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人文主義最傑出的代表,近代歐洲文學的奠基者之一。
主要作品有:歷史劇《亨利四世》,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及悲喜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在西方,每家都必備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是莎士比亞全集,即一個是宗教的神,一個是藝術的神。馬克思稱他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同時代人本·瓊生稱譽他是「時代的靈魂」,說他「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所有的世紀。」
02二、創作的社會背景
產生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這時候歐洲封建社會逐漸解體,資產階級思想開始醞釀,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鬥爭的思想武器。人文主義的主要內容是用人性反神權,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它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個人的自由和幸福。莎士比亞早期的作品主要是宣揚這種人文主義思想,本文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
03三、作品主要內容
故事的發生地維洛那城實際上是英國16世紀末伊莉莎白女王鼎盛時期社會現實的藝術再現。一方面以親王為代表,象徵了王權統一的力量,它受到廣大市民的擁護,另一方面是貴族蒙太古家族和凱布萊特家族世代的積仇結怨,它代表著從中世紀延續下來的相互爭奪的封建集團的勢力。但時代在前進,這兩大世仇的新一代人竟在一次舞會上一見鍾情,彼此相愛,於是家族的怨仇與個人愛情之間便形成了尖銳、巨大的戲劇衝突。羅密歐與朱麗葉都無視於家族的仇怨,他們輕蔑地覺得,妨礙他們結合的只是枉具虛名的姓氏。真正的愛情,使他們變得勇敢而無畏,他們背著父母到勞倫斯神父的寺院裡秘密成婚,最後他們為了反抗封建家族勢力和封建的包辦婚姻不惜以死殉情,譜寫了一曲最為悲壯動人的愛情頌歌。戲劇的結尾,蒙太古和凱普萊特兩家終於因為這對情人的死而拋開舊仇,言歸於好,並且用純金在維洛那為羅密歐與朱麗葉鑄像。這意味著兩個年輕人為之獻身的理想勝利了,他們將成為未來人們的典範。羅密歐與朱麗葉悲慘的死亡,同時又證明了他們所代表的人文主義新價值觀念的勝利,使社會擺脫了無謂的仇恨和紛爭。禍患無窮的世仇消解了,仇人轉變而和好了,在維洛那,人們將從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慘故事中學到極為重要的一課:愛情比仇恨更有力,甚至死亡也不能把它摧毀徵服。從這個意義上說,《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部樂觀主義的悲劇。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早期創作的一部悲劇,是莎翁第一部成熟的悲劇。由於作品處處洋溢著「春天和青春」的氣息,所以被稱為浪漫愛情悲劇。這部浪漫愛情悲劇成於16世紀末期,正值文藝復興開始萌芽,英國的封建制度趨於瓦解。當時的英國正處於伊莉莎白女王統治的鼎盛時期,王權穩固統一,經濟繁榮。莎士比亞對在現實社會中實現人文主義理想充滿信心,因此作品洋溢著樂觀明朗的色彩。新興資產階級作為一支新的社會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這不僅意味著經濟基礎,階級結構的改變,同時上層建築也要隨之改變。資產階級把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帶入了歷史,在這一時期集中表現為人文主義思想。人文主義者反對封建時代的社會關係和倫理關係。他們主張以「人」為中心,以「人」為一切思想和行動的出發點,極力反對神權獨裁和教會的權威,要求人的權利和尊嚴。他們反對要求禁絕一切愛好、享受、追求。反對教會的愚昧主義和脫離生活實際的經院哲學,讚美人的智慧和力量,主張理性認知,提倡探索自然。《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基本衝突不僅是兩個封建家族之間的矛盾鬥爭,而且也是兩種社會力量之間的矛盾鬥爭。兩個封建家族之間的矛盾也反映了當時那個時代的社會矛盾,是造成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悲劇的社會根源。在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在思想認識上還不足以跟完整的封建思想體系做全面較量時,他們首先強調愛情是一種力量,「愛能做的,愛就敢做」,用它來衝破封建堤防。這種衝擊動搖了封建貴族的傳統觀念。所以,羅密歐、朱麗葉的死不僅是對腐朽的封建制度、封建道德的勇敢衝擊,而且死亡也是對專橫殘暴的封建制度的「可怕的挑戰」。劇本表明了真正的愛情是不朽的,兩個年輕人的殉情獻身換來了人文主義理想在道義上的勝利。
04四、作 品 主 題
作品深刻的社會意義首先在於它的鮮明的反封建傾向。作家把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對人文主義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寫成悲劇,而且明確地把悲劇的根源歸咎於陳舊的封建意識,從而把 愛情題材 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矛盾 聯繫起來,把批判的鋒芒指向中世紀衰朽而野蠻的 倫理關係,指向現實的封建勢力 。
05五、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朱麗葉是一位名門閨秀.她熱愛生活,天真活潑,在同羅密歐相愛之前是一個循規蹈矩、唯命是從的賢淑少女。
她愛上羅密歐後,愛情灼熱的火焰在她身上立刻就化成了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她變得大膽起來,再也不是俯首帖耳,惟父母之命是聽的賢淑少女了。
月夜中,她自言自語,道出了對羅密歐的愛慕和思念,當心上人突然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她放下了少女的矜持,果敢地衝破了封建家族觀念,大膽地表達了自己的愛情,顯示了她是一個堅定果敢的具有時代精神的資產階級新女性.
羅密歐也是一個具有人文主義生活理想的新時代的青年,為了追求個人幸福生活,他敢於掙脫封建倫理觀念的束縛。
他出身名門貴族,熱愛生活,有理想,為了純潔的愛情,他敢於掙脫封建制度的束縛,視死如歸,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顯示了人文主義者為追求幸福生活,實現生活理想的巨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