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突然對中國發動了一次「偷襲」!

2021-02-13 軍工圈

綜合環球網、相山覽勝的博客

這幾天一名臺灣女子持「臺灣國護照」成功進入日本的事件成為網絡熱點。27日一名臺灣女子給自己的「中華民國護照」封面貼上了「臺灣國」字樣,並持有這樣的「護照」順利進入日本。

臺灣女子手持「臺灣國」護照

事件曝光後,這名女子也成功的引起了臺灣媒體的關注。

28日,這名女子在臺灣知名論壇PTT上貼出題為「媽我上新聞了」的文章,表示被拍到的就是她本人,並放上照片及居留證明。

「再來說句讓玻璃心更碎的 老娘拿的不是3個月觀光免籤是一年期的長期留學籤!!!」不僅如此,該女子還稱:此貼紙「護照」她已拿了快兩年,期間進出5次日本都沒被刁難。

美國還沒動手,日本又衝在前面,日臺之間出現異動。

這次日本政府背著中國,毀棄共識和承諾,賊性再發,背信棄義,主動進攻,從外交上對中國發動的一次「偷襲」。日臺斷交45年以後,日本政府第一次正式派政府副部長級別高官到臺灣活動,消息很低調,但卻是觸及中國底線,動搖中日兩國關係基石的一等一大事。

日本與臺灣關係發生質變——斷交45年後,日本政府派出的第一位副部長級高官,3月25日凌晨抵達臺北,並出席了在臺北舉行的宣傳活動。

日本官員訪臺,臺「駐日代表處」表示,「完全是由日方自行安排的」。報導稱,過去日本官員來臺多透過「代表處」安排,但這次卻主動出擊。

日本在臺灣問題上的動作,使「日美臺安保合作體制」大大地靠近了一步。在美日韓軍事連結加速化的背景下,日本迫不及待的的向臺灣伸出了試探的狗爪。

3月25日,日本安倍內閣的總務副大臣兼內閤府副大臣赤間二郎訪問臺灣

日本安倍政府已經從用「合理衝撞」圍堵中國,與中國作對走向了公開與中國為敵,加速復活軍國主義的道路。這是日本做出的背信棄義,挑釁中日關係紅線的性質萬分惡劣,危害十分重大的「外交事件」。

公開派政府官員訪臺,這不僅僅關係到日本的一家之事,還關係到「破窗效應」的問題,世界眾多國家特別是一些對中國別有用心,不懷好意的國家,都會密切關注中國如何處理這件事。

如果不能對日本如此行為給予堅決沉重的打擊和教訓,今後就又有更多的國家,打著各種旗號派出政府官員到臺灣,中國將會為此付出更大的外交和財物代價事小。

而臺獨勢力會在日本的公然支持下進一步坐大,臺灣出現「重大事變」就會成為現實。世界上反.華.遏.華的勢力遏制中國的戰略陰謀和重點進攻目標,在西太的重頭大戲,由日本這次發動的「外交偷襲」中正式拉開大幕。

在川普政府明確和中國建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新型大國關係後,頗為失落的日本在此時公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走出赤裸裸挑釁中國底線,動搖兩國關係基石的這一步,從日本安倍政府角度考慮:

第一,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惡招。

不僅是對美國提出軍事重心向亞太轉移戰略決心的一種測試。也是對美國承諾的「日美安保條約」的一種測試。更是對中國大陸對臺灣戰略意志和決心的一種測試。

美國要軍事重心轉移亞太,主要是針對中國的圍堵和防範,是遏制中國的一種軍事戰略。要圍堵和遏制中國,離不開第一島鏈,也離不開臺灣。而日本作為第一島鏈的中心支柱國家——日本地位吃緊,表面上恃寵而驕,衝在前頭,替主分憂,內心裡則想通過拿自身於美國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冒險,來離間剛明確的中美關係,強化中美對抗的力度。

通過試探突破中國底線,要看看在中國的反擊下,現任美國政府的立場,態度和決心。如中國痛擊,美國軟化,對日支持力度不夠,日本可快速的認錯道歉,並可再次拍胸脯,作保證,信誓旦旦遵守45年前的共識和承諾。像立誓和承諾這類事,對日本這種無信無義之國來講,比街頭「失足婦女」脫褲子來的更容易。

