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400年想不到812三年磨劍挑戰麥克白

2021-02-25 VIDA生生劇場

「我從未見過如此陰鬱而又光明的日子。」

——麥克白

「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

一個在舞臺上指手劃腳的笨拙的憐人,

登場片刻,便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

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

充滿著喧譁和騷動,

卻找不到一點意義。 」

莎士比亞經典悲劇《麥克白》

透過黑暗

直面人性

[劇情梗概]

很久很久以前,在蘇格蘭,住著一位名叫鄧肯的國王,他宅心仁厚,深受愛戴。

國王有一位表弟,名叫麥克白,他一位驍勇的武士,所向披靡,戰功赫赫。

平定叛亂的麥克白凱旋途經荒原遇到了三位女巫,向他預告了即將到來的命運的改變……

[前面的話]

莎士比亞筆下的麥克白,

他在陰鬱與光明之間徘徊、掙扎

他渴望光明,可又害怕黑暗,

他沐浴光明之中,卻陷入黑暗的深淵

一步步走向毀滅的命運

當我們走進麥克白的內心世界中

當我們看著這齣「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時,

似乎找到了「一點意義」,

卻又在進入生活中發現,

那些充滿「喧譁和騷動」的日子,

只不過是片刻的「登場」,

而後又在「無聲無息悄然退下」。

這一切,都是真的嗎?

莎翁的四大悲喜劇,

四百年來,古今中外翻版無數

世界各地劇團、導演、演員爭相演繹

形形色色、粉墨登場

描述陰謀,把人類權力欲描寫得出神入化,

是莎士比亞劇作最吸引人的地方。

莎翁作品沉重和血腥的色調

著重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

及內心各種因素的對抗,

缺陷人物性格的完美表現。

衝突的場面宏大,驚心動魄,

多數以死亡告終。

莎劇是一個空的空間、不寫實的,

劇中人物可以跳出來直接與觀眾交流。

對人性的各種層面都有刻畫,

探討人性的弱點相當深刻。

莎劇更有讓人拍案驚奇的之處,

男女主角的臺詞皆自成一套高級的話語體系,

與其他角色的世俗性成為鮮明對比;

一般皆有多條輔線起到補充、呼應、

證明主線的內容。

莎翁悲劇的那種陰鬱、瀰漫的氛圍

在《麥克白》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女巫」一開場,陰森詭異的森林裡

散發著鬼魅的氣息,

打破了所有的寂靜。

自《麥克白》誕生以來,

近代有哪些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呢?

英國TNT劇院版《麥克白》

優美的手風琴和薩克斯風現場演奏使觀眾如同在觀看一部費裡尼的電影。

導演斯特賓說:「音樂融入劇情,像對白和畫面一樣傳達出人物的情感和營造環境。演出時,我們加入了現場音效和無伴奏合唱,這樣的做法在電影中已司空見慣,但用於劇場表演仍屬罕見。」

中國新銳導演黃盈版本的《麥克白》

把傳統的戲劇表演模式與現代表演方法絕妙地融合在一起。就好像不同兩面的一枚硬幣一樣,把嚴謹和灑脫統一,在舞臺上把莎士比亞的悲劇用黑色幽默的喜劇來呈現,帶來了新鮮感。 。黃盈說:「麥克白是著名的悲劇,但我並不想一味地渲染肅穆。東方人講:欲左先右,持白守黑。放到戲上,我希望能夠儀式其外,荒誕其內,用歡樂來反襯哀傷,令嚴肅加劇可笑。這就像書法中的章草,結合了隸書和草書,把中正和灑脫合二為一。這也是東方人的獨特審美。」 


臺灣當代傳奇劇場改編版《麥克白》

吳興國主演

自1986年,臺灣當代傳奇劇場將由莎劇《麥克白》改編的中國京劇《欲望城國》搬上舞臺,贏得「臺灣40年來最好的舞臺劇」的美譽。《欲望城國》曾獲邀至法國、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和澳門、韓國、丹麥、捷克演出。丹麥人類學劇場大師尤金尼一巴巴 (EugenioBarba)觀賞演出之後,向吳興國表達他的感動時說:「你不僅撼動了自己的傳統,你也同時撼動了歐洲莎士比亞的傳統!⋯⋯傳統必須在21世紀中存活下來,而只有運用傳統、改變傳統,甚至破壞傳統,才能使之獲得生命力。這條路漫長而孤獨,但你必須堅持到底,繼續向前。」法國費加羅報))對此劇的評價說:「⋯⋯全劇充滿美感和強烈的戲劇效果。整體水平高超,是臺灣劃時代的代表作⋯⋯吳大師在舞臺上的驚人背跳,嘆為觀止。」 

