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丨「寶葫蘆」老田

2020-12-27 澎湃新聞

扶貧故事丨「寶葫蘆」老田

2020-12-25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一天也不耽誤 一天也不懈怠

簡介:2015年至2016年,中國二十二冶員工田永斌擔任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散水頭鎮北劉橋村扶貧工作組組長。駐村期間,他深入貧困家庭做工作,積極化解村民阻工等矛盾難題;號召黨員帶頭加入旱廁改造隊伍,主動改變村裡髒亂差的環境;組織協調修繕江浩故居,將其打造成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邀請相關單位考察,將北劉橋村建成農副產品基地和勞務基地。田永斌以其務實的工作,被授予河北省美麗鄉村建設「優秀駐村工作隊員」榮譽稱號。

「我把您的快遞順手帶上來了,在您桌上。」早晨一進辦公室,小楊迎面跟我說。「我的?我最近也沒買東西啊。」我一邊自言自語,一邊拆開快遞箱,箱子裡的最上面,是一封折成房子狀的信函,帶著滿肚子疑問迫不及待地展開信紙……

「尊敬的孫大大:一別五年,展信如面!您還記得五年前那個調皮的『鼻涕蟲』嗎?不好意思打擾您,最近幾次撥打田大大電話,都沒有接通。束手無策時想到您們在一起工作,只能託您將這支鋼筆轉交,並轉告他,他掛念的『鼻涕蟲』已經成為一名土木工程系的大學生了,勤工儉學的第一筆收入選了這個禮物,請他務必收下。並請他百忙之中回電,祝好!以復為盼。」

淚水瞬間模糊了我的雙眼,調皮的「鼻涕蟲」可能還不知道,田大大的回電他永遠也盼不到了。我拿著這個精緻的鋼筆盒,仿佛有千斤重,思緒一下子回到了五年前,我和老同事田永斌在玉田縣散水頭鎮駐地扶貧的日子。

2015年,為了積極響應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面貌改造提升的號召,中國二十二冶選派我和田永斌、李育會三人擔任深入玉田縣散水頭鎮北劉橋村蹲點的扶貧幹部。雖然來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一進村,還是被村裡破敗的景象震驚了。村子裡的路崎嶇顛簸,娃娃們的小臉是總是髒兮兮的,一有車路過,立即狼煙四起,娃娃們就拍手唱到:「啦啦啦,前排一身土、後排顛屁股……」晚上村裡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大姑娘小媳婦的都窩在家裡看電視不敢出門,老少爺們的基本都是聚在小賣部打牌。我們去的時候正值夏日,村裡的簡易廁所臭氣燻天,裡面更是無從下腳。進村的第一晚,我躺在床上問老田:「就憑咱們幾個,你說是不是有點蚍蜉撼大樹啊……」老田堅定地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老田的話不是一句口號,在之後千頭萬緒的工作中,他總是竭盡所能地發揮自己的光和熱,遇到扶貧攻堅的瓶頸,他總是能想到解決的巧辦法,被我們扶貧工作小組戲稱為「寶葫蘆」。

中國二十二冶捐贈門樓

老田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就是每天晚上堅持寫《扶貧工作日誌》。白天我們按照工作分工逐戶走訪,雨天一身泥,晴天兩腳土,但是不管多晚,老田都會在檯燈下梳理他當天的工作日誌。有時候,他一邊寫一邊跟我叨嘮東家的困難成因,西家的人物性格;有時候,他會若有所思,叫他他都沒有反應;有時候,他會寫著寫著,突然抽出抽屜裡的政策解讀和各種條例。漸漸地,他的白頭髮也越來越多,眼睛也越來越花。

