內心的波瀾,心緒的流動,從而引發讀者的想像。

②場景並置的「快慢」敘事節奏

一部好的小說,它的內在節奏是有起伏的。而凌叔華就打破了傳統的線性敘事,巧妙地把握對時間的控制,時而「減緩」,時而「停頓」,時而「概略」,以此來推動故事的發展,從而表現出舊時女子的心理和命運。

《繡枕》這部小說分為兩個場景,一個是「繡枕思春」,另一個是「看枕傷懷」。作者將這兩個場景並置,並且以一種「慢節奏」的敘事來呈現。

第一個場景下,作者就極力渲染天氣的悶熱,開篇就寫著「天氣悶熱,小巴狗只有躺在桌底伸出舌頭的份兒」,「白細夏布褂汗溼了一背脊」,以及「咯吱窩汗溼了一大片」,可即使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下,大小姐還依然低頭繡著靠枕,不肯歇一會兒,可見大小姐對於這個繡枕的重視程度,其實也是大小姐對於婚事的一種熱切期望。

第二個場景下,大小姐看到自己先前費盡心思繡的靠枕如今卻汙穢不堪,一時間百感交集。「大小姐只管對著這兩塊繡花片子出神,小妞兒末了說的話,一句聽不清了。」此時,時間瞬間定格下來,而把讀者帶進大小姐的紛亂的思緒中,這裡對於之前大小姐如何花費心血繡靠枕做出了細緻的描寫,白天繡不完,晚上繡,以至於後來害了十幾天的眼病。作者把讀者的視角拉到了那些日日夜夜秀靠枕的夜晚,給出了一個慢鏡頭,那種「無處言說」的無奈,讓人不禁陷入沉思中。

這兩個場景並置,相同的地方,卻體現不同的心理,從而構成小說最大的衝突。令人於寧靜中感受到人物內心的痛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場景間空間未曾變化,但時間已過了兩年。前面的慢節奏場景,作者筆鋒一轉,「光陰一恍便是兩年,大小姐還在深閨做針線活。」而讀者此時只從小妞兒口中了解到繡枕被糟蹋的事實,作者將這兩年一筆帶過,在 這兩年中大小姐 的生活怎樣 , 心理是如何心灰意冷小說沒有描述 ,形成了文本的空白。

不難想像當初大小姐把繡枕歡喜地送到白府,肯定也是滿懷期望,不知有多少個夜晚都做著甜蜜的夢,可是兩年過去了,大小姐卻仍然待字閨中,那個繡枕並沒有為大小姐換來希冀已久的婚姻,換來的卻是無盡的失望,到了最後,恐怕也是心灰意冷了。

短短八個字,卻揭示舊時代女子的人生境況:無論多溫柔賢淑,心靈手巧,都無法獲取幸福。命運也始終不得不依附在男人的主意間。真是無奈!

③直擊內心的「夢境」敘事

凌叔華作為新舊交替時期的女作家,不僅善用留空白的客觀敘事風格、場景並置的「快慢」節奏敘事來暗示人物的心理,她還借用「夢境」來揭示人物的命運。

佛洛伊德說:「 夢是願望的表達 ,是潛意識願望的假想滿足 。夢境是心理活動的間接反映」。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文中寫到,「當她把繡枕送給白府後,她夜裡曾夢到她從未經歷過的嬌羞傲氣,穿戴著此生未有過得衣飾,許多小姑娘追她看,很羨慕她,許多女伴面上顯得嫉妒顏色。」

這個夢境就揭示了大小姐一個隱秘的感情:用心繡好的靠枕既然已經送到白家去了,那自己的心也隨之而去,仿佛自己已經嫁入白府,過上了令人稱羨的幸福生活。

作者在這裡將夢境作為創作的素材,仿佛將這個夢不斷拉長,可擺在讀者面前的,卻是夢想破碎的悲哀,畢竟這一切都只是幻境。在大小姐的潛意識中,希望自己能夠嫁得好,因為那是當時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出路!然而,夢想破碎了,終究沒有實現,此時大小姐的」心「也如」繡枕「一般遭到踐踏,這是作者對就是女子命運不公的一種吶喊,然而這種吶喊卻也是沉默的,寂靜的。隨著夢一起消散了。

