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張作霖能夠把東北經營得風雨不透,而少帥卻無力守住家業?

2020-12-21 騰訊網

俗話說,創業難,守業更難。在近代就有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我國東北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給中國軍隊,以此為藉口佔領東北三省,而這一切都是發生在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掌管東三省期間,張作霖一死,東北瞬間群龍無首,雖然少帥出來執掌大局,但他仍然顯得有些稚嫩,最終數十萬東北軍在一槍不發的情況下丟失了東三省,少帥也因此被推到風口浪尖,很多人不禁感嘆,張作霖能夠把東北經營的風雨不透,而少帥卻顯得如此懦弱,丟失了這碩大的家業。

張作霖生出貧苦,並沒有上過幾天學,後來加入綠林大虎匪部,所以很多人都說他是綠林出身,在多年的打拼中,張作霖顯得格外老練,處事圓滑,並且處事果敢。在早年間,張作霖為很多人效力過,日俄戰爭中既為俄國效力,也為日軍效力過,多年在槍林彈雨中摸爬滾打,張作霖的手腕和膽氣都是少帥所不能及的。

在影視劇《少帥》中,李雪健老師扮演的張作霖曾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江湖不是打打殺殺,那江湖是人情世故,能應對就不容易,要懂全了那絕對不可能」。張作霖在東北辦工廠、整軍備、興辦教育事業等,可以說把東北經營得風雨不透,反觀當時關內地區,戰火連連,這便是其中的差距。

很多人曾說張作霖投靠日本,但仔細想想,張作霖如果投靠了日本人,那東三省早就被日本侵略者佔領,張作霖也不會因此喪命,試問日本人為何要謀害一個已經投靠自己的人呢,很明顯,張作霖一直在與日本人周旋,沒能讓他們佔得更多利益。

張作霖能夠在東三省站穩腳跟,在俄國與日本的嘴裡搶肉吃,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張的實力,其政治、軍事才能都得到了世人的肯定,他被譽為「亂世梟雄」不是沒有根據的,蘇日雙方都將張作霖視為眼中釘,卻也不得不佩服他是一個「壓不倒的小個子」。張在東北不僅有外部的壓力,內部也有很多問題,但張能夠完全解決,可以說當時只要張作霖不死,東北便不會亂。

從大局來看,張作霖是一步一步坐上了「東北王」的位置,他從小勢力做到大軍閥,在事情的處理方面肯定經驗十足,比如在楊宇霆的問題處理上,老帥就要比少帥老練太多,楊宇霆確實是個能人,張作霖在世時能夠壓住他,但少帥卻沒有這個能力,最終不得已將其處死。

少帥長期養尊處優,雖然接受過現代的教育,但從能力上來看,他與老帥差的太遠。在威望方面,少帥也差太多,上述中提到的楊宇霆就是很明顯的例子,張作霖在東北地區的支持者頗多,日本雖然對東三省虎視眈眈,但也不敢輕易動手,因為張作霖在東北的根基實在是太深。少帥獨攬大權後,竟然把楊宇霆等一大批東北軍骨幹殺了,這簡直是自毀長城,並且後來捲入中原大戰,東北防守空虛,才給了日本人可乘之機。從當時東北軍的實力來看,即使日本能夠打贏,但也會有很大損失。

張作霖不可能不知道楊宇霆等人的為人,他只不過用了好的手段將此人收為己用,楊宇霆確實是人才,張作霖也知道楊並非等閒之輩,只是沒想到後來一場皇姑屯事變讓東北內部有些措手不及。在任用人才方面,老帥確實是有自己的一套,這也是他能夠虎踞東北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張作霖還懂得以外製外,東北在當時的地理位置特殊,蘇聯和日本都不是等閒之輩,而老帥則以蘇聯制衡日本,並且與日「親善」,借力打力,反觀少帥上臺後直接就與蘇方打了一仗,這實在是有些魯莽。正如老帥所說:「老子有三十萬東北軍,不怕日本人」。這不僅有軍隊的支撐,還有大局的謀略。

