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觀影筆記之六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美國的傷痕文學

2021-02-15 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根據本·芳汀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19歲美軍士兵比利2004年從伊拉克戰場回到國內後的所見所感。此前比利在戰場上冒險救助班長「蘑菇」的行動,被一部戰地記者遺棄的攝影機拍到,使他獲得銀星勳章,成為「」國民英雄「。這次他與自己所屬的B班暫時回到國內,一是護送班長「蘑菇」的遺體回國並參加他的下葬儀式;另外則受一位地產大亨的邀請,在一場橄欖球比賽的中場休息時,作為美國英雄的代表與娛樂巨星「真命天女」組合一起演出。只是這看似風光榮耀的過程,卻成為他人生中的另一場戰事,雖不見硝煙炮火,其刺刀見紅、步步驚心,並不亞於戰場。


和小說原著旗幟鮮明反戰立場相比,李安改編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下簡稱《中場戰事》)「反戰」色彩弱化了許多,但《中場戰事》仍然是反戰的。我們從李安的鏡頭裡,看不到伊拉克戰爭的任何意義。美軍給伊拉克帶來了民主?安全感?經濟繁榮?都沒有。在伊拉克人眼裡,美軍是闖入者、壓迫者,在家裡翻出一本有薩達姆照片的舊雜誌就是抓人的理由;反過來,在美軍眼裡,每個伊拉克人都是潛在的襲擊者,無論是路邊從口袋裡掏出打火機點菸的大叔,還是在屋頂上放鴿子的少年,都讓他們草木皆兵,有舉槍射擊的衝動。

 

不過,儘管《中場戰事》具有毋庸置疑的反戰色彩,但和《現代啟示錄》、《西線無戰事》等經典反戰電影不同,李安並沒有把鏡頭主要用來直接展現戰爭的殘酷與荒謬,而只是把戰爭作為一個背景,以閃回和插敘的方式重現,重點則放在了「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演出上。透過演出中比利遇到的各色人等的表現,觀眾發現,作為支撐美國崛起重要精神力量的美式愛國主義,已經嚴重的泡沫化了。它不能撫慰歸國的美軍英雄,也不能真正激勵美國民眾報國參戰,它僅僅成了一場演出,參與的人彼此心照不宣,大家無非各取其利,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的罷了。


 

比利和B班的戰友們在表演過程中發現,伊拉克戰場和國內民眾的生活完全像是兩個世界,他們似乎是人群中的異類,人們用各種各樣的眼神看著他們,但就是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他們。


比利和B班戰友被以國家英雄的身份邀請到達拉斯(甘迺迪總統遇刺的城市)參加橄欖球賽中場表演,但是那一天他們遇到的人中,絕大多數人並沒有真正地把他們當做英雄,只是在消費和利用他們:活動主辦方當他們是性感妖嬈的「真命天女」演出時的噱頭和會走路的人肉背景板,他們自始自終只能看到「天女」的後背;黑人經紀人同情他們,但也不過拿他們當賺錢的工具;球隊老闆一開始用他們作秀,甚至擠出了幾點鱷魚眼淚,但到了談價的時候,又當他們是可以任意壓價、欺詐的傻大兵;蜂擁而至的記者並不關心他們在戰場真正經歷過什麼、想過什麼,而只關心能不能挖到自己所需要的豪言壯語和「英雄事跡」,女拉拉隊員則把他們當成是不錯的調情/約炮對象,玩世不恭的男青年則當他們是軍隊同性戀話題的談資……

這一切在演出結束後表現的尤為明顯:曲終人散,剛剛還深情謳歌「美軍英雄」的「天女」在人群的簇擁下揚長而去,留下這些真正的「英雄」滯留在空空蕩蕩的舞臺上,成了礙手礙腳,有待搬運的道具。


還有那場讓比利怦然心動的愛情。他以為遇到了理解自己的知心人,但當漂亮的菲珊熱切希望比利回到戰場的時候,他才明白一切只不過是「自以為」,他們之間隔著一層捅不破的窗戶紙——菲珊愛的是媒體包裝出來的、她想像中的「英雄」比利,但他並不是。而一直想要他留下的姐姐,固然是家人的真心關切,可這份關切之中彌補內心愧疚的成分又佔了多少?