小說的最後,大小姐也只能「搖搖頭」,只能無奈的接受這命運的安排。

2、事物的象徵意義:繡枕、蒼蠅、擦不幹的汗漬等事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品味

在很多小說中,象徵性意象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隱喻式地表現了作家對某一問題的立場 ,是小說思想深度的支點。

凌叔華是以「繡枕」作為象徵載體,《繡枕》實際上寫的就是婚姻,而一提到枕頭也會讓人想到那句話:「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所以用繡枕來隱喻婚姻,再合適不過了。

在我看來,除了繡枕,還有閨房、蒼蠅、擦不幹的汗漬等貫穿小說中的細節也是值得品味的,這不是凌叔華隨機的描寫,而是作者的巧妙構思。下面一一來解讀。

①「繡枕」其實兼具三種含義,並且三種含義層層遞進

首先,繡枕象徵著女性對婚姻的嚮往,是一種隱蔽的情感,是女性無聲的「語言」。

大小姐身處深閨之中,即使身世不錯,但是在當時也是一種「隔絕環境」,女性無法為自己發聲,對婚姻的嚮往以及對進入男性社會的渴求都隱藏在這個「繡枕」當中。那麼,繡枕就成了大小姐一種無聲的表達,成為她宣洩內心情感的一種工具和載體。

在我看來,繡枕它本身的特性是家居用品,常擺放在床上或者椅子上,它用途的局限性其實也是暗示著大小姐的'語言"也終究得不到回應,野心與欲望也終究得不到排解,從而讓人感受到大小姐內心的痛苦與掙扎。

其次,繡枕代表著當時女性唯一的出路。

以當時的社會背景,五四時期,新舊社會的交替時代。舊的傳統禮法依然束縛著那些號召「女性解放」的人們,在我看來,《繡枕》是凌叔華在「女性解放」問題上做出理性思考以後,對女性的出路問題做出的回答。

《繡枕》中的大小姐不僅美貌「一個水蔥兒似」的楚楚動人,而且還精通女紅,心靈手巧。然而,這個大小姐卻終日深藏閨中,除了一首漂亮的針線活以外,什麼也幹不了。她沒有什麼生存技能,當時的社會也不允許她從事什麼工作,所有吃喝用度都得依附父母,而「針線」此時成了大小姐唯一的出路,這個出路便是婚姻。

但是女人通過婚姻,也只是從一個家庭跳到另一個家庭,始終依附於別人的女人,命運的走向該如何,可想而知。

最後,繡枕象徵著當時女性的命運。

當大小姐費盡心思繡好靠枕後,繡枕被當做「媒物」被送到白家,大小姐期待它能給自己帶來良緣,然而,究竟能不能成了這番親事,也只有白家說了算。

然而,這個繡枕在送到白家的當天晚上,就慘遭踐踏。作者巧妙地用僕人的口吻道出了真相:

「頭一天 ,人家送給他們老爺 ,就放在客廳 的椅子上 ,當晚便被吃醉了的客人吐髒 了一大片;另一 個給打牌 的人擠掉地在上 ,便有人拿來當作腳踏墊子 用 ,好好的緞地子 ,滿是泥腳印。」

小姐心裡清楚 ,她交出「繡枕」的那一刻 ,她就等於將自己命運的決定權交給了男人。凌叔華的答案,我們也由此可見。女人即使表面裝潢得再精緻 ,或內裡填塞得再充足 ,即使本人富有良好的教養 ,娘家有著殷實的家底 ,但只要處於男權文化框架之內,都無可避免地將會遭受來自男性強權的壓迫和歧視 。女人永遠是男人眼中或手中的一個 物件。

在那個時代,女性的命運終究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作者對當時女性地位的不滿同時也是一種哀嘆。

