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喪葬文化裡,棺材的選擇有講究,5種不同顏色對應不同人

2020-12-22 家菜味

前言:

穿過歷史文化的長廊就會看到華章美服的服飾,會看到悠悠古韻的戲曲,會看到彰顯智慧的建築。

可文化走到如今,有些成為了避諱,不再談論。對於殉葬則是個避諱的話題,也是個謎題。曾在春秋戰國時期,《韓非子.內儲說上》表示:布帛盡於衣裳,材木盡於棺槨。棺槨陪葬勞民傷財,自始至終一直是個難題,但如今卻也有所不同。

01 喪葬文化

中國流傳五千年的文化,其中最受重視的就是禮儀,而眾多禮儀當中,喪葬是最重要,也是最特殊的一環。

在不同的朝代對喪葬制度也有不同,而地位不同的人同樣對於喪葬制度也是不一樣的,怎麼死的下葬方式也是另有一種。

棺材又名棺槨,顧名思義,棺就是放置死者身體的葬具,而槨則是外棺。

在我們熟知的文化中,棺槨文化最早成型於周朝,在周朝時期,周天子使用四層棺槨,而棺槨上還要蒙一層瑞獸。

嚴格的喪葬制度,奢華的殉葬品,都是周天子用來彰顯自己的地位。

王公貴族地位雖然沒有天子高,但是他們的地位卻也不低。所以他們的下葬制度自然不能同天子一樣,對於棺材的顏色、圖案、殉葬品都有嚴格的把控,也不能和平常百姓一樣,簡單潦草。

於是喪葬禮儀就這樣形成了。

至於後來的朝代對於殉葬制度禮儀等方面幾乎沒變,還是沿用了周朝,或者在這層基礎上略微完善一下。除了個別朝代國家特立獨行,採用其他方式下葬。

對於喪葬的禮儀和殉葬品,最熟悉的還是棺槨,可是棺槨也是有著不一樣的制度。

02常見的棺材

1、黑色棺槨

它經常出現在電視劇裡,或者小說中。所以對黑色的棺槨我們最為熟悉,但是黑色棺槨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在早期黑色棺槨是用於自殺的人,後來戰死沙場的人也會採用黑色棺槨。

▲黑色棺材

不過隨著時代的改變,到了後期就沒有這麼多說法,老人去世時也會用黑色棺槨,因為黑色看上去更嚴肅端莊,更加貼合喪葬的氛圍。

2、紅色棺槨

紅色在中國有著特殊含義,代表著喜慶,一般用於結婚等重大場合,或者在過年時會張貼紅色字畫等。

▲帶有壽字的紅色棺材

那麼代表喜慶的顏色為什麼會用作棺槨的顏色呢?

這種紅色棺槨一般都是用在年過八旬、無疾而終的老人,中國人希望自己告別人世時少一些痛苦,又希望自己能得善終,所以才會採用紅色棺槨。而這種老人的去世對迷信的社會來說也是好事,代表這個老人一生順風順水,後代也會有福。

所以會採用紅色的棺槨,而這種喪事又被稱為「喜喪」。

3、黃色棺槨

還有一種就是用原木棺槨,也會被稱為黃色棺槨。這種棺槨適用於貧困家庭,因為他們沒有錢財用於棺槨上刷漆,所以只能採用原木做棺槨。

▲原木棺材

但是在其他地區卻含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家中如果有比去世者更年長的老人,那麼逝世者就會用原木棺槨。

除卻常見的三種棺槨,還有極為少見的兩種棺槨,他們分別是白色棺槨和金色棺槨。

4、白色棺槨

白色多用於還沒有嫁人便去世的女子,或者還沒有娶妻便去世的男子。值得一提的是,剛出生不久便夭折的嬰兒一般不會用棺材的。

▲白色棺材

5、金色棺槨

而金色棺槨一般用於近代,因為在古代金色是天子的象徵,沒有人敢用金色做棺槨。而在近代則沒有那麼多講究,但是金色做棺槨也是有錢人才能用的起的,一般人家也是不會用金色做棺槨。