連孫先生也曾說,張作霖的處境很難,但他把東北治理的很好。張作霖確實是個能人,但他的思想卻太過於守舊,話又說回來,要是張作霖接受了比較先進的思想,這就不會是張作霖了。少帥的無力守住張作霖遺留的家業不僅是他本身存在的問題,也有當時局勢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少帥張作霖經典語錄 少帥電視劇版精彩對白
    少帥張作霖經典語錄 少帥電視劇版精彩對白由北京文化世紀夥伴文化傳媒出品的大型民國權謀歷史劇《少帥》,正在每晚19:30
  • 張作霖守住了東北,張學良為何守不住?父子兩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談到張作霖,相信大家對這個人都不陌生,他可以稱得上是近代史上的「東北王」了。張作霖是個粗人,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自幼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但他靠自己的努力,終於從一個人人都唾棄的土匪變成了北洋軍部的總司令。
  • 張作霖有八子,為什麼在其死後,沒有人與他爭奪大權呢?
    並在短時間內就穩定了大局,稱為了新的東北王。說起來,張作霖有八個兒子,那麼為什麼他死後,是沒有人與他爭奪大權呢?雖然張作霖不是皇帝,但是作為東北王,仍然創下了這麼一番家業,他也不會拱手讓給別人的。張作霖本就是草莽出生,靠一眾兄弟坐穩了自己的江山,一直到後來成為了東北王,實現了逆襲之路。雖然不可能做到世襲,但是這麼一番家業,也可以讓老張家在東北呼風喚雨。張作霖的腦子裡中國的傳統思想有著一定的關係。
  • 李雪健的電視劇《少帥》演活東北王張作霖
    《少帥》是由張黎執導,文章、李雪健、宋佳領銜主演的年代劇,該劇以自傳的方式講述了歷史傳奇人物張學良的人生,娓娓道出這位滄桑老人輝煌而又坎坷的一生。《少帥》是由張黎執導,文章、李雪健、宋佳領銜主演的年代劇,該劇以自傳的方式講述了歷史傳奇人物張學良的人生,娓娓道出這位滄桑老人輝煌而又坎坷的一生。張學良出生於軍閥混戰的年代,幼年喪母,是大軍閥張作霖最鍾愛的長子。
  • 張作霖臨終前留下遺言,決不可讓此人進入東北,事實證明他很英明
    1928年4月,南京政府組建北伐軍,突然對盤踞華北的奉系軍閥張作霖開戰,數十萬奉系全線崩盤,5月初,大帥張作霖急召少帥張學良和楊宇霆還京,寧息通電全國,宣稱願意主動撤軍,並派出孫世偉前往上海,與南京政府的代表和談遭拒後,於5月底被北伐大軍三面合圍於華北平津。
  • 張作霖死後秘不發喪,叮囑部下嚴防此人進東北,事實證明他很英明
    日本在這一時期對東北的態度,完全是因為懼怕張作霖,可以說當時如果沒有這位「東北王」的鎮守,東北早已經被日本軍隊大規模地佔領。即便如此日本也沒有放棄對東北的覬覦,精心策劃了皇姑屯事件。3.臨終前最後的忠告這件事情的結局大家都非常熟悉,張作霖救治無效次日身亡,在這之前大帥把自己的後事交代得非常清楚秘不發喪。當時張學良並不在瀋陽,按照張作霖的意思,在張學良安全回到瀋陽之前不能夠把他去世的消息對外公布,這也是出於各方面的考量。
  • 一代梟雄張作霖,臨死前告誡張學良:謹記,不可讓張宗昌來東北
    當時的中國,不僅有各路幫派,還有很多地方軍閥,而在這些軍閥之中有東北王之稱的張作霖必然可以排得上號,張作霖便是我們今天的主人翁。張作霖雖然說沒啥文化,但是他很會做人。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小人物能夠做到東北三省的領頭人,足以證明他的能力有多麼大。張作霖在自己逐漸變強大的過程中,不得不承認其中有很多日本人的援助,日本人本以為通過扶持張作霖讓他統治東北,這樣一樣張作霖也可以成為他們在東北三省的代言人。
  • 《威震東北張作霖》從出身草莽到「東北王」的傳奇一生
    最終,官府判定開槍殺人的是張作霖,對其進行懸賞通緝,而張作孚僅為從犯,被判處十年徒刑。張作霖殺了人,又被官府通緝,在老家就待不住了,只得跑到了鎮安縣(今遼寧黑山縣)母親王氏的娘家躲避。隨後,王氏也帶著張家另外兩個孩子趕來了。由於王氏的娘家也不寬裕,現在一下多了四張嘴,幾乎揭不開鍋了。眼見全家都快活不下去,張作霖一咬牙離開了家人,隻身去江湖上闖蕩。
  • 為何張作霖一死,張學良就提出東北易幟,換成了青天白日旗
    東北易幟時期,算是這個少帥的人生巔峰!可見蔣介石對於東北易幟盼望之心切,對於生變之恐懼。然而當時老帥張作霖的很多部下甚至都沒見過青天白日旗長什麼樣子,更是不理解為什麼東北王剛去世少帥就要「投降」?,但是兩次直奉戰爭早就已經掏空了本來富裕的東北家底,再加上老帥剛死,少帥還未立威,日本人在一旁虎視眈眈。
  • 曾經叱吒東北三省的「北霸王」張作霖,為什麼會被日本人刺殺?
    1928年,在國民黨的蔣、馮、閻、桂四大集團聯合進攻下,曾經不可一世的奉系軍閥很快全線崩潰,作為奉系的統帥,張作霖眼見回天無力,決定全軍撤回關外。但張作霖沒而想到的是,一場針對他的刺殺正在蓄謀之中,而執行這一行動的就是一直扶植利用他的日本人。張作霖可以稱霸東北,背後離不開日本人的支持,他和日本人之間也是相互利用的關係。在這種關係的背景下,日本人為什麼要殺掉張作霖呢?