②閨房、蒼蠅、擦不幹的汗漬背後的象徵意義也值得人深思

「閨房」的象徵意義:小說中,兩個場景都發生在深閨當中,所謂的閨房即寄存了大小姐的希冀和夢想,但也成了大小姐命運的羈絆,成了當代女性的牢籠。為何叫做」深閨「,大抵是,女性永遠只能身居其後,沒有話語權,不能拋頭露面,所有的夢想的產生與破滅也終究在這個閨房當中。蒼蠅的象徵意義:小說開頭,在描述夏日酷暑時,寫到「蒼蠅熱昏昏的滿玻璃窗打轉」,熱昏昏是蒼蠅的狀態,顯得沒頭沒腦,一點主意也沒有,想飛也飛不起來,就只能在玻璃窗打轉。這其實就暗示大小姐的命運回如蒼蠅一般,即使費勁心機,也依然躲不過在原地打轉的命運。汗漬的象徵意義:如果你稍加留意,小說中有三處描寫了的有關汗漬的細節先是張媽,臉上一道道的汗漬,她不住的用手巾擦,可總擦不幹。

接著是大小姐,這是以張媽的視角來看的,「她瞧著主人的汗雖然沒有她那麼多,可是臉熱的漿紅,白細夏布褂溼了一背脊」。

最後還寫了張媽的女兒小妞兒,這次是以大小姐的視角來寫。小妞兒想看大小姐的針線,但是大小姐嫌棄她髒,張媽讓小妞兒去洗一洗。大小姐抬起頭往窗外看,「只見小妞拿起前進額頭上的汗,大半塊衣襟溼都溼了」,「她低頭看見自己的胳肢窩,汗溼了一大片。」

三個人的出場都有著關於'"汗漬「的描寫,在我看來,從這個小細節我們可以再次看到凌叔華的細膩,大小姐汗漬沒那麼多,小妞兒溼了一大片,而張媽的汗漬卻總擦不幹。用汗漬其實也暗示同為女性,卻也有著不同的命運。

對於大小姐來說,畢竟出身好或許還能找個出路;對於小妞兒來說,命運的弓箭正在朝她射去,而她卻仍然不自知,未免讓人擔憂;而張媽作為更年長一輩的女性或許命運會更加悲慘,身為奴僕,終身只能聽別人使喚。

張媽,大小姐,小妞兒則暗涵當代女性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凌叔華為女性的吶喊,為女性命運的憂慮由此可見!

3、女性為主角的「閨秀派」小說:巧妙反諷下對女性精神獨立的呼喚

在凌叔華的小說《 繡枕》中塑造了一個待字閨中的「大小姐」形象,與「五四」時期追求獨立的女性相比,顯然這個「大小姐」是中國舊社會的縮影,凌叔華身為高門大戶的大小姐,用當時知識女性特有的眼光對「大小姐」這一形象進行審視,在巧妙的反諷下是對女性精神獨立的呼喚。

①用大小姐的眼光審視「大小姐」

讀凌叔華《繡枕》 我們不難把握何為 「閨秀派 」小說 。「閨秀派」小說往往以女性為主角,真實地再現舊時代女性的生存、愛情、婚姻之悲哀。表現舊時代女性不知反抗,甘願承受禮教束縛的悲劇。

凌叔華不像張愛玲那樣,犀利冷峻地書寫女性命運的悲涼,她是以一種細膩的傷感貫穿故事始終,沒有明顯的控訴和反抗的痕跡,但是讀者卻能從主人公的命運走向中感受到那種內心的掙扎。

凌叔華本身作為大小姐,深知舊時千金的生活猶如一潭死水,身處新時代的凌叔華給予了這些「大小姐」們同情的同時,又多了一絲溫和的嘲諷。

在凌叔華的眼裡,大小姐是可笑的。她會因為一句「紅鸞星照」命主「而在悶熱的天氣裡,日復一日,繡一對滿載希望期待的靠枕。

在凌叔華眼裡,大小姐是可悲的。大小姐精心繡制的靠枕最終卻被無情的踐踏,內心最深處的情愫宛如空中樓閣隨之倒塌。

在凌叔華眼裡,大小姐也是無奈的。當大小姐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繡得靠枕被糟蹋後,她才懂得這就是一個關於女性命運的語言,這是那一輩子女子普遍的命運。