▲金色棺材

棺槨的文明逐漸遺忘,如今的社會為了節省佔地面積,採取火葬等方式,到哪文化並不會因為時代的發展而被人遺忘,反而會彌留紙上,等待人們的翻閱。

【參考資料:】《韓非子.內儲說上》《中國習俗》【文案編輯】目海志露瀛【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農村的棺材,為什麼一定要是「一頭大一頭小」,其中有什麼講究?
    而且不僅僅在電視上會看到棺材,偶爾回鄉參加喪禮的時候,也會看到棺材,因為農村地廣,農村人多採用土葬,所以棺材在農村就比較普遍,而在城市裡幾乎是不可能會看到棺材的。
  • 古人仙逝後,都住什麼樣的棺材?在下葬方式與禮制上又有何講究?
    喪葬文化中國人向來視生死為第一等大事,在禮儀傳統上更是有諸多講究,經過華夏大地漫長的生活實踐,就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喪葬文化。而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棺材文化。古代的人們生前身後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繫,從棺材的選擇中,可以反映亡者及其親族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甚至是氣質特徵。那麼,古代棺材的形制是如何規定的?用料有哪些講究?
  • 貴州深山裡發現山洞,洞裡放有500多具棺材,六旬老人5年夜夜看守
    前言 墓地,歷來是人們最為看重的地方,人總把死亡看得比新生更重要,因此,對於墓地的選擇從來都慎之又慎。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地大物博,多年來的發展,也就造就了各個地方特有的喪葬習俗,加之各民族之間的喪葬習俗也不盡相同。
  • 很講究
    今天給大家分享2個文化漢字:「棺」和「槨」。很多人都認為這兩個字是一個意思。經常有人把這兩個字連在一起,讀成「棺槨」。其實這兩個字各自有不同的含義。咱們今天說道說道。棺材下葬,入土為安「棺」的材質如何選擇?關於「棺材」的選擇其實我們中國人有很多講究:咱們中國傳統喜愛以優質的松木、楠木等製造棺材。
  • 喪葬制度如何形成?古代喪葬禮儀有多繁複?從《周禮》說古代喪葬
    總的來說,各地略有差異,但大方向上基本相同,之所以有這樣的制度存在,是因為傳統的「孝」在裡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中國古代講究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不可否認的是,大舉喪葬之禮會形成一定的鋪張浪費,甚至有人為此邀名聲,父母生前不孝,父母去世後大辦喪葬,形成一種薄養厚葬的詭異之風。
  • 阿根廷人喪葬費用知多少
    原標題:阿根廷人喪葬費用知多少  新華網布宜諾斯艾利斯4月4日電(記者趙燕燕)生死事大,地球人概莫能外。一次體面的人生告別,一次莊重的葬禮,對死者是個交代,對生者是個慰藉,所以阿根廷人對葬禮比較重視。   親人的離去讓人難以接受,除了失去至親的痛苦之外,還要考慮如何選擇合適的喪葬服務,在一系列儀式中完成與逝去親人最後的告別。阿根廷許多家庭在葬禮開銷何為適度的問題上糾結不已,因為難以取捨的服務和費用太多了。   據了解,阿根廷的殯葬服務價格自2014年起普遍上漲了30%,基本服務費用在4000比索到2萬比索(約合2800元至1.4萬元人民幣)不等。
  • 中國傳統的喪葬都有那些忌諱?
    原標題:中國傳統的喪葬都有那些忌諱?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係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裡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係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 最滲人的紀念品:送人「棺材」當禮物還成了當地特色文化
    03最名貴的棺材柳州棺材這麼有範兒,古人重視,近現代很多人也對它情有獨鍾。1935年,曾任廣州衛戍司令的陸軍少將高景純在柳州逝世。04中國人的棺材文化和情結古諺語有云:「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對於死亡,這是我們古人非常看重的一個過程。人們篤信相信一口好棺材,能保存屍首的完好,讓靈魂飛升極樂,仙壽恆昌。保佑子孫興旺發達,福祉綿長。因為諧音,棺材更有「升官發財」的寓意。因此,死後擁有一口好棺材,成了無數人的一個心結。
  • 古老的喪葬方式有哪些?為何只有火葬和土葬成為了主流?
    死亡是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的,所謂死者為大,不管他生前是好是壞,死後都必須妥善安葬。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每個省份或者不同民族的喪葬方式都有很大的區別。有些喪葬方式是古代傳下來的,比如說天葬;有些則是順應時代的需求而成為主流方式的,比如說火葬。有的喪葬方式光聽著都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所以也就沒有流傳到如今了。
  • 原平民間喪葬習俗(一)
