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前,乾隆皇帝愛上了湖北:北緯30°上的皇家貢茶園

2021-01-12 蘇丹卿

恩施,是湖北自然風光中最是令人震撼、驚嘆的旅遊勝地之一,也是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它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被譽為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在這片「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美麗勝地上,有這麼一個地方,可以稱得上是是恩施州裡的一顆璀璨明珠。

地處湖北省西南邊陲的宣恩,藏匿於武陵山和齊躍山的交接部位,是一座古老的城市。

這座古老城市,有深厚的歷史人文,也有如畫的自然風光。其中,伍家臺貢茶文化旅遊區是我首推的目的地。

400多年前,清康熙皇帝對這裡的一片茶園尤為青睞,每逢春季,伍家臺的茶葉是一定要進貢朝廷的。300多年前,清乾隆皇帝更是親筆御賜牌匾,來表達自己對這片茶園的讚賞與肯定。

伍家臺貢茶作為宣恩(伍家臺地處宣恩縣萬寨鄉)獨特的特產之一,它的歷史十分悠久。

神秘的北緯30°穿境而過,這裡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土壤中富含硒元素,具有適宜茶樹生長的獨特生態環境,成為伍家臺貢茶美輪美奐的根源所在。

一千多年前,唐朝陸羽著《茶經》,就寫到巴山含宣恩伍家臺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報者,伐而掇之」。

雖說唐朝陸羽已經關注到了這塊古老的茶葉聖地,但令其名揚天下的還是在清乾隆年間。

乾隆四十九年,伍家臺出了一個叫伍昌臣的茶農,他潛心研究,精心種植茶葉,並進獻宮廷。

此茶泡頭杯水,湯清色綠,甘醇初露;二杯水,綠亮透黃,熟慄香濃;三杯水,湯碧泛青,芳香四溢。乾隆品嘗後讚不絕口,當即御筆親題「皇恩寵錫」,賜匾於伍昌臣,伍家臺貢茶由此而得名,有「中國貢茶第一寨」之美譽。目前這塊牌匾被存放在恩施州博物館。

伍家臺文化旅遊區由茶花谷、貢茶廣場、貢茶山、龍洞灣、昌臣故裡、浪漫茶海六大遊覽區組成,分布有昌臣湖、三泡泉、茶神臺、乾坤壺、神龜山、獅子山、虎突泉、珍稀樹考、湧天香等十大景點,設有七彩茶道、隆恩茶道、雲中茶道、天香棧道,茶馬香道。

在這裡,不僅可以欣賞到自然與人文風光融合的茶鄉美景,也可以品茗到乾隆皇帝所讚賞的清新綠茶。

沿著茶園棧道拾級而上,一座古樸的亭子恍如是從天上來。每逢清晨,山間雲霧繚繞,茶園一片「仙氣」,直到中午才會逐漸散去,露出茶鄉「真相」。幾乎來到的這裡的每一個人,無不被濃鬱的土家民俗風情、秀美的自然山水和原生態的茶園風光所吸引,而沉醉。

航拍之下,古樸的「隆恩亭」在一片翠綠世界中,格外醒目。

當年伍家臺貢茶獲御批揚名後,年年有地方官吏、鄉紳名流,慕名到伍家臺貢茶山遊皇家貢茶園,祭拜茶神,觀景品茗。貢茶創始人伍昌臣為了讓大家能夠有一個休息、品茶的涼亭之處,於是就在這裡修建了一座「隆恩亭」,寓意謝主隆恩。

在「隆恩亭」的不遠處,還有一個「乾坤壺」,「此壺未開眾客提,乾坤自在談笑間」。

2017年,伍家臺貢茶榮獲「全國十大魅力茶鄉」,全國三十座最美的茶園之一,有「天然氧吧」,「貢茶之鄉」的美譽,為「省級衛生村」、「宜居村莊」。同時,伍家臺茶園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手工製作技藝已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果來宣恩旅遊,一定要先來伍家臺,喝一杯茶,再遊茶園,你會深刻感受到為什麼當年的乾隆皇帝會如此喜歡湖北茶葉。