就在道路硬化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幾個村民搬著馬札坐在了路當間兒,這是啥情況?施工隊長有點懵,上前一問,才知道,他們是在要噪音補償款。帶隊的老劉頭是村裡最有名的「鬼見愁」,村民們強硬的態度、魯莽的作風,讓人一籌莫展,施工隊也只好暫停下來。工作組趕緊到老劉頭那做工作,沒想到被劈頭蓋臉地罵出門。大家都認為這是塊無從下嘴的硬骨頭,但「寶葫蘆」老田卻找到了工作切入點:「你們發現了嗎,老劉頭在罵我們的時候,他的小孫子跑來要喝水,他立刻抱起孩子進屋找水,這證明,孫子是老爺子的軟肋,也是我們的轉機。」隔天上午,老田自己來到老劉家,一進院就先跟老劉頭聲明,我可不是來當說客的,就是昨天看見你孫子,感覺特別喜歡,今天帶來了幾樣家裡的玩具送給小孫子。孩子一看玩具,興衝衝的搶過來,老劉頭伸手也不好打笑臉人,只能半推半就地跟老田在院裡隨便嘮了幾句。到了晚上,老田再度不請自到,還提了小壺自己泡的藥酒和燒雞、花生米,一見到孩子就先給孩子掰了個大雞腿。老劉頭一見孫子吃得來勁,礙於面子請老田小坐,老田也不客氣,倒了兩小盅跟老劉對飲起來,從交談中,老田了解到老劉頭的兒子兒媳出車禍沒了,老兩口拉扯個孩子,生活窘迫。老田推心置腹地對老劉頭說:「老哥兒,您孩子為啥出事,一來是路況差,這村裡坑坑窪窪,連個照亮的路燈都沒有,危險隨時可能降臨;二來是受了沒文化的苦,出門打工不易呀。您還要讓孫子承受這份苦嗎?咱不能只看眼前,要往長遠看,築路架橋是百年大計,現在國家給咱修路,道路硬化亮化搞好了,孩子走出山求學,接受最好的教育,將來有了出息,能更好地孝敬您和老嫂子,可不是憋屈在這山窩窩裡,重複著沒文化的悲劇,您說是不是?」老劉頭抽了口悶煙,沒說話,心裡若有所思。第二天一早,施工隊長興衝衝地跑進工作組,高興地說道:「那幾個阻工的人啊,一早就催我們趕快復工吶」,「寶葫蘆」老田真是名副其實啊。

田永斌到困難戶走訪

由於資金有限,北劉橋村的旱廁改造如期完工,幾乎是天方夜譚。扶貧工作組在開專題會時,大家討論的異常激烈,老田說:「靠人不如靠己,發動村裡的老少爺們,特別是要發動黨員同志帶頭,咱們也加入其中……」「快拉倒吧,旱廁那個味兒,誰能響應你?」工作組裡年輕的小孫沒等老田把話說完,就表達了反對意見。「沒試試怎麼知道不行,我在單位是黨支部書記,做思想工作可不是吹的,這個工作我去做!」第二天晚上,老田把黨員們聚集在一起:「現在是考驗咱們黨性的時候了,咱們把旱廁改造自己能動手完成的部分先行完成,給後續工程爭取時間,大家看行不行?」「有啥好處嗎?」一位黨員問。「怎麼理解這個好處呢?如果說是給個人的私利,那就沒有這個好處;如果說是給百姓造福的好處,這個好處就大了去了,美麗鄉村建成,人人皆可受益,更能給子孫後代造福,你說這個好處大不大?」「寶葫蘆」老田憑藉深厚的文字功底,愣是把這個「好處」講得滴水不漏,作為一個駐村扶貧幹部,尚有如此情懷,那村子裡土生土長的老少爺們,怎麼能不擔起這個擔子呢?兩天後,當初愁容滿面的小孫也樂不顛地跑在施工隊伍中。隊伍裡有個十四五歲的小傢伙兒,跑前跑後地幫忙推垃圾,老田拽過他問:「你是不是富貴家的小『鼻涕蟲』?我去你家兩回都沒見到你!」「他一點也不富貴,他不是俺爹。」小傢伙幽怨地回答。「你咋沒去上學,在這湊熱鬧?」「俺爹的錢都喝酒了,沒錢供俺念書!」說完,小傢伙兒一溜煙跑了,留下老田原地發愣。當天晚上,富貴家成了老田新的目的地,他堵住「鼻涕蟲」,語重心長地說:「孩子,讀書是你的唯一出路,咱倆各負其責,我負責做你爸爸工作,你負責念好書。俺可是個文字專家嘞,有空的時候我就來幫你補課,這支陪我走南闖北的鋼筆送給你,希望帶給你好運。」從那以後,老田基本是隔一天一去富貴家報到,除了給孩子補課,他也給富貴上課:「貧窮是可以改變的,你那兩隻手除了能捧酒瓶子,還可以幹事業。思想窮比生活窮更可怕,如果再這樣下去,不但媳婦跑了,孩子也要離你而去了,你就和酒瓶子過一輩子嗎……」後來,富貴出現在旱廁改造的隊伍中負責運垃圾,小「鼻涕蟲」如願回歸校園。我們暗自敬佩,「寶葫蘆」老田名不虛傳。

