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我有解憂藥,你幹嘛不吃 | 一位躁鬱症患者的自訴

2021-02-23 心理科陳博士

作者:阿傑

一位躁鬱症患者的經歷分享

上一次看電影哭,是在2015年的冬天,我和朋友在北京朝陽區某電影院看《夏洛特煩惱》,全電影院都在開心地笑,我卻一個走到最後排,抽泣了兩個小時。

 

這一次,在南方的某個小城,和女友看《我不是藥神》,我哭了半個小時,安靜地哭。

 

上次哭,是為那些想做卻完不成的理想。這次哭,是我想到了自己的病,想到了那些狂躁抑鬱期的自己,一種在絕望中的艱難跋涉。

 

我是一名躁鬱症(學名:雙相障礙)患者,抑鬱、焦慮、狂躁是我熱血青春的一部分。

 

7年前我被診斷為躁鬱症,5年前高中「兄弟」抑鬱症自殺。那時的我,總是莫名的恐懼和緊張,不想去見任何人,我知道他的心情不好,但是我沒有幫他,那時「我很慫」。

 

他死之後,我非常內疚,經常在畢業、分別、拍微電影和錄節目需要哭的時候「借題發揮」。我看別人都哭了,自己哭不出來,想想這樣很不好,顯得我不夠善良,於是想到這件事,一哭了之。

 

後來我才明白,我偷偷地回憶他,其實是在迴避內心中的不被自己接納的自己。

 

後來,我又狂躁了,莫名的興奮和開心,想搞定全世界,但是特別容易憤怒,不允許任何人挑戰我的想法。我揚言要砍死我的同學和室友,其實我只是嚇唬嚇唬他們,結果被請到了大學的保衛處。

 

在那裡我遇見了我的貴人-大陳老師,保衛處一個專門研究大學生心理的教授。她有母親般的吸引力,我狂躁出擊時就像打在棉花上,沒有被反彈回來,狂躁也逐漸消耗了能量,安靜了下來。

 

第一次,陳教授陪我聊了半天。她建議我規範化的治療,給我介紹了小陳老師,

我聽了他的建議。

 

就這樣,我在小陳老師(我的心理諮詢師大哥)和大陳老師的幫助下,度過了大學四年,順利畢業。期間二位老師還幫助過我的4個「病友」和他們的家庭。

 

今天,我想分享其中兩個朋友的故事。

 

 

█ 我的兄弟我的狂躁

 

我有一群抑鬱、焦慮,甚至做傳銷的兄弟,我曾經把他們當做家人,想過一起生,一起死。

 

我們自詡為南方古典主義文藝復興自由派,我們有「我自賺錢向天笑,去留良心兩崑崙」的豪情,在人生的20幾歲,能擁有一群「家文化」的夥伴,成了我們的追求和自豪。

 

那個做傳銷,抑鬱又焦慮的「病友」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對我太依賴。終於有一天,我突然明白,我在扮演他們的爸爸媽媽,在一味地討好他們,害怕他們孤單、傷心和失去。

 

和他們走的太近的時候,我會有開心,但是總是會很壓抑,甚至憤怒,為什麼什麼事情都來找我?我知道他們家庭都很不幸福,我甚至想過他們的爸媽趕緊死掉別再禍害孩子。

 

當我狂躁的時候,我的自信心膨脹,喪心病狂地幫助他們,一邊帶他去酒吧會所按摩,一邊學習他傳銷給我的「間諜」能力。

 

然後再去大陳老師和小陳老師,以及他爸媽那裡通風報信:「你兒子現在在我手裡,想拯救他的未來,你們都得聽我的。」

 

這樣似乎可以操縱他人命運的快感,讓我克服了重重困難,這三個月是大四找工作的黃金時間,我爽完之後,發現找不到工作了。

 

大陳老師說,我們界限不是很清晰,讓我們最好各自為自己負責。小陳老師溫和地聽我說,認真地看著我,然後告訴我,再多吃一點糖吧(我們把吃藥叫做吃糖,聽起來會讓人舒服一點。)

 