相關焦點

  • 300年皇家傳承,乾隆最愛讀物
    帶著300年前的皇家讀物《海錯圖》,帶著乾隆的一生憧憬,12月7日在上海豫園華寶樓3樓,正式開始為期三個月的展覽活動。 清宮珍藏讀物,乾隆一生憧憬1000㎡展廳|15個獨立空間|30多件作品371種海洋生物|16種動畫|10餘種互動 清代聶璜花費幾十年終成《海錯圖》。
  • 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山中有園園中有山,清朝皇帝避暑勝地
    以前,人們對庭園著迷,無論是皇室還是平民,都喜歡庭園風格的建築,庭園主要分為皇家庭園和私人庭院,中國庭園又大又小,在眾多的園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園林屬於中國四大園林,蘇州四座避暑園。這四大庭園中除了拙政園和留園以外都是個人庭園,全部都是皇室的庭園,皇室庭園最大的特色是「山有園,園有山」,特別是承德避暑山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建造庭園的人都會用心創造回歸自然的境界,感覺庭院和山是一體的,不愧是皇家庭園。
  • 重慶特產傳說(330)|乾隆御封的城口雞鳴貢茶,還得其吟詩讚譽「白鶴...
    雞鳴茶是古代的貢茶,就是送給皇帝喝的茶,產自重慶城口縣的雞鳴鄉。城口縣地處大巴山脈南麓,峰巒疊翠、雲霧繚繞、植被豐腴、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萬畝茶山土壤均含富鋅富硒元素,是天然的名茶產地和宜茶種植區域,因此便有了這雞鳴茶。這茶名因何而來?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 古代皇家貢茶,現代國內外評比多次獲獎,中國十大名茶有哪些?
    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嚇煞人香原誇語,還須早摘趁春分。唐朝時,被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為「功夫茶」、「新血茶」。清代,皇帝賜茶名,成為清宮的貢茶。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入選。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百峰生味更園。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許俗只專。度蔡襄夙辯蘭芽貴,不到茲山識不全。始於宋,聞於元,揚於明,盛於清。清代,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被封為「御茶」。
  • 【茶百科】鄭宅茶 興化府歷史貢茶
    蔡襄是北宋一代名臣,出生於興化府(今仙遊縣)。蔡襄在任福建轉運使時,監製北苑貢茶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爭新。他先從改造北苑茶的品質花色入手,將「大龍團」改制為「小龍團」,提高貢茶的質量,達到「名益新、品益出」的技術革新、茶與茶藝術融為一體。蔡襄制好茶,致使蘇東坡喜歡「龍鳳團茶」,產生千古名句。「從來佳茗似佳人。」蘇東坡應該感謝蔡襄有了好茶才產生出千古名句。蔡襄的督辦,促進了北苑茶的發展。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 蘇州這座園林 傳園主與乾隆皇帝有血脈關係《戲說乾隆》在此拍攝
    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蘇州古城,面積雖然不大,卻在有限的空間裡保存下來多處園林,每一座園林都有自己一段特別的故事。在這諸多園林中,坐落在吳江區同裡鎮石皮弄16號的珍珠塔園,是明嘉靖年間南京河南道監察御史陳王道(1526——1576年)的府第。
  • 乾隆皇帝及皇后、貴妃的真實畫像,堪稱大清皇家的顏值擔當
    圖為清高宗乾隆皇帝20歲左右的畫像,眉清目秀。帝名愛新覺羅·弘曆,生於1711年,卒於1799年,享年89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實際掌權63年多,是中國歷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孝賢純皇后,滿洲鑲黃旗人,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
  • 清代普洱府貢茶的品種和皇室風尚——普洱府貢茶緣由考(上)
    北京茶葉專家王鬱風先生對普洱貢茶做過考證研究,他曾於1993年4月在思茅舉行的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交流研究成果。本文現從「貢茶品種」「貢茶受寵」「貢茶採辦」「貢茶國禮」「貢茶影響」等方面,據筆者所知分述之。  普洱府貢茶品種  清代雍正年間以來,宮廷將普洱茶列為貢茶,視為朝廷進貢珍品。
  • 京東小村的皇家傳說 乾隆為何在這裡留下御筆