如中國痛擊之下,美國態度強硬支持日本,並且做出跟進動作,中美關係則會迅速惡化,雙方對抗力度將進一步公開強化起來,而日本則達到了測試中美戰略意志,離間中美關係的目的。通過這個測試,日本壟斷資本可以找出一條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第二,這是「轉移矛盾」的險招。

當下安倍政府在面臨「地價門」和日美貿易談判在即的雙重壓力。國內「地價門」揭批追打聲勢高漲。安倍醜聞纏身,不僅自己的支持率大幅下降,而且拖累自民黨聲譽跟著受損。

日美關係,川普上臺以來,輪開大剪刀,要剪日本狗毛的勁頭十足,不僅是口頭說而且在一步步緊逼實施,美國副總統彭斯四月初就要到訪日本專談美日經濟貿易問題。

安倍通過臺駐日代表喊出「保臺灣=保日本」,突出臺灣的重要性,為引爆日臺關係的地雷,在美國主子面前找出個說詞。又通過因臺灣問題,導致中日關係更加惡化甚至可能走向公開敵對化,既是向美國壟斷資本表示堅決緊跟美國遏制中國戰略意圖的忠心,以圖讓美國主子在「地價門」中可以伸出緩頰援手,保護自己過關。又可通過中日關係惡化甚至敵對,凸顯日本地位的重要性,為自己做個討價還價的籌碼,以圖使美國主子剪狗毛時,能夠愛惜一點,手輕一點,少剪一點,別把自己弄得光禿禿。

第三,這是「用心險惡」的邪招。

安倍腳踩對臺關係的紅線,「例不可開,開則一潰千裡」,此事事關重大,沒有退路。對此,中國必做出強烈反應,而這種反應不是僅僅停留在「外交抗議」層面,而應是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全方位反應(只有公開和不公開之分),「殺狗儆猴」對日本必要給於重擊,讓日本大大接受個教訓,痛入肺腑,以儆效尤。

在中國重手打擊之下,日本在各方面都要付出慘痛代價,日本安倍政府則會在藉此機會在國內大打「悲情牌」,極力煽動國民對中國的仇恨情緒,而實則是為日本復活軍國主義造勢,做好輿論準備。

這從美日聯手操弄「薩德入韓」的發展進程中,即可看出這種套路,而韓國局勢的演變則是日本局勢發展的預演。

在日本,安倍本來就是個死硬的反.華.分.子,現有一個「地價門」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他頭上懸著,不怕安倍不聽話。

用「引爆臺灣」來進一步惡化中日關係,逼中日關係走向公開對抗,再放點風,造點勢,留在日本的資金也會嚇跑不少。這邊美國川普下手再狠一點,日本身上的狗毛會被剪掉不少。

丟掉日本這個「卒子」,能保住美國這個「大車」,還是個很划算的買賣。一個經濟更加衰落的日本符合西方壟斷資本特別是美國的利益,半路收養馴服的野狗時刻放在身邊,總歸是不放心。

同時一個仇恨中國,和中國堅決對抗到底的日本,也符合西方壟斷資本特別是美國的利益,這總可讓中國整合東北亞的戰略計劃推遲和坎坷多多。

時間現在對西方壟斷資本和美國也很需要和關鍵,能給中國添亂添堵的地方,決不放過一個。

但不管日本和西方壟斷資本怎麼想的,日本的行為已經嚴重觸及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絕無路可退,也不能有更多的顧慮,既然日本已經跳出來衝在前頭,對我臺灣寶島伸出罪惡的狗爪,我們就要有狼打狼,有狗打狗,就要堅決果斷,毫不留情的揮劍斬斷這支狗爪子。