後來小陳老師說,這些可能都是我的需要,我卻掉進了以為他們需要我的這個陷阱中。我主動申請「絕交」,我不想成為心理層面的基佬愛人gay和他們的「爸爸媽媽」。

 

後來我和這些兄弟漸行漸遠,直到我畢業離開上海。

 

我現在有些明白,離開他們,其實是離開自己內心的狂躁。

 

█ 天才少女的天才夢

 

我第一次認識她,是通過一個志願者組織裡的「數學系績點4.0」的同學。他常常給我洗腦:「阿傑,在我看來你一直都很正常,你的三觀純正,思想如一股清流……(滔滔不絕五分鐘之後)……我們組織裡有一個兄弟的女朋友,好像和你有點像,你有經驗,可不可以幫幫她」。

 

我是一個醉心被讚美的人,他這一頓誇,讓我醉入其中,加上他嫌棄銅臭味不讀計算機轉係數學系的叛逆性格,一直和我很搭。

我突然心理防線盡失,一口答應我一定幫到底!然後象徵性,有儀式感地喝了他買的一塊錢的可樂。

 

這個女孩,算一個奇女子,16歲考入中國某知名財經大學,卻想成為一個詩人。

 

開始我是懷疑的,想當初,為了找存在感的,我也曾像傳銷分子那樣高呼:「我要成為魯迅那樣的作家,我要做自己,轉專業或者退學!」

 

後來,我還真的給那個在高數課上強迫學生點名的女老師寫了一首詩!我突然變得自信起來。我不是找存在感,我只是真的叛逆的同時,有那麼一點兒才華。

 

恩,每當這個時候,小陳老師都要建議我加大糖的劑量。

 

故事就這麼發生了,我第一次認識她,是在醫院,除了躁鬱症,她家裡還有人得了重病。我們在醫院的咖啡廳,聊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得知她並不是想真正傷害自己,她的困擾是內疚為家人帶來這麼大的困擾。

 

讓我驚訝的是她躁鬱之外散發的天賦,她的詩曾獲得過國家級的獎項,她想讀中文系,卻無奈走進了財經大學的經濟系。

 

我們像兩個需要被認可的精靈,掉進了漆黑的井底,渴望陽光照進,卻又害怕照見周圍的骯髒。

 

渴望又害怕,孤獨又無助,我從她身上看見了自己,我想她也是。

 

我鼓勵她繼續治療,並和他的家人認真地談了幾次,建議她去找小陳老師。現在,她依然有一個詩人夢想,經受情緒不穩定的困擾,但是家庭卻越來越溫暖,學業也逐漸穩定。

 

她可能永遠都成為不了一個真正的詩人,但是,在我心理,她已經是一個詩人。有夢想,是多美的一首詩啊!

 

再過幾天,就是他離世五周年的日子!

 

我曾經也想過離開這個世界。我知道,抑鬱的極期,似乎不受自己控制,不是不想去看病,而像是被什麼困住了,走投無路,無路可走,稀裡糊塗就認為死亡是唯一的選擇。

 

相比於《我不是藥神》裡的那些買不起藥,想活命的人,我們不是買不起藥,而是不知道如何買藥。

 

還有更多的遭受精神疾病困擾的人,他和他的家人甚至不知道醫學可解決問題。我想說的是:我有一瓶解憂藥,可以讓你睡覺,讓你不那麼難過,甚至會慢慢開心起來!

 

諸多溝通,盡善盡美,欲其上得其中,哪怕只影響一個人,讓他知道如何科學地幫助精神類疾病的「病友」,也足夠了。

 