    村內外種了不少香椿,多年來人們口口相傳,說這香椿是「貢品」。樊各莊是明初所建,但其種植的「紅芽香椿」卻早在宋代就有了。到了清朝,「紅芽香椿」獲得皇家青睞,被選為貢品。「紅芽香椿」的貢品身份,不知和乾隆皇帝有無關係。但在歷史上,乾隆七次前往樊各莊西北方向的丫髻山上香,丫髻山因兩座山巔高聳,狀若古代女童頭上的髮髻而得名,享有「畿東泰岱」、「近畿福地」等美譽。
  • 乾隆皇帝南巡與大觀堂寶玉璽
    園本天寧寺西園枝上村舊址,起造樓閣,點綴水石。造鐵塔高丈許,仿正覺寺式,結庌塔頂,黃綠琉璃寶珠,塔燈、覆盂、仰盂,諸天韋馱,四門佛像皆合。後入大內。晉樹圍入園中西南角,其讓圃之半,今歸杏園。御書樓在御花園中。園之正殿名大觀堂,樓在大觀堂之旁,恭貯頒定《圖書集成》全部,賜名《文匯閣》,並『東壁流輝』扁。」
  • 了解貢茶始末,唐宋元明清不同時代的貢茶發展
    經常會聽到別人說:「這個茶以前是貢茶,皇帝喝得,很棒的。」,所以貢茶真的等於皇帝喝得,等於好茶嗎?這個我們來細細理一理貢茶的始末,什麼是貢茶。
  • 貢茶是不是就是代表這款茶很好?
    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貢茶」這個字,商家很喜歡用:「這款茶在清朝可是貢茶,貢茶那可是皇帝喝的?」,買家一聽:「哦呦,皇帝喝的,那準錯不了。」給皇帝難喝的,皇帝一喝不高興了,那不得掉腦袋啊。所以「貢茶」就自帶流量了。
  • 皇帝愛喝的茶,你喝過嗎?
    他一生嗜茶,多次下江南到茶區,不止自己品,還親自開設並主持茶宴,邀請大臣品茗賦詩,每次都有上千人出席,這就是傳說中的「千叟宴」 。02 雍正皇帝清朝的雍正是非常勤勞的皇帝,即使放到現在,他的工作時間也吊打「996」的社畜。他有多勤勞呢?他在位不過13年的時間,但是光批示奏摺就寫了1000萬多字,這麼算下來的話,他每天睡覺的時間絕對不會超四個小時。
  • 中國貢茶第一寨——宣恩伍家臺
    「鄂西宣恩有貢茶,茶葉之寶甲天下;當年捧茶獻天子,『皇恩寵錫』傳佳話。如今茶香飄四海,色香味濃誰不誇;遠方的朋友親愛的客,請喝一杯宣恩茶。」這裡所說的貢茶產地就是伍家臺。森林覆蓋率達80%,有「天然氧吧」,「貢茶之鄉」的美譽,為「省級衛生村」、「宜居村莊」。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宣恩伍家臺茶進獻宮廷。泡頭杯水,湯清色綠,甘醇初露;二杯水,綠亮透黃,熟慄香濃;三杯水,湯碧泛青,芳香四溢。乾隆品嘗後讚不絕口,親題「皇恩寵錫」,賜匾於茶葉經營與製作者伍昌臣,由此,伍家臺貢茶的美名傳承開來。
  • 乾隆皇帝的試婚宮女是誰,為何乾隆皇帝難以忘懷呢?
    乾隆皇帝最愛的女人不是富察皇后,更不是令妃魏瓔珞,而是一個試婚格格。那麼,乾隆皇帝的這個試婚格格到底是誰,為什麼乾隆皇帝會對她難以忘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從歷史的蛛絲馬跡中探究一二。因為她出身有點卑微,在雍正皇帝的時候,乾隆的老爸雍正將富察氏這個小妮子賜給了還是寶親王的弘曆,作為弘曆的試婚格格(又名試婚宮女)。試婚格格,聽起來感覺高大上,實際上也就是一個高級點的宮女,她的職位比較特殊,在皇家,負責皇子們的生理啟蒙老師,也可以說古代的生物老師。試婚格格這個生理啟蒙老師可不簡單,不僅負責理論教學,還要理論結合實際,是一個具有實戰經驗的老師。
  • 貢茶,是皇帝喝的茶嗎?它到底是什麼茶?帶你揭秘貢茶真面目
    有人問,貢茶是什麼茶?其實貢茶不是特殊的某種茶,歷史名茶基本都曾是貢茶,具體又分供神佛仙人的和給皇上進貢的。宋代曾有天台山,以茶供500羅漢,美歐有獻「萬」字的典故流傳,明代《明史》言:蓋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說的是最好的茶應該供佛,差的自己飲用。現在說貢茶都是指和皇家有關,又分皇家指定要的和地方官員主動進獻的,隨便查一查就能找到各地貢茶的影子。
  • 皇帝乾隆最愛喝普洱、西湖龍井、武夷巖茶、鐵觀音、還是奶茶?
    歷代帝王裡不乏品茶高手,北宋有徽宗皇帝,一本大觀茶論奠定了其茶道皇帝的地位。另外還有一位宗師級的人物就是乾隆皇帝。如果說宋代盛行點茶法,茶葉種類還不夠健全的話,那麼清代基本上六大茶類就已經基本定型了。好了,問題來了,乾隆皇帝最愛喝什麼類型的茶葉呢?
  • 曼松和困鹿山——皇家指定貢茶,風味如何,你更偏愛誰?
    很多茶友都對曼松、困鹿山等皇家貢茶園的名字如雷貫耳。那麼同是貢茶的它們,憑藉什麼得到古代帝王的長期偏愛呢?一起去探秘一番吧。曼松茶園實拍曼松貢茶園位於古六大茶山的倚邦象明山內,海拔約1300米左右,植被覆蓋率高,環境生態良好,氣候溼潤,古茶樹生長蔥鬱。
  • 清朝搞了140年的皇家打獵活動 為何被道光皇帝宣布廢除
    於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皇家獵苑建立了。這就是著名的「木蘭圍場」。因此,清朝皇家在這裡舉行的打獵活動,又被稱為「木蘭秋獮」。二木蘭圍場搞好後,康熙皇帝幾乎每年都要來這裡組織大型打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