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萊熊銀河:現代心理學將習慣性逃避的人群,歸結為逃避型人格,又叫迴避型人格。其最大特點是:1、 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
佳萊熊銀河:現代心理學將習慣性逃避的人群,歸結為逃避型人格,又叫迴避型人格。其最大特點是:
1、 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的態度或無力應付。
2、 因為別人的批評和反對意見而深受傷害。
3、 除了自己的親人之外,沒有或很少有交往密切的朋友。
4、 除非他們確定自己受到別人的歡迎,否則不願意介入到別人的事情中。
雖然每個人都會選擇逃避一些東西,比如令人傷痛的過往、曾經遭遇的挫折和失敗、或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關係等等。但是,當逃避成為一種習慣,它就成了阻礙你成長的最大障礙,因為你通常會在機會來臨的時候,選擇放棄,該解決問題的時候,選擇像「縮頭烏龜」一樣退縮。於是,你的一生都在周而復始的悔恨中度過。
明明知道逃避可恥,卻還是控制不了自己。這是為什麼呢?逃避心理其實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在發生作用,屬於消極式的防衛。用逃避和消極的方法去降低受到挫折時的痛苦感。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每次不想工作或不想學習的時候,都要找一些娛樂活動來放鬆,去看看電影,玩玩遊戲,旅行等,這能讓你暫時逃避壓力的緊迫感。
佳萊熊銀河: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人在處理超出個人能力範圍的事情時,會產生焦慮感,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完成,或者是對被控制的反抗,一方面他們想逃避內心的煩惱和恐懼,同時他們也希望獲得他人的幫助或關注。
於是最直接結果就是拖延,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不過,當你的能力要低於你所面對的事情,就會產生焦慮感,就會想選擇逃避。而這樣的負面情緒會大量消耗人的意志力,人的意志力也像人的體力一樣是會被消耗掉的。一旦用完,意志力就會被瓦解,就會陷入需要放鬆來緩解壓力的局面,而放鬆之後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壓力再次來襲,事情無限拖延下去。
佳萊熊銀河:而逃避現實的核心就是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甚至是自我暗示自己做不到,認為不能成功,不如乾脆不做了。那如果選擇花時間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在前進的道路上,每一步的堅持,每一步的努力都是得之不易,所以更加有成就感。
減少逃避的有效方法就是提升自我價值感,停止向外索取,停止從他人或環境中索取。一旦我們把自我價值感建立在外在之上,我們就已經被他人控制。他人可以輕易掌握我們的情緒按鈕,決定我們的喜怒哀樂。提升自我價值感的方法就是拿回這個控制權——自己滿足自己。雖然壓力無處不在,你可以選擇逃避,用玩遊戲來釋放,也可以選擇花時間來學習提升自己。
佳萊熊銀河:其實解決逃避型的心理問題並沒有那麼難,只要你有豁出去解決問題的勇氣,配合使用科學正確的方法,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