凌叔華以大小姐的身份來審視「大小姐」,這部《繡枕》細細讀來,沒有義憤填膺的悲戚,卻是在無言中隱藏悲涼,委婉含蓄,回味無窮。

②以「大小姐」為切口,呼喚女性精神的獨立

難道凌叔華借著《繡枕》這篇小說,只是想要嘲諷舊時女性的無能與懦弱嗎?不是的。出身於高門大戶的凌叔華其實比大多數人更了解當時女性的困境,對於舊時上層階級的女性們安逸、枯燥、攀比的生活已然不滿。

在我看來,凌叔華是想要通過《繡枕》來含蓄地表達,女性對自己所處的地位應該有個清醒的認知,最好不要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莫要痴心亂付,妄想一步登天,而是應該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繡枕》通過兩年前後場景的對比,揭示了女性對家庭、對男性的依附,其實更深一層的含義,是凌叔華作為一個女性要求發聲的強烈欲望。

文中的末尾「大小姐沒有聽見小妞問的是什麼,只能搖了搖頭算答覆了。」身為大小姐尚且把一切無奈與悲哀打碎咽到肚子裡面,更別說當時更廣大的女性,有多少苦楚訴說無門。

我認為,這篇小說或許不是要求女性非得經濟獨立,非得擺脫家庭的專制,而是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女性,在這個世界上她有權利發出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一個女性,對於愛情,對於婚姻的看法或許會隨著人生經歷而有所改變,但是獨立、自主、平等的思想,卻應該是早已經內化於精神、靈魂的一部分,這才是伴隨一個女人一生最大的精神財富。

我認為,以「大小姐」為切口,呼喚女性精神的獨立,這才是凌叔華通過《繡枕》最想發出的聲音吧!

結語

《繡枕》不僅僅是一篇為女性獨立吶喊的小說,其中也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凌叔華讓大小姐的一切努力和期待都變的虛無,充滿了荒誕悲劇的意味。

正如尤奈斯所說,荒誕就是人「一切行為變得沒有意義。」為了更好的體會這其中的深刻哲思,本文從敘事策略,象徵意義及「閨秀派」的主旨精神由淺入深地展示了這部小說的魅力。

小說的開頭大小姐在炎熱的夏季無言地刺繡,無聊又枯燥,而末尾則陷於無言的痛苦之中。由此可見,人生不就如叔本華所說的,在痛苦和無聊這二者之間像鐘擺一樣擺來擺去嘛,懂得了這些,或許內心也就成長了許多吧!

我是蘇米愛猜想,歡迎【關注】,一起讀書、寫作、種出生命的小花來!