【免責聲明】 

內容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聯繫QQ:3339372142

相關焦點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二戰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襲擊事件,日本聯合艦隊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拉入了戰爭中。對珍珠港事件,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日本一次「愚蠢」的戰略決策。它將美國這個強大的戰爭機器拉入二戰,無疑加速了日本的覆滅。
  • 美軍方:中俄可能發動太空版「偷襲珍珠港」癱瘓美軍
    環球網12月07日09:54原標題:美軍最高領導人:中俄可能發動太空版「偷襲珍珠港」 美軍或將陷入癱瘓[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3日報導,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警告稱,下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可能是中俄對美國太空資產的偷襲
  •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邱吉爾、蔣介石都什麼反應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簡單點說,日本國內物資貧乏,支持戰爭的戰略物資主要靠海運,日本侵華後,美國對日本實施了封鎖和制裁,斷了他的物資來源,逼得日本沒有辦法,所以迫不得已,鋌而走險,妄圖在太平洋上打出一條活路。
  • 偷襲珍珠港,日本犯了什麼錯讓山本五十六大呼「日本將敗」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美國在夏威夷基地的太平洋艦隊,次日總統羅斯福發表全國演講宣稱「必須記住這個奇恥大辱的日子」,並將12月7日定為國恥日,美國連同澳大利亞、荷蘭等二十多個國家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在偷襲珍珠幹之前山本五十六曾說過日本帝國是否隕落全在此戰役。
  • 珍珠港之後的報復:「東京轟炸」中,美國如何懲罰日本的偷襲?
    ▲日本偷襲珍珠港這個充滿著黑色幽默的小故事其實都是後話了,就在日本偷襲了珍珠港之後,全世界都瞠目結舌,待在原地,美國當然也要和所有人一樣表達出一種憤怒和震驚,羅斯福甚至還發表了那個最著名的一次▲二戰時期美國航母美國的這一次轟炸日本,和日本偷襲珍珠港從戰爭意義上是不盡相同的,美國的報復性轟炸東京其實對於戰爭的整個走勢是不一樣的,轟炸東京的政治意義大於世紀戰爭的意義,但是轟炸東京表明了幾個方面
  • 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竟是一個德國家庭和日本書記官的密謀
    偷襲珍珠港(英文: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真珠灣攻擊)是指由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享有多大優勢?
    1941年12月7日,在日本聯合部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日軍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在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那麼在發動這場戰爭前,日本到底享有多大優勢?而日本海軍有主力艦10艘,航空母艦10艘,重、輕巡洋艦各為18艘,驅逐艦113艘,潛艇63艘。值得注意的點是,雙方大致上雖然接近平衡,但日本在航空母艦上卻佔有巨大優勢,而航空母艦也正是最為重要的兵種。此外,在數字上並不能表現雙方的差異。日本的兵力組織嚴密和有著良好的訓練,尤其是夜間戰鬥。且日本不像同盟國,沒有任何語言和指揮的困難。
  • 偷襲珍珠港20分鐘後,日本才遞上對美宣戰書,美國:你們等著瞧!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進行策劃的結果,日軍反覆進行沙盤演練,還在佐伯灣以戰列艦為目標進行了兩次施展攻擊演習。為了確保偷襲成功,日本在外交上大放煙霧彈,這點體現在對美國的外交上。眾所周知,珍珠港事件前,美國長期實行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竭力避免捲入戰爭。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美國向日本大量出售鋼鐵、石油、航空用油等,大發戰爭財。
  • 老師不會告訴你,日本偷襲珍珠港,其實是被逼無奈下的選擇
    曾經有人說,二戰中日本最大的錯誤就是去偷襲珍珠港,招惹美國。日本如果沒有偷襲珍珠港,或許美國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根本不會參加二戰。你覺得日本人真有那麼傻嗎?他們就沒有考慮過美國參戰之後的影響?日本人很清楚,惹上美國,絕對是一個大麻煩。但當時的日本面臨的困境,讓他們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 日本偷襲珍珠港,都是被中國頑強抗戰逼的?——《決戰中途島》(上)
    因為在這場戰役之後,美日雙方在太平洋戰場的力量對比產生了巨大的逆轉性變化,而美國從之前的這種一蹶不振迅速的甦醒過來,日本只能從之前的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守。為什麼會發生中途島海戰?這場戰役有什麼值得去講的故事?在看電影之前哪些背景您必須要知道?《三味新知》就通過幾期內容,在電影上映的前後我們來講講「中途島海戰」。中途島海戰是發生在1942年的6月份,為什麼會發生這樣一次美日之間的航母對決的大海戰呢?
  • 美高官被害妄想發作:中國會像日本一樣偷襲美國
