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觀影筆記之二 《隱劍鬼爪》:日本武士與中國儒生

2021-03-03 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隱劍鬼爪》是一部松竹映畫出品的古裝片,改編自藤澤周平的短篇小說,2004年10月30日在日本上映。影片以幕府末年的弱小地方藩為舞臺,講述了下層武士的故事。由山田洋次執導,永瀨正敏、松隆子、吉岡秀隆、小澤徵悅主演。

《隱劍鬼爪》形象地向觀眾詮釋了武士階層的沒落。第一,他們不能適應近代戰爭。這些平日裡威風八面的中古武士,面對江戶來的新軍教練,表現的比新兵還不如——隊列走的零零落落,向左看齊怪相畢露,擺出武士的架子跑步不肯擺臂,結果根本跑不快,進行西式火炮的射擊訓練被巨大的後坐力搞得人仰馬翻……

逃亡武士狹間彌市郎,最後不能按照傳統死於刀下保持一個武士的尊嚴,而是被一槍擊斃,也暗喻了工業時代傳統武士的沒落。

第二,幕府和大名的腐敗。家老作為大名重臣,統帥家中所有武士,並總管家中一切事物,地位僅次於藩主,卻藉機斂財,甚至乘人之危,姦污落難武士妻子。作為下級武士的主人公宗藏最後忍無可忍,使出戶田導師秘傳的獨門必殺技——秘劍「鬼之爪」,刺死家老,隨後辭去武士身份,帶著心愛的女人絹遠走北海道去當農民了。

英雄在大功告成之後攜帶心愛的女人飄然遠去,這是好萊塢用爛了的俗套。但《隱劍鬼爪》中,宗藏對愛情卻極為隱忍,是一種靜水深流般的克制,也給觀眾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武士從中世紀到近代轉折時期,雖然囧態畢現,但總的來說還是順應並主導了日本的維新運動。武士階層消失了,轉型後的武士卻在日本新式陸海軍以及工業化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繼續在舞臺上扮演主角。這其中的原因,蓋由於日本的「士」為武士,「文武合一」,有理念、也有行動能力。

反觀中國,由於早早文武分途,「士」為文士,手無縛雞之力,儒生主導的戊戌變法,其失敗的內在原因就在於變法方案迂闊而不切實際,所以不旋踵即被撲殺,儒生也退出歷史舞臺。與之相對應,武人則為赳赳武夫,囿於「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傳統,武人素質極為低下,多有目不識丁的人,甚至以流氓地痞充數,自然不能承擔主導歷史轉折的重任。

中國重新文武合一,是毛澤東出現在歷史舞臺上之後,他的名言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一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井岡山建軍後,通過三灣改編、古田會議等開闢的道路,毛主席把紅軍/解放軍鍛造成一支能文能武的、中國近代史上絕無僅有的優質的政治、軍事力量,就綜合素質而言,遠遠優於日本武士主導的近代日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永遠是一支戰鬥隊,同時又是工作隊,又是生產隊」就是由高度軍事、政治和文化素養做基礎的。靠著這樣一支力量的支撐,毛澤東主席帶領中國走出了近代陷阱,鑄造了現代中國,中國人今天才能享受到做「中國夢」的奢侈。 

改開以後,中國文武分途的傳統再次頑強復甦,毛澤東主席的傳統被棄之如敝履,今天的中國精英階層既無道德權威又無歷史擔當,他們對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瘋狂追求,使中國人在心理上重歸一盤散沙,這已成為「盛世」中國的最大隱憂。

2016年6月2日(星期四)