美化江浩故居

北劉橋村是近代北方革命的代表人物江浩故居所在地。為此,老田帶著工作組積極奔走,協調組織人員、機具清運江浩故居門前雜物,帶著大家動手進行地面硬化、兩側磚牆抹灰及砌築花池、移植花草等,「別看我們栽下去的是綠植,事實上我們是在保護紅色文化嘞!」在老田的帶領下,江浩故居環境煥然一新,成為社會各界、廣大青少年了解革命歷史,培養愛國情感,傳承民族精神的主要陣地和課堂。

「思想不脫貧,物質就無法脫貧,只有思想意識跟上了,才能在奔小康的路上想出法子、找出路子、邁開步子」,這是老田扶貧日記中用紅筆重點圈出的字句。為了幫助村裡實現脫貧致富的「造血功能」,老田多次協調邀請相關單位考察,就建立農副產品基地和勞務基地進行深入交流,還組織建立村民夜校,邀請專家講解科學種植、養殖知識。在充實和難忘的扶貧時光中,北劉橋村的道路平了,村莊綠了,路燈亮了,環境美了,空氣好了,孩子們在太陽能街燈下打籃球,村民們在平整的文化廣場上翩翩起舞……當被授予河北省美麗鄉村建設「優秀駐村工作隊員」的榮譽稱號時,我們深深地感到榮譽沉甸甸的,肩上的擔子更是沉甸甸的。

去年,老田突發疾病去世,讓我們痛失了一位好兄弟、好戰友,如果他能收到小「鼻涕蟲」這支鋼筆,能看到北劉橋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一定會笑得很甜、很甜……

謹以此文,紀念我的戰友——「寶葫蘆」老田,並向所有扶貧攻堅的戰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020年 237期·468篇