阿傑 2018年7月11日星期三 於颱風天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但我是有情人
    「你敢保證你一輩子不得病?」一句話道出了多少中國人不敢生病,看不起病的現實從片名你能看出來,《我不是藥神》聚焦的是醫療題材所以,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中國現有的慢粒患者約有3萬至4萬名。)一年50萬,這命你續不續?
  • 《我不是藥神》:「藥神」只有一個,患者卻有千千萬個
    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說說《我不是藥神》這部國產佳作。小編個人覺得這是目前為止將文藝片和商業片結合得最好的一部國產片了,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而且十分感人!尤其是電影中一位老婆婆的話:&34;簡直太好哭了吧!
  • 【一位躁鬱症患者的見證】我真正的藥—主耶穌
    感謝主,我從小就很樂觀、開心,很喜歡讀書,課業一直都不錯,大學聯考順利考上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當時是聽爸爸的話去念的,沒有很喜歡醫學,所以花很多時間打軟式網球,每周至少3個晚上打球。快要升大七的時候,那時比較忙,沒時間打球,開始想未來要幹嘛。想了幾次之後,覺得人生短暫,有想要做的事就要趕快去做。
  • 一名躁鬱症患者患病四年的經驗總結和心路歷程:不管路有多長,我...
    本來一直想和你說再見的,但是說了再見也不一定再也不見,今天又和同學提起了你,才發現,我已經好久沒有在朋友圈發你的消息了,儘管我每天都會想你一次,想和你說著再見,然後就真的再也不見了。
  • 躁鬱症患者的兩極人生
    燕子也是躁鬱症患者,並因此結束了第一段婚姻,後來才找到陳陽。燕子第一次發作是1990年夏天,剛生完孩子,她就有了產後抑鬱。原本活潑外向的人突然安靜下來,每天躺在床上發呆,不吃不喝,十天半月才洗一次澡。親友同事前來探望一律不見,連看見孩子都覺得「煩死了」。孩子奶奶看不慣,抱著孩子在旁邊挖苦:「你看看你媽,成天睡,也不起來。」誰也沒認為這是病。
  •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談癌色變的你知道麼,20%的癌症患者與肥胖有關    距離《藥神》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火和熱都不是足以讓他一直持續發燒的理由,在當下社會裡,快餐式的商業電影和豪華的陣容特效早已經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精神需求,所謂情懷也不好多次賣弄,而《藥神》恰好不是中國近期火的電影中的任何一種
  • 我不是藥神,我是醫生!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這是《我不是藥神》裡,一位身患慢粒白血病的婆婆流露出的無助。「病了三年,4萬塊的藥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她抓著警察的手,說到最後聲音已經顫抖。「格列寧」之於慢粒白血病患者就像空氣,一旦斷藥,病情就會惡化。慢粒白血病的發病演變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惡化到加速期後,哪怕重新開始服藥,也效果甚微。從慢性期到加速期,一般患者可以度過3到5年。「命,就是錢」這是電影《我不是藥神》裡的臺詞。之所以有這種看似誇張的表述,是因為不少進口抗癌藥的價格很高——他們被稱為「救命藥」。
  • 《我不是藥神》之「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我不是藥神》這部 電影不但演出了病人的苦與淚,更得到了國家的重視並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減輕了病人的負擔。《我不是藥神》說的是一種治療癌症的天價藥格列寧的故事,現實逼真,又很生動,也不使人壓抑,讓人在氣憤中生希望。是消除陰霾見亮光的真正正能量主旋律影視。
  • 陸勇:我不是藥神
    就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之時,《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在微博上宣布,已經從印度坐三輪車,將49箱醫療物資(其中包括3000個護目鏡以及3000個N95口罩)運回國內。  無論是陸勇本人還是以其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都是令人「羨慕」的。
  • 《我不是藥神》原型維權,你怎麼看?
    《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票房大賣,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的進度,這個電影的題材很真實很新穎。沒有想到這個電影能在中國上映,反映了社會了一個進度。電影中的主人工程勇是一個神油店主,慢慢的介入到了印度藥物 「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故事很煽情,也反映了藥物行業的一些規則和現實。
  • 《我不是藥神》: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儘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與實際原型有所出入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會懷疑這個故事所投射的現實。於是,程勇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走私倒賣這款仿製藥,而在這條鋌而走險的道路中,程勇曾有兩次接受了靈魂的拷問與洗滌。但正如電影的名字一樣,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 《我不是藥神》,最多70分!