推薦閱讀(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郭松民觀影筆記之一 | 蘇聯電影《雁南飛》

喜歡此文章請用力點讚!↓↓↓  

相關焦點

  • 郭松民 |《隱劍鬼爪》:日本武士與中國儒生——觀影筆記之二
    由山田洋次執導,永瀨正敏、松隆子、吉岡秀隆、小澤徵悅主演。《隱劍鬼爪》形象地向觀眾詮釋了武士階層的沒落。第一,他們不能適應近代戰爭。家老作為大名重臣,統帥家中所有武士,並總管家中一切事物,地位僅次於藩主,卻藉機斂財,甚至乘人之危,姦污落難武士妻子。作為下級武士的主人公宗藏最後忍無可忍,使出戶田導師秘傳的獨門必殺技——秘劍「鬼之爪」,刺死家老,隨後辭去武士身份,帶著心愛的女人絹遠走北海道去當農民了。英雄在大功告成之後攜帶心愛的女人飄然遠去,這是好萊塢用爛了的俗套。
  • 武士電影十選之《隱劍鬼爪》
  • 郭松民觀影筆記之六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美國的傷痕文學
    比利最後選擇重回伊拉克,不是像中國電影《歸心似箭》中的抗聯戰士魏得勝急於回到部隊殺鬼子,而是因為他只有在部隊才能找到相互的理解和歸屬感,這和《西線無戰事》的主角保爾,在好不容易獲得回後方休假的機會後又急於重返前線的理由是基本一樣的。
  • 從《黃昏清兵衛》到《隱劍鬼爪》:淺聊山田洋次的武士電影
    在《黃昏清兵衛》和《隱劍鬼爪》裡,山田先生都以平緩的敘事風格譜寫了厚重而有質感的幕府末期下級武士的生活畫卷。就如山田先生自己說的,「《隱劍鬼爪》和我的上一部電影《黃昏清兵衛》有一些聯繫,兩部電影的背景時期和故事地點都是一樣的,片中說的也都是日本東北部的方言,描寫的也都是下等武士的生活,他們的生活都是比較貧窮,但貧窮不是可恥的,也需要清潔和有禮儀的生活。
  • 山田洋次導演的系列作品,從不同角度展示武士生活
    今村昌平、寺山修司等新浪潮諸人相提並論,在一些影迷心中他甚至也不如松本俊夫,吉田喜重、箱田正浩這些導演,究其原因是大概他永遠在拍」旗民劇」,拍日本人自己喜歡的喜劇片,無論是電影語言還是題材內涵,不實驗不前衛亦不宏大不深刻。山田洋次的電影在中國國內知名的有《遠山的呼喚》,《幸福的黃手絹》,提起來總覺得是「過時電影」,所以《黃昏清兵衛》、《隱劍鬼爪》,《武士的一分》是「藤澤周平武士三部曲」。
  • 山田洋次的三部武士電影
    菊與刀,當真是日本文化的真切寫照。 我還要不好意思的承認,三十歲後,看以上這幾部電影,仍能讓我時而哈哈大笑時而悲從中來。尤其《遠山的呼喚》,高倉健被捕後在火車上遇見倍賞千惠子那一幕,簡直看一次哭一次,這就是山田洋次的功力。他被譽為能夠道盡日本人心事的「庶民劇大導演」,我想這些心事,大概世界亦同。
  • 【於燕說電影】日本電影:後武士時代的武士精神
    (向下滑動查看全部)1961年獨立執導了首部電影《住在二樓的人》;1969年執導由渥美清主演的愛情片《寅次郎的故事》,直到1995年共拍了48集系列電影,該片成為最長系列電影被世界吉尼斯大全收錄;1976年執導由倍賞千惠子主演的電影《同胞》;1977年執導由高倉健主演的愛情片《幸福的黃手帕》;1980年執導由高倉健和倍賞千惠子主演的愛情片
  • 這本日本武士小說成中國演員「教材」,但所寫卻並非武俠?
    你或許沒看過他的小說,但對大導演山田洋次據其作品改編的「武士三部曲」,即《黃昏的清兵衛》、《隱劍鬼爪》、《武士的一分》,一定有所耳聞。尤其《黃昏的清兵衛》更是獲獎無數,還曾獲奧斯卡提名。藤澤周平筆下那個隱忍溫存、善刀而藏的武士清兵衛,經由山田洋次的再創造,成為感人至深的銀幕形象。中國導演侯孝賢也對藤澤的作品十分激賞,拍《刺客聶隱娘》時還曾布置給主要演員去閱讀體會。
  • 日本武士為何不會跑步?
    一日本電影《隱劍鬼爪》中好些情節與主線無關,但很有意思。學了西洋兵法的、大城市來的教官,訓練轉型中的村鎮武士,就是經常出現的場景。日本古代貴族婦女以塗黑牙齒為美,這種審美特點就是一種文化。日本武士的跑姿本身也是一種文化,在跑姿背後,是更為龐大的文化體系。我印象中的鄉村的傳統跑姿,儘管不如西洋跑姿快,但它至少是正面前進的,比日本武士帶有側進特點的跑姿,應該要快得多。中國傳統跑姿的擺臂幅度,也要比日本武士大。小小跑姿,蘊含的文化密碼並不少。中日跑姿的區別,背後是理性思維、審美觀的差異。
