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最後真的統一了中國,復興了漢室,會讓位給漢獻帝嗎?

2020-12-20 王靜靜家常事

不可能

先不說為什麼,就單看明朝得天下,朱元璋可把天下交給曾經的皇上,也就是小明王韓林兒?在快要坐天下時,韓林兒就意外死了,可是是真的意外嗎?

再說不可能的原因:

1、跟著劉備的文臣武將不會願意,劉備當皇帝他們是開國功臣,漢獻帝繼位,他們又算什麼呢?2、劉備的兒子也不願意,不管是親兒子還是養子,劉備開國,他們至少能混個王爺噹噹,讓給漢獻帝當皇帝,估計連劉備的兒子都叫不上名字。

3、天下百姓的心,三國中劉備已然稱帝,貿然讓位他人,即使是曾經的皇帝,也會造成百姓心中無主,甚至國家動蕩。

假設歷史真的出現如果,劉備只有也只有兩條路,漢獻帝的生和死:

生:漢獻帝主動禪讓,並做到讓劉備放心,劉備的文臣武將放心。死:劉備或文臣武將間接造就漢獻帝的意外死亡。

正所謂: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相關焦點

  • 如果劉備復興了漢室,劉備會大政奉還漢獻帝嗎?
    劉備是東漢末年的梟雄之一,他起兵的口號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就是匡扶漢室。正式基於這面正面的大旗,引來了不少人才前來效力。那我們想像一下,假如劉備真的統一天下,那麼他會將大政奉還給漢獻帝嗎?可以十分肯定的說,不可能!而且永遠不可能!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
  • 漢獻帝被曹丕篡位封為山陽公後,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
    東吳的重臣魯肅就曾表達過:漢室不可復興。而曹操本人本就是東漢的官宦世家出身,又經過辛苦百戰,尊奉天子討平諸侯,在大半生的時間裡都在追求整個天下的統一。雖然他在赤壁和漢中遭到了失敗,但是曹操統一了整個中國北方。這是曹家人一刀一槍拼殺過來的,也跟各地的世家大族廣泛建立了聯繫。用新生的曹魏,來取代漢朝是合乎當時的人心選擇的,尤其是廣大的北方地區。
  • 復興文明 | 張普然《借力思維》:昭烈帝劉備「借宗親身份」匡扶漢室
    劉備與曹操回到許都,他見到了漢獻帝。劉備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這樣算下來,他還比漢獻帝大一輩,所以劉備被稱為劉皇叔。此時,漢獻帝被曹操架空了權力,想要培養自己的勢力,而劉備出身低微,沒有顯赫的身世背景,只能藉助皇叔之名,營造自己的聲勢。所以漢獻帝與劉備在當時的上策,就是借叔侄關係之名,成為「一家人」。這時,車騎將軍董承受漢獻帝衣帶詔,劉備加入當中,暗地裡反抗曹操(我們前文也提過衣帶詔)。小說《三國演義》裡說劉備是「帝排世譜,則玄德乃帝之叔也」,也就是當時獻帝的叔叔。下面我們不妨細究一下「劉皇叔」的由來。
  • 「衣帶詔」背後的秘密:董承、劉備,誰是漢獻帝的忠臣?
    劉備受恩深重,對漢獻帝也是竭忠盡智,一群漢室的「忠臣」也很積極,只是曹操太壞,極度多疑,劉備想出外帶兵,只好裝老農,沒想到曹操還是說他是英雄,試探他,所以,他才編了瞎話,騙出了許都。說實話,《三國演義》這段故事中的邏輯漏洞太多了,劉備在曹操眼皮子底下上躥下跳地和漢獻帝勾連,這麼個漢賊,怎麼會容忍他?
  • 關羽是否和荀彧一樣忠於漢室,若他能活到劉備稱帝時,會反對嗎
    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如果關羽忠於漢室,那麼關羽在投靠曹操後,應該像荀彧一樣效忠曹操,再以興復漢室為己任,效忠漢獻帝,畢竟當時的漢獻帝才是天下唯一合法的皇帝,但是關羽並沒有選擇留下,而是在為曹操立功後,選擇離開曹操去尋找劉備
  • 諸葛亮一心匡扶漢室,為何他要輔佐劉備,卻不去加入漢獻帝的朝廷