812劇團歷經三年磨練挑戰《麥克白》

在北京9劇場TNT劇場重現經典

再一次全新走進麥克白的世界一探究竟

這一次,將有什麼不一樣?

大幕即將拉開,而你已在其中。

大衛.安德森(美)執導

北京812劇團全新版

經典麥克白與812畢業展演

活動時間:2018年1月12、13日19:00

活動地點:北京朝陽9劇場TNT劇場

原著編劇:威廉.莎士比亞(英)

特邀導師/執導:David Anderson大衛安德森(美)

特邀翻譯:廖圓融(臺北)

主要演員: (按角色出場順序)

羊贏、馨心、雪雲、種子、董霞、不解釋、4.0先生、小土、三黃、予章、美言、雪燕、新芽

策劃統籌:馨心

舞臺監督:予章

燈光/音樂:羊贏、不解釋

布景:尾巴、種子、4.0先生

道具:三黃

宣傳:美言、雪燕

行政:董霞、雪雲

活動適合12歲以上

大小朋友一律憑入場券不對號入座

劇場座席有限,動手申請預訂

更多信息,戳「閱讀原文」處

 

                                           

想要了解更多?

關注生活藝術家微信公眾號

………………………………………………………………………………………

部分圖片提供感謝:美言

撰稿編輯:馨心|新木

原創轉載,請聯絡我們

支持我們,獎賞812

相關焦點

  • 盧西·帕西瓦爾《麥克白》:莎士比亞被殺死了
    如果不是看過太多版本,我將完全看不懂盧西· 帕西瓦爾的《麥克白》。熱力沸騰、世俗世故的莎士比亞,被他拖進了恐怖的黑森林。六個長發及踝的裸女,幾個掙扎崩潰的角色,數根橫掛在舞臺上的鐵桿,灰白的煙、幽藍的光、牆上的人影……他們集體蹂躪了我所鍾愛的莎士比亞,下了一個自己的蛋。
  • 《莎士比亞重現》觀莎士比亞重現之麥克白有感
    BBC在2005年就曾製作過總共四部的系列電影《莎士比亞重現》,用將古代搬到現代的方式,分別向觀眾講述了四個莎士比亞筆下的著名故事,今天要說的是其中的第一部,也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麥克白》。故事的一開始,麥克白是個快樂的大廚,在這間主廚的基本不在廚房的餐廳裡如同指揮軍隊一樣調動這廚房裡的員工,廚師在一邊做菜一邊唱歌,享受這自己的工作,那時候的麥克白是一個快樂的廚師。雖然是快樂的,但是主廚將麥克白創作的菜式作為自己的創意向別人講述,以及所有的風光都被不怎麼下廚房的主廚佔去,真正帶領餐廳走向三星的麥克白卻不為人之,這些仇恨的種子都埋在了麥克白的心裡。
  • 高曉松解構麥克白夫人的必然性 開講莎士比亞系列
    圖片由宣傳方提供高曉松:麥克白夫人是人性使然的蛇蠍角色熟悉莎士比亞作品的人都應該知道,《麥克白》(Macbeth)是莎士比亞最短的悲劇,也是他最受歡迎的戲劇之一。在劇中,麥克白夫人是促使麥克白弒君篡位的幫兇,形象常被定性為一個殘忍、惡毒的女人。但是關於這個論調,文藝老炮兒高曉松倒是有些不一樣的看法,在其音頻節目《矮大緊指北》的最新一期「文青手冊」中,他對麥克白夫人重新解構:「麥克白夫人比麥克白要野心大得多,這在東西方都一樣,只要出這種爛事,經常就賴在女人身上,反正女人就是禍水,莎士比亞也逃不過去。」
  • 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這40個日常用語都出自他!
    2016年4月23日:這一天,是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這些日常用語都出自已經離世400年的莎翁,可見,如今莎士比亞仍具有廣泛影響。約瑟夫·費因斯在1998年電影《莎翁情史》中飾演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這位詩人的遺贈如今依舊對世界影響巨大,他對英語的影響也絲毫沒有減弱之勢。
  • 演出推介 | 莎士比亞的「麥克白」,這個版本你一定還沒看過!
    喜歡戲劇的朋友應該都看過《麥克白》,它是莎士比亞最短的悲劇,也是莎士比亞作品裡最黑暗、最具震撼力的一個作品。雖然故事很短,但經典臺詞眾多。
  • 莎士比亞詭異之作《麥克白》:命運是如何玩弄我們的