  • 張作霖身亡之後,他的拜把子兄弟張作相,有無可能成為東北王?
    當時張作霖雖然已經被北伐軍逼得退回奉天,可是他手上的兵力實際上折損並不嚴重。而且張作霖在東北經營了十數年之久,可謂根基深厚,再加上奉系又打造了當時國內最大的兵工廠。奉系實力,絕對不容小覷。日本雖然對東北滲透了很多年,可一旦真和張作霖撕破臉,那麼必然會造成巨大的損失。這也就造成了日本對奉系有所忌憚,從而在製造了皇姑屯事件之後,仍然不敢輕易對奉系出手。因為奉系對外宣稱張作霖只是受了一些小傷和驚嚇,而日本又無法從帥府獲取準確無誤的消息。
  • 《少帥》:家庭教育的缺陷如何養成敗家子
    但是單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小二郎還是願意將少帥的成長環境乃至這些環境因素對其日後接手奉軍、東北易幟、誅殺楊常、九一八等決策的影響加以分析,希望寶爸寶媽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夠有所借鑑。張學良出生在一個傳統官僚門閥家庭,跟其他人相比,他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 東北王張作霖有八個兒子,為什麼偏偏要選「膽小」的張學良接班?
    老家海城的張作霖在亂世白手起家,從一個到處討飯吃的叫花子慢慢成了匪頭,又做到了安國君總司令的位置。巔峰時期,張作霖掌管整個東北的經濟和軍隊,是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張作霖一生共有妻妾6人,生有十四個兒女,其中共有八子。小六子張學良是後來的少帥,但除了張學良外,張作霖兒子中也有兩個留名青史的存在。
  • 敢和張作霖叫板的女人,卻悲慘的過完了一生
    張作霖從草根出身,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拼下了諾大一份家業。最終卻死於日本人的陰謀之下,他的一生可謂是傳奇的一生。張作霖共娶了6位夫人,共育十四個子女(8子6女)。這6位夫人中,張作霖最敬重的還是他的原配趙春桂。
  • 文藝局 電視劇《少帥》:現在的官二代,跟張學良沒法比
    關東軍的代表邀請張學良完婚後去日本上軍校,段祺瑞的代表邀請張學良去讀保定軍校——其用意大約與蘇聯人邀請蔣經國到蘇聯學習類似,張作霖一概回絕,讓兒子進了東北講武堂。劇中,少帥一再引用1924年孫中山與張氏父子會面時說過的話:「東北不容易,身處紅白兩大帝國之間。」張作霖對紅色帝國有更多的警惕。他與日本人互動頗多,但對蘇俄採取決不讓步的姿態。
  • 張作霖被炸,死前一句話,讓東北避免成為第二個山東,不愧是梟雄
    那對於張作霖來說,絕對是一代梟雄,張作霖一生都是非常傳奇的,從一個貧苦出身的家庭一路走到元帥之職,何其厲害,張作霖殘害同伴不假,但是不得不說,他看人的眼光非常準,而且能夠知人善任,發揮他最大的長處。秘不發喪,以國為重,等到張學良到達東北後,他的死訊才從東北傳出來,為了避免日軍趁其不備而偷襲,也算是考慮周到。待張學良快馬加鞭回到東北後,張作霖並沒有讓張學良為了自己報仇,而是讓張學良一定要穩定住東北局勢,避免發生混亂,以防日軍趁機襲擊。
  • 張作霖的東北有多強,日本攻佔後,軍隊戰鬥力直接提升數個檔次!
    張作霖治理下的東北實力有強?要知道日軍雖然早已對東北三省垂涎已久,可是他們也只能背地裡悄悄的進行滲透,至於帶兵進行入侵,當時的日本是本可能的。因為當時張作霖所帶領的東北軍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哪怕是日軍能夠攻克下,東三省在東北軍的阻擊下必定是損失慘重,根本無法完全佔有東北地區。
  • 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全國最富?因為他有個「諸葛亮」
    第一次直奉戰爭時,張作霖一次給每個參戰人員發了四倍餉銀。戰爭開始,直系在奉軍必由之路上布滿地雷,奉軍直接抬出大炮連轟三天。要知道,炮彈是要進口的。這種燒錢打法,只有當時的奉軍能做到。但奉軍的闊不是橫徵暴斂得來的,而是地地道道正常的稅收和貿易。
  • 張作霖時期,為何日本在東北有駐軍?
    日本在東北有駐軍,這得從中日甲午戰爭說起。清朝末年,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看似喪權辱國,按實際上清朝解決了自乾隆晚期以來一直沒有解決的通貨膨脹的問題。西方列強在清朝大量建立租界,打開清廷的國門,進行不對等的通商貿易。
  • 張作霖全盛時期東北有多厲害?他如不死,日本進入東北沒那麼容易
    如果日本人不炸死張作霖,能夠順利地佔領東北嗎?他敢和日本開戰嗎?這是個「老調重彈」的話題,原因在於張作霖愛國(其實是愛東北),張作霖比兒子張學良更強硬、更精明。我們把東北的丟失,一半責任歸於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一半歸結於張學良恐懼日本、不敢抵抗,而更多地似乎是在張學良身上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