    但是,我們在這裡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在漢獻帝的朝廷還存在的時候,諸葛亮既然對漢室如此忠心,為什麼諸葛亮不去投奔漢獻帝,輔佐漢獻帝去重建漢室江山呢?諸葛亮卻偏偏要去輔佐劉備,在劉備的領導下去匡扶漢室呢?從此,漢獻帝成為曹操手中的一塊政治招牌,為他的事業服務。在漢獻帝的朝廷中,自然有很多忠於漢室的人物。這些人中,甚至還包括了曹操的親家荀彧。可是,這些人沒有實權,在曹操的嚴密控制下,他們根本就無力和曹操對抗。正如曹操在土山與關羽約三事時所說的,吾為漢相,漢即吾也。諸葛亮的政治敏感度那麼高,自然會對漢獻帝的朝廷看得一清二楚。他在東吳聯盟時,就一針見血的指出,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
  •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被殺死,劉備和孫權統一的機率會增加嗎?
    這其二嗎,便是在諸葛亮與周瑜之間,周瑜在赤壁打敗曹操後,令數萬鐵騎只追不殺,把曹操漸漸的趕到了劉備的地盤,曹操自己也知道,這周瑜想借劉備之手殺他,然後劉備就會招來復仇大軍,周瑜便可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諸葛亮同樣也看出來這其中的利弊,想借周瑜之手殺曹操,可就是因為這兩人的想法導致曹操反而活的還不錯,可惜他華容道被關羽截住,但是關羽還是放了他。如果曹操在赤壁喪命,劉備和孫權統一的機率會增加嗎?
  • 漢獻帝剛一退位,劉備就急吼吼稱帝,是不是有點操之過急?
    劉備稱帝應該分兩個方面來看。從第一個方面來講,劉備是有資格稱帝,並且有稱帝的必要。因為當時曹丕已經廢掉漢獻帝,漢朝國祚已經斷絕,而劉備作為漢室宗親,從血統上來講是有資格繼承皇位討伐魏國的。而且當時劉備手下很多人已經跟隨他多年,這群人難免會對自己事業的「上限」有所期待,而當時的提高事業上限最好的辦法就是稱帝,劉備稱帝則他們成為中興漢室的功臣。即便便是後來加入劉備集團的人物也都期盼著加官進爵,封妻蔭子,劉備稱帝毫無疑問能讓他們的這些需求得到更進一步的滿足。
  • 漢獻帝禪讓給曹魏後,為什麼不去投奔蜀漢?事實真相令人側目
    我們一個個來說下首先漢獻帝禪位於曹丕 曹操死後,曹丕從曹操手中接過了丞相、魏王的權利棒,在一幫文武大臣的竄到下曹丕有了篡漢自立的想法,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之後,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據,曹操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平定了北方,迎奉漢獻帝到許昌,間接維持了漢室近二十年的國祚。
  • 書單|穿越東漢末年,成為漢獻帝劉協,在歷史大勢中逆流而上復興漢室!
    荒仔詳評:荒仔前段時間剛把《覆漢》看完了,意猶未盡啊,總覺得東漢末年時期的書很對我的胃口,於是到處挖掘這個題材的書。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發現了一本角度另類的書,主角穿越成為漢獻帝劉協,開局就是地獄級的難度。作者作為一個網文新人,第一本漢末題材的書沒有那種爛俗的武將收集劇情,還是不錯。
  • 三國時期劉備稱帝,關羽如果不死的話,會不會反對
    在三國演義裡面,關羽張飛和劉備一起結義,三兄弟之間情誼非常的好,這是經過歷史檢驗了的。一般說來劉備有什麼動作,關羽和張飛這兩個兄弟肯定是大力支持,不過在真正的歷史上三個人並沒有結義,不過這並不妨礙關羽和劉備之間的關係非常的鐵,關羽幾乎是整個劉備集團中僅次於劉備的重要人物。劉備如果要稱帝的話,關羽肯定不會反對。
  • 曹丕篡漢時,漢獻帝若不配合,要跟曹丕魚死網破,會有怎樣後果?
    曹操想取代漢獻帝嗎?應該是想過,卻清楚這事做不得。因為在曹操稱魏王時,就遭到了荀彧的堅決反對,一對二十多年的黃金搭檔,由此反目。這件事雖表面上看,是曹操和荀彧的矛盾,實則卻是門閥士族集團跟曹魏集團的矛盾。曹操雖獲勝了卻是慘勝。故而曹操強調,若天命在我,那我也頂多做個周文王罷了。
  • 曹操不是曹賊嗎?為什麼又說曹操不交權,才是對漢獻帝最好的保護
    都知道漢朝的最後一任皇帝漢獻帝命苦,先是被董卓扶上帝位,成了董卓的傀儡;後來董卓被殺之後,又被郭汜等人追殺長達一年之久,雖說是帝王,但這一年的流亡生涯之中,漢獻 帝喝的是臭水,吃的是野菜,過得基本上不如豬;好不容易盼來了保駕的曹操,結果曹操還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只是想要利用漢獻帝的正統地位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已