    文:路文彬 丨主播:郭傑/ Part 01 「悲劇並不悲哀」先問大家一個問題,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包括以下哪四部?A. 《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B. 《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C.
  • 莎士比亞《麥克白》人物悲劇:英雄的落寞,人性的墮落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這是一部揭露和鞭撻權勢野心的悲劇,《麥克白》的悲劇性,英雄人物的落寞,不僅在於外界環境的誘導,更是一種人性墮落所帶來的悲劇。這些內心衝突及其勇於向命運挑戰的英雄人格,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力。英雄的墮落是人性泯滅的悲劇。
  • 好聽 | 為什麼莎士比亞火了400年?
    《紙牌屋》是一個原創劇集,但同時主演凱文·史派西都在採訪中親口承認「《紙牌屋》的原著和劇本,可以說都來源於莎士比亞。」從充滿野心的妻子克萊爾再到追逐權利的男主安德伍德,整個情節、人物,有濃重的《麥克白》影子。
  • 好聽 | 為什麼莎士比亞火了400年?
    《紙牌屋》是一個原創劇集,但同時主演凱文·史派西都在採訪中親口承認「《紙牌屋》的原著和劇本,可以說都來源於莎士比亞。」 從充滿野心的妻子克萊爾再到追逐權利的男主安德伍德,整個情節、人物,有濃重的《麥克白》影子。
  • 驚情400年: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的遠和近
    中國人應該為自己擁有湯顯祖這樣的劇作家感到驕傲」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白旭、黃燕、袁慧晶  400年多前,當西方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用鵝毛筆寫下十四行詩的時候,5800公裡以外的東方,湯顯祖手執毛筆書著曲詞。  400年後,二人的戲劇在湯顯祖的故裡、江西省撫州市同臺上演,以紀念這兩位同時代的劇作家。
  • 第五人格:已有麥克白和哈姆雷特,這是要湊齊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01約瑟夫的藍皮——麥克白相信玩家們直到現在依然記得監管者約瑟夫的藍皮「麥克白」剛開始是作為春節活動獎勵物品而出場的因此,約瑟夫的「麥克白」這款藍皮被擱置很久才重新拿出來。事到如今,莊園遊戲玩家可以進入「活動商店」裡面,利用一百窺鏡即可兌換約瑟夫的藍皮「麥克白」,它的設計質量和操作手感已經得到玩家們的實戰驗證和認可。久而久之,後面進入莊園的新手玩家基本上都不清楚藍皮「麥克白」發生過的事情了!
  • 浪姐、J.K.羅琳爭相引用,莎士比亞憑什麼能火400年?
    這就是著名的環球劇院,最早由莎士比亞所在的宮內大臣劇團於1599年建立。 這裡是莎士比亞讀者、劇迷們到英國必去的「打卡點」。伊恩·麥克萊恩版《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莎士比亞之於英國人,如同唐詩宋詞之於中國人。但為什麼400多年後,莎劇的魅力依然熱度不減?
  • 《麥克白》發新照 麥克白夫人憔悴登場
    《麥克白》劇照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 根據莎士比亞經典悲劇作品《麥克白》(Macbeth)改編的同名電影,今日發布了最新劇照:麥可-法斯賓德(Michael Fassbender)扮演的麥克白,和奧斯卡影后瑪裡昂
  • 孫秀葦:演麥克白夫人要使出「洪荒之力」
    麥克白服裝效果圖麥克白夫人服裝效果圖國家大劇院製作歌劇《麥克白》下月首演,歌唱家多明戈,歌劇導演烏戈·德·安納加盟歌唱家多明戈,指揮丹尼爾·歐倫,歌劇導演、舞美設計烏戈·德·安納,都是國家大劇院的老朋友了。今年,為了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國家大劇院把這三位老朋友召集到一塊兒,打造一部改編自莎士比亞戲劇作品的歌劇《麥克白》。這部歌劇即將於9月7日至11日在京首演。