  • 《黃昏的清兵衛》隱於黃昏暮靄中的劍影——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
    《黃昏的清兵衛》、《隱劍鬼爪》和《武士的一分》組成了日本導演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三部影片均改編自藤澤周平的短篇小說。藤澤周平(1927-1997)是與司馬遼太郎、池波正太郎齊名的日本武俠小說家,他「寫景清麗、寫情委婉、寫人剔透」,文筆「如美玉無瑕,未有出其右者」。
  • 200多部影視劇條分縷析 | 日本史觀影指南 《宛如夢幻》配套周邊
    《八代將軍吉宗》(1995,NHK大河劇)涉及江戶時代中期的享保改革,德川吉宗有「江戶幕府中興之祖」之稱。主演為西田敏行。見第152-155頁。《暴坊將軍》(1978-2008,朝日電視臺)共207集,八代將軍德川吉宗化名為貧窮旗本武士三男——德田新之助,行走江戶市井,明查暗訪,鏟奸除惡,掃除社會惡勢力。 朝日電視臺發行其中28集為總集篇。《超高速! 參勤交代》(2014)圍繞參勤交代的喜劇片,故事設定在八代將軍德川吉宗執政時期。
  • 平成電影30年:武士謝幕
    西鄉被譽為最後的武士,以他為首的下級武士是倒幕運動的主力,但在新政府成立,剝奪武士特權後,西鄉又成了不願消亡的武士階層旗幟。西鄉軍在西南戰爭戰敗,西鄉本人自殺身亡,以此為標誌事件,千餘年的日本武士時代宣告落幕。
  • 另類的「武士」電影
    武士作為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徵,一直在日本社會傳承。日本武士那種忠於職守、不畏艱難的性格也依然可以在現代日本人身上看到,武士道精神也是西方社會對於這個神秘的東方國家最為深刻的印象。在日本電影歷史上武士題材的作品層出不窮,黑澤明的《七武士》和《亂》等作品奠定了日本電影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 另類的「武士」電影
    武士作為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徵,一直在日本社會傳承。日本武士那種忠於職守、不畏艱難的性格也依然可以在現代日本人身上看到,武士道精神也是西方社會對於這個神秘的東方國家最為深刻的印象。在日本電影歷史上武士題材的作品層出不窮,黑澤明的《七武士》和《亂》等作品奠定了日本電影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 10部經典的日本武士電影丨每殺一個人都能體悟人生
    今天的清單,來自我們的特約撰稿人王二。武士的生活,其實也如一般人,充滿無奈和心酸,但武俠故事,常能引發人們出世飄逸之思,大概也是人類揮之不去的情結。編輯這期清單,內心就難免有點小激動呢。謝謝王二的分享,也希望你喜歡。NO1.黑澤明《七武士》
  • 平成電影30年:武士謝幕-虎嗅網
    西鄉被譽為最後的武士,以他為首的下級武士是倒幕運動的主力,但在新政府成立,剝奪武士特權後,西鄉又成了不願消亡的武士階層旗幟。西鄉軍在西南戰爭戰敗,西鄉本人自殺身亡,以此為標誌事件,千餘年的日本武士時代宣告落幕。
  • 經典腦補日本網友推薦13部神級電影
    一天、因解決了年輕武士的爭鬥的三澤被藩主永井和泉守所召見。和泉守得知三澤是劍豪,決定任命他為本國的劍術指導…日本網友短評:♦原以為是部很嚴肅的電影,沒想到並不嚴肅,反而是部節奏很輕快的好電影。@de_ta3♦看了「黑之雨」這部電影,像是獲獎作品的感覺,真不愧是黑澤明。@insteal_guitar
  • 尊嚴與愛的尺八重奏——《武士的一分》電影賞析
    極少拍攝古裝大河劇的山田,從2002年始,兩年一部,相繼拍攝了改編自藤澤周平原作的《武士三部曲》:《黃昏清兵衛》《隱劍鬼爪》《武士的一分》。1        讀姜建強的《另類日本文化史》,可說用奇妙二字更為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