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中的張家,當年在東北可是呼風喚雨。一提到這個張家,大家可能就會想到那個敢於囚禁蔣介石的張家小子張學良,畢竟他為全民族抗戰做出了不朽的貢獻——"逼蔣抗日"。殊不知,張學良能夠在蔣介石軍中擁有如此高的地位,能夠靠近蔣介石發動這場雙十二事變,所倚靠的都是當年父親張作霖為他留下的東北軍。張作霖是何人?鼎盛時期他就是東北的"土皇帝"。
小時候的張作霖過得可不像自己兒子張學良這麼舒服,他的生活十分清貧,能夠有如此大的成就完全是靠著自己一點點奮鬥而來的。還未成年時,自己的父親就被人殺害了,為了給父親報仇,張作霖犯下了人命,開始了逃亡的生活。後來進入了清軍軍營當上了一名小兵。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此時的張作霖被安排到一個"保險區"維護百姓的安全,由於他能力出色,很快就奪得了百姓的信任。
後來又加入了新軍,成為了袁世凱手下的一名士兵。張作霖此人,敢愛敢恨,為人比較粗獷,不拘小節,這樣的性格在軍營裡是十分受歡迎的,慢慢的,軍中其他士兵對他的擁護聲越來越高,一度傳到了袁世凱耳中。
袁世凱聽說自己的軍營有一位十分出色的士兵,堪稱將才。於是想親自見見張作霖,試探一下他。張作霖雖然平日裡看起來行為豪放,似乎不會是一個細心的人,但實際上,他的性格是粗中有細。了解到袁世凱想要親自跟他談話的消息後,立馬知道了袁世凱真實的意圖是想試探自己。
見到袁世凱,張作霖向他行了封建時代最高規格的三叩九拜之禮,袁世凱喊他起身,他還彎著腰,賠著笑臉,裝出一幅十分拘束,又有一點害怕的樣子。早就聽聞此人在新軍中威望甚高,又怎麼會是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兵呢?袁世凱對他的表現還是很懷疑的,於是打算試探一下張作霖,他對張作霖說:"你有沒有看上的地盤?想要我就給你,或者你要是擴大軍隊數量,我也可以給你提供彈藥之類的補給裝備",言下之意就是"你小子到底是想要土地,還是要軍隊"?張作霖聽完冒了一身冷汗,他知道自己不過是一名小兵,不過在軍中有人捧自己罷了,怎敢妄言要土地或者要軍隊呢?袁世凱此言明顯是試探自己。
正當張作霖不知所措的時候,他突然看到了袁世凱手上有一塊金表,在燈光的反射下發出耀眼光芒,於是靈機一動,對袁世凱說:"我什麼都不想要,就想要您手上的這塊金表"。袁世凱聽完哈哈大笑,心想,這所謂的新兵佼佼者也不過如此,就是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小屁孩而已,於是笑著笑著就取下了表,送給了張作霖。張作霖小心翼翼地接過了這塊表,袁世凱對他說,可以下去了。
出來後,張作霖長舒了一口氣,要不是自己機靈沒說不定這小命可就不保了。他知道袁世凱此人心胸狹隘,容不得比他有才華的人在,所以裝出一副愣頭青的樣子,其實真實意圖就是為了讓袁世凱對他放心。
後來,張作霖在軍中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到了可以自立山頭的地步了。他選擇了東北作為自己的據點,當袁世凱發現張作霖此人不簡單時,也是為時已晚了。
這時的張作霖和袁世凱已經不是簡單的上下級關係了,袁世凱接見張作霖都還要禮讓三分,畢竟張作霖此時在東北地區的勢力已是無人所及。為了削減張作霖的勢力,袁世凱打算將其調至我國內蒙地帶,說是要給他升官,其實就是想架空他在東北的權力。張作霖當然知道袁世凱的意圖,將計就計答應了,但同時,東北那邊,他也沒有放下,再這樣下去,估計內蒙古都得劃歸張作霖的勢力了。袁世凱不得不做出妥協,最終這件事情也沒能真正成行。
袁世凱死後,國內再也沒有任何勢力能夠撼動張作霖在東北的地位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他成為了日本人的眼中釘,1928年6月4日,正在乘坐火車的張作霖被日本人用炸彈給炸死了,一代梟雄就這樣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