  • 文末福利丨莎翁經典《麥克白》來蓉 顛覆演繹王宮裡的勾心鬥角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400年前英格蘭故事穿越到了現代屠宰場?王宮裡的勾心鬥角殘酷殺虐在今日依然重演?由陳大聯執導、王弋領銜主演的莎翁經典劇作《麥克白》,將作為川渝話劇雙城記、天府戲劇季兩大展演邀請劇目,於11月13日-11月15日在成都繁星戲劇村·來劇場上演。莎士比亞《麥克白》原著講的是蘇格蘭國王鄧肯的表弟麥克白將軍,為國王平叛和抵禦入侵立功歸來,路上遇到三個女巫。女巫預言他將進爵為王,但他並無子嗣能繼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將軍的後代要做王。
  • 毀滅英雄麥克白
    同樣,在派遣刺客謀殺了班柯之後,他竟然在宴席上當著眾人對班柯的鬼魂高呼:別人敢做的事,我都敢;無論你用什麼形狀出現,像粗暴的俄羅斯大熊也好,像披甲的犀牛、舞爪的猛虎也好,只要不是你現在的樣子,我的堅定的神經決不會期半分戰慄,或者你現在死而復活,用你的劍向我挑戰,要是我會驚惶膽怯,那麼你就可以宣稱我是一個少女懷抱中的嬰孩。
  • 麥克白的悲劇 | 我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誇,鄧樹榮的「麥克白」也太好看了吧!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麥克白》創作至今已413年,而在眾多版本中,著名香港導演鄧樹榮的《麥克白的悲劇》,竟然讓微博網友發出了「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誇」的讚嘆!究竟鄧導演的改編版本有哪些吸引人的魔力?讓我們來看看導演和主演們是怎麼說的。《麥克白的悲劇》由被譽為「香港最具才華導演之一」的鄧樹榮執導。
  • 《莎士比亞重現之麥克白》
    為一個笑容而滾來看麥克白的我已經死在了結局_(:з」∠)_詹一美真的飾演了許多我所偏愛的角色類型,包括這一部裡面的麥克白,他隨著影片陰沉的旋律基調將自己置身在一個充滿幻影混亂的境地裡,強抑著眼中同心口一起溢出的鮮血,精神也陷入了痛苦和脆弱中,他的柔弱善良鞭笞著他的惡行,讓麥克白置身於無情和絕望的撕扯,麥克白夫人最後的自殺像利刃刺穿了他的腦葉,一瞬間失去痛苦,又一瞬間失去理智,好像使他又感知到了真實
  • 燒腦圖再度來襲 你能找到莎士比亞嗎?(組圖)
    在最新「燒腦圖」中,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被藏在其創作的經典角色中,包括哈姆雷特、羅密歐和朱麗葉、麥克白夫人以及奧塞羅等。答案在最後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6日報導,為了紀念世界上最著名的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逝世400周年,英國25歲插畫家薩利-安·赫倫(Sally-Ann Heron)創作一幅新的「燒腦圖」。
  • 《麥克白》曝海報 瑪裡昂-歌迪亞出演麥克白夫人
    瑪裡昂-歌迪亞  搜狐娛樂訊 (文/耷子)根據莎士比亞經典悲劇作品《麥克白》(Macbeth)改編的同名電影,今年剛剛在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進行全球首映。今日,影片發布了兩張最新角色海報——「法鯊」麥可-法斯賓德扮演的麥克白,將黑色油彩塗上了臉蛋,「黑臉」造型看上去格外奇怪;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得主瑪裡昂-歌迪亞扮演的麥克白夫人,則把臉蛋藏進了面紗之後,看上去就像是恐怖片的女主角。兩張海報均顯現出詭異的氛圍。  新版《麥克白》由曾執導過《雪鎮狂魔》的賈斯汀-庫澤爾擔當導演,託德-盧索、雅各布-克斯科夫出任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