    近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在與布魯金斯學會的網絡論壇時表示,「下一次珍珠港事件可能會發生在太空」,而中國人可能像日本偷襲美國那樣襲擊美國的太空資產,因為「美軍對於衛星的依賴非常嚴重」。二戰前期,當日本試圖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進一步擴張時,影響到了美國在菲律賓等地的利益,因此美國對日本進行了制裁,以遏制日本的擴張步伐。事實上,當時日本國內軍政高官已經預見到了日本無法戰勝美國這個龐然大物。但由於軍國主義的存在,在必須在太平洋面對龐大美國的前提下,鋌而走險就成了敗中取勝的唯一選擇。
  • 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紀實,原來是這樣爆發的
    我麼知道,偷襲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它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日本艦隊此時位於歐胡島北220海裡。 6:20:第一波的183架轟炸機和戰鬥機起飛飛向珍珠港。 6:30:一艘美國供給船在珍珠港外發現一艘潛艇。這個發現被傳遞給一艘美國沃德號驅逐艦,一架偵查機被遣往當地。 6:45:沃德號驅逐艦向潛艇發動攻擊。潛艇被擊沉。
  • 美軍密謀發動杜立特空襲之前因:先下手為強!日本偷襲珍珠港
    一九四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帝國海軍偷襲美國,轟炸了駐紮在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軍事基地,致使美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舉國震驚,迅速對日宣戰,為了打擊日本的囂張氣焰,鼓舞本國士氣,在總統羅斯福的支持下,美軍對日本本土實施了一次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空襲。
  • 電影偷襲珍珠港(虎虎虎)觀後感
    看電影《偷襲珍珠港》(又名《虎虎虎》)覺得是戰爭片中拍得最好的了。我不想對電影做面面俱到的分析。因為這不但做不到,即使勉強做到了,也不像是一篇影評,而是電影介紹了。《偷襲珍珠港》中,影片一開始給日本指揮官山本五十六的戰爭觀念定性為賭局。為什麼是賭局呢?
  • 1940年美國譴責日本,不是因為發動非正義戰爭,而是因為欠錢不還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也由此發生了改變。日本此舉的性質,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老賴還不起債,想把債主打死了事,不料債主孔武有力,反殺了老賴。如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的這年,日本93%的銅、91%的汽車、61%的油料、60%的鋼、49%的機械都來自美國。整個戰略物資中54.5%來自美國。中國多次要求美國禁運軍用材料與器具給日本,均被美國一口回絕。宋美齡在1937年9月《令人失望之美國態度》一文中指出,美國在支持侵略者屠殺中國人民的惡劣行徑。
  • 關於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真相,難道真的只是走入絕境後的無奈選擇?
    回顧二戰歷史,二戰中日本最大的錯誤應該就是去偷襲珍珠港,招惹了美國,最終為自己帶來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但當時的日本面臨的困境,讓他們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首先,由於連年的戰爭,特別是在中國戰場上的消耗,日本這個資源匱乏的島國已經把自己逼上了絕路。當時日本有軍事能力擊敗中國,但是沒有能力完全佔領中國。 由於缺乏重要的戰略資源,日軍在中國難以長期維持戰爭形態,必須尋找新的戰略物質,否則日軍最終難以維持這場侵略戰爭。
  • 電影偷襲珍珠港(虎虎虎)觀後感
    《偷襲珍珠港》中,影片一開始給日本指揮官第二,偷襲不一定能成功。第三,即使偷襲成功也可能招致報復。但儘管是賭博,山本還是把戰爭的基調定下了。他開始讓軍事家進行戰略謀劃,讓空軍進行實戰演練。從影片中看到日本年輕的士兵在訓練中轟炸假想的夏威夷美國軍事基地時那種熱情高漲和興奮,叫人無法想像。這些士兵了解戰爭的意義嗎?為什麼要去打仗?知道戰爭的殘酷性和後果嗎?所以說,下層官兵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一旦被煽動起來,是非常可怕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如果日本沒有偷襲珍珠港,美國還會參戰嗎?
    很多人質疑如果日本進攻珍珠港失敗,美國人就不會參加二戰。事實上,從筆者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還是偷襲珍珠港失敗,都會導致美國參戰。美國雖然在當時的環境中宣布中立,但在歐洲戰爭中不可能讓它「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日本不如美國,為何還要自討苦吃偷襲珍珠港?此人一句話說中關鍵
    大家知道,在二戰期間日本喪心病狂地侵略了亞洲很多的國家,日本這個彈丸小國的野心時非常大的,它發動戰爭不僅僅想要土地,還有各種資源和人口。 1941年12月7日的清晨,日本派出航母和艦載機偷襲了美軍位於夏威夷的珍珠港海軍基地。
  • 二戰中日本為什麼不進攻蘇聯?反而要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老周摘要:二戰期間,日本和德國是盟友,在德國進攻蘇聯,特別是在1941年下半年,蘇聯最為困難時,如果日本出兵進攻蘇聯,很可能就會將蘇聯徹底打敗,為什麼結果日本不但沒有進攻蘇聯,反而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