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統一六國可以說積世紀六世之餘烈,花費了幾百年的時間。這本身是草根逆襲的歷史,也是在開天闢地創造歷史,其中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秦國統一六國比後世歷代都難,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秦朝以前沒有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各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相互都不是很兼容。
周朝並沒有統一天下,前邊的商朝也沒有。周朝採取的模式就是天子有自己的封邑,在周天子封邑的外圍是自己宗親和功臣的封邑,再向外一層就是商朝舊臣的封地和新歸順的其他部族。
在諸侯的封地上,諸侯會給自己的臣子大夫封地。諸侯的封地叫國,大夫的封地叫家,合在一起就有了後來的國家。大夫效忠於諸侯,但不會效忠於天子,但諸侯效忠於天子。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後果,那就是天子拿諸侯國並沒有太多的辦法,每一個諸侯國都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大夫們會幫助諸侯國對付天子,也就是說這時候的天子權力是受限的。
秦國統一六國,建立的是郡縣制。郡縣制的特點就是所有的地方都屬於中央直屬領導,這不僅損害了之前諸侯王的利益,也損害了各諸侯國貴族們的利益,他們的封地都被沒收了。
這就是秦國統一六國的最大難題,也是秦國迅速滅亡的原因所在。山東六國的貴族秦國統一天下後,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抗,直到最終滅亡了秦國。
秦國最先消滅的是韓國,隨後不久韓國的貴族就發生了叛亂。秦國消滅楚國後,原本擔任過的昌平君也回到楚國發起了叛亂,自封為王。雖然這些叛亂都被鎮壓了,但可以看出秦國統一六國的陣痛有多大。
商鞅變法建立的制度在秦國上百年都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推行到山東六國馬上就水土不服。陳勝吳廣打響了反抗秦國的第一槍,馬上就是星火燎原,遍地都是起義。
從秦國自身來看,秦國本是一個西部的小國,連參加中原會盟的資格都沒有。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秦國的弱小,像這樣的國家能夠自保都不容易了,更不要說統一天下。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秦國,先是和西部的少數民族展開浴血奮戰拓地千裡,然後又推行了商鞅變法,奪取了河西之地,迅速成為一個大國,並最終依靠關中這塊根據地一步步統一天下。
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就是不斷給身體增加器官的過程。這些器官並不是來自一個母體,因此就會出現大量的排異現象。在醫學上給人移植器官會出現不兼容的現象,甚至排異劇烈導致人死亡。
秦國在吞併六國的過程中,同樣也出現了很多這樣的問題。比如秦始皇推行的書同文、車同軌就遭到了山東六國的抵制,隨後秦國推行的法家制度在山東六國同樣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在秦國和山東六國的相愛相殺過程中,雙方拼得兩敗俱傷,這才給劉邦建立漢朝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劉邦建立漢朝並沒有在制度上進行創新,基本上沿用的還是全國的制度,其實稍微溫和了一點,但山東六國的臣民已經沒有力量反抗了,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