內容來源/中國二十二冶

在這裡

「美好中冶」 第1241期·3678篇與您相遇

做冶金建設國家隊

基本建設主力軍

新興產業領跑者

長期堅持走高技術高質量發展之路

原標題:《扶貧故事丨「寶葫蘆」老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寶葫蘆」裡的學習經
    普通的葫蘆如何成為引發學習變革的「寶」?圍繞葫蘆的文化怎樣變成育人的課程?經過多年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管寧實驗小學變葫蘆為寶,確立了「葫蘆文化·生長教育」,構建起「寶葫蘆」項目化學習課程體系,以此撬動學生核心素養的價值研究,推動學校教學方式改進,深化育人實踐。
  • 漆寶葫蘆,預祝中秋!
    漆寶葫蘆
  • 一本講述「寶葫蘆」如何實現願望的友誼繪本故事《一葫蘆願望》
    樹林裡面結了一個好大的葫蘆,藍狐狸曬乾了說用來存大家的願望,小白兔的願望實現了,花慄鼠的願望實現了,小花鴨的願望實現了……寶葫蘆為什麼這麼靈呢?因為每一個小動物心裡都想幫別人實現願望。有這麼多願意幫朋友實現願望的朋友,真的太美好了。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一葫蘆願望》吧!
  • 都說好人一生平安,且看《好人老田》之一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一天,當我第一眼看到老田時,就覺得這個人蠻厲害。儘管如此,我還是看到了老田的威武,只是那個威武沒有長在他的身上,而是在他的身體之外,也就是在他的臂膀上,斜挎著一支衝鋒鎗,槍把是紅色的,槍託是黑色的,槍筒也是黑色的,黑洞洞的有點嚇人。 據說,在整個工程隊就老田一個人有資格挎槍,這不是因為他是個復員軍人,復員軍人多著呢,該搬磚的還得去搬磚。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更多的是收穫丨晴隆縣三寶街道新寶社區...
    2019年9月,我被調整到晴隆縣三寶街道新寶社區參與扶貧工作,主要負責幫扶社區的兩戶貧困戶。新寶街道一角有一戶叫楊文畢,家有5口人,屬於國家兜底扶貧對象。楊文畢老人身體不好,常年需要人照顧,家裡年輕人要外出務工增加收入,所以經常是老人自己在家。
  • 回憶「老田」
    說說「老田」,似乎成了大家會面聚首的保留話題。最近,「老田」的妻子帶著小孩,從幾千裡外的西安趕來嵊山島,給「老田」掃了墓。聽到這消息,自然勾起我對「老田」的回憶,似乎不寫點東西,心理就不踏實,似乎就愧對長眠在東海之濱的「老田」。「老田」走得太突然。
  • 轎夫老田
    老田是仙女山鎮的農民,一兒一女,都己成家,和兒子住,去年添的孫子,老伴和兒媳管娃。老田想法改變貧窮面貌,就給兒子買了輛三輪車跑貨運,他去當轎夫,老伴幾次提出讓父子倆換下,老田都不同意,「下苦力的活鬧不好會落下病,也危險,下臺階娃娃腿軟,他不能幹這個。」父子倆都是早出晚歸。家裡地不多,種一季玉米或土豆,他們抽個空閒就幹了,一年下來沒有什麼收入。父子倆不走這一步還真難改變家庭經濟狀況。
  • 「老田」的扶貧365
    白楊溝村第一書記田彥軍的扶貧筆記本。長城新媒體記者 馮碩 攝在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駐白楊溝村第一書記田彥軍的筆記本裡,像這樣詳細記錄每戶家庭基本情況、脫貧困難等內容的習慣,「自打來到白楊溝後,就一天也沒落」。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2020-12-1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田的開學新「套路」
    田大馳終於收到了學校開學通知,坐等老田支付開學大洋,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老田的500元人民幣,田大馳哭的心都有,這點錢就是每天輕斷食也維持不了一個月呀。見兒子不高興,老田說:「先花著,花完再要,隨要隨給。」 老田再也不是去年那個老田了,開始走摳門路線了。
  • 凡人異事:殺豬匠老田
    行行都會出狀元,屠夫也不例外,如《莊子》中解牛的庖丁,華陽街殺豬的老田。華陽街有個殺豬的屠夫,個子中等,方臉分頭,五官端正、毫無兇相。滿口牙被煙燻得焦黃,唯有門前兩顆金牙總是發亮。喜歡給人諞笑話,講完別人還沒笑,他先自己大笑起來,引得眾人不笑也得跟著笑。他自稱姓田,洋縣範壩人氏,何時因何定居這裡,已經住了多少年,無人知曉,人們也不喜歡查根問稍。鄉裡鄉親的,都簡單地叫他老田。
  • 葫蘆媽媽講故事丨愛心樹