    據考證,喪葬禮俗從周朝確立,到漢朝形成規模,代代相傳,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原平喪俗文化,歷代縣誌也均有記載。我國地域廣闊,文化差異有別,風俗禮儀不同,俗話說「十裡不同俗,隔河規矩異」,一個地區有一個地區的傳統習俗,山區、平川不一樣,一村一莊有區別,因而喪葬禮俗又表現出多樣性。
  • 國外的棺材方方正正,中國棺材都是一頭高一頭低,有什麼講究
    首先,看它的用料,通常,一般的因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大眾化的棺材用松木、柏木加工而成;上好的,特別講究的棺材就用很名貴的楠木或天然水晶石等精創而成。自然界造就了全世界的一切,而咱們全人類毫無疑問是一個獨特的存在,遠古上千年以來,全人類對死亡都是有一種揮之不去的陰影,那便是人死後沒法復活。儘管人死後沒法復活,可是咱們卻想方設法對死者表達思念,最重要的一點正是對死者遺體的處置,為了更好地讓死者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些,因此出現了各種各樣綺麗的棺材。
  • 「做七」:這一舊時喪葬風俗,如何能流傳全國,又處處不同的呢
    ——《論語·為政》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之中,「禮」字貫穿了各個不同的年代,可見中國的古代人們都非常的注重禮數,並且可謂是代代相傳。常見的,比如待客有待客之禮、軍隊有軍禮、喜事有吉禮等等,數不勝數。可是還有一個禮,人們通常不提,卻受到無比的重視,那就是喪禮。
  • 河北邱縣農村人死後辦喪事講究 村裡人死後的喪事步驟盤點
    有經驗的人,會念念有詞,「來來來,腿伸直,唉,對對對,就這樣。穿上你看多好看,多滿意。」「真合身,好看。」忌諱死者吧,因為你說出來衣服不合身,那就穿不上去了。我沒有見過穿不上去的死者。可能這也是這樣的喪葬文化一種吧。衣服穿好就在身下鋪三道白布,是有什麼說道,還是裝棺材時候方便,不得而知。再往後就是鋪上稻草的床,死者頭衝外。點上香燭,貢品擺上,每次燃完一隻香就得馬上換一隻,燒黃表紙等。
  • 建築工地安全帽也有著講究,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身份
    做過工程的朋友可能都有點了解,安全帽顏色的不同代表著不一樣的身份。所以進工地搞清楚這個有時候也很重要的,比如在建築工地跑業務,就知道和誰去談,這樣就會事半功倍。如果剛進工地幹活的話,就知道誰是管事的,想搞好關係的就知道給誰發煙,給誰送禮。
  • 【昌黎民俗文化】(十一)昌黎的婚嫁喪葬民俗
    入殮時,一般外人禁忌靠近棺材,尤其是蓋棺時,除了死者最近的親屬外,其他人都要退開,人們認為如果人的影子被關進棺材,此人的健康將會受到危害,其魂魄將有被一同封入棺材之虞。有些地方傷心之餘也總不忘求死後的靈魂多多保佑活著的人發財致富,在入殮後還要舉行「掃富」之俗,將麥麩子撒在棺材頭上,然後掃到簸箕中,倒入自家糧囤裡。掃麩即是「掃富」,寓意先靈會保佑兒孫生活富裕。  入殮後,民間忌雨打棺,否則以為後代子孫會遭貧寒,有俗諺說:「雨打棺材蓋,子孫沒有被褥蓋。」
  • 喪葬文化:出殯和下葬不是一回事,一定要分清。獨特風俗
    中國是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這裡的文化璀璨,風俗多樣。每件事情後面都有著獨特的規則,今天咱來說說喪葬文化。出殯和下葬是不是一回事? 殯字很有講究 再看看「葬」字。
  • 電線的顏色代表不同含義!
    隨著電的廣泛應用,家庭中電器用的越來越多,我們對電線電纜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了,市面上有越來越多的生產廠家來專門生產電線電纜,但是由於他們生產電線電纜時,選材料不同,生產工藝不同,以至於他們生產出來的電線電纜種類眾多,質量參差不齊,顏色也是很多種,常見的電線顏色就有紅色,藍色,綠色和黃色
  • 中國平均喪葬費用37375元,位列世界第二,第一是哪個國家?
    世界各國舉辦葬禮的過程都不同,但是不管是哪個國家的葬禮,都必須要花錢。在古代,舉辦一場葬禮可能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古代的中國,皇帝的葬禮等級最高,最隆重,一般每個皇帝上位之後,就會開始準備自己的墓穴。古代人認為,墓穴將會是自己死後,到「天堂」時居住的宮殿,所以必須非常豪華。除了奢侈的皇陵之外,墓穴中還會有大量的陪葬品,甚至是有人為他們陪葬。
  • 錢包有講究,選擇什麼顏色的錢包能聚財?你用對顏色了嗎?
    錢包風水有講究,選擇什麼顏色的錢包能聚財?你用對顏色了嗎?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錢包,而從風水角度講,它也是我們隨身的財庫。那選擇什麼顏色的錢包最聚財呢?以下列出4種顏色的錢包,快來看看到底用什麼樣的錢包,才能幫你守住錢財!
  • 韓國和中國:一樣的春節,不同的習俗
    是顏值高、唱跳俱佳的韓國明星,還是讓人少女心爆棚的一部部韓劇:從《我是金三順》、《浪漫滿屋》到《大長今》,亦或是從中國明朝傳到高麗的多姿多彩的韓服?但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韓國也是過春節的,而且韓國春節的日期與中國一致,都是農曆1月1日,不過有很多與中國不同的習俗。韓國人把春節稱為「雪日」,有純潔、單純的開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