美式愛國主義之所以走向泡沫化,關鍵在於愛國主義這種神聖的「情感」在美國被用來論證美國於世界各地進行武裝幹涉,建立全球霸權的合理性,但建立這種霸權,雖然符合美國跨國公司、石油利益集團、華爾街金融壟斷寡頭和美國精英的利益,但並不符合美國普通老百姓的利益。美國精英為了美利堅世界帝國榨乾了美利堅民族——美國的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教育體系江河日下,社會契約陷禮崩樂壞。美國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4.5%,GDP佔全球總數約20%,但軍事開支竟幾近全球總軍費的40%,而大約15%的美國人居然沒有醫保——這就使美國的愛國主義不能不虛偽、浮誇和矯揉造作,不能不徒具形式但缺乏真正內在的熱情。

 

美式愛國主義的泡沫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這次美國大選川普何以勝利,希拉蕊何以失敗——川普許諾把美利堅民族的利益放在華爾街鍾愛的世界帝國的利益之上,那些在中場演出結束後,呵斥滯留在舞臺上的比利和B班,讓他們趕緊滾蛋不要妨礙拆卸舞臺的工人,應該就是川普的基本選民。

《中場戰事》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國已經不再像90年代那樣自信了。在1994年上映的《阿甘正傳》中,智商只有75的阿甘也是在越南戰場上因緣際會救了中尉,因此獲得銀星勳章,成為名人,這使他有機會通過廣告賺到5萬美元,他用這筆錢買了一條捕蝦船,成為他後來發家致富,實現美國夢的第一桶金。比利雖然和阿甘有相似的經歷,但他和B班出賣自己故事的酬勞竟被投資人從10萬美元擠壓到羞辱性的5500美元。


對比利來說,美國夢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破碎了,他只有重返前線,像「蘑菇」生前忠告他的那樣,把一切交給命運去隨意擺布。


 

伊拉克戰爭對美國的不同階層意味著什麼,親歷戰場的比利最清楚:在他們護送班長的靈柩回國安葬的飛機上,擠滿了在伊拉克賺了大錢的大公司僱員,他們打開香檳大肆慶祝,「蘑菇」的棺材就靜靜的放在飛機後部,上面蓋著一面美國國旗。

 

相比之下,比利發現只有在戰友之間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初到伊拉克,當班長「蘑菇」詢問他為什麼要來時,他先回答「愛國」和「喜歡殺敵」,都被「蘑菇」嗤之以鼻,直到他回答「為了姐姐」,因為報復拋棄她的男友而惹上了官司,為了免於起訴才來到伊拉克,「蘑菇」才相信他。比利最後選擇重回伊拉克,不是像中國電影《歸心似箭》中的抗聯戰士魏得勝急於回到部隊殺鬼子,而是因為他只有在部隊才能找到相互的理解和歸屬感,這和《西線無戰事》的主角保爾,在好不容易獲得回後方休假的機會後又急於重返前線的理由是基本一樣的。



 在一定意義上說,《中場戰事》堪稱美國的傷痕文學,或傷痕電影——它沒有了美國英雄拯救世界的虛妄,也沒有了美國生活方式的極度炫耀,只有美國大兵和普通老百姓的痛苦、傷痕與迷茫。冷戰結束後的20多年來,美國精英急於終結歷史的衝動不僅耗幹了美國的積蓄,也透支了美國的未來,換來的卻是「灑向人間都是怨」以及國內中產階級的淪落。

 

美國需要療傷止痛,休養生息。在這種情況下,美式愛國主義的泡沫必然破滅,應該破滅,事實上也已經破滅了。李安和《中場戰事》對這種狀況總的基調是惋惜的、依依不捨的,但在我看來,這種破滅,無論是對美國人民還是世界人民,都是一件好事,不是需要惋惜的,而是值得歡迎的。