    另外,如果在講故事過程中,突然有忘記的地方,或者講錯的地方,小朋友們不用緊張,這個時候,你把講錯的地方再講一次就可以了,不用重頭再錄噢,葫蘆媽媽在後期剪輯的時候,施一個小魔法,幫你把講的不對的地方刪除的!小朋友們選擇的故事,可以是中外童話故事、民間故事、啟智故事等,當然,你也可以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小夥伴們一同創作,嘗試有創意的表現形式。
  • 文玩葫蘆,文玩圈的「福祿之寶」,文玩人的掌上「寵兒」!
    我國四大名著中《西遊記》那基本是人人都了解過的,其中的角色也是深入人心,在西遊記中金角銀角出現時二人手持寶葫蘆將大師兄收入其中。這裡出現的寶葫蘆跟我們今天要說的文玩葫蘆那也是遠房親戚的。據統計跟葫蘆有關的神話故事就有119則之多,葫蘆更是許多民族崇拜的信仰之物,有著許許多多的良好寓意表現。按照名字來說,葫蘆與福祿相近,本身就是一大優點。在民間流傳著在家中擺放一個葫蘆就會變得發財、富有,葫蘆不止從名字才能看出優點,它也是佛教文化中的一種,可以用來擺放當容器,用來裝水、酒以及被用來雕刻。
  • 扶貧故事丨李桃:紮根農村與農民攜手致富
    2017年12月,根據區委區政府安排,時任區移民局副調研員李桃同志被選派為龍駒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帶領4名隊員來到龍駒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成為龍駒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後,李桃同志持吃在村、住在村、幹在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駐村幫扶工作,兩年的時間裡,我們龍駒村的面貌實現『蛻變』,村民的幸福感得到大幅度提升。駐紮龍駒村後,李桃與隊員們協調村支兩委,用繡花功夫做細做實扶貧工作。
  • 「特寫」他叫「老田」
    採煤隊長「老田」的智慧礦山夢他是朋友口中的「老田」,黝黑的臉龐,深邃的眼神,憨憨的笑容蘊含忠誠的品格;他是職工尊重的採煤隊長,身懷豪橫機電「絕技」,是生產無憂的可靠保障。一聽煤機「罷工」,老田二話沒說,起身就走。自信滿滿的老田換好衣服來到井下,一下子傻眼了,出問題的是運輸機的耦合器,平時接觸的少,根本不懂工作原理。看老田「抓瞎」,現場其他人更急了,還好廠家技術人員及時趕到。為排查問題,廠家人員跑這跑那,田東影也不得不化身移動「天線」,背著載波跟著跑東跑西。
  • 清徐人學會變戲法,把「醋葫蘆」變成了「寶葫蘆」
    據報導,當時這部洋包裝的電影上映後票房一路飆升,創造了諸多記錄成為2007年上半年票房排名第二的國產影片……唉,過去咱們經常這樣吧不過,也不是,現在咱中國人把傳統的葫蘆真的做成了產業鏈,每年產業規模是以億計的哦
  • 手藝丨小葫蘆 大世界——賀蘭山下陶淵明後裔陶瑞珍葫蘆刻畫藝術
    文丨李曉園攝影丨何曉宇10歲的那一年秋天,陶瑞珍第一次接觸到葫蘆烙畫。看著爺爺高興地從柴房裡取出曬乾的葫蘆,像捧著一個個寶貝愛不釋手。是啊,只有藝人才能讓這些不會說話的物件開口,靈動說話,鮮活起來。記憶中,爺爺點燃線香,把栩栩如生的戲劇人物、傳統故事、花花草草們烙在葫蘆上。小瑞珍眼睛一眨都不眨,好奇地從前看到後。待爺爺作好畫,她端著葫蘆,左看右看,手舞足蹈,滿院子邊喊邊跑:「葫蘆活啦,葫蘆活啦。」
  • 葫蘆裡賣的什麼「寶」
    如今,路莊村帶動全區銷售葫蘆佔到全國市場的80%以上。 小葫蘆裡有大學問 葫蘆,民間認為象徵著「福祿」,所以全國很多地方種葫蘆,人們喜歡在家裡擺葫蘆,或者在身上佩戴葫蘆、葫蘆工藝品。路莊村歷史上就有種植葫蘆的傳統,但至於何朝何代興起,似乎又沒人說得清,聽到最多的說法是:聽老人說,有些年代了。
  • 田家茶館丨田漢文講故事:蓑衣與鬥笠
    ○轉載請聯繫最益陽往期精彩推薦閱讀 | 老田茶館田家茶館,聽田漢文講故事 | 歐陽笛漁的故事田家茶館,聽田漢文講故事 | 苦竹湖的傳說田家茶館,聽田漢文講故事 | 石君廟田家茶館,聽田漢文講故事 | 湖鄉並蒂蓮的傳說
  • 微電影丨扶貧路上的《一芽三葉》
    原標題:微電影丨扶貧路上的《一芽三葉》10月17日第七個「國家扶貧日」臨滄市檢察院脫貧攻堅主題微電影《一芽三葉》正式「上線」《一芽三葉》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充分展現邊疆「直過民族」貧困地區的脫貧成果,記錄扶貧工作者投身一線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偉大跨越,由雲南省臨滄市檢察院出品、中共臨滄市委組織部、中共臨滄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脫貧攻堅微電影《一芽三葉》於10月17日國家扶貧日當天在臨滄市電視臺正式上映。