  • 漢賊不兩立與王業不偏安,曹丕劉備和孫權的稱帝理由
    而且,一開始還有傳言說,曹丕篡位後鳩殺了漢獻帝,問題就更加嚴重了。因此,在曹丕篡漢的消息傳到益州之後,在劉備一方的角度看,曹丕是篡位逆賊,是肯定不能承認其合法性的。而漢獻帝又沒有進一步的準確消息,所以,就成了諸葛亮等人勸進時所說的「無君」的狀態。進而言之,就是所謂的「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漢室的法統不能斷絕,必須繼承。
  • 曹操控制漢獻帝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嗎?真實目的是什麼?
    回到洛陽之後的漢獻帝卻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光杆司令,身邊根本沒有一支可以調動的軍事力量。就在這個時候,時任兗州刺史的曹操成為了第一個率軍進駐洛陽護駕勤王的諸侯,這讓漢獻帝仿佛看到了漢室中興的希望。針對曹操這一個極不尋常的做法,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是曹操聽從了自己首席謀士荀彧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然而,歷史事實真的如此嗎?
  • 三國志11:遊戲存在感最強NPC漢獻帝的4種命運,你都知道嗎?
    2.擁立獻帝會有正面加成:遊戲中,我們會發現搶皇帝來擁立還是有一定好處的,首先是本勢力每個月會有額外的技巧值收入,其次,那些重視漢室的武將會增加忠誠度。反之,如果廢立漢獻帝則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不僅手下會有不少武將忠誠度下降,還會增加敵對勢力!
  •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三國中的曹操和劉備誰是漢誰是賊?
    劉備的政治口號也是興復漢室,劉備出身漢室後裔,一直以漢室宗親自居,同時一生的追求就是為了重建漢朝,雖然最終劉備稱帝,但那是在曹丕篡位之後,為了繼續漢朝的法統,劉備才稱帝了,劉備建立的國號仍然是「漢」,並且在劉備建立漢政權同時供奉了兩漢時期所有的皇帝,延續了漢朝的香火,從理論上講,劉備就是「興漢」。
  • 曹操、曹丕為什麼都不敢殺漢獻帝?曹操不稱帝真實原因揭秘
    漢獻帝從稱帝的第一天起,就註定是被挾持的命,而且在那個位置上整天還提心弔膽,前半輩子都沒過過平靜的生活,如果漢獻帝沒有這個漢室血脈的話說不定日子還會過的更舒坦一些。漢獻帝一共當了31年的皇帝,但是在這期間沒有一天享受到一位皇帝應有的權利,董卓和曹操前後挾持漢獻帝權傾朝野,漢獻帝更多是個擺設,或者漢室血脈延續的象徵。
  • 劉備為何自封漢中王,而不是蜀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你爭我奪,最後魏蜀吳三分天下。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一統中國北方,可謂是一頭獨大。
  • 曹丕廢漢,不殺漢獻帝還給他爵位,有必要嗎?
    我們每期會選擇一個歷史上的人物或者事件,並提供一些史料來幫助你了解事情發生的背景,當事人做出的選擇和最後的結果。最後你來作答,如果你是當事人,你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奉帝為山陽公,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四皇子封王者,皆降為列侯。」也就是說,曹丕通過獻帝讓位成為天子後,給了獻帝封地一萬戶,稱山陽公,地位也和一般諸侯王不一樣。他對曹丕不稱臣,不跪拜,祭祀天地的時候還按天子的車駕服飾來辦。封王的四皇子,則降為了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