    溫馨提示,本文有劇透,慎點。 得了絕症,有一種死貴的特效藥。你用不用?用?普通家庭能快速跌破貧困線。不用?……唉……將於7月6日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則把「曲線救命」的方案,搬上大屏幕:沒錢吃正版?走私藥試試。
  • 我不是藥神破三億 改編自真實事件
    瑞士諾華的「格列衛」在國內售價23500元一盒,而印度的仿製藥僅200元一盒,使得不少患者鋌而走險。那麼,我國將如何切實減輕「救命藥」的費用?延伸閱讀:口碑爆棚的影片《我不是藥神》明日上映 徐崢所飾角色有原型「藥神」陸勇現身喊話:我沒有販賣過藥品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我對電影有些看法
    上圖為電影《我不是藥神》男主角程勇得了重病,面對天價藥,吃還是不吃?選擇吃,普通家庭無法承受,不吃,生命得不到延續……7月5日,電影《我不是藥神》全國公映,這個電影中故事的主人公的原型名叫陸勇,來自江蘇無錫,他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他曾被許多白血病患者稱為「藥神」。今天,荔枝特報記者趕到了無錫,對陸勇進行了專訪。2002年,陸勇被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
  • 《我不是藥神》敬畏生命
    我不是神仙,不能普度眾生。在能力範圍內,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只是一種善意的行為。我不是藥神的劇照,每個人的開懷大笑讓人感到溫暖。呂受益是一位患者,常年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只是有一個小小的想法:「當看到我剛出生的孩子,我就像一直活下去,想讓他叫我一聲爸爸。」簡單而又溫暖的內心,溫暖著整個家庭。普羅大眾之中,我們沒有人會注意到一個普通的人,渴望著自己能夠活下去,就為了給妻子和孩子一個溫暖且完整的家。然而,在病魔的面前,這竟然成了可怕的奢侈。
  •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在看《我不是藥神》之前,就不能不了解一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咱們不談演員、不談演技,就來說一下他的劇情和故事。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個絕症病人如何努力求生並拯救成千上萬面臨同樣境遇的人。其實,《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原型陸勇,「中國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34歲那年,陸勇確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吃了兩年抗癌藥格列衛,花費56.4萬。
  • 我不是藥神
    聽他的聲音| 會上癮⊰  主播 :霸天  ⊱看了電影《我不是藥神 " 我病了3年,4萬塊的藥吃了3年,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 朋友們這句話多扎心,沒錢,吃不起天價藥,就只有等死   聽到這段話以後,電影院裡的觀眾幾乎都在抹眼淚。這是一位普通老人心裡最樸實的傾訴,也是一位重病患者內心最無助的哀求,雖然只有寥寥幾句話,卻一下子擊中了我們脆弱的心。
  • 沒想到,我對躁鬱症有那麼多誤解
    就像加繆在《局外人》中說:「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躁鬱症,簡單來說介於抑鬱症與躁狂症之間。比起抑鬱症徹底地內心憂鬱,躁狂症極端地興奮焦躁,躁鬱症患者的情緒轉換好比在坐過山車。躁鬱症發作時,處於躁狂階段的患者整個人如同飄起來一樣,用上帝視角在看萬事萬物,不由自主地感嘆,「啊,我簡直是個天才。」
  • 《我不是藥神2》上映之前,重溫值得二刷的首部《我不是藥神》
    據說,已經開機拍攝中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2》,不僅僅原班人馬回歸,還有這兩位老戲骨加盟。一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黃渤,另一個目前還不太清楚。網友們表示非常期待!但在《我不是藥神2》上映前,今天小編跟大家回顧一下《我不是藥神1》。
  • 《我不是藥神》:在疾病面前,人生而不平等
    「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領導,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在疾病面前活下來,是病人唯一的願望。但是總有人因為貧窮,失去續命的希望。 --以上引用電影《我不是藥神》的臺詞 2018年,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火遍全中國,在還沒有上映的時候就引起了廣泛討論,更是以豆瓣9.0的評分、首日便拿下3.5億票房的水準告訴所有人——原來國產電影,也可以拍出精品。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都說笑著進去,哭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