相關焦點

  •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鋼琴課》的魅力
    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想很難深刻領會這部佳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鏡頭語言的呈現、事物的象徵意義、主題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來為大家進行深度解讀:鏡頭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整體陰鬱且細膩,襯託出了艾達內心的抑鬱與苦悶事物的象徵意義:鋼琴、鏡子、裙子上的破洞等事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深思
  • 舊派女子的愛,新派女子的情——凌叔華小說中的暗戀之別
    凌叔華是徐志摩的好友,她是一位畫家,也很有寫作天賦,《繡枕》《酒後》是她的短篇小說,這兩篇小說寫了兩個暗戀的故事,一個是舊派女子的暗戀,一個是新派女子的暗戀,筆法細膩,情感委婉。01繡枕《繡枕》講的是個簡單卻殘忍的故事:某個夏日,一個富家大小姐為了下人一句「今年有紅鸞星照命主」的戲言,用盡心思去繡了一對繡枕,然後送於白總長家,期許會由此讓人家注意到做繡枕的人,然後與二少爺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緣。但兩年後得知,繡枕送過去的當天晚上,一個被醉酒的人吐髒了,一個被當腳踏墊子了。
  • 從鏡像語言、象徵意義、環境呈現解讀黑喜劇《楚門的世界》的魅力
    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想很難深刻領會這部佳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鏡像語言的呈現、事物的象徵意義、環境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來為大家進行深度解讀:鏡像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用多個主體視角,襯託出了導演鮮明的反烏託邦式思想傾向事物的象徵意義:片場、攝像機、周圍人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
  • 以主題,敘事,現實意義三個角度解讀《美麗人生》的電影魅力
    對於美麗人生這部片子,很多人只是從愛情和父子情的故事內容來解讀,這未免太過於局限,想要真正看懂導演的創作路程和拍攝手法的良苦用心,必須從多個角度來解讀。今天,予小草說電影就從這部影片的主題表達、敘事結構、現實意義三個部分來分析一下這部作品帶給我們的反思與啟示,讓我們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下,悲慘世界的人們的生存狀態,以此來警醒世人。
  • 從敘事結構、敘事技巧和現實意義來解讀《金鎖記》的魅力
    今天我嘗試從敘事結構和技巧,以及小說的現實意義,來解讀《金鎖記》的魅力。01、《金鎖記》敘事結構分為因、果兩部分張愛玲的《金鎖記》,我們讀起來可以明顯感覺到小說分為兩大部分。前面一部分是講述曹七巧嫁入姜家,進入大家庭中的生活狀況。後面一部分是描述在曹七巧死了丈夫之後,單獨出來的生活,在拒絕小叔子活活葬送了兒女的幸福生活。
  • 從鏡頭語言、表現手法、象徵意義解讀電影《我們天上見》的魅力
    今天我就以鏡頭語言、表現手法、象徵意義和主題呈現,來為你解讀蔣雯麗導演處女作《我們天上見》的魅力。作為一部整體敘事較為平緩的情親劇,超現實主義鏡頭的運用給平淡的劇情多了視覺上的亮點。同時,也非常細膩地表現出一個女孩內心的孤獨和對於死亡的恐懼。
  • 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接下來,我們就從敘事結構和象徵意義兩個方面來解讀這部扣人心弦的《我腦中的橡皮擦》。一、 敘事結構1、倒序的意義:扣人心弦的開始,引起觀眾極大好奇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或者影片的前邊,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先後發展順序進行敘述。
  •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和片名內涵解讀《花火》的藝術魅力
    其實故事並不複雜,北野武運用插敘的表現手法,將「暴力美學」發揮到極致,現實與過去相互交織,這一刻還是安靜平和的場面,下一秒血腥暴力突如其來,影片的對白稀少,完全憑藉鏡頭和乾淨利落的剪輯進行敘事。今天我將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和片名內涵解讀《花火》的這部電影的藝術魅力。
  • 《阿甘正傳》:多角度解讀經典背後的深遠意義和藝術魅力
    《阿甘正傳》是一部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膾炙人口的美國勵志大片,也是著名導演羅伯特·澤米基斯所執導的好萊塢的經典之作,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小說。該影片故事曲折生動、畫面唯美亮麗、演員生動鮮活、主題深刻勵志,並榮獲1995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多項殊榮。