相關連結:郭松民觀影筆記系列

郭松民觀影筆記之一 | 蘇聯電影《雁南飛》

郭松民觀影筆記之二 |《隱劍鬼爪》:日本武士與中國儒生

郭松民觀影筆記之三|《千萬不要忘記》:紅豆湯與長子繼承權

郭松民觀影筆記之四 | 《太平輪》:一部控訴解放戰爭的電影

郭松民觀影筆記之五 |《寒戰2》:香港電影失去了靈魂


長按上方二維碼

識別可一鍵關注

喜歡此文章請用力點讚!↓↓↓

相關焦點

  • 郭松民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美國的傷痕文學——觀影筆記之六
    這次他與自己所屬的B班暫時回到國內,一是護送班長「蘑菇」的遺體回國並參加他的下葬儀式;另外則受一位地產大亨的邀請,在一場橄欖球比賽的中場休息時,作為美國英雄的代表與娛樂巨星「真命天女」組合一起演出。這看似風光榮耀的過程,卻成為他人生中的另一場戰事,雖不見硝煙炮火,其刺刀見紅、步步驚心,並不亞於戰場。
  • 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臺灣首映,科視 Mirage為你放映未來
    李安最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昨天舉辦臺灣首映
  •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首映全城熱議
    導演李安的最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11月11日席捲全國影院,逆天的4K/3D/120幀格式電影終於揭開神秘面紗,引爆全城,上海影城1號廳接連刷新票房紀錄。厲害了word上海影城  作為國內唯一兩家能夠觀看到4K/3D/120幀最高放映格式《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影院,李安的新片讓上海上影城接連刷新了國內影院單廳票房的各項記錄。
  • 【麗·活動】《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一部用高科技展現意識流風格的電影!李安電影的又一次偉大突破!
    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還未上映,就已熱議不斷,這與該片的導演是李安有很大的關係,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該影片的
  • 影視評論|《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的兩種斷裂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偏偏要劍走偏鋒,繞過戰爭敘事的慣用有效程式,放棄動人的道德力量和明確清晰的價值立場,在蜻蜓點水的戰爭場面之外,經由斷裂的敘事,在景觀與真實的斷裂處,不依不饒地剝去英雄光環和愛國情懷的外衣,暴露出環繞其間的虛偽駁雜之荒誕面目。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場有戰事
    要知道,讚美李安是一種有品位的政治正確,畢竟那是位歐洲電影節和美國奧斯卡都認可的華人導演;至於這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不用看也知道是謳歌人性的滿分電影——李安作品,這就夠了 …… 對嗎?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改編自本方登的同名小說作品。書名在臺灣初譯為「半場無戰事」,概因作者意在借美國大兵、「戰地英雄」的獨特視角,開啟對伊拉克戰爭及彼時美國社會政治的重審與反思,故而譯名套用反戰經典《西線無戰事》:滿滿諷意,溢於字間(事實上,這也正是全書給讀者留下的印象——如果上文的語調聽起來尖酸刻薄又憤世嫉俗,那或許也是拜其所賜)。
  • 【雜談】每秒120幀的電影《比利•林恩》是什麼樣的視覺效果?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劇照  (圖片來自網絡)曾經流行著這樣一句話,「電影是每秒24格的真實謊言」。2012年,他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真的用了48幀/秒,但由於畫面過於清晰喪失了電影感而引來了一些非議,而且48幀的版本只在全球1000塊銀幕上能看到,中國也沒有放映。如今,120幀高幀率電影拍攝技術隨著李安執導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走上歷史舞臺,這是一部以120幀/秒的高幀頻率進行4K清晰度下的3D拍攝的影片。
  • 榜單探討真實和虛幻的關係:李安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原著小說
    李安選擇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部片子的緣起,是他讀到了本·方登的同名小說(中譯名《漫長的中場休息》)。李安說,小說還沒有讀完,他就已經決定要把這個故事搬上銀幕。 儘管中譯本出版不久,但《漫長的中場休息》並不是被李安偶然發現的無名之作,它在當年就獲得了美國國家書評人獎年度最佳小說,還入選了BBC評選的「本世紀必讀的12本小說」。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影評
    乍一看片名,會以為《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一部戰爭片,看完電影後,又覺得,叫劇情片更好些。戰爭畫面是有的,以回憶方式來呈現,只為讓我們了解情節發展的來龍去脈,影片真正主題,是前線殘酷戰事與後方虛偽人性交織而來的矛盾衝突。
  • 觀影指南|在西安如何高bigger觀看李安神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早在幾個月前,媒體就已經發布消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最高放映規格( 3D/4K/120幀)只能在全球的 5 家影廳中放映,其中亞洲有 3 家,分別是北京的博納影院、上海影城、以及臺灣的京站威秀影院。目前中國觀眾能在9家影院欣賞到120幀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 票價300元還一票難求,李安120幀《比利•林恩》視覺效果太魔性|科通社