  • 從鏡頭語言、色調象徵、主題呈現,深度解讀電影《巴比龍》
    我將從鏡頭的語言、色調、主題呈現來深度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1、 鏡頭語言:三處鏡頭語言暗示著亨利的內心世界——從一心想越獄,到最後成為跳入大海,成為蝴蝶,獲得自由。2、 色調象徵:富於象徵意味的色調與主題的聯繫影片主要採用紅色、灰色和黑白色調來描述亨利的故事。
  • 從視聽語言、敘事架構、主題思想解讀《菊次郎的夏天》的經典意義
    《菊次郎的夏天》全片以絕佳的視聽語言呈現出故事的奇妙情境;採用雙線交叉式敘事架構,構造出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不同的故事脈絡,在雙線交互中給人以穿透內心的情感共鳴;通過荒誕幽默的公路故事傳遞出最溫情的主題思想:與過去和解,才能找到自我、療愈人生,縱然滿身傷痕,也要以愛面世,溫暖世間,做一個溫暖純良之人。
  • 民國情事|凌叔華:徐志摩的紅顏知己
    凌叔華有些嬌羞地笑了一下。然後,她大膽地直接問泰戈爾:「今天是畫會,敢問您也會畫畫嗎?」泰戈爾笑笑,凌叔華說:「那我可否請您獻藝?」老詩人愉快地答應,他站起來,在凌叔華準備好的檀香木片上畫了蓮葉和佛像。大家嘖嘖讚嘆。凌叔華幾近崇拜地仰視著詩人,滿意地笑了。泰戈爾對著她說:「多逛山水,到自然裡去找真、找善、找美,找人生的意義、找宇宙的秘密。
  • 以《心迷宮》為例,淺析「非線性敘事」的魅力及其現實意義
    而這扣人心弦的節奏感和懸疑感,要歸功於「非線性敘事」結構,影片通過非線性敘事的方式,將一樁離奇的案件通過不同人的不同視角來呈現,最終拼湊出完整的真相,真相背後又蘊含著深刻的哲思。「非線性敘事」究竟有何魅力?今天,我們就以《心迷宮》為例,一起來解讀電影是如何利用「非線性敘事」演繹精彩的故事。
  • 以《囧媽》為例:深度解讀賀歲片的獨特魅力與主題呈現方式
    以下,我將以《囧媽》為例,從故事結構,拍攝技術與人物矛盾衝突的背後含義三個角度深度解讀賀歲片的魅力與價值,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將結合《囧媽》,談談賀歲片常用的4個主題呈現方式。一、故事結構:主副線相互交織,令人倍感喜慶,又讓人深度思考。
  • 豆瓣9.2《小鞋子》: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主題呈現3個角度解讀
    1、因果式線性敘事結構《小鞋子》這部影片的敘述,是以時間為主要敘事關係,圍繞一個「小鞋子」主題事件的展開的故事關係。導演馬基德·馬基迪用兒童之間的故事,表面上簡單的因果單線敘事結構,通過成年人和兒童的敘事角度差異,實際上形成了一種「互文性」的空間敘事關係,產生了很強的暗示意義。當成人觀眾從現實回望童年世界,在無法回返的標誌性童年事件中重鑄個人記憶,兒童又在緊張的故事情節中,努力尋找通向現實的成長道路。
  • 從敘事手法、符號語言、情感啟示解讀《非常父子檔》的溫情魅力
    在我看來,《非常父子檔》的價值被低估的原因是,觀眾將其視為一部俗套劇情的「父子情」電影,更多關注於故事情節的合理性,無法體會到影片背後潛藏的現實意義。對於一部溫情的電影,我們不能僅用評分來否定它的價值。因此,本文將從影片的敘事手法、符號語言、情感啟示這三個方面,來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以及帶給我們的啟迪。
  • 《霸王別姬》:用戲劇的象徵意義解讀影片的深刻內涵
    《霸王別姬》中精彩對白電影《霸王別姬》1993年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是李碧華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陳凱歌執導,張國榮、張豐毅和鞏俐主演。影片一經上演,便獲得了無數好評和榮譽。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大段敘事過程中穿插了京劇片段,用戲劇的象徵意義深刻地解讀了影片的內涵。
  • 從明清小說的諧音命名法,新解「妙玉」之名在小說中的象徵意義
    其二,紅樓是一本未完待續的斷本小說,前八十回由原作者撰寫,後四十回比較認可的說法是「遺失」,後續此書的作者眾多,然莫衷一是,讀者不是很買帳。第三,此書批註的權威人物脂硯齋,對妙玉後四十回的情節有所披露,這些蛛絲馬跡給予了紅學愛好者們無限的遐想。因此,對妙玉的解讀也就呈現出一片五彩斑斕的景象,甚是豐富。
  • 淺析電影敘事對文學敘事的承接
    這些敘事元素和敘事主題相輔相成,敘事主題是內容,敘事元素是形式。豐富的敘事元素和高超的敘事技巧可以幫助主題升華。本文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為例,從敘事視角、敘事結構和情節設置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索文學作品改編為電影時在敘事方面的規則和技巧,對文學作品的改編有重要意義。
  • 從鏡頭語言,劇情呈現,主題呈現解讀電影《狂怒》的魅力
    如果從故事內容解讀此影片,我想很難深刻領會這部佳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鏡頭語言,劇情的主次,主題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來為大家深度此片。 鏡頭語言的表達:影片整體畫面灰暗且陰冷,襯託出了諾曼心中絕望與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