    11月11日,《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下簡稱《比利•林恩》)全球同步上映,而本片最大的亮點就是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採用3D、4K、尤其是120幀/秒技術格式的電影長片,並且全球僅有5家電影院可以觀看到120幀規格的《比利•林恩》,其中,我國有3家影院能夠播放——博納影院北京朝陽門悠唐店、上海影城1號廳、臺北京站威秀影城。那麼,雲裡霧裡的120幀到底是個啥?
  • 挑戰觀影極限之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萬達影城是認「幀」的
    下面需要注意啦,11.11日李安導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即將上映此次影片我們將會採用3D 2K 60幀的放映技術來播放,也開啟了影院放映的一個新篇章更清晰、更流暢的畫面,更好的營造出虛擬實境之感,讓你完全感到自己就在現場一般!精彩預告三個理由讓你知道為什麼這部電影必看不可。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電影海報這部電影有個拗口的名字——《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看了好多遍我仍然記不住。我在跟同事聊起這部電影的時候:「誒,你知道李安新拍了一個逆天的神作叫做比利什麼來著.」啊,名字不重要。先來聊聊這部電影有多牛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三個數字,3D、4K、120幀/秒的全新技術的規格,刷新電影技術的記錄。3D大家都明白,4K就是解析度。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
    ,而是在觀影過程中,我時常忘記這個前提。19歲的比利林恩是一個普通的美國男孩,因為一系列事情,他去到伊拉克當兵,他倔強堅韌,但對戰爭也充滿了懼怕之情,他跟隨著範迪塞爾扮演的隊長及戰友們訓教、執勤。在一次意外與敵人交火的過程中,隊長身陷囹圄,比利不顧一切去搭救,恰巧被攝影機記錄了下來,於是,比利及戰友們被美國人奉為英雄,並且被邀請到全美橄欖球的中場時間做表演,他們不畏生死互助友愛的故事也有可能被拍成電影。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亮點不僅只有技術
    這是知著君觀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時的場景。媒體,商人以「120幀3D,4k」為噱頭引發話題,美國本土兩極化的評分讓人疑問,帶著「海量」的好奇心和對李安導演電影必刷的衝動,中國觀眾不惜重金踏入電影院。
  • 郭松民觀影筆記之二 《隱劍鬼爪》:日本武士與中國儒生
    作為下級武士的主人公宗藏最後忍無可忍,使出戶田導師秘傳的獨門必殺技——秘劍「鬼之爪」,刺死家老,隨後辭去武士身份,帶著心愛的女人絹遠走北海道去當農民了。英雄在大功告成之後攜帶心愛的女人飄然遠去,這是好萊塢用爛了的俗套。但《隱劍鬼爪》中,宗藏對愛情卻極為隱忍,是一種靜水深流般的克制,也給觀眾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
  • 這部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海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正如電影的名稱,分為上半場及下半場,電影的上半部幾乎讓人陷入瞌睡,而下半部在過於激烈的場面恐怕也難喚醒已經睡熟的人。影片劇情比較簡單,19歲的美國第一機步師士兵比利·林恩,被派往伊拉克戰場,與其他七名的突擊小隊成員,在伊拉克與當地反對武裝進行了3分43秒的激戰,機緣巧合成為伊拉克戰爭中的國家英雄。比利·林恩與戰友一起被召回美國進行巡迴宣傳,被邀請參加一場感恩節橄欖球公開賽中場表演。
  • 【即將上映】今冬電影圈「頭等大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60幀+3D,我們博納皇庭店有!
    》這部新片除了李安,還有一個更大的亮點4K+3D+120幀普通觀眾對前3De、4K已經很熟悉問題就在於120幀是個什麼概念(《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度娘一下(悄悄告訴你:一般影院是沒有的喔)60幀+3D,一場視覺的奇幻之旅,你值得擁有!下面讓我們看看北京傳來的喜訊李安導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11月6日晚在北京博納影城國際悠唐店舉行了新片首映紅毯儀式,博納影城經歷了三個多月的整體改造升級,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迎來首次盛事。
  • 【票房】周五報收1.08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2645萬,《航海王之黃金城》2400萬,《外公芳齡38》1110萬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首日收入2645萬,在今日上映的新片中排名第一;海賊王劇場版《航海王之黃金城》報收2400萬,為今年日本電影首日最好成績。在北京,4K/3D/120幀版本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只有在博納影城朝陽門旗艦店2號廳才能觀看到,這吸引了眾多影迷的關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120幀的神奇之處在哪裡?這麼多版本,觀眾應該如何選擇?記者將為您詳細解讀。
  • 宋家泰:李安的中場戰事
    李安的電影,很多都是從小說改編,他說在美國一般行內有個說法,有兩條路,你可以選擇毀掉原著,拍部好電影或是忠於原著,拍部爛片,李安覺得電影和小說是不同的媒體,改編時常常從裡子到面子都得換掉,以片子好看為主,它如果是本爛小說,何必要忠於原著,如果是本好小說,其為文字裡行間之妙,豈能以聲影代之?那麼忠不忠於原著也就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